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作者_第1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作者_第2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作者_第3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作者_第4页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作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作者 佚名 资料来源 网络 点击数 14619 五柳先生 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 5 Y k J cOM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一 阅读 五柳先生传 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 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 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 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 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3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3 选出 之 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 兹若人之俦乎 B 或置酒而招之 C 无怀氏之民欤 D 葛天氏之民欤 2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4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志趣和生活 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5 分 5 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 理由是什么 3 分 参考答案 1 1 处所 2 到 目 3 同类 辈 2 1 不为贫贱而忧愁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 饭篮子 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可是他安之若素 3 B 4 性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志趣 一是读书 好读 书 不求甚解 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 性嗜酒 期在必醉 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三是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 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 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生活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 把一个虽处于贫困 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5 喜欢 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 安贫乐道 不慕荣利的人 不喜欢 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 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但他却选择了逃避 借酒 消愁 安于现状 二 阅读 五柳先生传 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 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我 不蔽风日 短 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此 常著文音自娱 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这官欤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4 分 1 亦不详其姓字 详细 2 每有会意 体会 领会 3 期在必醉 期望 4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 同类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2 分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3 文章结尾提到 无怀氏之民 葛天氏之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 分 4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 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 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 生 含生活状况 性格特点 志向情趣等方面 3 分 参考答案 1 1 清楚 2 体会 领会 3 期望 4 辈 同类 2 不忧心忡忡于贫贱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 人们过上淳朴无争 怡然自乐的生活 4 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 五柳 他家境贫寒 不慕名利 安贫乐道 为人闲静少语 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 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五柳先生传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百科名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 本文实为他的自传 五柳先生传 文中 言 不 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 的坚持 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 读来生动活泼 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 然的境界 作品名称 五柳先生传 创作年代 晋代 文学体裁 文言 文 作者 陶渊 明 目录 作者资料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补充 原文 注释 注音 译文 点评 重点句子 作者资料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补充 原文 注释 注音 译文 点评 重点句子 扩展 文言常识 课后练习 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 总体概括 课文研讨 赏析 课外延伸 展开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作作者者资资料料思思想想感感情情 作者故意隐去传主的家世 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而着重表现他的 性格志趣与精神气质 更加突出本文主旨 语言朴素洗练 看似平淡 实则 蕴涵深刻 本文作者在文中多处言 不 证实表明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体现 了陶渊明的高洁志趣 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和安贫乐道的境界 以及对自 己人格的坚持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作作者者介介绍绍补补充充 陶渊明 约 365 427 字元亮 一说名潜 字渊明 自号 五柳 先生 世称 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 人 东晋文学家 著 名诗人 少时颇有壮志 博学能文 29 岁出仕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 几番 进退 仕隐不定 终因报复不得施展 又不肯降志辱身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 于是辞官归隐 过上简朴的农家生活 陶渊明的作品 现存 120 多首诗 多为五言 如 饮酒 20 首 读 13 首 散文 4 篇 辞赋 3 篇 韵文 5 篇 又如 闲情赋 感士不遇赋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等 他的诗歌多描绘淳朴 宁静的田园生活 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厌恶和对纯净自然的热爱 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后人辑有 陶渊明集 靖节先生集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原原文文 先生不知何许 1 1 人也 亦 2 2 不详 3 3 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4 4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 h o 读书 不求甚解 5 5 每有会意 6 6 便欣然忘食 性嗜 sh 7 7 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 8 8 知其如此 或 9 9 置酒而招之 造 1 10 0 饮辄 zh 尽 1 11 1 期在必醉 1 12 2 既醉而退 曾 c ng 不吝 l n 情去留 1 13 3 环堵萧然 1 14 4 不蔽 b 风日 短褐 h 穿结 1 15 5 箪 d n 瓢 pi o 屡 l 空 1 16 6 晏 y n 如 1 17 7 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 p 1 18 8 示己志 忘怀得失 1 19 9 以此自终 2 20 0 赞 2 21 1 曰 黔娄 2 22 2 qi n l u 之妻有言 不戚 q 戚于贫贱 不汲 j 汲于富贵 2 23 3 其言兹 z 若人之俦 ch u 乎 2 24 4 衔 xi n 觞 sh ng 赋诗 2 25 5 以乐 2 26 6 其志 2 27 7 无怀氏 2 28 8 之民欤 y 葛天氏之民欤 y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 365 年 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 是东晋开国元勋 军功显著 官至大司马 都督八州军事 荆 江二州刺史 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 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是我国第一位 田园诗人 年幼时 家庭衰微 九岁丧父 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 都在外祖 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 行不苟合 年无夸矜 未尝有喜愠 之容 好酣酒 逾多不乱 至于忘怀得意 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 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渊明 存心处世 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 日后 他的个性 修养 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 多 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 在学者以 庄 老 为宗 而黜 六经 的两晋时代 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 老子 庄 子 而且还学了儒家的 六经 和文 史以及神话之类的 异书 时 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 培养了 猛志逸四海 和 性本爱丘山 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注注释释 何许 何处 哪里 许 处所 2 亦 也 3 不详 不知道 详 详细地知道 4 因以为号焉 就以此为号 因 于是 因此 以 把 用 为 作 为 以为 以之为 焉 语气助词 5 不求甚解 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 深究 甚 深入 过分 6 会意 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 体会 领会 今意指领会别 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7 嗜 喜好 8 亲旧 亲戚朋友 亲 亲戚 旧 这里指旧交 旧友 9 或 有时 10 造 往 到 11 造饮辄 zh 尽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辄 就 12 期在必醉 希望一定喝醉 期 期望 13 曾 c ng 不吝 l n 情去留 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 柳先生的态度率真 来了就喝酒 喝完就走 曾不 竟不 曾 用在 不 前 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 舍不得 去留 意思是去 离开 14 环堵萧然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 周围都是土墙 形容 居室简陋 萧然 空寂的样子 15 短褐 h 穿结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 用粗麻布做成的 短上衣 穿结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6 箪 d n 瓢 pi o 屡空 箪和瓢时常是空的 形容贫困 难以吃 饱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 饮水用具 屡空 经常是空的 17 晏 y n 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 安然 如 的样子 18 颇 稍微 19 忘怀 忘记 20 自终 过完自己的一生 21 赞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义称赞 赞美 本文中可直接翻 译为 赞 22 黔 qi n 娄 战国时齐国的 隐士 23 不戚 q 戚于贫贱 不汲 j 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 不 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 忧虑的样子 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 于 介词 由于 因为 的意思 24 其言兹若人之俦 ch u 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若人 此人 指五柳先生 俦 辈 同类 25 衔 xi n 觞 sh ng 赋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觞 酒杯 衔 含着 26 以 因为 27 志 志向 28 无怀氏 跟下文的 葛天氏 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 那个时代 人民生活安乐 恬淡自足 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注注音音 嗜 sh 辄 zh 吝 l n 褐 h 箪 d n 黔 qi n 俦 ch u 觞 sh ng 赋 f 瓢 pi o 蔽 b 屡 l 晏 y n 戚 q 兹 z 欤 y 汲 j 颇 p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译译文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也不知道他的姓名 因为住宅旁边植 有五棵柳树 于是就用 五柳 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 很 少说话 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 但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 解释上过分深究 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 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 先生 生性嗜好喝酒 但因为家里贫穷就不能经常喝酒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 种境况 有时摆了酒席招待他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 了就离开 从来不有意留下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 无法遮挡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 而他却能安然自 得 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 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 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 失 只愿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 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 不为贫贱而忧愁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为自己抱定的 志向而感到快乐 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的人吧 也许是葛天氏时期的人吧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点点评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 正式给人立传 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是什 么地方人 但 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 既不知其名姓 也不知其来历 这就使 人觉得高深莫测 有点 神龙见首不见尾 富于传奇色彩 因为他的宅 边有五棵柳树 大家都叫他 五柳先生 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 号 本文赞语 用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 说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 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 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 格特征 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 下面 衔觞赋诗 几句 用记述与抒 情再补一笔 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 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 虽然 贫困 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 饮酒赋诗 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 这几句也 和前面 传 的部分相呼应 赞语以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结束 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 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 葛 天氏的淳朴时代 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 两句话用或然 语气表示肯定 尤为妙绝 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属于自传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重重点点句句子子 1 表明隐者心境的句子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2 精神愉悦的句子 好读书 不求甚解 3 率真放达的句子 性嗜酒 期在必醉 4 自得其乐 淡泊名利的句子 常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 5 表明志趣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6 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 不慕荣利 安贫乐道 率真自然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扩扩展展 1 宅边有五柳树 从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 其一 的诗句可知 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并且有 5 棵 2 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 从 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读 山海经 可以看出 又常与友邻讨论 所以又写道 奇文 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移居 第一首 3 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 和郭主簿 盥濯息檐下 斗 酒散襟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欲言无予和 挥杯劝 孤影 杂诗 其二 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读 山海 经 真乃 篇篇有酒 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 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 颜回自况 颜回箪瓢屡空而 不改其乐 说明他安 贫乐道 五柳先生亦当如此 陶渊明亦常 箪瓢屡空 如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 乞食 就是写他由于乏 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 黔 qi n 娄 战国时齐国人 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 赐粟三千钟 想聘他任宰相 他 坚辞不受 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 聘他为卿 他也不接受 死时衣不蔽 体 其妻亦有贤德 黔娄有言 一本作 黔娄之妻有言 陶渊明在 咏贫士 中曾写道 安贫守贱者 自古有黔娄 本文已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22 课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文文言言常常识识 课课后后练练习习 1 1 古古今今异异义义 1 每有会会意意 古 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 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 亲旧旧知其如此 古 旧交 旧友 今 过去的 过时的 3 好读书 不不求求甚甚解解 古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 只求懂个大概 不求深刻了解 含贬义 4 造造饮辄尽 古 到 往 今 制造 5 或或置酒而招之 古 有时 有的人 今 或者 6 因以以为为号焉 古 以之为 把 它 当作 今 认为 作为 把 用 7 赞赞曰 黔 qi n 娄之妻有言 古 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 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 夸奖 夸赞 8 颇颇示己志 古 略微 今 很 2 2 一一词词多多义义 1 1 以 1 因以以为号焉 介词 把 用 2 以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 不翻译 2 2 之 1 或置酒而招 之之 代词 他 2 葛天氏之之民欤 助词 的 3 3 言 1 闲静少言言 说 说话 2 黔娄之妻有 言言 言语 话 4 4 如 1 晏如如也 的样子 2 亲旧知其如如此 像 5 5 许 1 先生不知何 许许人也 处所 地方 2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许里 表示约数 左右 6 6 其 1 其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句首语气词 表推测 2 亲旧知其其如此 代词 他 7 7 志 1 以乐其志志 志趣 志向 2 处处志之 标记 3 3 重重点点虚虚词词 1 以 因以以为号焉 用 助词 2 因 因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 就 3 先生不知何许人 也也 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 4 4 词词类类活活用用 1 亦不详详其姓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 详细地知道 2 亲亲旧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亲戚朋友 3 性嗜酒酒 名词用作动词 喝酒 5 5 特特殊殊句句式式 1 省略句 好读书 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 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 不求甚解 译 文 先生喜欢读书 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 介词 以 后省略宾语 之 应为 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缺少主语 应为 先生 性嗜酒 家贫 不能常得 译文 先生生性喜欢喝酒 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缺少主语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常著文章 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 省略 之 字 应为 因以 之 为号 译文 于是 就把 五柳 作为号了 2 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状语 于贫贱 于富贵 后置 应是 不于贫贱戚戚 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 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译文 这位先生不 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以乐其志 应为 以其志乐 3 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 一般疑问式 4 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 表判断 意思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 地方的人 5 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 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 不必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得 个大概 不求深刻了解 6 6 中中考考练练习习 一 阅读 五柳先生传 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 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 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 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 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3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3 选出 之 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 兹若人之俦乎 B 或置酒而招之 C 无怀氏之民欤 D 葛天氏之 民欤 2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4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志趣和生活 刻画了怎样的 人物形象 5 分 5 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 理由是什么 3 分 参考答案 1 1 处所 2 到 目 3 同类 辈 2 1 不为贫贱而忧愁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 粗布短衣上面 打了许多补丁 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可是他安之若素 3 B 4 性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志趣 一是读书 好读书 不求甚解 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 柳先生 二是饮酒 性嗜酒 期在必醉 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 柳先生 三是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 描述了一个自得 其乐 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生活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 把一 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赞美了他安 贫乐道的精神 5 喜欢 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 安贫乐道 不慕荣利的人 不喜欢 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 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但他却 选择了逃避 借酒消愁 安于现状 二 阅读 五柳先生传 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 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 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 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此 常著文音自娱 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 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民欤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4 分 1 亦不详其姓字 详细 2 每有会意 体会 领会 3 期在必醉 期望 4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 同类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2 分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3 文章结尾提到 无怀氏之民 葛天氏之民 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愿望 2 分 4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 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 向你的家人或 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 含生活状况 性格特点 志向情趣等方面 3 分 参考答案 1 1 清楚 2 体会 领会 3 期望 4 辈 同类 2 不忧心忡忡于贫贱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 人们过上淳朴无争 怡然自乐的生活 4 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 五柳 他家境贫寒 不 慕名利 安贫乐道 为人闲静少语 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 常写文章自娱自 乐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作作者者简简介介 陶渊明 约 365 427 又名潜 字元亮 一说名潜 字渊明 自号 五柳先生 晚年更名潜 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 今 九江市 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辞赋家 散文家 田园诗人 隐 逸诗人 有 陶渊明集 传世 本文亦出自此 因为好喝酒 又被称为酒圣 陶渊明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 陶侃 是东晋开国元勋 军功显 著 官至大司马 都督八州军事 荆 江二州刺史 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 父亲陶逸都作过 太守 陶渊明 五柳先生 年幼时 家庭衰微 九岁丧父 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 多在外祖父 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 行不苟合 年无夸矜 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 逾多不乱 至于忘怀得意 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 史孟府君传 渊明 存心处世 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 日后 他的个性 修养 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 给他提 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 在学者以 庄 老 为宗而黜 六经 的两晋时代 他不仅像一般的 士大夫那样学了 老子 庄子 而且还 学了儒家的 六经 和文 史以及神话之类的 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 环境的影响 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 培养了 猛志逸四 海 和 性本爱丘山 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杂诗 的大志 孝武 帝太元十八年 393 他怀着 大济苍生 的愿望 任江州祭酒 当时 门 阀制度森严 他出身庶族 受人轻视 感到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 晋书陶潜传 他辞职回家后 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 他也辞谢了 安 帝隆安四年 400 他到荆州 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这时 桓玄正控制 着长江中上游 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 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 做这 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 如何舍此去 遥遥至西荆 辛 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 如何淹在滋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对俯仰由人 的宦途生活 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 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 元年 402 年 正月 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 攻入 建康 夺取东晋军政大 权 元兴二年 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 改国为楚 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他在家乡躬耕自资 闭户高吟 寝迹衡门下 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 荆扉昼常闭 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 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 建军武将军 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 何无忌等官吏 自 京口 今江苏镇江 起兵讨桓 平叛 桓玄兵败西走 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 任镇军参军 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 当刘裕讨伐 桓玄率兵东下时 他仿效 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 乔装私行 冒 险到达建康 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 驰报刘裕 实现了他对篡夺者 抚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 写诗明志 四十无闻 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 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 孰敢不至 荣木 第四章 刘裕打入建康后 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 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 百司废弛 的 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 经过刘裕的 以身范物 以身作则 先以威禁 预先下威严的禁令 的整顿 内外百官 皆肃然奉职 风俗顿改 其性格 才干 功绩 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 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 入幕不久 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 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 罪的王愉父子 并且凭着私情 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 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 这些黑暗现象 使他感到失望 在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 这首诗中写道 目倦山川异 心念山泽 居 聊且凭化迁 终返班生庐 紧接着就辞职隐居 于义熙元年 405 年 转入建威将军 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 他奉命赴建康 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 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 叔父陶逵 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到任八十一天 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 属吏说 当 束带迎之 他叹道 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 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 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 是他为实现 大济苍生 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 不断失望 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 赋 归去来兮辞 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 过着 躬耕自资 的生活 夫人翟氏 与他志同道合 安贫乐道 夫耕于前 妻锄于后 共同劳动 维持生活 与劳动人民日 益接近 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 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满堂前 渊明爱菊 宅边遍植 菊花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 其五 至今脍炙人口 他性嗜酒 饮必醉 朋 友来访 无论贵贱 只要家中有酒 必与同饮 他先醉 便对客人说 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 住地上京 今 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 失火 迁至栗里 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 生活较为困难 如逢丰收 还可 以 欢会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如遇灾年 则 夏日抱长饥 寒夜列被 眠 义熙末年 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 带酒与他同饮 劝他出仕 褴 褛屋檐下 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 是非不分 愿君汩其泥 指同流合 污 他回答 深感老父言 禀气寡所谐 纤辔 回车 诚可学 违已 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 吾驾不可回 饮酒 用 和而不同 的语 气 谢绝了老农的劝告 他的晚年 生活愈来愈贫困 有的朋友主动送钱 周济他 有时 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 他的老朋友 颜延之 于刘宋少帝 景平元年 423 年 任始安郡太守 经过浔阳 每天都到他家饮酒 临走时 留下两万钱 他全部送到酒家 陆续饮酒 不过 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 是 有原则的 宋文帝元嘉元年 424 年 江州刺史 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 这时 他又病又饿好些天 起不了床 檀道济劝他 贤者在世 天下无 道则隐 有道则至 今子 你 生文明之世 奈何自苦如此 他说 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 檀道济馈以梁肉 被他挥而去之 他辞官回 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 而固穷守节的志趣 老而益坚 元嘉 四年 427 年 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 给自己写了 挽歌诗 三首 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表明他对死亡看 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 南北朝 800 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 125 首 多为 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 3 篇 韵文 5 篇 散文 4 篇 共计 12 篇 辞赋 中的 闲情赋 是仿张衡 定情赋 和蔡邕 静情赋 而作 内容是铺写 对爱情的梦幻 没有什么意义 感士不遇赋 是仿董仲舒 士不遇赋 和司马迁 悲士不遇赋 而作 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 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 文 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 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 表 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文章将叙事 议论 抒情巧妙 地融为一体 创造出生动自然 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语言自然朴实 洗尽 铅华 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韵文有 扇上画赞 读史述 九章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散文有 晋故征西大 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又称 孟嘉别传 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 此外还 有 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与子俨等疏 等 总的来说 陶文 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 朴素自然 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 乐天知命的 老庄思想 有 田园诗人 之称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 800 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 家 陶诗今存 125 首 计四言诗 9 首 五言诗 116 首 陶文今存 12 篇 计 有辞赋 3 篇 韵文 5 篇 散文 4 篇 陶渊明以他众多诗作抒发了自己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 令 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主主要要内内容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 不 否定句 的作用 作者言 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突出了他对 高洁志 趣和人格的坚持 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 也使文章笔墨精 粹而笔调诙谐 读来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 二段的内容 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 写五柳先生的生活 包括性格 志趣等 描写 陈述 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 赞语 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 赞叹抒情的语调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总总体体概概括括 五柳先生 性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不慕名利 率真自然 安贫乐道 生活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表现先生追求高 尚的道德情操 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处于贫苦之中 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 的隐士形象 志趣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常著文 章自娱 怎样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 不求甚解 这与他 不慕荣利 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 精神的 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分 又不求利益 只求精神 上得到安慰 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反应 五柳先生总体概括 不 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 胸襟开阔 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 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 耿直率真 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 不慕荣利 安贫乐道 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 士形象 主旨 作者用凝练的笔法 以他人的视角 勾勒了一位隐士的生活 表达了自 己安贫乐道的情趣 和自己对超凡脱俗的 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坚守 用一种 特殊的形式 自传 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抗争 主主旨旨 本文从思想性格 志趣爱好 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 外的隐士形象 赞扬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课课文文研研讨讨 一一 整整体体感感知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 实为 自传 沈约 宋书 隐逸 传 和萧统的 陶渊明传 都认为是 实录 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 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 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 自传说是可信 的 文章从思想性格 爱好 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 隐士形象 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 五柳先生 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 便以一句 闲静少 言 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 居生活中的乐趣 好读书 不求甚解 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 悦的五柳先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常著文章 自娱 忘怀得失 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 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这种种叙 述 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 葛天氏之民 是对他高洁人格 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正如 钱钟书所说 不 字为一篇眼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氏 钱先生说 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 正激于世之卖声名 夸门第者而破除 之尔 见 有关资料 钱钟书论 五柳先生传 下文的 不慕 荣利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等 王夫之 思问录 评论说 言无 者 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 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 矫糅造作之 事 作者言 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 和人格的坚持 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 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 笔调诙谐 读来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二二 问问题题研研究究 1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 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 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二是饮酒 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 把一个虽然贫困 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 刻画出来了 2 陶渊明 好读书 为什么 不求甚解 呢 这与他 不慕荣利 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 是一种求知的满足 精神享 受 所以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 也不求利 只求精神上 得到安慰 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 赞 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 不慕荣利 一句相照应 谈谈你对五 柳先生 不慕荣利 的看法 与 不慕荣利 相照应的句子是 不汲汲于富贵 对 不慕荣利 的看法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不要 求统一答案 三三 重重点点字字词词解解释释 1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会 体 会 领会 意 指书中的旨意 2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辄 就 期 期望 3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冷清的样子 说明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 4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安然自若的样子 5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 忧愁的样子 汲汲 心情 急切的样子 四四 难难点点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不能仅将这句话的 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 即读书不死抠字句 而要求其真谛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 而且 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 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可谓含而不露 有 弦外之音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赏赏析析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 诗歌独开一派 山水田园诗派 散 文造诣也很高 北宋 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 曾说 晋无文章 惟陶渊明 归去来 一篇而已 其实不只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以及 五柳先生传 等 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 萧统 都说陶渊明写 五柳先生传 是用以 自况 当时人视为 实录 这话是有道理的 五柳先生传 所写 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 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 五柳先生传 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这是读本文首先 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 从同时代的人起就 把他称为 幽居者 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在 杂诗 里 他自言 少壮时 猛志逸四海 饮酒 诗中 又说 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 淹留遂无成 对年近四 十仍然功业无成 颇为感慨 中年几度出仕 只使他感到 志意多所耻 又加上性情耿介 不会圆滑 难免不惹祸患 便毅然归田 他把田园看做是 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 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 活 傲彼浊世 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五柳先生传 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 形象 全文不长 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 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 在这 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 却能做到形象丰满 性格鲜明 不能不佩服作者 的艺术功力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 起得飘忽 也起得风趣 但不 要轻轻看过 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 实则其中隐含深意 许 做 处所 解 何许人 即 何地人 古人是重视地望的 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 贯 如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之类 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 而五柳先生 却不知何地人 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 古人又是重声名的 有所谓立德 立功 立言之说 希图能够声名不朽 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 竟指 宅旁五柳而为号 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 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 深 藏避世的意思说足 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 一上来便使 高人 之气笼罩全篇 语极平淡 味极深醇 这就是 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 似癯 实腴 的境界 作者 归园田居 诗说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 桃 李罗堂前 传 文的 宅旁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又隐隐散发出 一股田园气息 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 可以说没有一点闲笔墨 锺 嵘评陶诗说 文体省净 殆无长语 同样可以移来评他的文 闲静 二句用正叙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 正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 所以能 守志不阿 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 朱熹说 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 然个个要官职 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 此 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这话是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的 闲静少言 与 不 慕荣利 相照应 闲静 即不尚交往 少言 即不喜应酬 也就是陶 诗中所说 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之 意 二句前后呼应 互为补充 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 分四个方面写 中心则突出其 悠然自得的情调 好读书 四句是讲读书 对于 不求甚 解 解法一向很有分歧 其实它只是对下文 会意 而言的 意思是说 读书不求对书的系统的深入的把握 只重在其中会己心 惬已意者 也就是 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 作者 赠羊长史 诗说 愚生 三季后 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 正赖古人书 是这种读书态度的最 好说明 性嗜酒 八句是讲饮酒 造 当 到 解 造饮 即到那里饮 酒 不吝情 是 不系恋 不在意 之意 亲旧招饮 造饮则醉 却 不以去留为意 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 于酒有情 于人无意 把嗜酒 之味写得更为浓足 作者 己酉岁九月九日 诗曾说 何以称我情 浊 酒且自陶 这几句便是写他醉酒 陶情的意态 环堵 五句是写安贫 堵 即 墙 环堵萧然 就是四壁空 空 短褐穿结 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 打着补丁 箪瓢 分 别是盛饭和盛水器 箪瓢屡空 即饮食不继 晏如 是安然的样子 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 却处之坦然 不因贫夺志 也不因贫败意 见 出先生的高处 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平和的一面时说 他 是个非常平 和的田园诗人 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 他非常之穷 而心里很平静 家常 无米 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 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 而还在 东篱下 采菊 偶然抬起头来 悠然的见了 南山 这是何等自然 可以帮助我们 体会这里所写的境界 常著 四句是写著文 他吟诗作文 用意也是在示志娱情 示什么志 娱什么情呢 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 憎恶世俗 守志于田园 甚 至是陶醉于田园 他借文章 导达意气 自乐其志 所以忘怀于世俗的 得失 以此自终 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 读书适意 醉酒陶情 安贫乐道 著文娱志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 一个坚守节操 不随流俗的 高人 形象便立起 来了 活起来了 选材极精 造语极简 意足笔止 风神宛然 古人说文章 作到好处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 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 文 章最后还有一段 赞 赞 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 缀于传文之末 文心雕龙 说 赞者 明也 助也 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 传 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 在 赞 中补足 即所谓 助 之义 传文中褒 贬之意没有说尽 在 赞 中讲透 即所谓 明 之义 所以 赞 不是 赞美 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 本文利用这一 体式 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 黔娄 见于 高士传 是齐国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 黔娄之妻 的话见于 列女传 戚戚 是忧愁的样子 汲汲 是热中追求之意 其言 句意思是 黔娄之妻的话所说的 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兹 是连词 起承接作用 有 则 斯 之意 若人 这 个人 指五柳先生 如果我们把 传 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 那么 也就是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赞 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 可以说是 赞 体的 明 的作用 无怀氏 见 庄子 葛天氏 见 吕氏春秋 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 理想时代 理想社会 时运 诗说 黄唐莫逮 慨独在余 黄唐 即指传说中的黄 帝 唐尧时代 饮酒 诗说 羲农去我久 举世少复真 羲农 即指传说中的伏羲氏 神农氏时代 赞赏 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 葛天氏 时代的老百姓 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 文章的 境界更高了 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 可以说是 赞 体的 助 的 作用 作者的 与子俨等疏 说 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 遇凉风暂至 自谓是羲皇上人 这里写的显然是这种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传 在写作上的特色 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我国史书比 较发达 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 史记 汉书 都包括大量 人物传 记 但是这些都是史传 本质上属于历史 所以 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 甚至被称为 传记文学 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 但总要比较全面 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 五柳先生传 不同 它是纯文学性传记 不等 于人物的纪实 说 五柳先生传 是作者的 自况 也只是在一定意义 上讲 如果以为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真实 便未必妥当了 比如 闲静少 言 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 在对世俗一面来说 陶渊明是 闲静少言 的 所谓 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可是在另一个生活圈子里 他既不 闲静 也不 少言 他和田园中的农户 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 和志同道合的佳邻好友 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都是 农务各自 归 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 的 另外 他在实际生活中 也不是整天那样悠然 由于他是 欲有为而不能者 心情并不能完全平 静 五十岁时写的 杂诗 还在说 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 凄 终晓不能静 对壮志未伸 年华虚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 哪里 悠然呢 他的生活不断下降 夏日抱长饥 寒冬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 及 晨愿乌迁 有时更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 向人乞讨去了 也是无法一味 晏如 的 他还写了 述酒 咏荆轲 读山海经 等诗 写出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长在 那样的诗句 对时 事的激烈情绪溢于言表 可见也没有完全遗世 成为无怀氏 葛天氏王国里 的公民 所以 五柳先生传 虽是自况 却不等于全面纪实 而是创作 它 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 对于陶渊明来说 虽然并不符合全部实迹 却 比任何史传的记载更能表现出陶渊明的风貌 它着重刻画出一种人物精神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 陶渊明精神 这是作者理想的 衷心倾慕的 在 诗文作品中竭力表现的精神 也是作者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 影响最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