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_第1页
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_第2页
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_第3页
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_第4页
护理学导论健康与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ealth and disease,健康与疾病,Health and disease,第一节 健 康,一、健康的概述 健康与疾病是医学科学中两个基本概念 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及质量的反应,什么是健康?,怎么样才算健康?,-她健康吗?,怎样才算健康?,无臂女孩-雷庆瑶 隐形翅膀-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世博会(千手观音),她健康吗?,健康观的演变,(一)健康的概念,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将健康和疾病视为“非此即彼”的 关系,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认识健康,忽视了人体精神心理作用与影响,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1.健康的微观概念,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生理功能正常就是健康,健康是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一)健康的概念,2.健康的宏观概念,1946年WHO的定义: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WHO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一)健康的概念,2.健康的宏观概念,人的个体而言人的群体而言,WHO的健康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给健康下定义,从现代医学模式出发,既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看成既是生物的人,又是心理的人、社会的人。,人的个体而言人的群体而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89年WHO的定义:,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 也要对他人健康承担社会公德 。,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有自控能力,自知之明。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 第二,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赖。 第三,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现代健康观的内涵,社会适应良好: 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道德健康:最主要的 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辩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 能按社会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行为; 能为人类的幸福作贡献;,巴西医学家10年的研究发现: 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 而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身心健康。 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理紧张、恐惧、内疚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 据测定,这类人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条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二)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又称为“次健康”或“第三状态”,(二)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1脑力和体力超负荷 2不良的生活习惯 3心理失衡 4衰老 5疾病前兆 6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什么是亚健康状态,(二)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是指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特点: “自感不适,检查无病”,( 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提供),结果分析,12-23分: 你的健康状况良好,继续保持 。 24-41分: 你的健康状况开始令人担忧, 以后要注意了; 42-60分: 你的健康状态比较糟糕,建议 马上去医院查查 ;,认为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研究人体亚健康问题,积极促进其向健康转化。 注意亚健康状态与疾病无症状现象相鉴别。,疾病或死亡,良好的健康,亚健康状态,疾病与健康的中间,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二、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1)遗传结构,如: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色盲等。,二、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遗传结构(2)生物性致病因素,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控制生物性疾病的方法:预防接种、合理使用抗生素。艾滋病、结核、淋巴鼠疫和黄热病等新出现的和卷土重来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在上升。病毒、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二、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1)遗传因素(2)生物性致病因素(3)其他:年龄、性别等因素年龄-动脉硬化多发生于成年人,百日咳多见于儿童。性别-女性胆囊炎、胆石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高。 男性疝气的发病率高。,2.环境因素,*空气污染 *气候 *水污染 *土壤污染 *辐射 *噪声,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如: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些身体并不肥胖的女性自认为肥胖,因为减肥而导致机体得不到营养而影响健康。,3.心理因素(psychology factors ): 通过情绪和情感发挥作用。,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吸毒、药物依赖、生活工作紧张、超速驾驶、不戴安全帽等。,4.行为与生活方式,5.社会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社会制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卫生保障措施。,5.社会因素,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5.社会因素,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有利亦有弊,*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在疾病模式上: 发展中国家主要死亡原因-是传染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发达国家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与癌症。 我国传染病以低收入为主,心血管疾病以高收入为主。,5.社会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态卫生服务预防、医疗、护理、康复,5.社会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以及劳动坏境恶劣等因素。,(2)社会环境,*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目前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车祸、自杀、溺水。对人类造成沉重的打击,已经引起各国重视。,(2)社会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意外伤害*文化教育背景,节日聚餐,三寸金莲,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一)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其他:年龄、性别、各族等因素,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空气污染 *气候 *水污染 *土壤污染 *辐射 *噪声,*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系统* 职业环境 * 意外伤害* 文化教育背景,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一)概念 1993年WHO的定义: 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199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公认的两点:生存质量测量须包括主观健康指标(自我评价的健 康)生存质量是一个多纬度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主观满意度,疾病与治疗有关症状的广泛领域,四、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自测健康常是个体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量表有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每条目最高值10,最小值0。,(二)生存质量的判断标准及模式,1、躯体状态2、心理状态3、社会关系4、环境状况5、独立程度6、精神/宗教,测量内容,疼痛与不适、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积极和消极感受、思想、学习、记忆和注意力、自尊、身材与相貌,个人关系、所需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性生活,经济收入,住房环境、社会安全保障、交通条件、医疗服务、获取新信息知识技能的机会,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对药物的依赖性、工作能力,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四 轻”说话轻、走路轻、 操作轻、关门轻。*促进生理舒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第二节 疾 病,第二节 疾 病,一、疾病的概念(一)古代疾病观1 、疾病是鬼魂附体。2、疾病是机体阴阳失衡,(二)近代疾病观,1、疾病不是人类需要的,是由医生治疗。2、疾病是不适、痛苦和疼痛。3、疾病是社会行为的丧失或改变。4、疾病是机体功能、结构、形态的异常。5、疾病是机体内稳态的紊乱。,(三)现代疾病观,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 次的整体反应过程;,2.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3.疾病不仅是体内的病理过程,而且 是内外环境的失调;,4.疾病不仅是躯体上的疾病,而且也 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一、疾病的定义,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改变,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二、疾病的影响,(一)对个体的影响1 、正性影响(1)病人角色(2)提高警惕2、负性影响(1)身体方面(2)心理方面:身体形像:,(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家庭角色改变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增加家庭运作过程改变,(三)疾病对社会的影响,1 、 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 、 对社会健康状况的影响,六、预防疾病的措施,是从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自我保健、特殊保护),1、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2、指导一些过胖的人群安排合理饮食。,从源头上控制、饮食、饮水、营养、特殊防护等,关键“三早”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1、高血压病人的筛选,早期给予治疗;2、指导妇女如何自己检查乳房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六、预防疾病的措施,六、预防疾病的措施,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防疾病进一步恶化或出现伤残,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1、中风后早期康复指导2、乳腺手术后的肢体运动,七、健康与疾病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提出健康与疾病之间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可转化的。健康与疾病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时取决哪一方占主导。,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统一体,截肢青年姜福高、陈刚、李四、皮红军、陈立杰,五个人五条腿,凭着手中的拐杖,顽强地登上了国际艺术舞台。在2001年日本举行的第十一届舞蹈大赛中,他们与世界级健全人舞蹈家们在同一评判标准下比赛,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大赛唯一的“最优秀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第三节 健康促进,健康促进的概念:WHO提出“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第三节 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健康为人人”全球战略的关键要素。内涵:1、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2、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3、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增进健康。4、工作的主体是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5、全民有组织的参与。6、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基础上,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 健康促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关注全社会的人。2、针对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3、采取多种途径。4、特别强调公众的参与。5、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在健康促进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节 健康促进,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一)危害健康的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致病行为模式。3、不良疾病行为。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的行为。,第三节 健康促进,(二)促进健康的行为 是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基本健康行为保健行为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预警行为求医行为 遵医行为 病人角色行为,第三节 健康促进,(三)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1、开展健康教育。2、满足生理需要。3、做好心理护理。4、提供社会支持。,会主动保健不得病 不口渴也要喝水:身体摄水不足,不仅精神不爽,口干舌燥,浑身乏力,而且明显影响到肝、肾功能,体内代谢后的毒性物质积蓄,病魔乘虚而入。新的保健观认为,日常在渴感出现之前就应少量、多次补水,或定时补充水分。如果及时喝点淡茶、果汁或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压力大也要“寻开心”:现代人压力大、工作紧张、竞争激烈,每天哪有那么多喜事诱人开怀。但只要保持乐观处世、笑对人生的心态,多交朋友、多与人交谈、多一点幽默、多看些喜剧、漫画,听相声、笑话等,就能保持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身体不倦也要主动休息:工作、学习过程中不知疲劳的大有人在,此时人体内积蓄的代谢废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增多,严重影响健康。在劳累感出现前,若能休息片刻,工作效率倍增。不要谈到休息非要卧睡才是,可以随时随地闭目静坐、自我按摩头部或捏揉胳膊大腿、深呼吸几次,调息养心。最好做操、散步、打球等,乃防止积劳成疾之上策。无病痛也要体检:每年定期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不少不易觉察到的隐匿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