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 2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和 求同存异 方针的含义等 锻炼获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在感知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 掌握比较 归纳的方法 2 在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探究中 掌握史料分析的方法 学会独 立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起来了 2 感受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和魅力 体会 求同存异 中包含的宽容 谦虚 尊重的 精神 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方针 难点 难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 求同存异 方针为何能够促进会议的成功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并查阅 二战后国际形势 克 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万隆会议 等相关内容 教法教法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 辅之以谈话法 学法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感知历史 合作探究 理解历史 情感升华 感悟历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包括四部分 分别是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小结巩固 拓展提升 一 情景导入 一 情景导入 屏幕出示图片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北京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图片 问 你知道这是哪 次重要会议吗 这又是什么标志呢 你见过这座建筑吗 这些重大事件都说明了什么 然 后引导学生从现实回到历史中 去了解去感悟 你知道 60 多年前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 外交形势吗 又是如何打开外交新局面的 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探究新知环节 二 探究新知二 探究新知 第一篇章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第一篇章 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课件显示两段材料 材料一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就明确指出 中国必须独立 中国必须解放 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 自己来处理 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 一毫的干涉 材料二 开国大典上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 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 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通过阅读第一段材料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中国的外交状况 得出历史认识 政 治腐败 经济落后 必然会导致外交失败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国家民族独立 综合国力 的提高 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所以中国要独立 要自主 通过分析第二段材料 进而感知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内涵 认识到新中国开始以独立自 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过渡 已经获得独立的新中国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的指导下 建国第一年首先和多少个国家建交 第二篇章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 第二篇章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 引导学生先给 17 个国家分类 再结合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形势分析 建国第一 年为什么分别同这些国家建交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有梯度的设问 使学生跳一 跳 可以摘到桃子 既能激发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自信心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问 题 理性的思考 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关系 进而提升思想认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会思考 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力 并提升思想认识 过渡 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 要广交朋友 建立广泛的外交关系 就必须在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导下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更为完善 灵活的外交方针 1953 年周恩来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篇章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第三篇章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 主要引导学生理性的区思考问题 虽然问题难度较大 但通过教师的讲解 学生能更 清楚历史的真相 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自发的提出疑问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有层次的设 置了几个问题 1 周恩来为什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引导学生了解当时中国和邻国的关系 从而认识到中印有着友好合作的基础 也存在 矛盾和隔阂 中国愿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国问题 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 2 邻国对这一原则什么态度 为什么 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比 使学生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尊重 平等 和平 正 因为此 邻国才会接受并倡导这一原则 3 在国际上产生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适用性和感召力 4 50 多年后的今天 它还有用吗 引导学生从外国领导人的评价中感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最终以和 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了世界 过渡 今天中国已经与世界上 172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知道新中国首次以大国姿态参加国际会议是哪一次吗 第四篇章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第四篇章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日内瓦会议让学生依据课后 自由阅读卡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万隆会议的特点 与会国的 同 和 异 及会议上中国面临的 挑战 出示图片 1954 年日内瓦会议 师 陆续抛出问题 看到这幅图片 你的感受是什么 亚非会议 这也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请大家试试看 能 不能找出这些国家的 同 和 异 共同的命运 共同的愿望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没有参加会议的帝国主义国家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中国又遇到了那些困难和障碍呢 你认为中国代表团应该怎么做 是辩解 还是沉默 请大家身临其境 在体验中理解历史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深入分析问题 理解历史 并结合课本小字内容认识到 这种困难 和尴尬来自于美国的敌视和邻近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疑虑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 同 和 异 及其思想内涵 从而认识周恩来的 外交智慧及其产生的影响 联系 2005 年第二次亚非峰会 引领学生理解 万隆精神 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 万隆精神 是万隆会议的遗产 50 多年前 曾经对美苏对峙的 两极格局产生过巨大的冲击 在新世纪中必将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小结巩固 三 小结巩固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广 交朋友 同邻国建立友好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的外交逐渐成熟 以 求 同存异 的智慧感动了世界 从而打开了 50 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四 课堂练习 四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 自力更生 B 独立自主 C 平等互惠 D 友好结盟 2 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这一原则首次 提出针对的是 A 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 B 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 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 D 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 3 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 A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B 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C 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D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 读故事 感悟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五 拓展提升五 拓展提升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课下搜集和周恩来有关的资料编排成短小精悍 形式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句容市二中学片区合作共同体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期末汇报通关
- 安徽省宿州十三校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五校联考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台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英语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巢湖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辅警勤务岗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林业政策法规课件
- 马凡综合征课件
- 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岗前培训
- 车险合作协议补充协议
- 高尔夫tpi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软包电池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课件
- 2025年新高考2卷(新课标Ⅱ卷)语文试卷
- DB31/T 968.1-2016全过程信用管理要求第1部分:数据清单编制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