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春考班)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18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吮(shn)吸 菽(sh)粟 衣(y)钵 笑靥(y) B攻讦(ji) 泊(p) 船 龋(q)齿 战栗(l) C牟(mu)利 罹(l)难 瞥(pi)见 啜(chu)泣 D挑(tio)拨 琴弦(xin) 联袂(mi) 粗糙(c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抵砺 再接再励 严厉 励精图治 B卓见 真知灼见 流传 流传千古 C妥帖 物事人非 辑录 惹是生非 D雾蔼 和蔼可亲 寄予 寓教于乐3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1)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极端同情你不能不鼓励你,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2)我从小丧父,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没有机会服从或反抗父亲。,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 A虽然也甚至因此即使也 B虽然 却 甚至 但是 即使 也 C虽然 却 甚至 因此 所以 也 D尽管 也 甚至 所以 即使 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B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C我们沉溺于纷繁的数字之中,真实却悄悄离去纷繁的数字能够还原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日子吗?D“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事存私心,便不免假公济私,贪污苟且,败坏自己的人格,也败坏社会的利益。B.节日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C. 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D. 作者自以为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B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和王蒙都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荀子和庄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成长;培根是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C“社稷”指国家。社,谷神。稷,土神。“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D“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轩辕”指黄帝,是传说中我国古代的君王。8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面是对上阕有关内容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亦可理解为处境险恶。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C“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的意思是:面对宽广的宇宙,怎不让人惆怅万千,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二、(18分,每小题3分)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9.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10.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 )A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D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12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D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14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 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 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5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C仲尼厄而作春秋厄:困穷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失去16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征促织会不相从许 俱会大道口会其怒A BCD17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B洎牧以谗诛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四、(15分)19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0写出下列文段中空缺的名句。(任选五句)(5分)青春是一段燃情的岁月。同学们,你们是否像毛泽东一样编织过“指点江山, , ”的梦想。 ,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1请以“幸福”开头,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写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3分)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 ;幸福是 。22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一则寻物启事。(4分)教师节那天,2011级动漫(1)班的王飞同学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不慎丢失了一串钥匙。共有五把,其中三把铜钥匙,两把铝合金钥匙。钥匙圈上还套着一个红色的史努比狗。王飞非常着急,准备写一份寻物启事,并表示对送还失物的人要当面感谢,希望捡到失物的人能与他联系(联系电话。 五、(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7题淡之美(有删改)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 现在这个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 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境界,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 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 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 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 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和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 ),自如而不( ),审慎而不( ),恬淡而不( ),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一 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 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 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 ?物 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 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 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4请分析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作用。(4分) 25第段中作者说“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除本文提到的事例外,请为他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使这句话更具有说服力。(3分)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26有人评价本文,认为作者充分展示了“淡美”的精髓,而又不失之偏颇,请你从文中举出两个“不失之偏颇”的例子,并简要分析。(3分) 27作者说“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也有人认为轰轰烈烈才是人生之精彩所在,你认为那种说法更有道理,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证明。(3分)四、写作题(40分)27请以“让我出彩的美好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参考答案卷一(选择题 共50分)一、(本大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答案CABABDDD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号91011121314答案BDCCBD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题号151617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伦理挑战
- DB43-T 2549-2023 新能源配储能三站合一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区块链供应链溯源-洞察与解读
- 中国掩模板修复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信条》教学设计
- 中国永久汽车紧固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液体化工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4点游戏的课件
- 客厅沙发模块化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摩托车智能巡航控制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军人正确对待荣誉课件
- 学堂在线 宝玉石鉴赏 章节测试答案
- 口腔牙齿比色
- 第9课 体验算法控制 课件 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东莞餐饮管理办法
- 2025年山西省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复习题及答案(新课标)-山西教师
- 劳务管理培训课件
-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 事业单位保密知识培训
- 家族信托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商务书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