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家禽免疫学基础家禽免疫学基础 廖明确 张春红 丘鹤英 冯元璋 辛朝安 编著 第一章第一章 禽类的免疫系统禽类的免疫系统 一 禽类的免疫器官 一 中枢免疫器官 一 中枢免疫器官 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按结构和功能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部分 前者负 责产生特异性抗体 后者参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禽类主 要通过法氏囊和胸腺分别调控这两种免疫过程 1 法氏囊 又叫腔上囊 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 位于泄殖腔背侧 有管 道与之相连 性成熟后逐渐萎缩退化 法氏囊是 B 细胞发育和分化的主要场所 也是免疫球蛋白基因分化及基础抗体库形成和扩展所必需的 从法氏囊向其他淋 巴器官运送的淋巴细胞群叫后法氏囊细胞 它包括成熟的 B 细胞 能对特异的启 动信号作出免疫应答 和后法氏囊干细胞 构成法氏囊退化 B 细胞库自我更新的基 础 它们对维持机体终生的体液免疫功能很重要 若疾病或人为原因破坏了法 氏囊 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 B 细胞缺陷 以及血清 IgG lgA 水平的显著下降和 体液免疫的严重抑制 破坏越早 危害越大 但细胞免疫功能不会因此受很大影 响 法氏囊除担负中枢免疫器官任务外 还兼有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 禽的擦肛 免疫即基于此原理 并且 随着法氏囊中淋巴细胞群的成熟及转移 该功能越 发主要和明显 2 胸腺 禽类的胸腺贴近颈静脉 呈多叶排列 彼此分开 每个腺叶又分 为若干独立的小叶 小叶内有界限不清的髓质和皮质 血胸腺屏障仅存在于皮质 区 淋巴干细胞在胸腺内环境及其激素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成熟的 T 细胞 然后 迁至其他 主会是外周 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 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雏禽胸 腺也具有外周淋巴器官的功能 表现为出壳后 一些后法氏囊细胞被转移到胸腺 约占 7 产生浆细胞和生发中心 这时经免疫接种 胸腺内会产生特异的抗 体生成细胞 若早期破坏胸腺 就会引起循环 T 细胞显著减少及功能缺陷 并使 细胞免疫反应不能建立 B 细胞功能也受影响 3 骨髓 禽类的骨髓一方面为胸腺和法氏囊提供淋巴干细胞 另一方面接 受一些从法氏囊转来的后法氏囊干细胞 但它是否如哺乳动物一样也是 T 细胞分 化成熟的另一场所 尚未证实 不过很有可能 因为骨髓在禽的一生中 尤其是 法氏囊和胸腺退化后 是淋巴细胞自我更新的成年型干细胞的主要来源 二二 外周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它与中枢免疫器官的 差别在于来源不同 出现较晚 且终生存在 切除后对免疫器官影响较小 脾脏 禽类的脾脏分为红髓和白髓两部分 前者是生成和贮存红细胞的地方 后者则由致密的淋巴组织构成 包括环血管淋巴组织 PALT 主要含 T 细胞 和环 椭圆体淋巴组织 PELT 为法氏囊依赖区 主要含小淋巴细胞 浆细胞 巨噬细 胞及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的生发中心等 禽类的脾较小 贮血作用不大 主要是 参与免疫应答 形成针对血液中抗原的抗体 淋巴结 除水禽在颈胸和腰有两对淋巴结外 大多数禽类无此结构 其功能 由体内广泛分布的环绕在器官周围的无被膜淋巴组织集结代替 集结内含小淋巴 细胞 以及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的生发中心 它负责过滤处理来自淋巴液的抗原 2 肠道淋巴组织 禽类的肠道淋巴组织包括法氏囊 中枢免疫器官 粘膜的弥 散性淋巴浸润 盲肠扁桃腺 Meckel 氏憩室和 Peyer 氏淋巴集结 盲肠扁桃腺 是雏禽出壳后 经肠道抗原刺激而产生的 它构成肠道大部分集群式淋巴组织 被认为是法氏囊退化后接替其外周免疫功能的淋巴器官 雏鸡的 Meckel 氏憩室 和 Peyer 氏集结分别位于回 盲肠交界处 以及回肠远侧 主要对肠道抗原进行 吸收处理 并产生大量浆细胞 壁旁淋巴细胞 鸡的眼旁和壁旁区有几处淋巴组织集结 其中以间质内浸润 了大量浆细胞的外分泌性哈德氏腺 即副泪腺 最为重要 它负责眼眶 壁和上呼 吸道的局部免疫 二 免疫细胞 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统称免疫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 T B K NK N 细胞等 单核吞噬细胞以及粒细胞等 T 细胞和 B 细胞 这两种细胞能接受抗原刺激增生分化 引起特异性免疫应 答 产生淋巴因子或抗体 所以又称为免疫活性细胞 它们来源于骨髓 胚胎期 则为卵黄囊和肝 的多能干细胞 分别在胸腺 T 细胞 和法氏囊 B 细胞 分化成 熟 之后被转运到其他 主要是外周 免疫器官的相应依赖区定居 再至全身发挥 作用 T 细胞寿命比 B 细胞长 可在淋巴系统再循环 T B 细胞的主要差别体 现在膜表面结构或成分 即表面标志 上 见表 T 细胞有很多亚类 如 TH细胞 辅助性 T 细胞 TS细胞 抑制性 T 细胞 和 TC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 等 它们 共同构成 T 细脑的实际功能 即细胞免疫与免疫调节 禽类 B 细胞也有不同亚类 但尚未深入研究 禽类 B 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产生特异性抗体 禽类禽类 T 细胞和细胞和 B 细胞部分表面标志细胞部分表面标志 表面标志T 细胞B 细胞 绵羊红细胞 E 受体 抗原受体 CT3 TCR 复合物 或其他 SIgM SIgG SigA SigE SigD IgG FC 受体 TS细胞 补体受体 植物血凝素 PHA 刀豆蛋白 A Con A 表 面 受 体 有 丝 分 裂 原受体 葡萄球菌A蛋白 SpA 表面抗原CT1 CT2 CT3 CT4 CT5 CT8 CLA B F B L 同种异体蛋白 Th 1 Ly 4 TA 等 CB1 CB2 CB3 CB4 CB5 B F B L 同种异体蛋 白 Bu 1 BA 等 禽类免疫球蛋白 SigE 和 SigD 尚未完全证实 但已发现类似物存在 仅致敏的 T 细胞上有 B L 表面抗原 单核吞噬细胞 它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前者在血循环中短暂停留后 进入全身多种组织器官 分化成熟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有极强的内吞作用 含 丰富而完善的溶酶体 以及免疫球蛋白 Fc 片段受体和补体表面受体 并能分泌 单核因子和某些非特异性酶 被认为是机体中除 T B 细胞外 第三类必需的免 3 疫细胞 它对抗原的摄入 处理和递呈是大多数免疫反应 如抗细菌 抗寄生虫 和真菌 抗肿瘤免疫 的前提 一旦缺乏 很容易导致免疫不应答或麻痹 巨噬 细胞还负责清理机体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及病理产物 并参与免疫调节过程 但 必需指出 巨噬细胞可以成为 IB DV lLTV NDV MDV 等病原的靶细胞 为 其复制和传播提供场所 一些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如变应性脑脊髓炎 的发生也与 之有关 粒细胞与血小板 禽类的血液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血小板也以不同方式参与 免疫反应 例如禽异嗜性白细胞 相当于嗜中性白细胞 嗜碱性白细胞及肥大 细胞在炎症反应中有很大作用 而血小板则是禽主要的血循环吞噬细胞 其吞噬 速度快 不依赖补体 三 禽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能引起机体快而强的排斥应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MHS 它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一些代表着个体特异性的组织抗原 在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 或器官移植时 若供 受体双方细胞上或体液中该抗原的特异性相同 说明二者 彼此接受 移植就会成功 反之 则发生移植排斥或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在染色 体上 负责编码 MHS 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叫作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禽类的 MHC 又叫 B 复合物 除负责机体组织相容性外 MHC 还与免疫应答及某些 遗传病密切相关 例如 控制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和调节功能的免疫应答基因 Ir 基因 就在 MHC 内 其编码的免疫相关抗原 Ia 抗原 是免疫细胞识别 自己 与 非己 成分的主要依据 已知鸡 MHC 上有 3 个位点 即 B F B L 和 B G 其基因分别编码 类抗原 B F 类 抗原分布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的 膜上 其中 在红细胞膜上的大量表达为禽类所独有 这类抗原在移植排斥反应 中起重要作用 并制约着细胞毒性 T 细胞 Tc 的识别功能 也就是说致敏的 Tc 必须在识别 I 类抗原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杀伤靶细胞的效应 B L 类 抗原仅表 达在一些免疫细胞 B 细胞 活化的 T 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等 表面 类抗原与 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有关 因为不但 Ir 基因在此编码抗原 而且 T 细胞 B 细 胞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时 均需识别相同的 类抗原 B G 类 抗原存在于红 细胞或成红细胞表面 哺乳动物中没有同类物质 它是否为有核红细胞特有 结 构及功能如何 尚待研究 对家禽 MHC 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建立免疫调控及组织器 官移植的动物模型 而且对鉴定家禽系谱 培育抗病品种非常有利 更主要的是 有助于我们理解免疫功能的本质 即识别 自己 与 非己 以及这种遗传制 约作用对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最有效的生活机制的必要性 四 禽类的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是动物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 并且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它包括参与补体激活的各种成分 及调控该过程的灭活和抑制因子等 补体系统 的激活呈典型的连锁方式 即各成分依次活化 不可或缺 激活途径包括经典 CCP 和旁路 ACP 两种 禽类的 ACP 途径已经证实 即在 B 因子和 Mg 参与下 ACP 激活剂 如酵母多糖 脂多糖等 激活 C3 产生使细胞膜穿孔的膜攻击复合物 MAC 由于尚未在禽类血液中发现 P H 和 I 三种因子 均为哺乳动物 ACP 中的 重要调节成分 也不知道有哪些分子参与了禽 MAC 的形成 哺乳动物的 MAC 是由 C5 C9构成的多分子复合物 所以禽 ACP 的详细反应过程还无法描述 禽类是否 存在 CCP 途径一直有争议 因为一些实验 如间接补体结合反应 表明禽类抗体与 抗原结合后不能再结合补体 而抗体依赖性是哺乳动物 CCP 的特征之一 并决定 了 CCP 在识别激活物及活化 C3的方式上与 ACP 的本质区别 但近年的研究表明 4 鸡血中存在 C1q 哺乳动物 CCP 途径的启动成分 的类似物 另外 鸡血清具有 Ca 依赖性靶细胞溶解反应 CCP 激活物 如抗体包被的靶细胞等 也能激活鸡的 C3 这一切似乎都说明禽存在 CCP 途径 由于找不到 C4和 C2 哺乳动物 CCP 中与 C1连锁反应的成分 的类似物 B 因子又参与了这一 禽的 CCP 途径 B 因子在 哺乳动物中只参与 ACP 途径 所以有人推测禽的 B 因子和 C3分别兼有 C2和 C4 的功能 禽类补体系统的调节可能是通过补体成分自身衰变及体液中的某些灭活 和抑制因子的作用 补体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个受严格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功能包括溶菌 杀菌 细胞毒作用 增强细胞吞噬效果 调理作用 中和及 溶解病毒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以及免疫粘附等 其含量的波动或成分的缺增将直 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并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第二章第二章 禽类的免疫球蛋白禽类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 一类球蛋白 它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 这一章我们专门 来谈谈禽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一 基本结构 与哺乳动物一样 禽类的免疫球蛋白单体也呈 Y 形 由 4 条肽链组成 其中 1 对较长 分子量较大 称为重链 H 链 另 1 对较短 分子量较小 称为轻链 L 链 两条重链之间 以及两条轻链的 C 端 羧基端 与相对的重链之间都以二 硫键相连 在近 N 端 氨基端 处 轻链的 1 2 和重链的 1 4 或 1 5 这两段的氨基 酸排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异 称为可变区 V 区 其余部分则称为稳定 区 C 区 重链和轻链内 每 110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1 个球形结构的亚单位 即 功能区 每个功能区提供 1 个活性部位或行使 1 种或多种生理功能 轻链有两个 功能区 VL 和 CL 重链除 VH 区外 还包括 3 4 个功能区 如 CH1 CH2 CH3 和 CH4 仅存在于 IgM 等 其中 CHl和 CH2之间存在 1 个绞链区 可作为 Ig 分子 两个抗原结合臂与不同距离的抗原决定簇吻合时旋转的支轴 绞链区富含大量脯 氨酸和二硫键 使肽链不易形成 螺旋 呈伸展状态 因而对蛋白酶处理很敏 感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的结构及抗原性有所不同 据此可将重链分为 IgG 链 IgM 链 IgA 链 IgD 链和 IgE 链等 可将轻链分为 和 两型 禽类 Ig 的轻链大多为 型 且 N 端不封闭 IgG 经木瓜蛋白酶水解 可获得两个相同的 Fab 段 含轻链和重链 N 端的 l 2 以及 1 个 Fc 段 含重链 C 端的 1 2 Fab 段具有识别抗原和结合功能 Fc 段则 表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效应 如激活补体 结合细胞等 二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及功能 禽类已确证的免疫球蛋白有 3 种 即 IgG IgM 和 IgA 目前 有些间接证 据表明 禽体内很可能还存在 IgD 和 IgE 的类似物 IgG 禽类 IgG 也有人称为 IgY 是单体免疫球蛋白 分子量为 165 180 千 道尔顿 沉降系数为 7s 其重链比哺乳动物的重 10 千道尔顿 约 1 功能区 这 个附加的残基是否代表除 VH CH1 CH2和 CH3外的另 1 个新的功能区 目前还有 争议 有学者认为 它可能像人的 IgG3一样只是一段延长了的绞链区 因为禽 类 IgG 与人 IgG 有一些相似特征 对蛋白酶消化的敏感性增加 易于凝集 重链 多出大约 1 个功能区的重量 除分子量大外 禽类 IgG 的理化特性还表现在 1 含糖量高达 6 0 约为 人 IgG 的两倍 2 在无分散剂的中性缓冲液中 用 0 05 0 1mol L 2 巯基乙 5 醇可以释放出轻链 3 免疫沉淀反应依赖高盐浓度 pH5 0 时 在 1 5mol NaCl 或生理盐水中免疫沉淀反应最强 4 在大于 0 15mol L 的 NaCl 溶液中 易凝 聚出平均分子量为 560 千道尔顿的多聚体 5 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不能结 合豚鼠补体 禽类血清中 IgG 浓度 5 7mg ml 比人的少 但含量远高于其他免疫球蛋白 它广泛分布于血清 组织液和淋巴液中 并能通过卵泡膜进入卵黄 为雏禽提供 母源抗体保护 IgG 在体内含量大 分布广 维持时间长 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 主要力量 另外 它还参与抗肿瘤 抗寄生虫等多种免疫过程 以及某些变态反 应 IgM 总的来讲 禽类 IgM 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分子量在各类免疫球蛋白中 最大 达到 880 990 千道尔顿 沉降系数为 17s 含糖量约 7 它能在无分散 剂的中性缓冲液中发生部分解离 并与抗原在 0 15mol L 的 NaCl 溶液中发生最 明显的沉淀反应 IgM 以五聚体形式存在 主要分布于血管中 它在血清中的含 量仅次于 IgG 1 2mg ml IgM 的调理 杀菌和凝集作用均强于 IgG 但产生时间早 半衰期较短 作 用范围窄 所以主要在感染早期起先锋免疫作用 IgM 也与某些自身免疫病有关 IgA 禽类 IgA 在所有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都有相当高的浓度 尤其是胆汁 3 5 mg ml 和肠道 1 5mg ml 但在血清中的含量较低 0 3 0 6mg ml 它 在胆汁和肠道中的沉降系数为 7 16s 分子量为 350 900 千道尔顿 类似于人 的 IgA2 禽类 IgA 主要是分泌型的 SIgA 它常以多聚体 双体 方式存在 由于 有 J 链的连结和分泌片的保护 所以 SIgA 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 在粘膜表面保 持较长时间的免疫活性 成为机体粘膜局部 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免疫的主 要力量 近年来 免疫学家们越来越重视粘膜局部免疫的作用 及其与全身免疫的配 合协调 他们发现使用气雾 口服饮水等免疫不但节省人力物力 而且可刺激局 部粘膜大量 SIgA 对抵抗来自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很有效 有实验表明 在鸡 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预防中 仅靠血清中的大量循环抗体 效果往 往并不确切 若配合使用弱毒苗进行气溶胶免疫 使呼吸道局部产生高水平的 SlgA 则鸡群抵抗相应病毒感染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此外 SlgA 在抗寄生虫免 疫中也有一定作用 其他免疫球蛋白 人的免疫球蛋白中还包括 IgE 和 IgD 前者参与过敏反应 后者与 IgM 均是成熟 B 细胞膜表面的重要淋巴细胞受体 可能参与 B 细胞应答和 成熟 实验表明 禽类可能也存在 IgE 和 IgD 的类似物 且功能与人的基本相同 三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效应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效应主要由 Fc 段表现 它包括 1 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后 在体内诱发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反应 2 结合了抗原的 Ig 分子在空间构型上发生改变 从而暴露出补体结合位点 为活化补体创造了条件 3 结合了靶细胞或抗原的 Ig 分子可进一步结合不同的细胞 如巨噬细胞 K 细胞 肥大细胞等 在免疫应答中发挥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性作用 ADCC 等 4 由于母源 IgG 可通过卵黄直接补充 所以雏禽在出壳后 3 5 天内始终保 6 持较高的 IgG 水平 直到 7 日龄左右才开始下降 20 22 日龄后才基本检测不 到 这就使雏禽在自身免疫系统健全以前 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5 Ig 分子的不同结构部分均有特异的抗原性 独特型 轻链型等 也具有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四 抗体产生的规律 禽类各种免疫球蛋白在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 实 验表明 在 12 日龄胚的法氏囊中 所有干细胞已开始表达细胞表面 IgM 而 IgG 和 IgA 的 B 细胞则分别在 14 日龄和 16 日龄胚的法氏囊中才能检到 因此 最终从外周淋巴器官表达的免疫球蛋白类型的顺序为 IgM IgG IgA 另外 在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中 抗体产生也有一定的规律 抗原 初免后 经较长 1 3 周 潜伏期 首先在血液中出现的是 IgM 然后是 IgG IgG 出现时 分化产生 IgM 的浆细胞减少 会抑制 IgM 的合成 这个阶段 抗体量少 效价低 维持时间短 当再次以同样抗原免疫后 由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所以潜伏期明显缩短 同时 抗体 主要是 IgG 浓度和效价大幅度上升 与抗原 的亲合力迅速增强 对禽来讲 甚至可接近哺乳动物的高效值 其维持时间也较 长 另外 再次应答后抗体异质性明显 比初次应答的抗体有更多的交叉反应 第三章第三章 禽类的细胞因子禽类的细胞因子 近十几年 免疫学家们对细胞因子 Cytokines 的研究始终非常活跃 细胞 因子是由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蛋白质 它们通过 调节细胞的生长和活化 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细胞因子 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免疫调控和效应机制 而且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免疫治疗 药物和免疫佐剂奠定了基础 在人医方面 白细胞介素 2 1L2 及 干扰素 IFN 等已用于临床治疗 其中 IFN 甚至一跃成为世界销量最大的 30 种药 品之一 年销售额达数亿美元 目前 人们对禽类细胞因子的认识和应用远远滞 后于哺乳动物 但随着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和科学家们的努力 这项空白正逐渐被 填补上 一 基本特征 1 虽然产生细胞因子的免疫活性细胞多种多样 但都必须在特异性或非特异 性刺激物的作用下活化后 才能分泌细胞因子 特异性刺激物主要指抗原和某些 专一性细胞活化物质 非特异性刺激物质包括植物血凝素 PHA 刀豆素 Con A 商陆有丝分裂素 PWA 和细菌脂多糖 LPS 等 2 禽类细胞因子主要是一组具有免疫活性的分泌性低分子糖蛋白 它们不同 于免疫球蛋白 Ig 其区别在于 1 种类多 结构及理化性质各异 2 分子量 小 且大小 平均 4 60 千道尔顿 3 分泌量小 分离提纯难度大 4 生物 活性的发挥不依赖抗原的存在 而是直接作用于各自的靶细胞 5 在局部免疫 中发挥很大作用 3 大多数细胞因子可以在体内或补体外用人工方法诱导产生 但由于无交叉 反应性 以及禽类自身的生理特点 因此用来定量哺乳动物细胞因子的方法一般 不能直接套用于禽类 4 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很强 10 10 10 5mol 即可检测到明显活性 其作用 形式多为非特异的 并且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G 的限制 5 禽类各种细胞因子的体外诱生时间及半衰期略有差异 一般诱生 6 8 小 时后可在培养液中检测到 20 72 小时产量达到高峰 二 种类及主要生物活性 7 禽类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因子 LymPhokines 单核因子 Monokines 以及干扰素 IFN 等等 其中在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又统 称为白细胞介素 IL 细胞因子各组分通过相互促诱生 相互调节受体表达 相 互制约功能以及相互协同作用等方式紧密联系 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网络系统 这对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及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一一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 1 IL1 IL 1 1 IL 1 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活化后分泌的单核因子 分子量约为 15 千道尔 顿 其他诸如树突状细胞 朗罕氏细胞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角质细胞和脾 细胞等也可以产生 IL 1 IL 1 具有广泛的种间交叉反应 例如鸡 IL 1 可激活鼠 胸腺细胞对 Con A 的应答 目前 测定禽 IL 1 活性的方法主要是在低浓度有丝 分裂原 如 LPS 的协同下 用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刺激胸腺淋巴细胞 检测其增 殖情况 但这种实验的结果往往重复性较差 IL 1 的主要功能是作为 T 细胞活 化信号参与免疫调节过程 所以它曾被称为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LAF 在它的诱 导下 辅助性 T 细胞 TH细胞 迅速增殖 并分泌 IL 2 和 IFN 同时 B 细胞的 分化成熟受到促进 单核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 NK 细胞 的活性也明显提高 另 外 IL 1 本身对某些肿瘤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可参与抗肿瘤免疫 IL 1 还能介导炎症反应 促使多种细胞产生前列腺素 PGE 等 二二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 2 IL2 IL 2 2 TH细胞在有丝分裂原或抗原的刺激以及 IL 1 的作用下产生 IL 2 同时也表 达 IL 2 受体 分泌的 IL 2 与 IL 2 受体结合 使 TH完全活化 并不断增殖 进 入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或分化为记忆性 T 细胞 通过凝胶过滤等分析发现 经 Con A 刺激的鸡脾细胞培养液中有两个蛋白质峰与 IL 2 活性有关 其分子量分 别为 9 11 5 千道尔顿和 19 5 21 5 千道尔顿 后者可能是较小形式的聚合体 若在还原条件下 则可得到 1 条 13 千道尔顿的多肽 这与人的 IL 2 相似 但不 同于小鼠 IL 2 禽 IL 2 的疏水性低 不能与琼脂糖结合 因止可利用苯基琼脂 糖柱初步纯化 另外 禽 IL 2 还具有较严格的种间特异性 检测 IL 2 活性的方 法通常是观察靶细胞 如 T 淋巴母细胞 在无有丝分裂原的条件 下 受 IL 2 刺 激而增殖的程度 实验表明 对待检的 IL 2 预先进行苯基琼脂糖柱层析 红细 胞吸附和透析等处理 去除 IFN Con A 及一些小分子抑制物等杂质后 再与 经过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靶细胞作用 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精度 比较准确地定量 IL 2 活性 但需注意的是禽 IL 2 的稳定性差 半衰期比哺乳动物短 其诱导产 量以及检测活性时靶细胞的增殖都在培养后 24 小时左右达到高峰 之后很快下 降 所以要及时收获和观察 另外 Con A 对禽 IL 2 的分泌诱导效果较好 IL 2 的旧称是 T 细胞生长因子 TCGF 可见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 T 细胞 尤其是 Tc 和 TH细胞 的分化增殖 是维持 T 细胞生长的必需因子 IL 2 能够提高 NK 细胞 Tc 细胞和 K 细胞的活性 对 IFN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此外 它还参与 B 细胞 巨噬细胞的话化 以及促 IL 1 诱生等过程 三三 干扰素干扰素 IFN IFN 禽类干扰素具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它按照抗原特异性和分子结构可分为三 型 即 IFN IFN 和 IFN IFN 与 IFN 分别来源于受病毒和诱导剂 作用下的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而 IFN 则在抗原和分裂原的作用下由免疫系 统中几 乎所有的细胞产生 其中以 T 淋巴细胞为主 因此 IFN 又称为免疫 干扰素 不同类型干扰素的理化性质有所差异 例如 IFN 和 IFN 在 pH2 0 的环境中较稳定 而 IFN 则相反 另外 IFN 的分子量为 17 36 千道尔顿 8 比 IFN 或 IFN 都大 三者的糖基化位点也相同 禽干扰素的测定方法与 哺乳动物相似 也是检查其在体外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 一般使用 F 系新城疫病 毒 NDV F 系 作为诱生剂 攻击病毒为水泡性口膜炎病毒 VSV 诱生细胞可 以是脾细胞或血细胞 测定细胞则用相应的禽胚制备 禽干扰素具有高效 广谱 的抗病毒作用 可抑制包括 NDV IBV HVTV MDV IBDV 和 ILTV 等多种禽病毒 的繁殖 它还有抗寄生虫 如柔嫩艾美尔球虫 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 IFN 相对于 IFN 和 IFN 来讲 免疫调节功能最强 例如 它能加强 MHC 类抗原的表达 提高 T 细胞 NK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并与 IL 1 IL 2 相互协调 共同参与免疫应答调控等等 至于禽干扰素在禽抗肿瘤免疫中的作 用 有待通过更多的实验来说明 四四 其他细胞因子其他细胞因子 已发现禽也有转移因子 TF 它是一种脾脏白细胞提取物 可透析 其转移 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具有抗原特异性 目前 已成功地用鸡源 TF 转移了对柔嫩艾 美尔球虫 Eimeria tenella 的免疫保护力 另一种经确证的禽细胞因子是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 脾细胞 胸腺 细胞和法氏囊细胞活化后均可产生 MIF 禽的 MIF 有种特异性 鸡 火鸡 鹅之 间不能交叉反应 MIF 可抑制巨噬细胞随机移动 这有利于后者停留并聚集在炎 症发生部位 增强吞噬杀菌作用 类似的可影响禽免疫细胞移动的因子还包括嗜 酸性粒细胞移动因子 EM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F 淋巴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LMIF 骨髓单核细胞生长因子 MGF 转化生长因子 TGF 白细胞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以及血小板抑制因子 TIF 等等 还有一种由吞噬细胞分化的可溶性抑制因子需要提一下 它的分子量小于 2 5 千道尔顿 能与耐受原结合或被 MHC 抗血清中和 它的生物活性表现为通过抑制 IL 2 的分泌 参与 IL 2 的调节 第四章第四章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大类 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非特异性免疫 应答是先天形成 它对抗原无特异区别作用 也没有记忆和再次反应 而特异性 免疫应答则由后天获得 主要针对特异性抗原 反应有记忆性 一 特异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从效应特点上大体可区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表现形式 但这两种概念不能绝对化 因为针对同一抗原的侵人 免疫应答的形式不是单一 的 它涉及到各种免疫细胞及活性因子 所以只是从免疫效应特点上表现出以某 一种应答为主而已 一一 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狭义而言 细胞免疫仅指由 T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其特征是通过致 敏淋巴细胞传递 并出现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或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 因此 它在局部免疫中占有重要地位 引起细胞免疫的抗原是胸腺依赖性抗原 TD 抗原 涉及的 T 细胞主要是 CD4 亚群的辅助性 T 细胞 TH细胞 和 CD3 亚群 的细胞毒性 T 细胞 TC或 CTL 细胞 1 反应过程 以巨噬细胞为主的抗原递呈细胞捕获抗原物质后 一方面对 其加工处理 浓集抗原决定簇于细胞表面 另一方面释放出白细胞介素 1 IL 1 在自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类抗原 参见第一章 的制约下 抗原特异 性 TH细胞识别并接受相应的抗原决定簇 第一信号 和 IL l 第二信号 的刺激 活化成为淋巴母细胞 9 致敏后的 TH细胞在表面产生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受体 同时合成并分泌 IL 2 IL 2 与受体的结合使 TH细胞克隆不断扩大 直至完全活化 进入效应阶段 另有一部分则分化为记忆抗原信息的记忆性 T 细胞 TM细胞 它们可以在体内长 期循环 参与再次型细胞免疫反应 2 效应机理 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及细胞毒作用 在炎症反应中 被激活的 TH细胞 属 CD4 T 细胞亚群 除了分泌大量 IL 2 外 还 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 已证实的家禽细胞因子包括巨噬细胞移动因子 MIF 干扰素 IFN 转移因子 T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F 淋巴细胞移动抑制 因子 LMIF 骨髓单核细胞生长因子 Myelomonocytic growth factor MGF 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 白细胞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等等 参见第三章 这些因子以非特异的方 式作用于周围各种靶细胞 表达多种生物功能 例如 使大量巨噬细胞向感染局 部移动 聚集并激活 以充分发挥其吞噬杀伤抗原的能力 MIF MCF 等 刺激 非致敏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和母细胞化 IL l IL 2 MCF 等 干扰病毒及肿瘤细 胞复制 IFN TNF 等 促进伤口痊愈 IL 6 等 参与细胞毒作用的主要是 Tc 细胞 属 CD3 T 细胞亚群 其非活化的前体细 胞接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 在脑膜上表达 IL 2 受体 并与来自活化的 TH细胞分 泌的 IL 2 结合 最终使该前体细胞分化成具有连续性杀伤功能的效应 Tc 细胞 与 TH细胞不同 Tc 细胞识别靶细胞是受 MHC I 类抗原限制的 它一旦吸附于靶 细胞上 就会造成后者胞膜的不可逆损害 导致靶细胞死亡 并释放胞内的寄生 物 如细菌 病毒 真菌和寄生虫等 供吞噬细胞消灭 之后 完整无损的 Tc 细胞与行将裂解的靶细胞脱离 继续攻击其他相应的靶细胞 近期研究表明 鸡体内有另外一个 T 细胞亚群也发挥着细胞毒性作用 这就 是 T 细胞 CD4和 CD3均属于 T 细胞 它在鸡体内的含量远远高于人和小 鼠 成熟的 T 细胞不表达 CD4 CD3和 CD23等表面抗原 在生产细胞因子方面 意义也不大 其激活依赖于 CD4 T 细胞分泌的 IL 2 目前 对这种细胞的功能和 抗原递呈机制正在深入研究 3 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抵抗侵入细胞内的某些病毒 细菌和寄 生虫的重要免疫手段 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已涉及 MDV REV ILTV IBV 多杀 性巴氏杆菌 衣原体 柔嫩艾美尔球虫等多种家禽病原体 另外 细胞免疫应答 也是家禽免疫监视及抗肿瘤 如马立克氏病 免疫的重要机制 从机理上看 细胞 免疫反应实际上是一种细胞伤害作用 其特异性有一定局限 所以发挥作用时 往往也会引起感染局部正常组织细胞的不同程度损伤 一旦损伤严重 就可导致 迟发型变态反应及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目前 有些品系的鸡已成为研究人类 自身免疫病的重要动物模型 二二 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是 B 细胞介导的一种特异免疫应答 由于其效应物质是体液特异性 抗体 所以可通过血清进行传递 胸腺依赖性 TD 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 TI 抗原 均能引起体液免疫 1 反应过程 对 TD 抗原来说 抗原被巨噬细胞捕获 加工及递呈给 TH细 胞的过程与细胞免疫应答相同 之后 在 MHC 类抗原的制约下 活化的 TH细 胞进一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带有大量表面免疫球蛋白 SIg 即抗原受体 的 B 细 胞 使其致敏 同时 由巨噬细胞 TH分泌的 IL 1 B 细胞生长因子 BCGF B 细胞分化因子 BCDF IL 2 等细胞因子以及被激活的补体 C3作用于已致敏的 B 10 细胞 进一步促进其分化 禽类 B 细胞像人的一样 也能够直接处理一些 TD 抗原 并将它传递给已致 敏的 TH细胞 在该 T 细胞的帮助下 B 细胞得以分化和产生抗体 这种抗原递呈 方式的特点是 1 T B 细胞的相互识别受 MHC 类抗原限制 2 携带抗原信息 的 B 细胞不能直接激活静止的 T 细胞 另外 T 细胞的抗原受体与 TD 抗原载体结合形式的抗原复合物可通过巨噬 细胞递呈给 B 细胞 诱导 B 细胞活化 TI 抗原具有多个相同的 重复排列的抗原决定簇 这一特殊结构使它能与 带相应抗原受体的 B 细胞牢固结合 并直接激活该 B 细胞 而无需臣噬细胞和 TH细胞的协助 受 TD 抗原刺激的 B 细胞经过增殖分化 除一部分发展成记忆性 B 细胞 BM细 胞 参与再次型免疫反应外 大多变为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 最先产生的 抗体是 IgM 若抗原量足够 则进一步产 IgG IgA 等型抗体 参见第二章 TI 抗原激活的 B 细胞不产生 BM细胞 它分化为浆细胞后 只释放 IgM 型抗体 2 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应答的基础是产生循环抗体 其效应形式不但多种 多样 而且与细胞免疫应答存在某些交叉 若从直接效应看 包括抗体对病毒的 中和作用 对细菌由凝集制动作用 对霉形体的生长抑制作用 以及抗毒素的中 和毒素作用等等 若从间接效应看 则主要表现为免疫调理作用 例如 抗体可 以充当调理素来帮助有 FC受体的吞噬细胞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粘附 这对于消灭 一些毒力较强的细菌抗原 如葡萄球菌等 很有好处 又比如 抗原抗体复合物在 激活补体系统时 参见第一章 可与补体成分 C3结合 这就使带 C3受体的吞噬细 胞更容易摄取该抗原 另外 我们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 作用 ADCC 因为它不但在机体防御机能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充分体现了细胞 免疫与体液免疫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关系 禽类 ADCC 的可能机制是 带有 FC 片段受体的效应细胞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而直接裂解靶细胞 引起禽 ADCC 的抗体主要是 IgG 与之相应的效应细胞为杀伤细胞 K 细胞 有人 从感染了 RSV 的鹌鹑中发现 IgM 也可以产生 ADCC 作用 但其效应细胞还不清楚 ADCC 的效应细胞 含 K 细胞 都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既不属于 T 细胸或 B 细胞 又无吞噬和粘附作用 ADCC 破坏靶细胞的效率很高 所需抗体量极少 且反应 有一定特异性 所以它主要在机体不能正常启动补体系统 或因靶细胞过大 被 抗体封闭时发挥作用 实践证明 ADCC 无论在禽或人的体内 都是抗病毒传染 抗肿瘤和抗寄生虫免疫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然 除了上述正向免疫应答外 也会 发生抗体致敏的靶细胞与对应抗原作用所引起的免疫病理效应 如 型变态 反应 3 再次型反应与免疫记忆 TD 抗原在初次免疫应答中可以刺激成熟的 T 细 胞和 B 细胞分别产生 TM和 BM细胞 它们不但保留有对抗原 包括载体和半抗原 的记忆 而且都是长寿的 可以再循环 当该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 引起的体液 免疫和细胞免疫与初次反应略有不同 表现为 1 免疫效应出现前的潜伏期显 著缩短 2 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至初次反应的几倍到几十倍 而且维持时间较长 3 抗体类型以 IgG 为主 IgM 则很少 而且因为 IgG 寿命短 所以再次反应间 隔时间越长 越倾向于只产 IgG 4 Tc 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其杀伤靶细胞的 效应也更强 由此可以看出 掌握家禽对不同抗原 疫苗 免疫应答的规律是制订 完善有效的免疫程序的关键 二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11 提到免疫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循环抗体 有的书上甚至说免疫应答主要 指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其实 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 因为病原感染时 首先遇到的是宿主的各种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而特异性免疫要在感染后若干时间 才开始出现 另外 免疫系统最大的部分是那些对疾病起非特异障作用的器官 它们发挥作用快 涉及范围广 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已有证据表明 特异性免 疫系统在非特异性免疫成分 如巨噬细胞 补体 细胞因子等的配合下 可以提 高有效免疫功能 1 l000 倍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组织结构 细胞及体液等一 系列十分复杂的因素 一一 种属免疫种属免疫 这种免疫是动物种属对病原感染所固有的天然抵抗力 而不是通过接触病原 引起 例如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可以感染鸡 但对鸭却不适应 种属 免疫的机理包括两方面 一是病原不能吸附和进入非宿主细胞 二是非宿主的代 谢不适于病原寄生 例如在家禽的高体温环境中 炭疽杆菌难以生存 值得注意 的是在不同种类的家禽之间 种属免疫有较大的相对性 其典型的例子是鸡减蛋 综合征 EDS 76 病毒 它的自然宿主为鸭和野鸭 1974 年以前 在鸡群中还缺 乏抗这种病毒的抗体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 使该病毒适应了鸡 目前 它不仅可 以通过鸡垂直或水平传播 而且严重影响肉用种鸡和褐壳蛋鸡的产蛋量及蛋壳质 量 甚至已发展成为养禽业中引起产蛋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二 屏障作用屏障作用 1 外部屏障 健康完整的皮肤是抵抗病原侵入机体的天然强大防线 其上皮 角质有机械阻挡作用 一些腺体分泌物 多为低浓度有机酸 也有杀菌 抗病毒 和霉菌的化学屏障作用 一旦由于某些原因 啄癖 禽痘 饲养场地有尖锐利物 等 使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即使是肉眼看不见的损伤 这种屏障作用就会丧 失 粘膜是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 有着十分重要的免疫组织结构和功能 一方 面 它通过产生特殊的 pH 环境 如胃酸和胆汁 分泌保护性粘液以及纤毛的有 规律运动等方式 在外界环境与机体 尤其是消化 呼吸 生殖器官 之间构成一 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 另一方面 它又是机体局部免疫的重要场所 分泌型 IgA SIgA 参见第二章 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SIgA 具有很强的粘附抗原 特性 能够中和病毒 凝集细菌 免疫排除 从而有效地防止或限制粘膜表面吸 附和吸收抗原 并可以捕获粘膜上皮细胞内的病原体 SIgA 还能中和细菌毒素 以及发挥调理作用 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和消除病原 部分 SIgA 占血清 IgA 的 1 甚至进入血液 参与全身免疫 由于血清的 IgA 很少能够到达粘膜 所以全身性循环抗体在局部免疫中的保 护作用很有限 因此 充分利用粘膜免疫系统在体内分布广泛的特点 根据局部 抗原刺激比全身感染或注射更能有效地激发机体粘膜产生 SIgA 的原理 通过口 服 滴眼滴鼻 气雾等免疫手段 提高局部粘膜免疫能力 对防治家禽疾病是非 常有意义的 目前 针对新城疫的口服免疫已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专家们认 为粘膜疫苗将是未来疫苗发展的方向 家禽的卵也有自已特殊的外部保护层 即卵壳 但在严重污染或发生破损时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会 破壳 而入 须小心防备 机体另一道无形的外部屏障是体内正常菌群 它们在某一特定栖居所 主要 是消化道 定居繁殖 种类 多为革兰氏阴性菌 与数量基本稳定 这些菌群对许 多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包括竞争性占据靶器官 阻止后者的定植和扩增 以及产 生某些化学物质 如大肠菌素等 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此外 它们还对刺激 12 免疫器官的建成有重要意义 一些养禽场用抗生素而导致疾病越来越多的重要原 因就是破坏了机体正常菌群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应激条件下 寒冷 疾 病等 有些原本正常的菌群可能会突变为致病菌 导致发病 如大肠杆菌病 2 内部屏障 对于重要的中枢器官大脑 胸腺等 机体专门有一套内部屏 障体系进行防卫 即血脑屏障和血胸屏障 它们由毛细血管壁及包在外面的胶质 膜构成 专门对进入脑组织 脑脊液和胸腺的血液进行 过滤 防止病原体侵 入 因为这种屏障作用是随个体发育过程逐步完善成熟的 所以它不能有效地保 护雏禽 这就为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等提供了可乘之机 尽管禽类也通过血胎屏障保护卵不受病原的侵害 仅由于禽蛋的形成和产出 与哺乳动物胎生方式截然不同 所以该屏障机制远没有哺乳动物的精细和完善 一个成熟的卵予从进入输卵管到形成完整的蛋排出体外 需经过受精 包裹蛋白 形成内外壳膜与蛋壳等多个步骤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会产生不健康 的蛋 例如母禽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以及锌 锰 维生素 D 等元素缺乏 将导致 软壳 薄壳蛋产生 若母禽服用磺胺类药物则引起蛋白稀薄 这类不健康的蛋在 形成和产出过程中极易受病原污染 当然 对禽蛋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潜伏在 母禽卵巢 输卵管以及公禽生殖器中的病原 如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毒 禽传染性胞脊髓炎病毒 包涵体肝炎病毒 减蛋综合征 76 病毒 病毒性关 节炎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霉形体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等 它们可以随着蛋 的形成而直接进入卵黄或蛋白 受感染的胚不但很难孵化和存活 而且由于禽蛋 除供食用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制备疫苗和蛋黄液 所以由此造成的病原水平 传播危害更大 三三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 一旦病原体突破外部屏障侵入体内 就会在局部表现出炎症反应 如血管扩 张 血流减缓 大量吞噬细胞聚集等 其中血液和组织中各种固定的或游走的 吞噬细胞对病原异物的围歼是炎症反应的主要方式 其参与的细胞成分包括吞噬 细胞 禽异嗜性白细胞 肥大细胞和血小扳等 参见第一章 这些吞噬细胞不但 可以直接吞噬 消化病原异物 而且能够进一步将加工后的抗原信息再传递给 T 细胞和 B 细胞 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除吞噬作用外 在炎症区还积聚着大量体 液防御因素 如细胞崩解后释放出的细胞素 溶茵酶等抗感染物质 以及一些糖 酵解产生的有机酸 尤其是乳酸 它们均有利于杀灭病原体并抑制其扩散 由于 炎症反应是无病原特异性的 所以在消除病原异物的同时 也常造成周围健康组 织的损伤 另外 某些不能被完全吞噬的病原菌 如禽结核杆菌 还能以吞噬细胞 为 庇护所 躲过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并随之散布到机体其他部位 导致 感染扩散 更有些病毒 如腺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呼肠孤病毒 传染性 法氏囊病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等 能在鸡巨噬细胞中复制 引起巨噬细胞形态 活 性和功能的改变 这些现象说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清除作用是比较原始和有限 的 它必须与更高层次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协同 才能构成完整的机体免疫防护体 系 四四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构成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因素还包括补体系统 参见第一章 细胞因子 例 如干扰素等 参见第三章 组织与体液中的非特异性病原抑制物 主要是一些粘 液蛋白 粘液多糖 以及一些特殊的细胞成分 如 NK 细胞和 K 细胞 它们不属于 T 细胞 B 细胞或单核吞噬细胞 NK 细胞不依赖抗体 也不需要免疫接种就有 13 杀伤某些肿瘤细胞的能力 因而在抗肿瘤免疫监视 如抗马立克氏病病毒诱导的 恶性肿瘤 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K 细胞则主要参与 ADCC 作用 三 禽类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 禽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受多方面的制约 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 识 将有助于我们在平时饲养过程中避免或减少各种人为及客观因素对禽体正常 免疫功能的损害 一一 机体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 禽的种类 品系 个体 年龄 抗体水平等因素对免疫应答效果有显著影响 例如 褐壳蛋鸡比白壳蛋鸡对 EDS 76 病毒更敏感 而鸡传染性贫血因子对肉鸡 的危害更大 IBDV 主要侵害雏鸡 MDV 则在成鸡体内引起明显病变 这些都说明 家禽养殖业主必须根据本场禽群的特点 品种 来源 抗体水平等 制订合理的 饲养 用药和免疫计划 切忌生搬硬套书本上或他人的经验 二二 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 温度 湿度和应激 如免疫接种 限饲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云阳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郑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济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新)
- 牡丹江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6年宜春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吕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信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十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有限合伙(基金)合伙协议样式(标准版)
- 秋冬季 中医养生保健
- GB/T 41782.1-2022物联网系统互操作性第1部分:框架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16930.2-1997盲人手杖规格及分类
- GB/T 1412-2005球墨铸铁用生铁
- NB∕T 33019-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行管理规范
- 2022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土建分册)培训课件- 第1章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8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 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承诺书
-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