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力学和科技发展史及现状 公元前 1000 多年 中国商代铜烧已有十二音律中的九律 并有五度协和音程的概念 公元 前 1000 前 900 年 据 庄子 徐无鬼 记载 已知同频率共振 公元前 4 世纪 中国墨翟及其弟子解释力的概念 杠杆平衡 对运动做出分类 公元前 256 前 251 年 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 是世界上现有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公元 100 年左右 尚书纬 考灵曜 提出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 人在船中不知船在运动 的 论点 公元 132 年 张衡制成地动仪 其中有倒立的 都柱 能测地震震源方向 公元 591 599 年 隋工匠李春建成赵州桥 采用 37 02 米跨度的浅拱结构 公元 1088 年 沈括在 梦溪笔 谈 中记录频率为 1 2 的琴弦共振调音实验 公元 1092 年 苏颂等人制成水运仪象台 公元 1103 年 李诫在 营造法式 中指出梁截面广与厚的最优比例为 3 2 公元 1637 年 宋 应星的 天工开物 刊行 公元 1858 年 W 胡威立著 李善兰译 重学 刊行 公元 1862 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同一时期成立的还有天津西学堂 1895 京师大学堂 1898 这些学校先后开设有关力学的课程 讲授者大多为外国人 公元 1903 年 清政府 规定在小学设理化课 高等学堂分政艺两科 艺科所设课程中有力学 物性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学和磁学等物理学的内容 公元 1909 年 中国人冯如在美国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1910 年清朝政府拨款在北京南苑庑甸毅军操场建筑 厂棚 由刘左成和李宝试制飞机一架 这是中国官方首次筹办航空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公元 1912 年 罗忠忱回国 一直于唐山铁道学院教授工程力学类课程 最早开创了我国工 程力学的教学 公元 1913 年 北京大学建立物理学与数学系 开设理论力学课程 公元 1917 年 丁西林设 计了一种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 g 的可逆摆 公元 1919 年 茅以升在美国卡内基 梅隆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学位论文为 桥梁力学二 次应力 公元 1922 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夏元王瑮的译著 相对论浅释 公元 1928 年 陆 志鸿著 材料强度学 由国立中央大学出版 公元 1929 年 T von 卡门首次访华 后指派他的学生华敦德帮助清华大学建设 5 英尺风洞 1936 年他再次访华参观指导 公元 1930 年 南京成立中央工业试验所 下设材料试验室 公元 1931 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由郑太朴翻译的牛顿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公元 1932 年 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 大学丛书 之后 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的力学书籍有 应用力学 徐骥 1933 水力学 张含英 1936 工程力学 陆志鸿 1937 理论力学纲 要 严济慈翻译 1947 西北农学院出版 超稳结构应力分析之基本原理 孟昭礼 1945 公元 1933 年 中国第一水工实验所成立 公元 1935 年 中央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先后成立航空工程系 培养飞机设计及制造技术人员 之后 1938 年西南联大成立航空工程系 1945 年浙江大学成立航空工程系 抗战期间 西北工学院 成都空军机械学校 交通大学等根据战争需要培养了一批航空和力学人才 张国藩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完成博士论文 溪流中的落体及对湍流的影响 公元 1936 年 清华大学自行设计 5 英尺风洞安装完毕 风速可达 80 英里 小时 是中国第一个风洞 清华大学在南昌成立航空研究所 顾毓琇任所长 1938 年迁往成都 江仁寿设计了一种带 有惯性棒的双线悬挂球形容器 测量了液态碱金属的黏滞性 公元 1937 年 由茅以升主持修建的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公路 铁 路两用桥 周培源在美国数学杂志上发表 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场方程各向同性静态解 林同桦等造飞机 中国在南昌建设 15 英尺风洞 公元 1939 年 航空委员会航空研究所在成都成立 黄光锐任所长 1941 年扩大并改名为航空研究院 钱学森研究可压缩效应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提出计算亚声速翼型压力系数的卡门 钱公式 1941 他在美国期间 还对应用力学和航空工程的众多领域 高超声速流动 1946 稀薄气体动力学 1946 薄壳稳定性理论 1940 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在开创和发展火箭 技术和有关理论方面有多项贡献 1939 1950 并完成了 物理力学 手稿 公元 1940 年 周培源在 清华大学学报 上发表 探求湍流性质和表现应力的雷诺方法的推广 此后周 培源又在国外发表过若干篇研究湍流的文章 黄希棠对橡胶弹性的各种参数做了测定 公元 1944 年 钱伟长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 Quarterly Appl Maths 上连续三期发表 板壳的内秉理论 论文 林家翘解决流体运动稳定性问题中的一些数学难题 林同桦 顾光复在南川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主持设计并制造成功运 1 式运输机 可乘坐 8 人 公元 1945 年 李四光在重庆大学 中央大学作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 报告 这是他 20 多年来研究地 质力学的第一次总结 钱学森和郭永怀发现 当来流马赫数超过上临界值时 连续的数学解会突然不可能 即可 能导致激波出现 所以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是上临界马赫数 郭永怀进一步研究跨声速不连 续解的理论 为突破声障奠定理论基础 他随后又成功研究激波边界层干扰 周培源发表 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 之后在国际上发展为湍流模式理论 他的这篇文章 至今仍被引用 公元 1946 年 周培源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 并被选为国际理 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 1948 年亦当选为理事 1956 年 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第九届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 1980 年 中国力学学会正式加入该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 钱学森提出高超声速流动中的相似律 钱伟长回国在清华大学机械系讲授近代力学 张维 陆士嘉从德国回国 公元 1947 年 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作 超级空气动力学 和 技术科学 的学 术报告 葛庭燧创制了研究内耗用的一种扭摆 后被命名为 葛氏摆 他首次发现的晶粒间界内耗 峰 被称为 葛氏峰 李四光发表 地质力学之基础和方法 周培源回国 公元 1951 年 中国船舶模型试验研究所在上海成立 后迁至无锡 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首任负责人辛一心 公元 1952 年 周培源 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 在北京大学设立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这是我国第一个力 学专业 此后全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力学系或力学专业 1958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 近代力学系 首任系主任钱学森 同年 清华大学成立工程数学力学系 首任系主任张维 北京航空学院在北京成立 华东航空学院在南京成立 两个学院均由多所院校航空工程系 合并而成 1956 年 北京航空学院设立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组建力学研究室 钱伟长任室主任 研究员有钱伟长 沈元 周培 源 吴仲华提出叶轮机三元流动理论 公元 1953 年 郭永怀在研究边界层理论时 发展了庞加莱 莱特希尔方法 即奇异摄动的 参数或坐标变形法 被称为 PLK 方法 公元 1954 年 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成立 现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在上海建成摇曳 水池 胡海昌提出弹性力学中三类变量变分原理 鹫津九一郎于 1955 年提出同一原理 钱学森 发表 工程控制论 英文版 由美国 McGraw Hill 出版社出版 公元 1955 年 钱学森回 国 20 世纪 40 50 年代 我国大批留学西方 苏联和东欧的理学专家回国 公元 1956 年 1 月 5 日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 第一任所长钱学森 副所长钱伟长 研究重点除固 体力学 流体力学外 以后陆续开拓了物理力学 磁流体力学 化学流体力学 爆炸力学 等研究方向 郭永怀回国 后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 10 月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第一任院长钱学森 12 月 五院下属空气动力学研究室成 立 该室 1959 年发展为研究所 701 所 钱学森起草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为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提供重要实施方案 国家制定 1956 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 划纲要 其中第 37 项 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 与力学关系密切 同时还制定了我国第 一份力学学科规划 确认力学为一级学科 钱学森 周培源 钱伟长 郭永怀及 一批知名的力学家参与了力学专业的规划的调研 制定 钱学森任综合组组长 公元 1957 年 第一次全国力学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 钱学森 钱伟长分别作 论技术科学 和 我国 力学工作者的任务 的报告 于 1952 年 2 月 10 日成立中国力学学会 首届理事长钱学森 选举理事 35 人 会后相继成立了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一般力学 岩土力学 4 个专业委员 会 以及哈尔滨 西安 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大连 7 个地方分会 力学学报 创刊 第一任主编钱学森 执行编辑潘良儒 次年 由郭永怀担任第二任主 编 钱学森在 科学通报 发表 论技术科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办工程力学研究班 钱伟长 郭永怀先后任班主任 第一届学员 120 人 连续招生 3 届 钱学森 工程控制论 获中国科学院 1956 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公元 1958 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成立 首任院长张子林 8 月 中国科学院成立负责拟定发展人造地球卫星规划的 581 任务组 随后 中科院力学 所成立负责卫星总体设计和运载火箭研制的 上天 设计院 10 月其总体部 结构部和发 动机部迁至上海 对外称机电设计院 1959 年研制工作中止 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在清华园内组建动力研究室 室主任吴仲华 1960 年该室并入 中科院力学所 1984 年单独建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和建设超声速风洞 激波管与激波风洞 电弧风洞等试验设备 和测试系统 公元 1959 年 中科院力学所成立怀柔分部 对外称北京矿冶学校 开展火箭发动机及高能推进剂的预先 研究和试验工作 第二机械工业部成立北京第九研究院 后于 1985 年发展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公元 20 世纪 50 年代末 钱学森提出物理力学的研究方向 公元 20 世纪 60 年代末 冯元桢等为生物力学学科的形成作奠基性的工作 林家翘等用局部 渐近解理论得出了恒星与气体线性密度波的自洽解 公元 1960 年 中科院力学所渗透力学组转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成立渗透流体力学研究室 1987 年该室发展为渗透流体力学研究所 河北廊坊 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 公司合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开工程爆破专业 1962 年改为爆炸力学专业 公元 1961 年 钱学森 赵九章 卫一清等发起 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 星际航行座谈会 共进行 12 次 历时一年半 内容涉及运载工具 推进剂 姿态控制 通讯 气动力 气动热 生物空间 实验 微重力影响等多方位的科学研讨 公元 1962 年 在原中南力学研究所基础上 组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第一任所长陈宗基 郭永怀所著 边界层理论讲义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 李四光所著 地质力学概论 一书 全面介绍了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为研究地质构造 探索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 的途径 钱学森所著 物理力学讲义 出版 钱学森 力学学科组组长 周培源 副组 长 郭永怀 副组长 钱 令希 张维 王仁 郭尚平等数十位力学家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 1963 1972 年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 即十年科学发展规划 的制定工作 规划认定力学仍属基础科学之一 公元 1963 年 钱学森 郭永怀主持北京高速空气动力学讨论班 钱学森所著 星际航行概 论 出版 公元 1964 年 10 月 16 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公元 1965 年 中国在无锡建成长 474 米的实验水池 中国科学院重启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 代号 651 1966 年 1 月经中央批准正式成立中国 科学院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 651 设计院 院长赵九章 党委书记杨刚毅 院办公室和总 部设在中科院力学所 郭永怀所著 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 发表在星际航行科技资料汇编中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公元 1967 年 空气动力研究院 第十七院 筹备组成立 组长钱学森 副组长郭永怀 严文祥 1968 年 2 月经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批准 十七院在四川绵阳正式成立 后于 1976 年发展成为中国 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公元 1968 年 12 月 5 日 郭永怀先生因公牺牲 公元 1970 年 4 月 24 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公元 1971 年 力学情报 创刊 1979 年更名为 力学进展 第一任主编谈镐生 公元 1972 年 7 月 周培源上书周恩来总理 直陈基础科学研究重要性 得到周总理批示认可 10 月 6 日 周培源在 光明日报 发表 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 强调重视 基础科学研究 对当时的 理科无用论 予以批判 12 月 力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座谈 会 在北京举行 座谈 1973 1980 年力学学科的主攻方向 重点课题和具体措施 强调基 础研究的重要性 美国科学代表团任之恭等访华 其中力学家有林家翘 易家训 张捷迁 徐皆苏等 次年 美国加州科技工作者代表团访华 团长冯元桢 公元 1974 年 力学 创刊正式出版 北京地区断裂力学座谈会 即全国第一届断裂力学会议 在 中科院力学所召开 我国开始开展断裂力学研究 公元 1976 年 3 月 8 日 吉林降落陨石雨 中国科学院组织了联合考查组 701 所和中科院力 学所参加并对陨石轨道 烧蚀和对地撞击进行了考查和研究 公元 1977 年 经中国科协批准 中国力学学会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国际断裂力学组织 并参加在加拿大 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断裂会议 柳春图带队 后曾任该组织副主席 谈镐生上书中央 论述力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邓小平批示立即组织制定 1978 1985 年全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 在力学界开展了学科性质的学术讨论 周培源 钱学森 钱伟长 谈镐生 陈宗基 钱令希等发表意见 公元 1978 年 力学学报 复刊 季刊 主编为郑哲敏 力学 停刊 全国力学学科规划会召开 会议文件 1978 1985 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 草案 理 论和应用力学 于次年正式发布 力学再次被确认为基础学科之一 规划起草小组组长 区德士 副组长 丁忄敬等三人 组员共计 22 人 公元 1979 年 8 9 月 应美国科学院邀请 郑哲敏率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代表团访美 到华盛顿 费城等 主要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美国国家标准局 海军水面武器研究所 富兰 克林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深入了解当代力学的发展主流和趋势 林家翘访华 做应用数学的系列学术讲学 20 世纪 80 年代初 在他的推动下 中国科学 院先后邀请林家翘 梅强中 吴耀祖 朱家鲲 沈申甫 谢定裕 丁汝等来华讲学 公元 1979 年 力学与实践 1979 年创刊 第一任主编卞荫贵 季刊 之后相继有一些力学刊物创办 岩土工程学报 1979 空气动力学学报 1980 固体力学学报 1980 上海力 学 1980 后更名为 力学季刊 爆炸与冲击 1981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1984 工程力学 1984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1984 后更名为 计算力学学 报 Acta Mechanica Sinica 1985 实验力学 1986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 动力学与控制学学报 2003 Theoretical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2011 公元 1980 年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成立 成立时称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 1989 年改为本名 第一届名 誉会长钱学森 沈元 会长庄逢甘 副会长曹鹤荪 12 月 以周培源 发起人之一 为首 的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代表团 出席了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的第一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 简称 AMFC AMFC 同年被 IU TAM 通过成为该联合会的联署组织 随后 林同骥 周恒 崔尔杰先后任副主席 李家春任主席 2006 公元 1981 年 国际有限元学术邀请报告会在合肥召开 辛克维奇 O C Zienkiewicz 卞学鐄 Th H H Pian 等八位国际最著名的有限元专家来华报告 国内学者钱伟长 胡海昌 冯 康 钟万勰 石钟慈等在会上作了报告 推动了我国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公元 1982 年 中国力学学会第一 第二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 会议报告中提出了力学 在生产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版 力学与生产建设 论文集 公元 1983 年 中 日 美生物力学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 冯元桢 康振黄等主持 会后 冯元桢系统讲 授生物力学 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生物力学人才 此后该会在三国轮流进行 第二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在北京举行 林同骥任会议主席 1999 年 第八届亚洲流体力学 会议在中国深圳召开 崔尔杰任会议主席 11 月 22 25 日 国际断裂力学学术会议 北京 即 ICF 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 公元 1984 年 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成立 首任所长钱伟长 公元 1985 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 力学 出版发行 力学编辑委员会主任 钱令希 副主任 钱伟长 郑哲敏 林同骥 朱照宣 第一届国际实验力学会议 ICEM 在北京召开 贾有权任主席 2008 年 国际实验力学 会议在南京召开 首届国际非线性力学会议在上海召开 钱伟长任主席 迄今 该会已形成在我国召开的国 际系列会议 之后的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届会议分别于 1993 年在北京 1998 2002 2007 年在上海召开 庄逢甘组织北京计算流体力学讨论班 由航天部 中科院力学所 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 究所分别承办 延续至今 1 月 Acta Mechanica Sinica 正式出版 季刊 当年试发两期 主编林同骥 公元 1986 年 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 即爆炸力学 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 国际复合材料和结构 3 个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钱令希作为国际发起人之一 参与发起成立国际计算力学学会 IACM 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首届执委会成员 中国力学学会首次举办 全国青年 力学竞赛 1996 年起更名为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2006 年 教育部高教司发文 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联合主办 每两 年举办一次 公元 1987 年 第一届国际流体力学会议 ICFM 87 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 沈元任会议主席 国际流体 力学会议由沈元 冯元桢 Zierp 庄逢甘 吴耀祖等国际流体力学界著名科学家倡导 至 2011 年已在我国举办 6 届 中国力学学会首次组织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 1989 年首次举 办全国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 1995 年两项竞赛得到国家教委批准 定名为 全国周培 源中学生力学竞赛 和 全国周培源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 由周培源基金会和中国力 学学会共同主办 之后由于台湾地区中学生的参与 该项活动演变为 海峡两岸力学交流 及中学生夏令营 1997 年起每年举办一次 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交替举行 公元 1988 年 在法国 Grenoble 举办的第 17 届 ICTAM 大会上 王仁首次作关于 地球构造动力学 的大 会报告 程耿东 胡文瑞分别在第 19 届和第 22 届 ICTAM 大会上作大会报告 公元 1990 年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 郑哲敏参加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与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 IU TAM IUGG 组织的关于强力旋与热速风暴的小型工作会议 会后郑哲敏撰文 关于在我 国配合国际减灾十年 开展多学科研究的建议 中国力学学会第三 四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在河北北戴河召开 会议明确了力学学科与经济 振兴的关系 尤其是力学在保护环境和灾害 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发展现代化农业等重大 经济活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出版文集 人 环境与力学 公元 1991 年 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后更名为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北京大学成立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大连理工大学启动建设 IUTAM 主办的金属多晶体塑性大变形本构关系讨论会在京召开 王仁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D D Drucker 任大会主席 这是 IUTAM 高级研讨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 此后 分别于 1994 年 1997 年 2002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10 年在中国举办了不同主题 的 IUTAM 高级研讨会 钱学森文集 1938 1956 出版 该书中译本于 2011 年出版 公元 1992 年 国际流体力学与理论物理学术讨论会 庆贺周培源 90 寿辰在京举行 吴大猷 顾毓琇 丁肇中 李政道 杨振宁 林家翘 陈省身 吴健雄 袁家骝 卢嘉锡 任之恭 朱光亚 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出席 第 2 届国际复合材料及结构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罗祖道与美国孙锦德主持 第 8 届国际生物流变学会议北京卫星会在北京饭店举行 由国科联 ICSU 世界气象组 织 WMO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 IUTAM 等 7 个国际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热带 气旋灾害研讨会 J Lighthill 与郑哲敏任主席 9 月 第 18 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9 月 22 25 日 亚太地区等离子体科学技术讨论会 第三届中日等离子体化学讨论会和第六 届全国等离子体客机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会议主持人为吴承康 公元 1993 年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程技术编 力学卷 出版主编钱令希 副主编郑哲敏 王仁 第 卷于 1997 年出版发行 11 月 24 日 周培源先生去世 郑哲敏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钱学森就 湍流 研究写信给郑哲敏 信中提到 当今的湍流是流体的宏观混沌 而平流 在微观水平上也是分子的混沌运动 他希望我们要从现代混沌理论中吸取营养 悟出新的 方向 走上新的道路 公元 1994 年 21 世纪中国力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会议内容是研讨当代力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力学现状 及 九五 发展设想 21 世纪的中国力学 出版 21 世纪中国力学 第 1 届国际水动力学会议 ICHD 在无锡召开 发起人顾懋祥等 之后历届会议分别在 香港 首尔 横滨 Perth 台南 Ischia Nantes 召开 第 9 届国际水动力学会议于 2010 年在上海召开 主席吴有生 远东断裂组织 FEFG 固体断裂与强度国际学术会议在西 安召开 黄克智 沈亚鹏主持 公元 1995 年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西南交通大学成立 第 20 届国际稀薄气体动力学学术会议在京举行 沈青主持 公元 1996 年 王仁当选为 IUTAM 执行局委员会委员 任期四年 公元 1997 年 周培源基金会设立周培源力学奖 首届周培源力学奖由张涵信获得 之后 白以龙 黄永 念 崔尔杰 李家春 黄克智 杨卫分获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届周培源 力学奖 第 13 届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在京举行 吴承康主持 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学术大会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 40 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公元 1999 年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留学研究所成立 钱学森 郭永怀荣获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颁发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1 月 20 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二号 无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郭永怀先生诞辰 90 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 出版 郭永怀先生诞辰 90 周年纪 念文集 公元 2000 年 力学 2000 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公元 2001 年 IUTAM 非均质材料的非线性力学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举办 这是 IUTAM 暑期学校第一次 在中国举办 此后分别在 2002 年 2004 年 2009 年在北京举办了不同主题的暑期学校 1 月 10 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二号 无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鹰潭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眉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长春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湘潭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鹰潭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黔西南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苏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甘南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铜川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运城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小米全面预算管理案例
- 2025年船舶租赁合同协议书模板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疗指南
- 门头招牌长期合同范本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品牌情绪与增长白皮书
- 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汇报
- 超星尔雅学习通《人工智能与创业智慧(北京林业大学)》章节测试含答案
- 驾驶员上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学校少先队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
- 体检中心护理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