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1页
2016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2页
2016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016 年粮食作物间套种推广项目工作总结为优化旱作立体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光、温、水、气资源,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和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我镇粮食产量,达到在大旱之年小春损失大春补,实现农民增收工作目标。2016 年在我镇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立体栽培技术万亩,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计划举办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示范样板 200 亩,平均每亩增加产量 60 公斤以上。实施粮食作物间套种核心示范区 3000 亩,每亩增加产量 50 公斤以上;中心示范区7800 亩,辐射带动间套种技术推广万亩,平均亩增产 30 公斤以上。二、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粮食作物间套种示范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分管副镇长为组长,农科站站长为副组长,各村支书及农科站技术员为成员的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并及时收集总结上报实施情况。(二)技术措施(以玉米套种大都为例)2 / 31、品种选择:主栽品种选用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的中矮杆杂交玉米组合,以北玉 2 号、海禾 1 号、海禾 2号、北玉 16 号等优质高抗高产品种为主;间套豆类选用本地抗病耐瘠的大豆品种大黑豆、蜜蜂豆、小暑豆及早熟高产的外引大豆品种北丰一号等。2、间套方式:采取间种和套种两种方法。常规种植单行条点播玉米多采取间种方式,随玉米一起下种,豆种播在玉米周围,塘距一尺,每塘播大豆 23 粒;地膜栽培玉米采用间种和套种两种方法。间种:盖膜后在膜墒一侧打塘播豆种 23 粒,穴距 3040 厘米;套种: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即采用米宽的种植复合带,其中小行宽 40 厘米、大行宽为 120140 厘米小行上种两行王米,株距 2025 厘米,每亩 30003500 株,大行内(行宽120140 厘米)套种 2 行大豆,塘距 30 厘米,行距 35 厘米,每亩 2500 塘左右。3、科学施肥。玉米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0001500 公斤、玉米专用肥或粮食复合肥 40 公斤、尿素5 公斤(或普钙 40 公斤、硫酸钾 710 公斤、硫酸锌 1 公斤)做底肥。苗期 45 叶期亩追尿素 1015 公斤,小喇叭口期再亩追穗肥 1015 公斤。大豆出苗后 3 至 4 叶期亩追施复合肥 8 至 10 千克做苗肥。4、及时中耕除草:栽后及时做好玉米和大豆的3 / 3中耕除草、培土、打顶控制顶端生长促进分枝,并及时防治玉米和大豆的病虫害。其它粮食作物间套种、粮经作物间套种、经济林果间套种粮食作物等类型的栽培技术,依据间套种作物的类型、品种、播种期、需肥量及规律、主要病害虫防治等因地制宜制定,确保通过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的推广来促进粮、油、经的丰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三、实施结果2016 年全镇大力推广以玉米套种大豆、玉米套种蔬菜,特色经济林(红花油茶、泡核桃)套种马铃薯、大豆、苦荞等矮杆作物,烤烟套大豆、油菜等立体栽培措施。全镇共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核心示范 3100 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 52 公斤,比计划增 4%;中心示范区 8000 亩,辐射带动间套种技术推广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 31 公斤,比计划增 3%;举办玉米间套豆高产示范样板 220 亩(其中上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