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总结_第1页
西方音乐史 总结_第2页
西方音乐史 总结_第3页
西方音乐史 总结_第4页
西方音乐史 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古希腊和古古希腊和古罗马时罗马时期期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诗 歌 舞三位一体 乐器有里拉琴 基萨拉 带簧片的阿夫洛斯和排箫式的西林克斯 罗马音乐的特点 实用化 仪式化 职业化 第二章第二章 中世中世纪时纪时期期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 又称平素歌或固定调 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吸取了古代东方音调 古希腊音乐及民 间音调的基础上创编的教堂歌调 是基督教会举行弥撒时所用的音乐 单声部 唱词拉丁文 内容取自 圣 经 格里高利意义 格里高利意义 体现中世纪刻板严格的精神 统一了天主教音乐 摆脱了民间音乐的即兴表现 口传心授 的形态 是中世纪音乐中一部经典的文献 弥撒弥撒 是天主教的一种仪式音乐 主要为合唱 也有重唱与独唱 采用固定调的拉丁文歌词 多为无伴奏的 复调风格声乐套曲 六个乐章 求主怜恤 荣耀 信仰 圣哉 祝福 上帝的羔羊 复调音乐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 14 19 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一种重要类型 分为 平行奥尔加农 平行奥尔加农 在原有圣咏的下方加入相距四度或五度的声部 两个声部基本保持严格的平行关系 复合奥尔加农 复合奥尔加农 在平行奥尔加农的基础上 两个声部又单独进行八度重叠 从而构成四声部 实际是平行奥 尔加农的复合形式 复调音乐的其他形式复调音乐的其他形式 第斯康特第斯康特 是由作曲家自行创作 各声部用相同节奏 节奏模式遵循 三分法 的原则 声部之间类似音对音的形式 孔杜克图斯 孔杜克图斯 拉丁文单声部 也可以是多声部的 克劳苏拉克劳苏拉 是 13 世纪第斯康特向经文歌过渡的一种复调形式 经文歌经文歌 是 13 世纪下半叶最流行的复调形式 各声部间的曲调不同 歌词也不同 听起来饶有趣味 圣母院派的复调圣母院派的复调 巴黎圣母院是 12 13 世纪这一时期重要的复调音乐创作中心 因此将其称为 圣母院乐派 代表人物 莱奥南莱奥南 编写 奥尔加农大全 尤其是以写作华丽奥尔加农而著称 佩罗坦佩罗坦 继莱奥南之后的圣 母院乐派的第二代大师 曾对莱奥南的 奥尔加农大全 做过修订 佩罗坦的音乐注重节奏性 原来存在于 奥尔加农中华丽的旋律被鲜明的节奏性所取代 奥尔加农也有过去的二声部扩展为三至四个声部 佩罗坦 与莱奥南不同的是 各声部都采用有量记谱的形式 音乐思想音乐思想 波依提乌的 音乐体制 是中世纪时期的重要音乐著作 他提出 天乐 的观念 认为音乐包含着宇宙的 和谐和数的秩序 他还将音乐分为 人的音乐 和 乐器的音乐 法国音乐家维特里写作的 新艺术 一文 介绍当时新的音乐概念 后来 新艺术 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艺术 风格特征 记谱法的发展记谱法的发展 纽姆 一词源于古希腊语 意为 手势标记 纽姆谱 最初是单纯的声乐记谱方法 它采用的是一些特殊 符号 形象的表示旋律的大致走向和基本轮廓 但无法标记具体的音高 13 世纪弗朗科采用 有量记谱体系 使用三种符号来表示音符的时值 长音符 短音符 次短音符 古艺术古艺术 圣母院派与 13 世纪经文歌的发展与兴盛是古艺术时期的主要特征 在音乐理论方面 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也 代表着古艺术时期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 古艺术时期的音乐创作更加注重精神的客观与理性 作曲家力图在 音乐创作中严格遵守教会音乐创作的形式框架 以保持音乐风格的宗教气质 新艺术新艺术 是相对于 12 13 实际的古艺术而言的 新艺术的音乐风格主要有如下特征 1 世俗音乐得到快速发展 2 新艺术的记谱法 维特里提出的 二分法 3 等节奏经文歌 4 新艺术时期的新音响 法国新艺术的代表 马肖 世俗复调歌曲最具影响 马肖的音乐创作十分注重旋律的精致与灵巧 善于在 各声部间构造和声基础 从而突出上方旋律声部 马肖的复调歌曲形式有三种 维勒来 回旋歌和叙事歌 世俗音乐的发展世俗音乐的发展 中世纪采用拉丁文的歌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中世纪采用拉丁文的歌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孔杜克图斯 另一种为戈利亚的歌曲 既有讥讽社会 谈情说爱 饮酒作乐的内容 又有歌颂生活 爱情等极富诗意的内容 法国世俗音乐的发展 法国世俗音乐的发展 中世纪早期演唱英雄业绩史诗的世俗歌手常是一些被称为 戎格了 和 游吟诗人 的社会地位低下的流浪艺人 法国游吟诗人在法国南部被称为 特罗巴多 在北部被称为 特罗维尔 意大利的抒情歌曲主要有意大利的抒情歌曲主要有 牧歌 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世俗复调音乐体裁 猎歌 采用意大利世俗歌曲体裁 内容以描写狩猎活动为主 一般为两个声部 常用卡农形式 和巴拉塔 原为舞蹈歌曲 14 世纪出现复调的 巴拉塔形式 常为二至三声部 德国恋诗歌手主要是德国城市中的工匠艺人 有自己的行会组织 被称为 工匠歌手 或 名歌手 中世纪的乐器 拨弦乐器是 竖琴 其次为琉特琴 维埃尔琴是 14 世纪人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 维埃尔琴 属弓弦乐器 是当时古提琴和轮擦提琴的总称 也是现代小提琴的前身 有五根弦 管乐器有 竖笛 横笛 肖姆管 短号 风笛等 第三章文第三章文艺艺复复兴时兴时期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 1 世俗音乐的发展 2 专业音乐的发展 3 复调音乐的空前繁荣 4 七月开始走向独立的发 展道路 英国作曲家 英国作曲家 代表人物是鲍威尔鲍威尔 以首宗教作品为主 创作了 50 首宗教作品 至少有 23 首被收入 奥尔德 霍尔藏稿 音乐作品大多具有和谐的音响和优美悦耳的旋律 并且他也是 15 世纪最早创作弥撒套曲的作曲 家之一 邓斯泰布尔 邓斯泰布尔 音乐作品多为三声部 上声部最为突出 三个声部常采用相同的节奏 声部间多采用三度 六 度音程形成和谐丰满的音响 邓泰布尔同鲍威尔一样 是最早写作弥撒套曲的作曲家之一 不采用素歌旋律 英国的第斯康特最为典型 英国的第斯康特采用音对音的主调和声式的创作手法 在使用三度和六度音程的 同时 还倾向采用大调的调性形式 从而使音乐风格更加清新悦耳 结构单纯清晰 勃艮第派勃艮第派 代表作家 杜费 最具有代表性的为 经文歌 弥撒曲和尚松 有 9 部弥撒曲 其中有 6 首存留下 来 4 首是定弦律弥撒曲 在杜飞的带领下 康布雷大教堂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复调艺术中心 勃艮第音乐有 巨大的吸纳性和国际倾向化 班舒瓦班舒瓦 擅长写作世俗音乐 以尚松最为代表 是采用法语诗歌谱曲写作的复调音乐作品 旋律优美 清 新 其中又略带忧伤 特点 六度和三度的使用使音乐风格饱满 深邃 2 在注重表达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 想的同时 又与含蓄 内敛的宗教精神相结合 3 勃艮第音乐有巨大的吸纳性和国际化倾向 法法 佛兰德乐派佛兰德乐派 奥克冈 作曲家 指挥家 歌唱家 奥克冈的弥撒曲都为四个声部 其中有 4 首为较大 型的定旋律弥撒曲 除 13 首弥撒曲之外 还有 10 首经文歌和近 20 首尚松 他的音乐语言庄重威严 音乐风 格具有一种哥特式象征主义特征 若斯坎 文艺复兴音乐兴盛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创作了 18 首弥撒曲 100 首经文歌和 70 首尚松 奥布雷赫特 与若斯坎同时代的荷兰作曲家 一生创作了 29 首弥撒曲 28 首经文歌和一些尚松等世俗音乐体 裁 拉絮斯 法 佛兰德乐派的最后一位重要作曲家 也是文艺复兴晚期重要作曲家 一生创作了两千部作品 其中 70 首弥撒曲 176 首牧歌 135 首尚松 93 首利德和 520 首经文歌 他的经文歌 西比尔的预言 采用的 半音化的手法 创作无伴奏合唱 回声 至今仍广为传 德国的马丁德国的马丁 路德路德组织将拉丁文的 圣经 翻译成德文 还收集 改编 创作了许多适合会众演唱的礼拜歌 曲 众赞歌 众赞歌是马丁 路德教会歌曲改革的核心内容 德国宗教改革时期 常在音乐创作中采用 换 歌词 形式 通常情况下是将世俗歌词改为宗教歌词 众赞歌经文歌的产生 标志着新教作曲家摆脱了传统众 赞歌曲调的束缚 为新教派作曲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 罗马乐派罗马乐派 帕勒斯特里那 主要成就是宗教音乐 一弥撒曲最为突出 创作首弥撒 约 250 首经文歌 50 首意大利歌词的宗教牧歌和其他宗教作品 创作了 100 多首世俗性的牧歌 帕勒斯特里那的创作风格 1 歌词 不再为复杂的声部进行所遮蔽 可以听得清楚 2 声部进行平稳而流畅 没有激烈的跳动 3 声部间形成的和 声 清新而协调 没有尖锐的不协和音 尽量避免伴音化 4 创作了无伴奏合唱的先例 威尼斯乐派威尼斯乐派 维拉尔特 1527 年被任命为圣马可大教堂的指挥 奠定了威尼斯乐派的独特的音乐基础 是威 尼斯成为意大利牧歌发展的中心 他还创作了 复合唱风格 即将唱诗班和乐队分为几组 安排在两侧 两 侧均有管风琴 A 加布里埃利和他的侄子 G 加布里埃利是继维拉尔特之后的威尼斯乐派的重要作曲家 威尼斯乐派音乐带有双重特点 威尼斯乐派音乐带有双重特点 既是教权的象征 又是皇权的象征 因此 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的风格富 丽堂皇 色彩绚丽 并以其丰满充实的肢体著称 意大利牧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520 1550 年 以佛罗伦萨 罗马 威尼斯为中心 多为四声部 主调风格 也运用少量模仿等复调手法 第二阶段 1550 1580 以威尼斯为中心 音乐结构以五声部为主 也 有四或六声部 既有主调风格 又大量运用复调手法 第三个阶段 1580 1620 这时期意大利牧歌发展进入成 熟阶段 成为高度精致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创作中大量采用半音化的和声 绘词法 音乐风格多样 音乐的 戏剧性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 主要作曲家有 卢卡 马伦奇奥卡洛 杰苏阿尔多和克劳迪奥 蒙特威尔第 蒙特威尔第的牧歌最具影响不仅关注歌词的表现 而且还有作品整体的戏剧性 法国尚松 法国尚松 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 用法文歌词的世俗歌曲 成为 法国尚松 巴黎尚 松 法国尚松多为四声部织体 主旋律在高声部下方各声部以同样的节奏陈述歌词 较少运用模仿的手法 音乐开始的段落一般要在作品的结尾再现 德国利德 德国利德 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世俗歌曲体裁 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 伊萨克等把复调手法与德国中 世纪以来的独唱歌曲利德相结合 使利德成为一种新型的的世俗声乐复调体裁 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 管乐器 竖笛 肖姆管 横笛 小号 木管号 萨克布号 弦乐器 维奥尔琴 琉特琴 管风琴 古钢琴 器乐的发展如坎佐纳 利切卡尔 幻想曲 前奏曲和托卡塔 等 舞蹈音乐 变奏曲 古钢琴 维吉娜又称 少女 产生于 14 世纪 16 世纪已经发展成熟 器乐的发展如坎佐纳 利切卡尔 幻想曲 前奏曲和托卡塔等 舞蹈音乐 变奏曲 第四章第四章 巴洛克巴洛克时时期的音期的音乐乐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成就 1 歌剧艺术的产生 2 大小调式 和声体系的逐步完善 3 器乐艺术开始于声乐艺术 并驾齐驱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1 新音乐思想观念 2 两种规则 蒙特威尔第最早提倡 3 情感类型化 4 节奏与记谱 5 同奏低音 6 新对位法与调性和声 7 特色写作与乐器制造 歌剧 是将音乐 声乐与器乐 戏剧 剧本与表演 文学 诗歌 舞蹈 民间舞与芭蕾舞 舞台美术等 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咏叹调咏叹调 是歌剧主角的独唱 相当于戏剧中的独白 它的任务是表现歌剧中主要人物各自的特性 描绘他 们的肖像 咏叹调是歌剧中最精彩的音乐 他有完善的结构和情感层次 可拿来单独演唱 宣叙调 宣叙调 又名朗诵词 是一种朗诵式的歌调 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 不过它是根据自然语气而谱写的旋律具 有伴奏 在表现各个主角同一场合中的不同性格 情绪以及相互对北海的一般用重唱较为适宜 序曲 是当歌剧还未开幕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 它的使命在于综合的叙述 全部歌剧发展的重要观念 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 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图 歌剧序曲一般常用没有展开部的变体奏鸣曲式结构 1597 年非正式的上演了 达芙妮 就将这一年视为歌剧诞生年 达芙妮 乐谱没有保存下来 1600 年上 演 尤丽迪茜 是现存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 里努契尼做脚本 罗马歌剧 罗马歌剧 斯特凡诺 兰迪 罗马最著名的歌剧作家 他最重要的歌剧是由尤里奥奥 罗斯皮利奥西合作台本罗斯皮利奥西合作台本 的的 圣阿莱西奥圣阿莱西奥 它是由四段 慢 快 慢 快 或三段 快 慢 快 组成 前者预示教堂奏鸣曲的形式 后者则是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前身 而第二幕之前的前奏曲还预示了法国式歌剧序曲的轮廓 晚期的罗马歌剧 路易吉路易吉 罗西罗西 开始更加注重歌剧的音乐创作 不在限于戏剧 更加注重场面及华丽效果 题材上不局限 于神话故事 变得追求情节复杂 虚张声势 同时增加了许多角色 以及更多的独唱 合唱和舞蹈 威尼斯歌剧威尼斯歌剧 1637 年威尼斯建成了第一座公众剧院 圣卡西亚诺 上演了歌剧 安德罗梅达 克劳迪奥克劳迪奥 蒙特威尔第蒙特威尔第 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巴洛克早期音乐第一规则到第二规则的转变 是巴洛克时期的戏 剧性精神的第一为代言人 他的 奥菲欧 是他的第一部歌剧 也是他现存最早的舞台作品 蒙特威尔第更 加注重发展歌剧中的戏剧力量 在这部歌剧中 大量的运用了牧歌 单声歌曲 咏叙调 介于咏叹调与宣叙 调之间 二重唱以及舞蹈 在乐器运用上提琴族弓弦乐器占有重要地位 首创了震音 拨弦等新的演奏方法 蒙特威尔第首创了他称之为 激情风格 的音乐技术 来表演灵魂中隐藏着的振颤 继蒙特威尔第之后 威尼斯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彼尔 弗朗切斯科 卡瓦利 他是蒙特威尔第的学生 卡 瓦利的的宣叙调富于戏剧性 咏叹调舒展 华丽 安东尼奥安东尼奥 且斯蒂且斯蒂 在 1667 年维也纳为庆祝奥波德一世的婚礼上演的 金苹果 奥隆泰阿 则成为 17 世纪上演场数最多的歌剧之一 且斯蒂的歌剧与卡瓦利的歌剧相比 风格上比较注重精雕细琢 他注意抒情 旋律的应用 擅长创作抒情咏叹调和二重唱 A A 斯卡拉蒂 斯卡拉蒂 1679 年创作了第一部歌剧 无辜的过错 1680 年上演第二部 忠于爱情 共有歌剧 100 多部 600 多部康塔塔 100 多部清唱剧和大量弥撒曲与经文歌 牧歌 器乐作品有合奏曲 协奏曲 奏鸣曲等 在 他现存的 50 多部歌剧中 绝大多数是正歌剧 法国在 17 世纪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 吕利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他的第一部抒情悲剧是 卡德姆斯与埃 尔米奥 他的音乐以壮丽的合唱 节奏性强的芭蕾舞音乐 以及适合台本的豪华风格而立即吸人里巴黎人的 兴趣 并被后来的许多作曲家所改编 吕利歌剧的主要特点 1 创造了适合法语特征的宣叙调 2 抒情悲剧 取材大多源于希腊神话或拉丁文与西班牙文的骑士传奇 都是由一个序幕与五幕戏组成 成为法国歌剧的固 定形式 3 歌剧乐队包括五个声部的弦乐器 双簧管和大管 以及数字低音乐器 4 歌剧序曲被称为法国序曲 英国歌剧 英国歌剧 英国的约翰 布洛玻塞尔的老师 亨利 玻塞尔 被誉为英国的 莫扎特 英国歌剧以法国序 曲开始 乐队使用了弦乐和通奏低音 混合了法 意及英国的音乐特点 运用了很多合唱与舞蹈 特别是咏 叹调 迪多的悲歌 是 17 世纪音乐的里程碑之一 德国歌剧德国歌剧 德国歌剧的形成主要受来自校园剧和德国独唱歌曲的影响 西勒维希 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的 德国歌剧 在 1700 年左右德国人吧歌剧成为 歌唱剧 作品大部分用说白而不用宣叙调 它显示了本民族 的音乐风格在 17 世纪的德国所具有的活力 清唱剧 清唱剧 圣剧圣剧 是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 包括独唱 重唱及合唱 由管弦乐队伴 奏 清唱剧与歌剧的区别是 清唱剧没有布景 服装和动作 原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教堂中为非神职人员集 会听布道或唱奉献歌曲的小室内演出 现在躲在音乐会上演出 与康塔塔的区别是 篇幅较大 有较鲜明的 戏剧结构和情节 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 清唱剧形成于 16 世纪末 1600 在罗马演出的卡瓦利埃利的 灵魂与 肉体的表白 还有一种对话体的宗教剧 也是清唱剧的来源之一 在巴洛克中期 为清唱剧这一体裁最终 确立做出贡献的是贾科莫 卡里西米 清唱剧到巴洛克晚期 在亨德尔笔下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 康塔塔康塔塔 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 愿意指声乐说唱的乐曲 后来发展成由一系列的宣叙调 咏叹调 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 管弦乐队伴奏 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1620 年 意大利作曲家 A 格兰迪在气度常用的 康塔塔与咏叹调 中 后来这一体裁从抒情性的独唱曲逐演变为接近小型室内歌剧 或相当于格局中一场 并从室内类型向合唱类型过渡 无论是从剧本还是音乐的角度看 康塔塔是从歌剧中 分离出来的独立部分 他与歌剧的区别在于没有舞台布景或服装 听众人数较歌剧少 但是鉴赏水平及技艺 要求表较高 早期康塔塔创作的中心是罗马 主要作曲家是罗西 17 世纪中叶卡里西米把康塔塔引入教堂 产生了宗教题材的康塔塔 A 斯卡拉蒂创作了 600 多首康塔塔 受难乐 是用音乐表现 圣经 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17 世纪中期以后 类似清唱 剧的作品 被称为 清唱剧受难乐 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占据了突出地位 器乐作品第一次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次在创作领域中繁荣 昌盛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即兴演奏 通奏低音 室内乐 变奏与模进 同一旋律在不同音高位置上的重复 以及平均律的使用 四重奏 二个小提琴 中大提琴 五重奏 钢琴 四重奏 键盘乐器 木契 槌键琴 也称击弦古钢琴 仅限独奏在室内演奏 羽管键琴 拨弦古钢琴 上下双键盘 用来研究通奏低音的声部 钢琴 1709 年有意大利人巴尔托落梅奥 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首先发明 管风琴 提琴族乐器 三个著名提琴制作家 阿玛蒂 瓜尔内里 斯特拉迪瓦里 琉特琴继琉特琴后在欧 洲盛行的拨弦乐器是吉他 管乐器 双簧管 大管 长笛 铜管 小号 圆号 长号 打击乐器 定音鼓 赋格曲类 赋格曲类 是指那些由单一 几个 主题作为基本材料 通过系统性的模仿手法发展而成的一类对位性曲式 结构的总称 赋格 原意是 逃走 逃遁 他的主题在主调上 答题在复调上 变奏类 键盘乐器是变奏 类体裁的主要媒介 舞蹈组曲 舞蹈的媒介经常是羽管键琴 室内重奏乐团和管弦乐队 晚期巴洛克出现的舞曲有阿勒芒德 二拍子 库郎特 三拍子舞曲 常使用 3 2 拍子或 4 6 拍子 也经常开始在弱起小节上 萨拉班德 慢 速的三拍子舞曲 吉格 速度很快常用复拍子 如 6 8 9 8 或 12 8 其他舞曲 众赞歌是专门为管风琴创 作的歌曲 奏鸣曲 一般都泛指乐器作品 17 世纪下半叶出现小型室内乐队为媒介的多乐章奏鸣曲 教堂奏鸣曲 室内奏鸣曲 管弦乐体裁 交响曲 序曲 协奏曲以及管弦乐组曲 巴洛克时代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时代的代表人物 蒙特威尔第 A 斯卡拉蒂 佩尔格莱西 是意大利巴洛克歌剧大师 科雷利 维瓦 尔第是意大利器乐作曲家 法国吕利 英国的亨德尔 德国的巴赫是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大师 许茨 17 世 纪德国作曲家 指定了力度的渐变过程 许茨许茨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物 他调动起来的艺术动力在一个世纪后的巴赫身上达到了顶点 其成就在音 乐历史的进程中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维塔利维塔利 1632 1692 意大利作曲家 小提琴家 他的音乐创作最有价值的部分应该是器乐作品 其中 包括教堂奏鸣曲 室内奏鸣曲 为两把小提琴和低音声部所写的奏鸣曲等 科雷利科雷利 1653 1713 他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 但对巴洛克室内乐和器乐合奏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科雷利的创作特征 他的创作是巴洛克器乐合奏音乐进入成熟的标志 他的音乐风格介于严谨的博洛尼亚 乐派与华丽的威尼斯乐派之间 以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及音乐要素的和谐平衡而著称 他的小提琴音乐最 重要的特征是歌唱性 体现了当时意大利最先进的主调精神 科雷利完全按大小调体系创作 并在实际上达 到了自由转调 库普兰库普兰 1668 1733 洛可可风格在音乐领域中的典型代表 也是法国键盘音乐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库普兰最重要的作品是 1713 11730 年间出版的四卷古钢琴组曲 总标题为 羽管键琴作品集 在这部作 品中队装饰音的执法和演奏法做了详尽的说明 他的组曲是法国金盘音乐中的瑰宝 特别是他具有描绘性的 标题 使得兴盛于 19 世纪的标题音乐可以追溯至此 同时 他对后来的拉莫和巴赫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维瓦尔第维瓦尔第 1678 1741 意大利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 小提琴演奏家 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音乐家 他 的最大成就在于他把自己对形式的精通运用于协奏曲的发展 并把大协奏起定性为三乐章形式 快 慢 快 他首创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 维瓦尔第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成乐思自然 结构轮廓清晰 和声大胆 织体和节 奏丰富多样 拉莫拉莫 1683 1764 18 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作曲家 理论家 管风琴演奏家 拉莫的戏剧风格继承吕利戏剧传 统的同时加大了戏剧效果 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拉莫音乐他正 他的咏叹调在形式上可归为较短的 二部曲式 AB 再现三部曲式 ABA 或回旋曲式 ABACA 而他的咏叹调自始至终的保持着柔和的 诗情画意的音调 活泼的节奏 饱满的和声以及带有装 饰性的旋律 而他的宣叙调作为戏剧表现的中心更加旋律化 拉莫最重要的和声理论著作是 1722 年出版的 和声学 这本书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调中 心 基础低音 和弦的根音位置和转位等原则 D D 斯卡拉蒂斯卡拉蒂 1685 1757 意大利作曲家 羽管键琴家 A 斯卡拉蒂之子 他是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羽管键 琴作曲家 他的键盘奏鸣曲大都为二段式 主题风格多样 乐曲的织体处理灵活 其中最有独立性和代表性 的技术手法为大幅度跳越 双手交叉演奏 快速的重复音 贯穿整个键盘的琶音音型 和不屑和和弦的重复 等 佩尔戈莱西佩尔戈莱西 1710 1736 意大利作曲家 1733 年创作的正歌剧 傲慢的囚徒 在上演时又加了一个幕间 剧 女仆作夫人 获得巨大成功 幕间剧 女仆作夫人 标志着意大利趣歌剧的诞生 巴洛克时期诞生了两位杰出的音乐大师 巴赫与亨德尔 亨德尔亨德尔 德裔英国作曲家 1685 年 2 月 23 日生于德国哈雷 1759 年 4 月 14 日卒于伦敦 自幼表现出音乐才 华 但他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 他 20 岁时写出第一部歌剧 阿尔米拉 1705 年在汉堡歌剧院首演引起轰动 18 世纪 意大利歌剧风靡伦敦 这一时期是亨德尔歌剧生涯的极盛时期 创作了包括他做好的正歌剧如 拉 大米斯托 等很多歌剧 18 世纪 30 年代开始 亨德尔转向了清唱剧创作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 扫罗 1738 和 以色列人在埃及 1739 等 以圣经题材为基础 带合唱演出的亨德尔式清唱剧已基本定型 1741 年创作的清唱剧 弥散亚 使亨德尔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最高荣誉 哈利路亚 亨德尔 1727 年加 入英国国籍 被英国人视为民族音乐家 1745 年以后他的身体情况开始下降 到了晚年双目失明 但他没有 停止他的创作 出 1741 年创作的 弥散亚 外 还有 1742 年的 参孙 1746 年的 犹大马加比 以及 1751 年的 耶弗他 1758 年 9 月开始病情加重 与 1759 年 4 月 14 日逝世 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亨德尔还写了相当数量的七月作品 包括 12 首大协奏曲 序曲 组曲及为古钢琴与管风琴写的作品 其中最 为熟知的是漏填演奏的 水上音乐 和 皇室焰火音乐 亨德尔音乐成就及特点亨德尔音乐成就及特点 1 用顽强的精神探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音乐体裁 找到了适宜表现伟大事迹与崇高 理想的清唱剧形式 一合唱为中心 有着史诗般的壮丽和丰富的感情表现发展了宽广宏伟的风格 2 题材取之 于 圣经 但着眼于民间兴旺 解放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具有进步意义 3 音乐语言深入浅出 形象具体生 动注意乐队表现作用 巴赫巴赫于 1658 年 3 月 21 日生于德国中不的爱森纳赫 1750 年 7 月 28 日卒于莱比锡 在巴赫家族中她最为著名 b 小调弥撒曲 的创作占据了巴赫在莱比锡时期的主要时间 这部作品成为弥撒曲中最大的一部 于 1721 年创作 6 首 勃兰登堡协奏曲 1747 年 5 月创作 音乐的奉献 平均钢琴曲集 巴赫音乐创作特征 巴赫音乐创作特征 1 处理宗教体裁的内容时较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反映了当时的实惠的情况和人民的意 愿富于了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有深刻的哲理性 在继承传统复调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了主调思维从和声的角度 来构思复调音乐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 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高度的概括性古典性 创造了声器乐 综合的新风格 巴赫的历史地位 作品具有崇高的思想深刻的哲理性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使巴洛克时代音乐艺术的顶峰他既是 封建时代音乐艺术的伟大完成者又是西欧古典音乐的创始者 第五章第五章 古典主古典主义义 音乐变化主要表现在 巴洛克时期旧有的曲式结构逐渐被新的结构形式代替 2 旧有的对位也逐渐被人们遗 弃 而主调音乐的织体越来越受到普遍的欢迎 塔尔蒂尼是一位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为主的多产作曲 家 海顿 贝多芬和莫扎特一起称为 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曲式结构 音乐织体 旋律风格 和声运用 即兴演奏 纯音乐 器乐体裁 古 典时期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古典交响曲的形式 四个乐章典型结构确立 并一直到延续到浪漫主义时期的 帕格尼尼和李斯特 海顿弦乐四重奏做出重要贡献 奏鸣曲的四个乐章奏鸣曲的四个乐章 第一用奏鸣曲 二是 1 采用慢速 缓板和慢板 2 主调形式对比一般是在作品的下属调和 属调 3 其他更有很强的抒情性 第三乐章 被称为 小步舞曲 3 4 拍子 速度为 中快 第四乐章 最后 一个乐章 使用主调性 速度稍快 用 快 慢 快 协奏曲 协奏曲 有三个乐章 贝多芬 皇帝 最为著名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 特点 每个声部 只有一件乐器 古典主义时期弦乐四重奏主要作曲家有 意大利作曲家 大提琴演奏家博凯里尼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格鲁克创作了 40 余部歌剧 格鲁克 格鲁克 德国作曲家 歌剧 奥菲欧与尤丽迪茜 埃尔切斯特 帕里与海伦 歌剧改革的原因 歌剧改革的原因 内容繁琐做作 剧情表现王公贵族的爱情生活 写作定型 程式化 创作上的形式主义 宣叙调与咏叹调是各自分工严重脱节 阉人歌手炫技 改革的措施 改革的措施 在题材上挖掘社会意义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 2 格鲁克的乐队以明确的记普代替数字低音 主张歌剧序曲形象和内容上体现格局的中心思想 3 力求剧情与音乐形成有机的统一 吸取法国歌剧的特点 专门请人编辑舞蹈 是剧情与人的情感相符合 4 要求舞台的布景符合喜剧的整体效果 5 每一幕结束时都 有合唱与重唱 6 剧中人物长拿正歌剧中的人物角色以及咏叹调歌词与旋律来插科打诨 取笑逗乐 喜歌剧的总特征 喜歌剧的总特征 剧情多为轻松活泼的题材 内容幽默 2 对白代替了正歌剧中的宣叙调 意大利喜歌剧除外 3 流行曲代替了戏剧化和形式化的咏叹调 4 正歌剧中趾高气扬的人物不见了 普通人而代之 最具代表性的 佩尔戈莱西的 女仆做夫人 此原作是正歌剧 高傲的囚徒 幕间剧 与 1733 年首演在那 不勒斯 意大利喜歌剧一直保持着它特有的轻松诙谐的风格 并且强调重唱与乐队在终场中的作用 始终以 表现精神世界最个性化的情感即爱情作为中心题材 并在莫扎特歌喜歌剧里得到发展和深化 法国喜歌剧的 特点 不用宣叙调而是用口语对白 音乐以新创作为主 重视重唱形式和乐队的作用 强调感情的表达和音 乐描绘 英国的喜歌剧最早的是 1728 年演出于伦敦的 乞丐歌剧 德国歌唱剧洗去了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 模仿 也吸收运用民歌和流行曲调 西班牙喜歌剧形式 萨苏埃拉 海顿 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 创作 100 多部交响曲 交响乐之父 和 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在宫廷 30 年间创作 了 60 部交响乐 40 首弦乐四重奏 30 首钢琴奏鸣曲 5 首弥撒曲和 11 部歌剧 在巴黎演出的 6 首 巴黎交 响曲 以及 牛津 玩具 交响曲最有价值 对重要的贡献是 108 部交响曲和 68 首四重奏 最著名的是 12 部 伦敦交响曲 标志着创作的交响曲最高成就 其中广为流传的是 44 号 哀悼 45 号 告别 92 号 牛津 94 号 惊愕 100 号 军队 103 号 鼓声 104 号 伦敦 清唱剧 创世纪 四季 海顿创作特征 海顿创作特征 1 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 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和事态风俗性 2 旋律优美明朗 结构完整形式 完美均衡 音乐形象鲜明 有悦人的幽默感 3 和民族民间音乐有广泛的联系 海顿的贡献海顿的贡献 总结前人的成就对交响乐进行了改革 是古典交响乐结构完整定型化 2 奠定了古典主义器乐 创作原则 3 确立了以短小的动机进行动力性展开的凑鸣性发展原则 4 废除数字低音确立近代管弦乐编制配 器的原则 5 创立的弦乐四重奏这器乐体裁 莫扎特 莫扎特 音乐神童音乐神童 创作 41 部交响曲 22 部歌剧 青少年时代创作出歌剧 4 部 交响曲 16 部 小提琴协 奏曲 1 首 小提琴奏鸣曲和钢琴奏鸣曲 6 首 未完成的 安魂弥撒 以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最 为著名 歌剧创作特征 歌剧创作特征 首先是擅长用音乐刻画角色性格 使人物个性化 其次重唱在他的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 位 成为戏剧矛盾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 广泛吸取一切歌剧形式 根据内容需要和人物身份的不同 将其 统一在富于民族特色的歌唱剧里 音乐创作特征 1 创作体裁以伦理道德为主 以人的道义和高尚品质为中心 表现人文主义思想 并有深 刻的抒情性 2 与民间音乐有着广泛的联系 赋予歌唱性 并具有明朗乐观的气质 晚期的作品中加入 英雄 性和戏剧性的的因素 3 创作中具有大胆的革新精神 和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 A 加强了歌曲和歌剧内容的联 系 b 加强人物内心心理刻画 c 戏剧性重唱的运用 d 各种体裁的运用 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 1 他是音乐史中罕见的天才作曲家 是西欧音乐史的奠基人之一 对歌剧的改革和交响乐新的创作 是他的作品成为 18 世纪音乐艺术的巅峰 贝多芬 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 乐圣 以 第三交响曲 也叫 英雄 1803 年 的构思与完成为标志 贝多芬的创 作进入了成熟期 还有 c 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歌剧 菲岱里奥 f 小调钢琴奏鸣曲 热情 c 小调第 五交响曲 命运 F 大调第六交响曲 田园 G 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降 E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皇帝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G 大调弥撒曲 c 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 艾格蒙特序曲 第九交响曲 合 唱 是艺术创作高峰 历史地位和贡献历史地位和贡献 1 创作中鲜明的时代特征 战斗性和抒情性的结合 丰富和提高了器乐体裁的社会意义 开 辟了器乐新的发展道路 2 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优秀音乐的传统 并在后期创作曾加了抒情性 使他的创作成为 古典音乐通向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3 严谨深刻的艺术构思大胆的革新精神 不朽的艺术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 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贝多芬音乐创作特征贝多芬音乐创作特征 1 英雄的思想斗争和胜利的主题贯穿整个创作 音乐风格庄严宏伟具有英雄性音调中具 有鲜明时代感和民族特征 A 法国大革命歌曲的因素和民间音调为基础 B 广泛使用分解和弦式的进行和动机 贯穿发展手法 C 广泛使用民间舞蹈的节奏 3 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大胆的革命新精神 第六章浪漫主第六章浪漫主义时义时期期 艺术歌曲的特征 1 艺术歌曲的歌词是文学性很强的诗作 内容表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根据诗作的形式 创作出音乐的形式 2 钢琴伴奏具有独立形象意义是歌曲的有机整体 3 细致入微的演唱要求 注重意境的塑造 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和风格 浪漫主义的总体特征可以表述为 在表现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 侧重表现心理世 界 把感情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韦伯韦伯 德国早期作曲家 创作了 魔弹射手 被誉为 浪漫主义之父 1826 年为歌剧 奥伯龙 在英国伦 敦演出 客死在伦敦 韦伯的歌剧的意义韦伯的歌剧的意义 题材以神话故事为主 充满幻奇的色彩 加强神话的题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以德国歌 唱剧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创造了德国真正的民族歌剧 魔弹射手 是第一部真正浪漫主义歌剧 3 音乐中主导主导动机手法的运用戏剧性场面的描绘及浪漫派手法音乐手法的运用对歌剧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 4 序曲长长的独自成章的交响乐 舒伯特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 歌曲之王 600 多首艺术歌曲 代表作 魔王 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冬之旅 以 死神与少女 作为音乐主题的 d 小调弦乐四重奏 最为著名 A 大调 鳟鱼 五重奏 因 主旋律来自同名歌剧 鳟鱼 而出名 交响乐 第八 未完成 交响乐 最著名 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 音乐神童 1829 年指挥了巴赫的 马太受难乐 约翰受难乐 b 小调弥撒 以及舒伯特 的 C 大调第九 大 交响曲 于 1843 年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音乐学院 莱比锡音乐学院 1946 年改 为门德尔松音乐学院 管弦乐作品 5 部交响曲 4 部带有标题 最著名的是 第四 意大利 交响曲 第三 苏格兰 交响曲 是门德尔松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6 部管弦乐作品其中 仲夏夜之梦 和 赫布里特 又译为 苏格尔山洞 其中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最著名 钢琴作品 春之歌 室内乐 降 E 大调八重 奏 是一部天才之作 歌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 是根据海涅的诗歌创作的 充满了典型浪漫主义幻想色彩 舒曼 舒曼 1834 年在莱比锡创办了 新音乐报 a 小调钢琴曲 是舒曼唯一的一部钢琴曲 1841 年创作的 降 B 大调第一交响曲 春天 是舒曼在管弦乐领域的成功的标志 舒曼的音乐评论舒曼的音乐评论 他主张音乐要有思想和情感 他追求音乐艺术的真和美 追求其道德和艺术的统一 技巧 和艺术的统一 他的文章对推动和提倡浪漫主义的情感美学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他积极宣扬和主张继承传统 对推动民族主义音乐艺术和扶植新生力量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 浪漫主义时期古典音乐家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钢琴作品 以 降 B 大调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 赋格 最为突出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也比较流行 创作风格创作风格 1 热衷于古典音乐体裁 2 音乐风格表现在与民间音乐的诸多方面联系 既有亲切 朴素 清新的 德奥民间音乐 也有匈牙利 捷克等吉卜赛音乐特色 3 体现许多创新 大胆的和声变化 不对称的乐段结构 气息宽广的旋律以及新颖的节奏 都是他的标志 他还是合唱的大师 有声乐曲 德意志安魂曲 柏辽兹 柏辽兹 法国作曲家 音乐评论家 他的 配器法 至今在沿用 交响曲是最突出成就的 有 4 部交响曲 幻想交响曲 是他的第一部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是应帕格尼尼所写 罗马狂欢曲 至今是音乐会保留 曲目 声乐作品 浮士德的沉沦 特洛伊人 合唱曲 安魂曲 感恩赞 李斯特 李斯特 钢琴之王 交响诗 一种单乐章的具有描写叙事抒情戏剧性的管弦乐曲 属标题音乐范畴 李 斯特与 1850 年首创 交响诗体裁多取自文学 诗歌 戏剧 绘画及历史传说 或对大自然的描写 所以交响 诗是富裕写景抒情的 具有诗情画意的音乐题材采用的曲式结构自由 炫技派 钢琴演奏代表人物 开创了钢琴独奏和背谱的先例 钢琴作品 3 首 爱之梦 20 首 匈牙利狂想曲 b 小调钢琴奏鸣曲 献给 舒曼 两部协奏曲 降 E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A 大调钢琴协奏曲 两部交响曲 浮士德交响曲 为著名 肖邦 肖邦 钢琴诗人 只写钢琴作品 c 小调练习曲 即 革命练习曲 玛祖卡 55 首 夜曲 19 首 练习曲 27 首 叙事曲 4 首 法国的歌剧法国的歌剧分为大歌剧 喜歌剧 抒情歌剧 典型的抒情歌剧有托马的 迷娘 1866 古诺的 浮士德 罗密欧与朱丽叶 是古诺最优秀的 比才 法国作曲家 歌剧 卡门 奥芬巴赫奥芬巴赫 轻歌剧情节幽默 旋律优美 节奏生动 又经常采用流行的歌曲与舞曲 通俗易懂 圣 桑 也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 第三交响曲 管风琴 是最著名的 为纪念李斯特而作的 瓦格纳瓦格纳 德国作曲家 旷世奇才 第一部歌剧 仙女们 他的乐剧 1 认为传统歌剧把戏剧当作手段 把 音乐当做目的 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主张歌剧应当将诗歌 音乐和戏剧三者结合起来 剧情 诗歌 音乐 场景 服装 动作 结合起来的以一门艺术 2 自撰台本 根据德国民间传说 传奇故事中世纪的事件进行创 作 3 主张乐剧中戏剧和音乐的发展都应该是连绵不断的 摒弃了传统的咏叹调 宣叙调 合唱的形式 4 创 用 主导动机 代表剧中的人物 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