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概论_第1页
器官移植概论_第2页
器官移植概论_第3页
器官移植概论_第4页
器官移植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被誉为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生命科学进展。它不仅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存活率和改善了个体生命的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医学技术应用有关伦理学的巨大进步。,目录,器官移植的历史器官移植的介绍器官移植的应用器官移植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一、器官移植的历史,幻想阶段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临床阶段临床发展阶段,幻想阶段 最早的传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两个阴盛和阳盛的病人互换了心脏,恢复了阴阳平衡。,实验研究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初) 1、眼角膜移植是最先取得成功的异体组织移植技术,是由一位爱尔兰内科医师比格于1840年前后完成的。 2、器官移植先驱阿历克西斯卡雷尔在1905年把一只小狗的心脏移植到大狗颈部的血管上,并首次在器官移植中缝合血管成功。结果小狗的心脏跳动了两个小时,后由于血栓栓塞而停止跳动。这位最早尝试移植心脏的先驱者,荣获191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Murray第一个在同卵孪生子之间进行肾移植获得成功,并使之长期存活,才使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为表彰他划时代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美国科学家Murray,进入临床阶段,1954年12月23日,年仅岁的罗纳德赫里克和理查德赫里克一起被推入手术室。罗纳德和理查德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理查德从海岸警卫队退伍后,在年被发现患上严重的肾病,生命垂危。罗纳德当时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为了挽救理查德的性命,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自己的一只肾脏捐给兄弟,即使以前还没有器官移植后长期存活的先例。手术在波士顿的布里汉姆妇科医院进行。为时个半小时的手术中一切进展顺利。理查德获得了兄弟罗纳德的一只肾,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长。而摘除一只肾脏也并没有给罗纳德带来什么影响,他健康地活到了现在。 罗纳德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医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也没有想到,器官移植手术此后能为成千上万的人造福。当时的他只想挽救自己兄弟的性命。(存活了8年) 同样没有多想的还有他们的主治医生约瑟夫默里。年前,默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历史。当时的默里认为,器官移植手术只能在同卵双生儿之间进行,不能得到大范围应用。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手术开启了人类同种器官移植的新时代,此后,肝、肺、脾、胰腺、心脏等器官都成为了移植对象。默里更加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手术而于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临床发展阶段 1963年,美国的医学家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例肝移植 1963年,美国另一位医生做了第一例肺移植 1967年,南非完成了第一例心脏移植(存活18天) 1968年,美国几位科学家又进行了第一例心肺联合移植 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器官移植已突破百万例,包括肾、肝、心、肺、骨髓、小肠、关节、甲状旁腺、胰腺等33种器官或组织。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000例肾移植手术。(趋于普及),临床发展阶段(多器官移植) 2004年9月17日上午1点至晚上11点,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知水教授主刀切除了陈某肝、胆、脾、胰腺等上腹部七大 组织器官,并彻底清扫腹膜后淋巴结,然后将供体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原位移植入患者腹腔。多器官移植技术是器官移植领域最为复杂的尖端技术,全球仅有近60例手术报告,且绝大部分由美国和法国著名大型器官移植中心进行,在亚洲等其他地区十分罕见。该手术在中国仅有三例,第一例由同济医院于1994年实施,但患者术后一周左右即死亡。第二例由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今年5月实施,成为亚洲首例成功的多器官移植病例。本次手术为第三例,其手术难度较第二例更大,标志着我国多器官移植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二、器官移植的介绍,定义分类特点可接受器官移植的脏器器官来源主渠道,定义 将一个个体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到自己体内或另一个体的某一个部位,现代国际上通用移植(TRANSPLANTATION)就是指器官移植,当今的“移植术”包括细胞、组织和脏器移植,分类1、自体移植 献出器官的供者和接受器官的受者是同一个人 2、异体移植(按遗传学观点分)同卵双生移植 同质移植供受者的抗原结构完全相同,术后无排斥反应同种异体移植 同种属,人人,狗狗,临床上最多见;术后排斥发应异种移植 供受者属不同种属,术后会发生强烈的排斥反应;克隆羊,器官移植的特点移植器官在移植手术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着活力手术通过血管吻合术,立即建立血液循环。属活体移植和吻合移植同种异体移植,术后不可避免的会有排斥反应,可接受器官移植的脏器 1、心脏: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衰竭的病人,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2、肺脏: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经过传统内科治疗无法治愈,但估计尚有1-3年存活希望,可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来改善身体状况。 3、肝脏:处于良性肝病末期,无法用传统内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肝脏移植是唯一的方法。 4、肾脏:当一些疾病对肾脏产生损害,肾脏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就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其终末期就是尿毒症。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方法包括透析和肾脏移植。 5、胰脏:胰脏移植多数是与肾脏移植同时进行的,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和胰切除后糖尿病。 除了上述器官,尚有患有脾脏、小肠等可以通过接受移植手术获得治愈。,器官来源主渠道 活体器官 尸体器官 胎儿器官 异种器官 人工器官,三、器官移植的应用,进入8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系列新药物问世。特别是新的副作用少、效力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和单克隆抗体OKT3的应用,器官移植的疗效大为提高,最新问世的免疫抑制剂为 FK506。现在常用的移植器官有肾、心、肝、胰腺与胰岛、甲状旁腺、心肺、骨髓、角膜等;处于临床初用或实验阶段的有心肺、肺、小肠、肾上腺、胸腺、睾丸以及肝细胞、胎肝细胞、脾细胞输注等。在先进国家中,肾移植已成为良性终末期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常规疗法,到1990年底全球已施行234559例次(中国5000余次),存活10年以上者成批出现,许多人恢复工作,结婚、生育一如常人。,心、肝移植到1990年共分别施行16136和14168例次(在中国分别为3和58例),1年存活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最长存活均已20年,工作、生活均甚满意。胰腺移植到1990年底已达2836例次(中国8例次),已出现8年以上有功能存活者,适用于治疗型糖尿病。中国在带血管胚胎甲状旁腺移植、胚胎胰岛移植以及带血管异体脾移植、肾上腺移植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成绩较好,而国外对这些移植极少报道 有些部位,如角膜移植较为特殊。可能由于该部位没有血管生长,血流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不能接触角膜,这儿成为免疫特惠部位。因此,角膜原位移植很少发生排斥反应,效果甚好,成功率达95以上;即使发生排斥,也仅表现为角膜混浊,应用泼尼松龙有效。角膜移植已成为常规手术,在眼科中广泛应用。,四、器官移植的问题,器官移植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还涉及伦理、法律、管理等多个方面。器官移植在我国快速发展并迅速普及的同时,由于管理规范滞后,加之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暴露出了一系列严重影响我国器官移植健康发展的问题。,器官移植的技术尚不成熟 1、一些移植手术尚不成熟,不能大量运用于临床 2、针对移植组织的免疫抑制剂的特效药尚未研制成功,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必须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但仍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器官供体严重不足 1、目前大约有4/5相关病人在久久等待合适的供体器官中痛苦地死亡。 2、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50万尿毒症患者。每年却仅能做3000例左右肾脏移植手术;我国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在等待骨髓移植。而全国骨髓库的资料才3万份;我国约有1亿肝病患者.30%的肝病患者最后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而对于大多数晚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肝脏的供给比肾脏还紧俏。许多患者都因等不到器官而死亡。,由器官供体严重不足又引起了两个问题,一是器官的来源问题,二是在有限的器官供体下,受体的选择问题。一、器官的来源问题1、器官商品化的问题 器官买卖在我国已形成市场。器官的商品化使得器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受体往往难以了解所购买器官是否安全和健康,如供体是否有遗传病等。会导致在生死面前表现出极度不平等,极易诱发犯罪。2、尸体器官移植的问题 (1)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挑战,由于传统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捐献遗体器官的观念还很淡薄,捐献遗体器官的社会风气尚未形成。 (2)由于捐献遗体器官尚未列入政府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从而缺乏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3)涉及到死亡的判定的伦理难题。我国未认定脑死亡概念,法律不允许从心还跳着的尸体上摘取器官,使器官供体来源更加奇缺,质量也不高. 此外,还有胎儿器官移植、异种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等等二、受体的选择问题 我国目前存在利用权势金钱或各种关系,“插队”来获取供体器官,五、解决问题的措施,技术措施法律措施道德措施受体选择的标准,技术措施 1、开发新的免疫抑制技术.为减少免疫排斥反应,器官移植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阐明抑制免疫机制,研究器官组织相容性,开发新的免疫抑制技术. 2、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 应用动物转基因技术,将转基因动物的脏器作为供体器官移植给人 ,这对今后应用于临床是一个良好的开端.3、人工器官供体选择 人工器官在道德上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明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可靠的人工器官。 4克隆人体器官工体选择 克隆人体器官的器官移植能解决人体免疫排斥反应这一技术难题,克隆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准入情况各不相同。,法律措施 1、尽快确定脑死亡标准 改变传统“心脏停跳”死亡标准,采用“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是器官移植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供体来源及质量,将器官移植技术用于病患垂危生命的挽救。 2、禁止出卖人体器官,坚持无偿捐献原则 器官商业化必然走向器官移植目的的反面,人体器官移植立法是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供体捐献者利益优先原则 (鼓励捐献遗体器官原则) 我们可以借鉴献血法的做法,规定若公民生前依法明确表示死亡后无偿捐献尸体并与有关部门签订捐献协议,在其本人或近亲属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并在费用方面享受优惠。,4、优先考虑其他医疗方法原则人体器官移植应为解决医学问题的最后措施,在无其他方法时才可应用 器官移植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我国相关一系列立法的变革。法律工作者则需要积极思考现有法律的不足,参考已经有的立法的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适合的法律建议,推动我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立法尽快颁布。,道德措施(医务人员) 1、坚持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相结合 2、临床医生应把病人的健康视为首要的目的 3、严守医学标准 4、对供者和受者健康利益关心和忠诚5、遵守知情同意和保密6、科学判定供者的死亡7、全面进行可能性和有效性的评价8、由专门人员和机构实施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