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哈尔滨金色莱茵红星美凯龙商业 酒店 公寓及住宅部分哈尔滨金色莱茵红星美凯龙商业 酒店 公寓及住宅部分 方案设计说明方案设计说明 暖通专业 一一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国家及地方的设计规范 规程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2 市政条件 热源为市政热力管网 供回水温度为 105 90 3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4 甲方认可的建筑设计方案 5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往来文件 会议纪要 6 甲方提供的带有现状地形的电子版地形图 二二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金色莱茵 红星美凯龙国际商业广场 2 开发商 甲方 3 项目位置 本工程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 东临城市主干道南直路 南临闽江路 西北侧紧邻金色莱茵 一 二期住宅 4 项目概况 金色莱茵红星美凯龙包括大商业组团 住宅和酒店 公寓 大商业组团由超市 大型家具卖场 底 商以及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组成 共 m2 建筑高度 120m 188m 米 三三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 冷热源系统 采暖系统 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 防排烟系统设计 四四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夏季冬季 大气压力 hPa 986 771004 13 采暖计算温度 24 通风计算温度 26 8 24 7 空调计算温度 30 6 27 2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3 8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175 室外平均风速 m s 2 83 2 2 室内设计参数 2 1 空调房间设计参数 夏季冬季 房间名称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 m3 h 人 排风量或新风 小时换气次数 备注 客房24 2755 6521 24 3050 第 2 页 共 14 页 客房卫生间90 m3 h 营业餐厅23 2655 6520 23 3030 职工餐厅2655 6518 2015 办公室23 2750 6518 22 3050 会议室24 2750 6518 22 3030 宾馆商业服务24 2755 6520 23 3020 商场24 2860 6518 20 3020 厅堂24 2655 6520 23 3010 美容美发室24 2650 6520 23 3030 健身房24 2650 6018 20 3030 舞厅23 2660 6518 22 3035 多功能厅23 2655 6520 23 3030 公寓主要房间24 2750 6520 24 3030 50 公寓卫生间25 楼梯间 走道16 18 公共卫生间16 185 10 次 公共厨房31 351640 60 次 淋浴室256 8 次 游泳池70 7525 28 75按散湿量计 更衣室23 地下汽车库5 106 5 次 采暖时 制冷机房 325按事故通风计 清水泵房 3254 次 变配电室37 40 5按发热量计 洗衣房 32 1820 30 次 中水机房 325 108 12 燃气锅炉房 10 6 12 次平时 事故 2 2 通风换气次数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 次 小时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 次 小时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 次 小时 卫生间 10 配线间 3 放映机房 2000 m h 台 更衣 5 储藏室 5 冷冻机房 6 淋浴间 10 库房 5 水泵房 5 锅炉房 排风 6 事故排风 12 送风 3 按锅 炉燃烧耗气量校 核通风量 燃气计量间 排风 6 事故排风 12 数据网络机房 固定通讯机房 移动通讯机房 5 设有气体灭 火 设灭火后 事故排风装置 变电室根据发热量计算垃圾处理间 20 变配电室 6 主厨房 排油烟 65 次 h 全面通风 15 次 h 补风量 副厨房 全面通风 15 次 h 补风量为排 风量的 80 报警阀间 3 第 3 页 共 14 页 为排风量的 80 污水处理间 12 次 h 新风量 比排风量少 20 柴油发电机房 按实际发热量计 算后确定 停机 时 3 次 h 日用 油箱 3 次 h 换热站 8 汽车库 6 自行车库 3 五五 空调空调 1 空调冷 热负荷 建筑物类型 建筑面积 m2 冷指标 W m2 冷负荷 kW 热指标 W m2 热负荷 kW 住宅 606804 酒店367501204410802940 公寓367501003675802940 美凯龙家具店809480607110 商业零售店346015051980207 6 电影院5800200116080464 超市350013045565227 5 餐饮270020054080216 住宅会所2100200420120252 酒店后勤及设备740010074035259 停车场66000 251650 设备用房及其他4500 配套公建1190 8095 2 总计2139920436 2 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 冷水 冷却水参数 针对上述业态功能分区设计两个制冷机房 2 1 酒店公寓部分 2 1 1 制冷主机 酒店总冷负荷为4410kW 1256RT 在地下一层设置制冷机房 为酒店服务 公寓总冷负荷为 3675kW 1081RT 在地下三层设置制冷机房 为公寓服务 制冷机房面积约为450 包括值班室10 设2台2338kW离心式机组服务于酒店 设两台1900kW离心式机组服务于公寓 制冷机组冷冻水供水 回水温度为6 12 末端选型按7 12度 冷却水供水回水温度为32 37 冷水机组冷凝侧压力为 1 0MPa 蒸发侧压力2 0MPa 2 1 2 系统设置 空调水系统冷源侧采用定流量运行 负荷侧为变流量运行 末端装置设电动两通阀 在总供 回水 管之间设旁通管及由压差控制的旁通阀 旁通管管径按1台冷水机组的水量确定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与 冷水机组一一对应配置 配置3台冷水泵 3台冷却水泵 均为2用1备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均设置在制 冷机组的出水管上 空调水系统在竖向不再分区 补水采用软化水 系统定压采用闭式隔膜膨胀水罐定 压方式 立管和水平干管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 最低点设泄水 2 2 商业综合体 含影院 餐厅 超市等 第 4 页 共 14 页 2 2 1 制冷主机 商业总冷负荷为14163kW 4000RT 在地下三层设置制冷机房 为商业 含影院 餐厅 超市等 服务 制冷机房面积约为550 包括值班室10 其中影院 餐厅 超市 泳池等负荷约3930kW 商业部分设3台设置三台离心式冷水机组 单台制冷量4219kW 1200RT 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 单台 制冷量1580kW 450RT 以满足影院 超市 24小时运行 餐厅 泳池部分负荷的情况 制冷机组冷冻 水供水 回水温度为6 12 末端选型按7 12度 冷却水供水回水温度为32 37 冷水机组冷凝侧压力为 1 0MPa 蒸发侧压力1 0MPa 2 2 2 系统设置 空调水系统冷源侧采用定流量运行 负荷侧为变流量运行 末端装置设电动两通阀 在总供 回水 管之间设旁通管及由压差控制的旁通阀 旁通管管径按1台冷水机组的水量确定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与 冷水机组一一对应配置 配置5台冷水泵 5台冷却水泵 均为2用1备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均设置在制 冷机组的进水管上 空调水系统在竖向不再分区 补水采用软化水 系统定压采用闭式隔膜膨胀水罐和 膨胀水箱定压方式 立管和水平干管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 最低点设泄水 3 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 3 1 酒店公寓部分 3 1 1 换热站 酒店设置两台板式换热器 单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70 选择 单台换热量1557kW 公寓部分 设置两台板式换热器 单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70 选择 单台换热量952kW 市政热源经板式换热器转换成60 50 空调热水供至末端 3 2商业综合体 含影院 餐厅 超市等 3 2 1 换热站 商业部分设置三台板式换热器 每两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 70 选择 单台换热量 3311kW 市政热源经板式换热器转换成 60 50 空调热水供至末端 3 3 住宅 3 3 1 换热站 住宅部分分为高 中 低区三个系统 每个系统设置两个板式换热器 单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 荷的70 选择 单台换热量1725kW 低区板换承压1 0MPa 中区板换承压1 6MPa 高区板换承压2 0MPa 市政热源经板式换热器转换成 60 50 空调热水供至末端 3 3 2 1 3 住宅均为小户型 采用分体空调 或不设 2 住宅考虑采用变频多联机 3 4 本设计为健身区泳池提供锅炉间位置 由使用方自设燃气锅炉 生产热水供游泳池加热系统 洗浴热 水及其它经营用热水用途 4 空调风系统 气流组织 4 1 商业 4 1 1 系统设置 水管井 风井位置必须紧靠楼梯 全空气系统 每个空调系统划分区域为1000 2000m2 超市办公 区也采用全空气系统 各区域空调机房面积为200 不包括风井 过渡季节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 要 做降噪减震处理 商业外部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建议立式明装 冬季可以起到值班采暖的作用 4 1 2 空调机组设置 对于大空间区域设置定风量全空气系统 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对于需要单独控制的空调区域设置新风 风机盘管系统 对于人员较多 排风量大的 设置热回收机组 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新风口 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空调机组为双风机系统 双风机系统包括 混合段 含板式初效 过滤段 中效 盘管段 送风机段 排风机 第 5 页 共 14 页 落地式及吊装式新风机组 包括新风段 初效过滤段 中效过滤段 盘管段 送风机段 带热回收式新风机组 包括排风机段 热回收段 初效过滤段 中效过滤段 盘管段 送风机段 排风机 风机盘管需带回风箱 4 1 3 商业主要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 新风机组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不设热回收 空调排风与排烟合用 系统 排烟风机设置在空调机房 排至室外 因屋顶为室外花园 新风直接从外窗取风 4 1 4 底层大门设空气幕 4 2 影院 按五星级标准设计 空调机组采用组合式双风机热回收空调机组 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放映厅排风 发热量 3 5kW 影厅排风 排烟独立设置 影厅风口距荧幕距离应大于 3m 影厅排烟口尺寸 600 600 或其模数 影厅及大堂采用全空气系统 办公用房及夹层放映机房采用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 售票区 小卖部 观众走廊设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 应考虑人员和设备发热量 空调冷负荷较大 各影厅放映处散热设排风 补风 各排风系统需设消声 4 3 餐饮 采用全空气双风机系统 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不设热回收 厨房用吊顶式直流式新风机组 包括初效过滤段 热水盘管段 送风机段 排烟管道与空调系统结合设计 排烟风机设置在空调机房 品牌餐饮店不设计室内系统 仅预留冷热源管路 4 4 泳池 热带雨林 空调机组采用组合式双风机热回收空调机组 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空调排风与排烟合用系统 排烟风机设置在空调机房 排至室外 4 5 所有新风机组 组合式空调机组均设有预热段 当回水温度低于 20 时 启动循环水泵 5 空调水系统 5 1 冷冻水系统 采用2管制空调系统 夏季供冷 冬季供暖 各业态采用分支环路 干管采用下供下回异程式双管系 统 风机盘管与空调 新风 机组水系统主干管分别从集分水器引出 各支路回水主干管上设静态压差 水力平衡阀 各支路回水管上设手动调节阀 调节水力平衡 水泵 空调冷 热水系统采用水泵均为卧式离心泵 空调机组冷凝水设存水弯 冷凝水排至独立立管或就近的厨房 卫生间内 具体位置根据平面位置确定 在管道井面积许可的情 况下 可设置独立的凝结水立管 冷凝水排水水平管的坡度不小于1 5 2 空调冷却水系统 空调冷却塔采用模块式超静音逆流冷却塔 制冷机组冷却水供 回水管道由地下三层竖井通至裙楼屋顶冷却塔 5 3 水处理系统 冷冻水 热水 冷却水系统处理采用全程水处理器 自动投药装置进行处理 补水水箱的容积按储存补水泵1小时水量选取 制冷机房内设软化水箱及软化水装置 5 4 定压补水系统 补水采用软化水 系统定压根据系统形式采用闭式隔膜膨胀水罐或高位膨胀水箱定压方式 6 保温 第 6 页 共 14 页 所需保温的管道及材料如下 保温 系统 离心玻璃棉橡塑膨胀珍珠岩岩棉 空调冷冻水管道 空调冷却水管道 空调热水管道 空调冷凝水管道 锅炉烟囱 空调送风管道 空调新风管道 排烟风管道 热水板式换热器 冷凝水接入的废水管道需做防结露保温 7 系统自动控制 监测与报警 空调 通风等采用直接数字控制 DDC 系统进行自控 可在空调控制中心显示并自动记录 打印 出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及主要参数 并进行集中控制 空调系统所需自控系统如下表所示 主要设备 系统 机房群控 现场控制 楼宇自控 BMS 火灾报警及消 防联动系统 风机盘管 空调机组 新风机组 部分机组兼排烟补风机 制冷换热机房 空调冷冻水 冷却水系统 锅炉房 空调热水系统 送 排风机 通风系统 加压 排烟 排烟补风风机 防排烟系统 7 1 制冷机房 换热站的自动控制 监测与报警 7 1 1 自动控制 冷水机组根据供回水温差及流量 对建筑冷负荷进行计算 从而调节冷水机组加载 卸载或启闭机组 台数 冷水机组与冷却塔 冷却水泵 一次冷冻水泵一对一运行 联锁启停控制 冷水机组启动顺序为 冷却水泵 冷却塔 冷冻水泵 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停机顺序为 冷水机组 冷冻水泵 冷却塔 冷却 水泵 根据冷却水供水温度控制冷却塔开启台数 7 1 2 监测与报警 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 冷水机组蒸发器进出口水温 压力及出口流量 冷水机组冷凝器进出口水温 压力及出口流量 冷水机组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 自动状态 板式换热器一二次侧进出口水温 压力及出口流量 第 7 页 共 14 页 水泵进出口压力 水泵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 自动状态 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 自动状态 冷却水回水蝶阀开关状态 分集水器温度 压力 或压差 集水器各支路温度 水过滤器前后压差 气压罐压力 对如下状态进行故障报警 对冷水机组的事故进行报警及记录 对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冷却塔风机的事故进行报警 对冷却塔集水盘低水位 软化水箱高低水位报警 水过滤器阻力超限报警 7 2 锅炉房的自动控制 监测与报警 7 2 1 自动控制 锅炉给水泵与锅炉进行联锁启停控制 启动顺序为锅炉给水泵 锅炉 停机顺序为 锅炉 锅炉给 水泵 7 2 2 监测与报警 热水锅炉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 锅炉进口水温 锅炉出口水温 锅炉进 出口水压 锅炉循环水流量 风系统各段压力 风系统各段温度 烟系统各段压力 烟系统各段温度 燃气量 锅炉排烟温度 热水锅炉辅助设备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 给水泵出口压力 循环水泵进出口压力 换热器加热介质和被加热介质进出口压力和温度 锅炉房在下列部位装设监测或计算流量 或热量 的计量仪表 供热量计算 燃气总耗量 原水总耗量 凝结水回收量 热水系统补给水量 7 3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监测与报警 7 3 1 风机盘管的控制 风机盘管带三速开关 温度控制器和电动两通开关阀 由空调房间内的温度控制器控制风机盘管回 水管上的电动两通开关阀的开关 从而调节流经风机盘管的空调水流量 公共区域风机盘管设集中控制器 由管理人员手动控制 7 3 2 空调机组的控制 根据回风温度控制空调机组盘管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的开度 第 8 页 共 14 页 空调机组新风阀 回风阀 排风阀采用电动风阀控制 冬 夏工况时新风阀保持最小开度 过渡季工 况时 DDC控制器根据回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 通过比例积分运算 调节新风阀 回风阀 排风阀开度 尽 量利用室外新风 送 回风机采用联动控制 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 冷水盘管进出口水温 热水盘管进出口水温 送风机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动 自动状态 回风机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动 自动状态 送风温度及湿度 回风温度及湿度 对如下状态进行故障报警 过滤器阻力超限报警 防冻报警 7 3 3 新风机组 不带热回收 的控制 根据送风温度控制新风机组盘管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的开度 新风阀采用开关控制 与风机联锁 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 冷水盘管进出口水温 热水盘管进出口水温 送风机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动 自动状态 送风温度及湿度 对如下状态进行故障报警 过滤器阻力超限报警 防冻报警 7 3 4 新风机组 带热回收 的控制 根据排风温度控制空调机组盘管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的开度 新风阀 排风阀 新风机 排风机联锁 新风阀 排风阀采用开关控制 冬季工况时 采用旁通模式运行 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 冷水盘管进出口水温 热水盘管进出口水温 送风机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动 自动状态 排风机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及手动 自动状 态 送风温度及湿度 排风温度及湿度 对如下状态进行故障报警 过滤器阻力超限报警 防冻报警 热回收装置故障报警 六六 通风通风 通风设计范围包括 厨房通风 卫生间通风 地下设备用房通风 汽车库 游泳池 厨房排油烟系 统及其竖井内风管采用 2mm 厚不锈钢板焊接制作 其他通风系统及竖井内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1 厨房通风 第 9 页 共 14 页 按照业主要求 对于厨房排风系统有如下的设置 中餐厅厨房按排油烟量为50次 小时计算风量 西餐厅厨房按排油烟量为40次 小时计算风量 员工餐厅厨房按照40次 小时计算 设1个排风系统和1个补风系统 厨房同时设全面通风系统 换气次数为10次 小时 上述区域按照3m层高计算风量 厨房区域设一个排风系统 排油烟 和1个补风系统 即排油烟补风 为保证室内负压 排油烟补风 量占排油烟量的70 邻室 餐厅 渗透风量为排风量的20 厨房排油烟设备设于设备用房 排油烟风机前设UV C紫外线消毒油烟过滤器 经过处理后的油烟接 至裙房屋面排放 2卫生间通风 卫生间每层设排风扇 风道采用变压式通风道 屋顶设备层设排风机 卫生间的排风量按照换气次数10次 小时计算 3 其它设备房通风 为满足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 保持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设备用房做全 面通风设计 4 弱电机房 固定通信机房 移动通信机房等弱电机房消防设有气体灭火系统 为排除其灭火后房间内充满的七 氟丙烷气体 设有一套气体灭火事故排风系统 考虑弱电机房同一时刻只在某一个房间着火 事故排风 系统按弱电机房中一个体积最大的房间计算事故排风量 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 其分子量大于空 气的分子量 事故排风设置在下部 5 地下汽车库设排风兼排烟系统 根据机械车库层数进行计算 初步估算换气次数为 6 次 h 排风风量 6 次 h 按 3m 高度计算 设 2 台风机 平时通风开启 1 台 着火时同时开启 同时设送风系统 送风量 不小于排烟系统风量的 50 6 一层大门商业主要出入口均安装空气幕 不带冷热源 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电热风幕 7 主要机房的通风系统设置如下表所示 区域通风系统设置风机安装形式 送 排风井设 置 备注 地下一层锅 炉房 锅炉房设送风机 送风量应满足燃烧所需 的空气量 并且设双速防爆排风风机 风 量按照平时排风量按6次 小时计算 事故 排风量按12次 小时计算 为保证锅炉房燃 气安全 燃气表间 锅炉房内均设置可燃 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并与事故排风机联锁 机房内吊装 竖井首层进风 通过竖井裙楼 屋面排风 排风机采用 双速风机 地下二层变 电所 设置独立的机械送排风系统 通风量按变 电所设备实际发热量经计算确定 风机吊装在变 配电室内 风 机 风管不得 在变电柜上方 通过柴油发电 机房的排风管 井排风 新风 取自卸货平台 送 排风机采 用单速风机 地下一层柴 油发电机房 设置独立的机械送排风系统 送风量满足 柴发工作时的燃烧风量和通风风量 排风 设日常排风机 吊装 设置日常排风 机 进风井自 第 10 页 共 14 页 设两套排风系统 分别供发电机工作状态 及停机状态时通风使用 停机状态时换气 次数为3次 小时 柴油发电机的日用油箱 间设3次 小时的机械通风系统 柴油发电 机排烟管室内部分设置隔热层 架空敷设 设置0 3 坡度 坡向柴油发电机组 然补风 柴发 自带风机散热 用排风机 地下三层冷 冻机房 设置机械的送排风系统 制冷站平时排风 量按照换气次数6次 小时计算 机房内吊装 送风井为进风 竖井 排风井 为排风竖井 地下三层生 活 给水泵房 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排风量按照换气 次数6次 小时计算 机房内吊装 送风井为进风 竖井 排风井 为排风竖井 电梯机房 电梯机房顶层的电梯机房内设排风机进行 排风 并预留分体空调电量 机房内吊装 直接排出室外 风机采用双 速风机 垃圾房 设置独立的排风机进行换气 垃圾房排风 至裙房屋面 风机安装在垃 圾房内 接至裙房屋面 排放 污水处理间 设置独立的排风机进行换气 换气次数为 20次 H 污水处理间排风至裙房屋面 风机安装在污 水处理间内 接至裙房屋面 排放 8 通风系统的控制 厨房通风系统运行策略如下 忙时 排油烟风机运行 全面换气排风机关闭 补风来自排油烟补风 全面换气补风和邻室 餐厅 渗漏风 闲时 全面换气排风机运行时 排油烟风机关闭 补风来自全面换气补风和邻室 餐厅 渗漏风 锅炉房 厨房事故通风系统运行策略如下 事故通风机与可燃气体等事故探测器连锁启闭 七七 防排烟系统防排烟系统 1 1 防烟 排烟防烟 排烟 1 1 人防地下室部分 1 1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走道的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防烟楼梯间 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 50Pa 合用前室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 25Pa 避难走道的前室送风系统余压值为 30Pa 避难走道的前室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排风应设置余压阀 送风量及送风管道 按照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 2009 设计 1 1 2地下汽车库均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排烟量不小于 6 次换气次数 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风量的 50 排烟机房与人防机房合用 排烟管道与平时排风管道共用 排烟风机与平时排风机分别设置 着 火时切换 补风机平时消防共用 1 1 3超过 20m 的疏散走道均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 1 4建筑面积大于 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均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 1 5机械排烟时 排烟风机和风管的风量按照下述要求计算 担负一个或两个防烟分区排烟时 应 按该部分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60m3 h 计算 但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小于 7200m3 h 担 负三个或三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 应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120m3 h 计算 补 风量不小于排烟风量的 50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1 6每个防烟分区内分别设置排烟口 并设置在顶棚或墙面的上部 且与该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 离不大于 30m 1 1 7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管道 排烟管道 排烟口和排烟阀等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排烟管道与可燃 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0 15m 如不能保证时 该处排烟管道采用 10mm 厚超细玻璃棉保温 1 2 非人防地下部分 1 2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防烟楼梯间送风系统的余压值 为 50Pa 合用前室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 25Pa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排风应设置余压阀 送风量及送风管道按照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 年版 设计 1 2 2地下汽车库均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排烟量不小于 6 次换气次数 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风量的 50 排烟机房与人防机房合用 排烟管道与平时排风管道共用 排烟风机与平时排风机分别设置 着 火时切换 补风机平时消防共用 1 2 3超过 20m 的疏散走道均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 2 4建筑面积大于 5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均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 2 5地下汽车库防烟分区不超过 2000m2 商业超市部分防烟分区不超过 500m2 1 2 6机械排烟时 排烟风机和风管的风量按照下述要求计算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 应按该部 分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60m3 h 计算 但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小于 7200m3 h 担负两个 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 应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120m3 h 计算 补风量不 小于排烟风量的 50 1 1 8每个防烟分区内分别设置排烟口 并设置在顶棚或墙面的上部 且与该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 离不大于 30m 1 2 7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管道 排烟管道 排烟口和排烟阀等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排烟管道与可燃 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0 15m 如不能保证时 该处排烟管道采用 10mm 厚超细玻璃棉保温 1 3 地上部分 1 3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六层设设备夹层 避难层作为 设备夹层 酒店部分顶层会所下设设备夹层 加压送风机房分设在不同位置的设备夹层上 住宅高 层部分共 31 层 酒店根据设备夹层划分 每段不超过 22 层 六层与普通地下室部分合用加压送风 系统 风量按照两个楼梯间计算 防烟楼梯间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 50Pa 合用前室送风系统的余压 值为 25Pa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排风应设置余压阀 送风量及送风管道按照 高层民 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 年版 设计 1 3 2封闭避难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量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30m3 h 计算 封闭避难层送风系统的余压值为 30Pa 1 3 3中庭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中庭体积小于或等于 17000m3时 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 6 次 h 换气计 算 中庭体积大于 17000m3时 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 4 次 h 换气计算 但最小排烟量不小于 m3 h 1 3 4酒店顶层会所部分采用顶部开设电动排烟窗自然排烟 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2 1 3 5无直接自然通风 且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 但长度超过 60m 的内走道均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第 12 页 共 14 页 1 3 6面积超过 10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均设置机械排 烟设施 1 3 7面积大于 100m2的地上电影观众厅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 3 8裙房部分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 走道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等采用自然排烟 自然排 烟的开窗面积按照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 年版 设计 1 3 9剪刀楼梯间加压送风口采用自垂百叶 合用前室加压风口采用 70 常闭电动风口 1 3 10有条件的全空气空调机房与排烟风机房尽量合并使用 排烟管道与平时空调管道合用 分支管 道根据需要设置常闭排烟防火阀 着火时开启 280 关闭 联动排烟风机开启 关闭空调系统及其 防火阀 1 4 防排烟系统的控制 1 4 1火灾时 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着火区域内的排烟口 同时开启排烟风机 当排烟口280 熔断时 输出信号至消控中心 风机入口设280 排烟防火阀 达到280 熔断时 输出电信号 同时连锁关 闭排烟风机 1 4 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设施控制 前室每层设常闭电动送风口 着火时现场手动或在消防控制室遥控开启着火层及相邻层 地下二层 着火时 地下一层及首层加压风口开启 加压风口送风 并联锁开启加压送风机 为防止超压 在每层 前室间设余压阀 来维持前室的压力 楼梯间设自垂百叶风口 发生火灾时 由消防控制室手动打开相关楼梯间正压送风机 为防止超压 在楼梯间每个加压送风系统下1 3处设设余压阀 来维持楼梯间的压力 1 4 3 裙房及地下室排烟设施控制 当空调排风与排烟合用风口可合用时 排风 排烟风口采用常开电动风口 发生火灾并被确认后 消防中心手动或自动打开着火点所属防烟分区的排烟风机进行排烟 联锁打开排烟补风机 并自动关闭 本防火分区内其它排烟口 排烟防火阀在烟气温度超280 时自动熔断 并联锁关闭排烟风机 地下室及裙房无外门的区域在排烟风机开启的同时开启排烟补风系统 排烟补风利用新风机组 全空 气空调机组开启送风机和新风阀进行补风 1 4 4内走廊排烟设施控制 发生火灾并被确认后 消防中心手动或自动打开着火点所属防烟分区的排烟口 排烟阀 并联锁打 开内走廊排烟风机 排烟防火阀在烟气温度超280 时自动熔断 并联锁关闭排烟风机 1 4 5气体灭火后排风的控制 固定通信机房 移动通信机房等弱电机房消防设有气体灭火系统 为排除其灭火后房间内充满的七 氟丙烷气体 设有一套气体灭火事故排风系统 考虑弱电机房同一时刻只在某一个房间着火 事故排风 系统按弱电机房中一个体积最大的房间计算事故排风量 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 其分子量大于空 气的分子量 事故排风设置在下部 事故排风机在室内 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电气开关 气体灭火控制要求 1 火警时根据消防控制中心指令 在喷射气体灭火前 首先根据指令自动关闭送排风管道上的 70 防烟防火调节 阀 并同时关闭所有新风换气机 空调室内外机的运行 开启着火房间的事故 排风支路上的排烟阀进行事故排风 2 气体灭火后 手动开启事故排风机并联动排烟阀开启 平时常闭 2 2 通风 空调防火通风 空调防火 2 1 防火阀设置要求 通风空调系统在下列各处均设带有电信号输出装置的 70 防火阀 着火时自动熔断关闭防火阀并向 第 13 页 共 14 页 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报警 2 1 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2 1 2通风空调系统风管穿越通风空调机房 变配电 贵宾室 重要会议室 消防安保指挥中心 保安 指挥中心等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或重要场合的隔墙和楼板处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 平管段上 2 1 3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2 2 厨房 浴室 厕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鞘膜炎症基因筛选-洞察及研究
- 部队培训安全须知课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物联网技术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部门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课件
- 宗教管理创新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xx暑期高中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 技术赋能体验升级-洞察及研究
- 气候数据同化方法-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北京京剧院劳动合同制职工招考聘用(必考题)模拟卷
- 教学课件:《新能源材料技术》朱继平
- 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工种)技能人才评价对应表(试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银行信贷实务与管理课件
- 实习任务书(标准模版)
- 钢结构加工制造方案(60页)
- 大连石化“3.14”亡人事故
- NFPA1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标准(2005版)
- 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
- 井下变电所高压开关整定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