乙肝五项结果分析_第1页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_第2页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_第3页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_第4页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检验科 马燕,认识乙肝病毒,HBsAg,完整的乙肝病毒 Dane,SAg前S1Ag前S2Ag,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形式,由HBcAg组成,呈二十面体对称 HBcAg经酶或去垢剂作用后可暴露出HBeAg,DNA呈环状、有缺口 DNA两链长短不一, 长链完整,长度恒定,为负链 短链长度可变,为正链 DNA上带有DNA多聚酶 DNA的功能 编码HBcAg 、HBeAg、DNA多聚酶,外壳,总结:三种不同的HBsAg镶嵌在脂质双层中构成病毒外壳,镶嵌,核心,脂质双层,蛋 白 质,内衣壳,双链DNA,抗原性,传染性,乙肝病毒的形态,大球形颗粒: 小形球颗粒: 管形颗粒:,完整的HBV颗粒 (1970年由Dane发现而命名Dane 颗粒),只有包膜蛋白即HBsAg组成,不含DNA、DNA聚合酶。无传染性,是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的一种,小球形颗粒聚合而成,电子显微镜下de三种形态:,关于DNA,病毒从结构上分为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和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BV-DNA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与细菌不同,细菌体内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而病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或RNA或DNA。核酸是病毒的核心部分,病毒的基因都在这里,没有核酸,病毒就不能复制。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版: 遗传信息虽然存在于DNA中,但DNA并不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NA转录成mRNA后,mRNA就含有DNA分子中某些功能片段相对应的碱基序列。,关于rcDNA和cccDNA,rcDNA 细胞外乙肝病毒DNA是一种松弛环状的双链DNA(relaxed circularDNA),其两条链均不是闭合的 负链较长,约3200个碱基,含有乙肝病毒基因组的全长基因,在其5起始端与3末端之间有一个数个碱基的“缺刻” ; 正链较短,有较大的“缺口” ,其3末端不固定,故长度可变,约为负链长度的50100% cccDNA 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中,病毒DNA进入宿主细胞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两条链的缺口均被补齐,形成超螺旋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DNA) cccDNA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虽然其含量较少,每个肝细胞内只有约550个拷贝,但对乙肝病毒的复制以及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清除了细胞核内的cccDNA,才能彻底消除乙肝患者病毒携带状态,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病毒进入肝细胞 脱衣壳 DNA进入肝细胞核 “正链DNA”以负链为模版,延长修补成完整状态 rcDNA 双股DNA形成闭环超螺旋 cccDNA 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负链DNA转录成长短不一的RNA 短:“信使RNA” 长:“前基因组RNA” 从信使RNA翻译出eAg、cAg、DNA多聚酶、三种sAg cAg组装成“内衣壳” 前基因组和DNA聚合酶进入组装好的病毒“内衣壳”中 在“反转录酶”作用下,以“前基因组RNA”为模版,逆转录为“负链DNA” 以“负链DNA”为模版,复制生成“正链DNA” 含有双链DNA的内衣壳裹上外壳,成为病毒体 从肝细胞浆释放至肝细胞外,病毒的复制,认识乙肝五项,在认识乙肝五项前,先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临床,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携带者?,乙肝五项及血清学诊断,HBsAg 已感染标志 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HBsAb 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接种成功 若感染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HBeAg 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HBeAb 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HBcAb 曾感染或正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HBcAb-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 HBcAb-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两对半检查 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两对半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价值不大 肝功能 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转氨酶价值最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HBV DNA 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也可评估传染性。 一般DNA越高,传染性越强(应同肝功能一起检查),急性乙肝病程中各种血清学标志动态变化,潜伏期,急性期,恢复期,sAg,cAb,eAg,sAb,eAb,0 1 2 3 4 5 6 7 8 9月,转氨酶异常,症状,常见乙肝模式,9种,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 - - -,模式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急性肝炎恢复期HBsAg已消失, 抗-HBs尚未出现无症状HBsAg携带者,- - - - +,模式2,既往感染过HBV急性HBV感染恢复期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HBV感染已过 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 - + +,模式3,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既往感染假阳性,- + - - -,模式4,HBV感染恢复期 既往感染过,现病毒已基本清除,身体在康复 但也有个别病人仍出现肝功能异常、DNA阳性,考虑病毒是否有变异存在,仍要继续治疗,仍有免疫力。,- + - - +,模式5,急性HBV感染后康复,- + - + +,模式6,急性HBV感染 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 - - - +,模式7,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 “小三阳”,+ - - + +,模式8,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大三阳”,+ - + - +,模式9,少见乙肝模式,16种,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 - - -,模式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 - + -,模式2,急性HBV感染早期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 + - -,模式3,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 - + + +,模式4,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 - - -,模式5,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 - - +,模式6,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 + -,+ + - + +,模式7,模式8,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 + - +,模式9,非典型性急性感染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 + - -,模式10,HBV感染后已恢复,- + - + -,模式11,急性HBV感染中期,- - + + +,模式12,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 + - -,- + +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模式13,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