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标控制网复测报告_第1页
01标控制网复测报告_第2页
01标控制网复测报告_第3页
01标控制网复测报告_第4页
01标控制网复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 01 标 0 01 1标标段段控控制制网网复复测测 编制 编制 复核 复核 审核 审核 审定 审定 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7 年 4 月 目目 录录 1 工程简述 1 2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 3 控制网情况 2 4 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 5 复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3 5 1 平面控制网复测 3 5 2 高程控制网复测 5 6 控制网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结果 7 6 1 精密导线控制网复测 7 6 2 高程控制网复测 9 6 3 复测结论 11 7 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11 8 控制网复测成果及其结论说明 12 9 控制点成果表 13 10 附件 14 附件一 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5 附件二 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25 附件三 控制网示意图 32 附件四 外业测量记录薄 32 1 1 工程简述 工程简述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 01 标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 3 站 3 区间 即金海工业园区站 孔家营站和呼钢东路站 三间房车辆段 不含 金 海工业园站 孔家营站 呼钢东路站区间 线路沿新华西街呈东西走向布置 线路全长 4062 557m 金海工业园区站中心里程为 YDK6 044 940 车站位于西二环快速路与新华 西街交口处 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 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 车 站主体长度 277 650m 标准段宽度 19 800m 结构底板埋深约 16 830m 小里 程端头宽度 21 750m 大里程端头宽度 22 250m 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 3 0m 孔家营站中心里程为 YDK7 220 000 车站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 车站周 边环境较好 道路开阔 北侧为空地及民宅 南侧为呼市热电厂及大福星饭店 孔家营站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 车站主体长度 191 000m 标准段 宽 19 700m 结构底板埋深约 16 560m 小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 24 300m 底板 埋深约 18 030m 大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 24 300m 底板埋深约 18 030m 中心 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 3 2m 车站共设 4 个出入口 北侧 2 个 南侧 2 个 2 组风亭设置在车站两端头 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根据总体筹划 车站两 端头同时预留盾构始发接收条件 呼钢东路站位于呼钢东路与新华西街交叉路口处 车站长 203 000m 采用 明挖顺做法施工 标准段宽度为 19 700m 基坑深度约 18m 盾构端头宽度为 24 300m 本车站设有四个出入口 两组风亭 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 内支 撑 车站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箱形框架结构 2 2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 50308 2008 2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7 2006 3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2007 4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地铁 1 号线 01 标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5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及考核办法 暂行 6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测量项目部控制网交 桩成果报告 2017 年 4 月 3 3 控制网情况 控制网情况 根据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测量提供的平面及高 程控制点情况 本次控制网复测的平面控制点共 17 个 分别为 IDT09 IDT10 IDT11 IDT12 IDT13 IDT14 IDT15 1 IDT16 IDT17 IDT18 IDT19 1 IDT20 IDT21 IDT22 IGPS03 IGPS04 IGPS05 各控制点均沿新华西街道 路两侧布设 通视情况良好 高程控制点共 11 个 其中墙角水准点有 01II01 01II02 01II03 01II04 01II05 1 01II06 深埋水准点为 01IIS01 IGPS03 IGPS05 IGPS02 3 IGPS02 4 4 4 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1 人员配置 本次控制网复测时配置的测量人员共 10 人 分别是 白明 蒲赵蔡 朱张 生 谭汉彬 郑佳乐 雷鹏勃 王君康 郭浩然 李凯 赵向阳 测量人员信 息如表 1 表 1 测量人员信息 序号姓名年龄职务学历工作年限备注 1 白明 25 测量主管 大专 3 2 蒲赵蔡 28 测量员本科 3 3 谭汉彬 43 高级技师技校 13 4 朱张生 26 测量员本科 3 5 赵向阳 26 测量员本科 2 6 郑佳乐 23 见习生本科 1 7 雷鹏勃 22 实习生大专 1 8 王君康 22 见习生大专 1 9 郭浩然 19 实习生大专 1 10 李凯 25 见习生本科 1 本次控制网复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为 瑞士徕卡 TS16 型全站仪和 Trimble DiNi03 水准仪 使用的仪器设备均经过国家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 并在有效期内 可用于相应等级精度要求的测量工作 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证 书复印件附后 同时配套设备有 1 组徕卡圆棱镜 3 个架腿 1 套铟瓦尺 3 部 对讲机 所用仪器的精度如表 2 表 2 仪器精度 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精度 数量 台 备注 1 全站仪 LeicaTS16 1 1mm 1 5ppm 1 已检定 2 水准仪 Trimble DiNi030 3mm km1 已检定 5 5 复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复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5 15 1 平面平面控制网复测控制网复测 本次平面控制网复测时 采用附合导线形式 以 IGPS03 IDT09 两点作为 起始边 以 IGPS04 IDT17 两点作为控制边 以 IDT22 IGPS05 两点作为终止 边 其外业数据采集方法 地面控制点水平角观测时采用全测回法观测 4 个测 回 即前 2 个测回测左角 后 2 个测回测右角 距离观测时 在仪器内加入当 时气象元素 观测前 30 分钟 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 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 一致 然后输入当前的温度 气压 相对湿度等 往返观测各 2 个测回 直接 测平距 往测和返测均取平均值作为往返测的导线边长 现场记录人员按要求 随即算出观测数据是否超限 若超限立即进行重新观测 记录字迹清晰 严禁 涂改 具体观测流程如下 设要测的水平角为 AOB 在 O 点安置全站仪 分别照准 A B 两点的目标 并进行读数 两读数之差即为要测的水平角值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盘左位置 瞄准左边的目标 A 使棱镜中心准确的夹在双丝之间 读取 水平度盘读数 a 左 记入观测手簿 2 顺时针方向转到照准部 用同样的方法瞄准右边的目标 B 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 b 左 测得角值 左 b 左 a 左即为上半回测角值 3 倒转望远镜 使盘左变盘右 按上述方法先瞄准右边的目标 B 读记水 平度盘数 b 右 4 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 瞄准左边的目标 A 读取读数 右 测得角值 右 b 右 右即为下半测回角值 两个半测回测得角值的平均值就是一个测 回的观测结果即 1 2 360 左 右 各项限差符合要求后进入下一测回的观测工作 外业观测完成后采用武汉大学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严密平 差计算 精度评定合格后 成果报监理及三方测量审批同意后方可作为施工控 制网 平面测量的要求应符合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 50308 2008 中精密导线测量的各项规定 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导线测量 平面控制网按照精密导线精度要求执行 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 3 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测回数 等级 测角中误 差 测距相对 中误差 级仪器 级仪器 方位角闭合 差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精密导 线 2 51 6000046n5 1 35000 角度测量 水平角观测按下表要求执行 表 4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较 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 差 级全站仪 4696 表5 角度配置度数 测回数第一测回第二测回第三测回第四测回 配置度数 0 0 08 45 04 22 90 08 38 135 12 52 距离测量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表 6 距离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仪器精度等级往测次数返测次数 一测回读数 较差 mm 单程各测回 较差 mm 往返较差 级全站仪 22 3 4 2 a bd 5 25 2 高程控制网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 高程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 高程控制点复测前 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查 检查标石的完好性 通过复测 确认交桩高程控制点的稳固可靠 测量时 为了保证精度要求 我们遵循的具 体作业细则为 1 每日施测前均进行水准仪的 i 角检核 i 角小于 15 方可进行水准观测 2 测量时 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 减少仪器 i 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 3 用撑竿辅助安置水准尺 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 4 二等水准观测 须根据路线土质尺桩或尺台 尺台重量不轻于 5 公斤 作转点尺承 所用尺桩或尺台数 应不少于 4 个 特殊地段可采用大帽钉 5 二等水准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一条路线的往返测 使用同一类型的仪 器和转点尺承 沿同一水准路线进行 6 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 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 同一测段的 往测 返测 与返测 往测 分别在上午与下午进行 在日间气温变化不大的 阴天和观测条件较好时 若干里程的返测可同在上午或下午进行 但这些里程 的总站数 不超过该区段总站数的 30 7 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且稳定时进行 下列情况下 不应进 行观测 日出后与日落前 30 分钟内 太阳中天前后各约 2 小时内 可根据地区 季节和气象情况 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 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 准时 气温变化时 风力过大导致标尺与仪器不稳定时 观测中注意事项 1 观测前 30 分钟 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 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 致 设站时 须用测伞遮蔽阳光 迁站时 应罩以仪器罩 2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 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 向平行 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3 除路线转弯处外 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 应接近一 条直线 禁止为了增加标尺读数 而把尺桩 台 安置在壕沟上 4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 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 两 标尺须互换位置 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5 在高差较大的地区 应选用长度稳定 偏差较小的水准标尺作业 数字水准仪观测顺序 往 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a 后视标尺 b 前视标尺 c 前视标尺 d 后视标尺 往 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 a 前视标尺 b 后视标尺 c 后视标尺 d 前视标尺 本次高程复测采用附合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往 返测量 往测时由 08 标段 的 IGPS02 3 开始 附合到 01 标段的深埋水准点 IGPS03 再由 01 标段的深埋 水准点 IGPS03 起测附合到 02 标段内的 IGPS05 测量时采用天宝 DINI03 型电 子水准仪 标称精度为 0 3mm km 配铟瓦尺 并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在规范允 许范围内进行观测 精度按照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7 2006 的要求控制 高差闭合差不大于 4 L mm 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 术要求及观测要求见表 7 表 8 1 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 7 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 观测次数 等级 每千米高 差全中误 差 mm 路线长度 km 水准仪等 级 水准尺 与已知点 联测 附和或环 线 往返较差 或闭合差 mm 二等 2 0 400DS1 铟瓦尺往返往返 4 L 注 表中 L 为往返测段 附和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单位 km 本次采用天宝 DINI03 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的铟瓦尺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工 作 技术标准依据上述水准仪精度进行 表 8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仪器等级 水准 尺类 型 水准 仪等 级 视距 m 前后 视距 差 m 视线高度 m 测段的前后视 距累计差 m 数字水 准仪重 复测量 次数 电子 水准 仪 二等 铟瓦 条码 尺 DS1 3 且 50 1 5 0 55 且 2 80 6 0 2 次 6 6 控制网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结果 控制网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结果 6 16 1 精密导线控制网复测精密导线控制网复测 导线线路及测角精度评定 导线线路 1 IGPS03IDT09IDT10IDT11IDT12IDT13IDT14IDT15 1IDT16IDT17IGPS04 导线线路 2 IGPS03IDT09IDT10IDT11IDT12IDT13IDT14IDT15 1IDT16IDT17IDT18IDT19 1IDT20IDT21IDT22IGPS05 导线线路 3 IGPS04IDT17IDT18IDT19 1IDT20IDT21IDT22IGPS05 根据平面附合导线网测量结果 本控制网共形成 3 个角度闭合条件 其测 角中误差 为 1 7 优于控制网规范 2 5 的要求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m 最大值为 9 7 优于角度闭合差限差 n 9 15 0 的精度要求 故n5 测角指标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测距精度评定 本次导线控制网复测导线点间距离采用往返观测 取往返平均值为各边长 成果 导线边长的实测精度及测距中误差是按往返测距的较差来计算的 其测 距精 度及相对中误差 m 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D M 1 2 D dd M n D M m D 1 式中 往返测距中误差 D M d 导线边长往返测距的较差 mm n 导线网的测距边数 共 16 条导线边 m 相对中误差分母 导线边长往返测距的精度统计见下表 表 9 导线边长往返测距精度统计表 起点终点 往测距离 m 返测距离 m 较差 d mm 往返平均 m ddMD 全长相对中 误差分母 IDT09IDT10179 630179 629 1179 6301449075 IDT10IDT11292 633292 632 1292 6331731583 IDT11IDT12306 510306 5111306 5111766278 IDT112IDT13274 070274 0700274 0700685175 IDT13IDT14320 855320 854 1320 8551802138 IDT14IDT15 1306 632306 6320306 6320766580 IDT15 1IDT16212 342212 3420212 3420530855 IDT16IDT17259 413259 412 1259 4131648533 IDT17IDT18279 246279 245 1279 2461698115 IDT18IDT19 1398 635398 6361398 6361 0 4 996590 IDT19 1IDT20181 013181 012 1181 0131452533 IDT20IDT21259 329259 328 1259 3291648323 IDT21IDT22341 138341 137 1341 1381852845 根据测距精度评定公式计算结果 测距相对中误差最大值为 1 449075 优 于 1 60000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值为 1 42672 优于 1 35000 故本次平 面控制网复测精度满足规范规定 6 26 2 高程控制网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 高程控制点复测时 采用附合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往 返测量 首先由交 桩高程点 IGPS02 3 进行起测 再与水准点 IGPS03 联测 最后附合到 IGPS05 点 再由原线路进行进行返测 水准线路如下 水准线路 1 IGPS02 3IGPS02 4IGPS03 水准线路 2 IGPS0301II0101II0201IIS0101II0301II0401II05 101II06IGPS05 具体测量结果见下表 表 10 高程往返测量比较表 往测高差返测高差距离均值往返较差 允许限差 4L 起点终点 m m km mm mm 是否合限 IGPS02 3 IGPS02 42 20376 2 204020 7 0 33 4 是 IGPS02 4IGPS033 31124 3 310191 51 04 9 是 IGPS0301II01 0 020920 021750 40 82 5 是 01II0101II020 23129 0 230330 21 01 8 是 01II0201IIS01 0 466690 466881 10 24 2 是 01IIS0101II030 42770 0 428260 2 0 61 8 是 01II0301II040 47914 0 478650 30 52 2 是 01II0401II05 1 0 082530 082161 1 0 44 2 是 01II05 101II061 17120 1 170360 40 82 5 是 01II06IGPS05 0 891320 892100 20 81 8 是 由上表可以看出 本次高程控制网复测 其往 返测不符值均符合 国家 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7 2006 小于 4 mm 的限差要求 L 1 设计点高差实测比较 本标段及相邻标段高程控制点间的理论高差与实测高差比较见下表 表 11 设计高程控制点实测高差比较表 理论高差实测高差距离均值较差 允许限差 4L 起点终点 m m km mm mm 是否合限 IGPS02 3 IGPS02 42 2044 2 2039 0 7 0 5 3 4 是 IGPS02 4IGPS033 3097 3 3107 1 5 1 0 4 9 是 IGPS0301II01 0 0216 0 0213 0 4 0 3 2 5 是 01II0101II020 2319 0 2308 0 2 1 1 1 8 是 01II0201IIS01 0 4677 0 4668 1 1 0 9 4 2 是 01IIS0101II030 4284 0 4280 0 2 0 4 1 8 是 01II0301II040 4774 0 4789 0 3 1 5 2 2 是 01II0401II05 1 0 0821 0 0823 1 1 0 2 4 2 是 01II05 101II061 1709 1 1708 0 4 0 1 2 5 是 01II06IGPS05 0 8912 0 8917 0 2 0 5 1 8 是 由上表可知 各设计高程控制点的实测精度能够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要求 2 精度评定 根据水准测量结果 本次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按下式 M 计算 Ln4 1 M 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 mm L 测段长 km n 测段数 由统计可知 L 10 7 测段 n 10 则 0 5mm km M 本次高程复测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 0 5mm 满足二等水 M 准测量每千米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小于 1 0mm 的要求 6 36 3 复测结论复测结论 根据外业观测及平差结果可知 本次导线控制网复测最大方位角闭合差为 9 7 优于限差 15 的要求 测角中误差为 2 1 优于限差 2 5 的要求 测距相对中误差最大值为 1 449075 优于限差 1 60000 的要求 导线全长最大 相对闭合差为 1 42672 优于限差 1 35000 的要求 本次平面复测的各项指标精 度均满足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 50308 2008 的要求 高程平差 后 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为 0 5mm 优于限差 1mm 的要求 附合水准高 差闭合差为 0 9mm 附合水准线路全长 6 1km 允许限差为 9 9mm 本次高程复 测的各项指标精度均满足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7 2006 的要求 本次复测结果合格 满足现场施工控制 7 7 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本次复测平面及高程外业观测结束后 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当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 再进行平差计算 本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平 差计算时 采用武汉大学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平差计算结果参见附件一 附件四 8 8 控制网复测成果及其结论说明控制网复测成果及其结论说明 表 12 平面控制点复测成果对比表 交桩值复测值较差 点名 X m Y m X m Y m X mm Y mm P mm 备注 IGPS0317456 331 13127 588 平面约束点 IGPS0417984 355 14363 500 平面约束点 IGPS0518849 088 15694 149 平面约束点 IDT0917479 659 13010 866 平面约束点 IDT1718244 007 14719 201 平面约束点 IDT2218942 580 15999 121 平面约束点 IDT1017301 204 12990 371 17301 20312990 368133 IDT1117436 152 13250 031 17436 15313250 026 155 IDT1217559 340 13530 698 17559 33913530 694155 IDT1317691 014 13771 066 17691 01513771 060 166 IDT1417845 358 14052 360 17845 35814052 354066 IDT15 1 18001 736 14316 123 18001 73414316 115288 IDT1618094 880 14506 948 18094 87514506 940589 IDT1818379 688 14963 270 18379 686 14963 269 212 IDT19 1 18584 978 15304 983 18584 98115304 977 367 IDT2018655 827 15471 553 18655 82815471 549 144 IDT2118780 028 15699 203 18780 03015699 201 223 表 13 高程交桩成果与复测成果比对表 点号设计高程 m 复测值 m 较差 mm IGPS02 31043 76541043 7654 IGPS031049 27951049 2795 IGPS051050 12551050 1255 IGPS02 41045 96981045 96930 5 01II011049 25791049 2582 0 3 01II021049 48981049 48890 9 01II031049 45051049 45000 5 01II041049 92791049 9289 1 0 01II05 11049 84581049 8465 0 7 01II061051 01671051 0172 0 5 01IIS011049 02211049 02200 1 根据复测结果可知 本次平面控制点复测 各交桩控制点较差均小于 呼 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及考核办法 暂行 中 12mm 的较 差要求 所以各平面控制点仍采用原交桩成果 本次高程控制点复测 各高程 控制点较差均小于 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及考核办法 暂行 中 3mm 的较差要求 故高程点均采用原交桩成果 9 9 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成果表 表 14 平面控制点成果表 点号 X m Y m 备注 IGPS0317456 33113127 588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GPS0417984 35514363 500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GPS0518849 08815694 149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0917479 65913010 866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718244 00714719 201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2218942 58015999 121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017301 20412990 371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117436 15213250 031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217559 34013530 698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317691 01413771 066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417845 35814052 360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5 118001 73614316 123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618094 88014506 948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818379 68814963 270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19 118584 97815304 983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2018655 82715471 553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DT2118780 02815699 203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表 15 高程控制点成果表 点号高程 m 备注 IGPS02 31043 7654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GPS031049 2795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GPS051050 1255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IGPS02 41045 9698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011049 2579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021049 4898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031049 4505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041049 9279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05 11049 8458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061051 0167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01IIS011049 0221 采用交桩成果 2017 年 4 月 1010 附件附件 1 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2 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3 控制网复测示意图 4 外业测量原始记录表 附件一 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附件一 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平面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近似坐标 Name X m Y m IGPS03 17456 331 13127 588 IDT09 17479 659 13010 866 IGPS04 17984 355 14363 500 IDT17 18244 007 14719 201 IDT22 18942 580 15999 121 IGPS05 18849 088 15694 149 IDT10 17301 203 12990 365 IDT11 17436 146 13250 027 IDT12 17559 322 13530 698 IDT13 17690 988 13771 069 IDT14 17845 319 14052 369 IDT15 1 18001 683 14316 137 IDT16 18094 875 14506 941 IDT18 18379 690 14963 268 IDT19 1 18584 993 15304 970 IDT20 18655 845 15471 541 IDT21 18780 030 15699 201 方向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 dms M sec V sec RESULT dms Ri IDT09 IGPS03 L 0 0000000 1 00 1 58 0 000158 0 20 IDT09 IDT10 L 85 150460 1 00 1 58 85 150302 0 20 IDT17 IDT18 L 0 0000000 1 00 1 46 0 000146 0 29 IDT17 IGPS04 L 172 563250 1 00 1 20 172 563130 0 38 IDT17 IDT16 L 173 584510 1 00 0 26 173 584484 0 21 IDT22 IDT21 L 0 000000 1 00 0 13 0 000013 0 27 IDT22 IGPS05 L 11 244810 1 00 0 13 11 244797 0 27 IDT10 IDT09 L 0 000000 1 00 1 09 0 000109 0 16 IDT10 IDT11 L 55 591060 1 00 1 09 55 590951 0 16 IDT11 IDT10 L 0 000000 1 00 0 86 0 000086 0 11 IDT11 IDT12 L 183 455490 1 00 0 86 183 455404 0 11 IDT12 IDT11 L 0 000000 1 00 0 55 0 000055 0 08 IDT12 IDT13 L 174 585800 1 00 0 55 174 585745 0 08 IDT13I DT12 L 0 000000 1 00 0 37 0 000037 0 06 IDT13 IDT14 L 179 574150 1 00 0 37 179 574113 0 06 IDT14 IDT13 L 0 000000 1 00 0 15 0 000015 0 07 IDT14 IDT15 1 L 178 052760 1 00 0 15 178 052745 0 07 IDT15 1 IDT14 L 0 000000 1 00 0 02 0 000002 0 10 IDT15 1 IDT16 L 184 384260 1 00 0 02 184 384262 0 10 IDT16 IDT15 1 L 0 000000 1 00 0 20 0 000020 0 14 IDT16 IDT17 L 170 553230 1 00 0 20 170 553250 0 14 IDT18 IDT17 L 0 000000 1 00 1 15 0 000115 0 16 IDT18 IDT19 1 L 178 042050 1 00 1 15 178 042165 0 16 IDT19 1 IDT18 L 0 000000 1 00 0 71 0 000071 0 09 IDT19 1IDT20 L 187 572000 1 00 0 71 187 572071 0 09 IDT20 IDT19 1 L 0 000000 1 00 0 52 0 000052 0 09 IDT20 IDT21 L 174 252940 1 00 0 52 174 252992 0 09 IDT21 IDT20 L 0 000000 1 00 0 24 0 000024 0 14 IDT21 IDT22 L 180 093290 1 00 0 24 180 093314 0 14 方向最小多余观测分量 0 06 IDT13 IDT14 方向最大多余观测分量 0 38 IDT17 IGPS04 方向平均多余观测分量 0 14 方向多余观测数总和 4 19 距离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 m M cm V cm RESULT m Ri IDT09 IDT10 S 179 6290 0 07 0 03 179 6292 0 03 IDT17 IDT18 S 279 2460 0 08 0 00 279 2455 0 19 IDT17 IGPS04 S 440 3890 0 12 0 01 440 3889 1 00 IDT17 IDT16 S 259 4130 0 08 0 05 259 4130 0 11 IDT22 IDT21 S 341 1380 0 08 0 00 341 1375 0 21 IDT10 IDT11 S 292 6330 0 08 0 05 292 6330 0 11 IDT11 IDT12 S 306 5110 0 08 0 05 306 5110 0 12 IDT12 IDT13 S 274 0700 0 08 0 05 274 0705 0 11 IDT13 IDT14 S 320 8550 0 08 0 05 320 8550 0 12 IDT14IDT15 1 S 306 6320 0 08 0 05 306 6325 0 12 IDT15 1IDT16 S 212 3420 0 07 0 04 212 3424 0 11 IDT18IDT19 1 S 398 6360 0 08 0 00 398 6355 0 22 IDT19 1IDT20 S 181 0130 0 07 0 01 181 0126 0 18 IDT20 IDT21 S 259 3290 0 08 0 00 259 3285 0 19 边长最小多余观测分量 0 03 IDT09 IDT10 边长最大多余观测分量 1 00 IDT17 IGPS04 边长平均多余观测分量 0 20 边长多余观测数总和 2 82 平差坐标及其精度 Name X m Y m MX cm MY cm MP cm E cm F cm T dms IGPS03 17456 3310 13127 5880 IDT09 17479 6590 13010 8660 IGPS04 17984 3550 14363 5000 IDT17 18244 0070 14719 2010 IDT22 18942 5800 15999 1210 IGPS05 18849 0880 15694 1490 IDT10 17301 2032 12990 3676 0 07 0 09 0 12 0 10 0 07 106 1502 IDT11 17436 1527 13250 0264 0 16 0 10 0 19 0 16 0 10 164 1235 IDT12 17559 3392 13530 6935 0 26 0 14 0 29 0 27 0 11 157 4156 IDT13 17691 0151 13771 0601 0 29 0 17 0 34 0 32 0 11 154 4508 IDT14 17845 3583 14052 3537 0 27 0 17 0 32 0 30 0 11 152 5350 IDT15 118001 7336 14316 1154 0 19 0 13 0 23 0 22 0 09 151 4111 IDT16 18094 8753 14506 9398 0 12 0 09 0 15 0 13 0 07 146 5354 IDT18 18379 6864 14963 2690 0 12 0 09 0 14 0 13 0 07 151 2556 IDT19 118584 9812 15304 9769 0 20 0 13 0 24 0 22 0 09 150 3114 IDT20 18655 8280 15471 5491 0 20 0 13 0 24 0 22 0 09 150 4853 IDT21 18780 0299 15699 2005 0 14 0 10 0 17 0 16 0 07 151 1450 Mx 均值 0 18 My 均值 0 12 Mp 均值 0 22 最弱点及其精度 Name X m Y m MX cm MY cm MP cm E cm F cm T dms IDT13 17691 0151 13771 0601 0 29 0 17 0 34 0 32 0 11 154 4508 网点间边长 方位角及其相对精度 FROM TO A dms MA sec S m MS cm S MS E cm F cm T dms IDT09 IDT10 186 330933 1 10 179 6292 0 07 249000 0 10 0 07 106 1502 IDT17 IDT18 60 554784 0 94 279 2455 0 07 406000 0 13 0 07 151 2556 IDT17 IDT16 234 543122 1 05 259 4130 0 07 362000 0 13 0 07 146 5354 IDT22 IDT21 241 323590 0 96 341 1375 0 07 483000 0 16 0 07 151 1450 IDT10 IDT09 6 330933 1 10 179 6292 0 07 249000 0 10 0 07 106 1502 IDT10 IDT11 62 321776 1 24 292 6330 0 07 403000 0 18 0 07 149 4136 IDT11 IDT10 242 321776 1 24 292 6330 0 07 403000 0 18 0 07 149 4136 IDT11 IDT12 66 181093 1 13 306 5110 0 07 419000 0 17 0 07 154 1614 IDT12 IDT11 246 181093 1 13 306 5110 0 07 419000 0 17 0 07 154 1614 IDT12 IDT13 61 170783 1 00 274 0705 0 07 380000 0 13 0 07 150 3437 IDT13 IDT12 241 170783 1 00 274 0705 0 07 380000 0 13 0 07 150 3437 IDT13 IDT14 61 144859 0 95 320 8550 0 07 435000 0 15 0 07 152 3531 IDT14 IDT13 241 144859 0 95 320 8550 0 07 435000 0 15 0 07 152 3531 IDT14IDT15 1 59 201589 1 06 306 6325 0 07 419000 0 16 0 07 151 1404 IDT15 1IDT14239 201589 1 06 306 6325 0 07 419000 0 16 0 07 151 1404 IDT15 1IDT16 63 585852 1 19 212 3424 0 07 303000 0 12 0 07 156 2027 IDT16IDT15 1243 585852 1 19 212 3424 0 07 303000 0 12 0 07 156 2027 IDT16 IDT17 54 543122 1 05 259 4130 0 07 362000 0 13 0 07 146 5354 IDT18 IDT17 240 554784 0 94 279 2455 0 07 406000 0 13 0 07 151 2556 IDT18IDT19 1 59 001065 0 84 398 6355 0 07 550000 0 16 0 07 149 2756 IDT19 1IDT18239 001065 0 84 398 6355 0 07 550000 0 16 0 07 149 2756 IDT19 1IDT20 66 573208 0 93 181 0126 0 07 272000 0 08 0 07 155 4627 IDT20IDT19 1246 573208 0 93 181 0126 0 07 272000 0 08 0 07 155 4627 IDT20 IDT21 61 230252 0 97 259 3285 0 07 380000 0 12 0 07 150 3746 IDT21 IDT20 241 230252 0 97 259 3285 0 07 380000 0 12 0 07 150 3746 IDT21 IDT22 61 323590 0 96 341 1375 0 07 483000 0 16 0 07 151 1450 最弱边及其精度 FROM TO A dms MA sec S m MS cm S MS E cm F cm T dms IDT09 IDT10 186 330933 1 10 179 6292 0 07 249000 0 10 0 07 106 1502 单位权中误差和改正数带权平方和 先验单位权中误差 1 00 后验单位权中误差 1 72 多余观测值总数 7 平均多余观测值数 0 16 PVV1 20 64 PVV2 20 63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 1 号线 01 标控制网总体信息 已知点数 6 未知点数 11 方向角数 0 固定边数 0 方向观测值数 29 边长观测值数 14 平面闭合差计算结果 导线线路号 1 线路点名 IGPS04 IDT17 IDT16 IDT15 1 IDT14 IDT13 IDT12 IDT11 IDT10 IDT09 IGPS03 角度闭合差 9 7 Sec X 坐标闭合差 0 0253 M Y 坐标闭合差 0 0069 M 总长度 2 1521 KM 相对精度 1 82025 导线线路号 2 线路点名 IGPS05 IDT22 IDT21 IDT20 IDT19 1 IDT18 IDT17 IDT16 IDT15 1 IDT14 IDT13 IDT12 IDT11 IDT10 IDT09 IGPS03 角度闭合差 2 1 Sec X 坐标闭合差 0 0777 M Y 坐标闭合差 0 0337 M 总长度 3 6114 KM 相对精度 1 42672 导线线路号 3 线路点名 IGPS05 IDT22 IDT21 IDT20 IDT19 1 IDT18 IDT17 IGPS04 角度闭合差 7 7 Sec X 坐标闭合差 0 0118 M Y 坐标闭合差 0 0084 M 总长度 1 4594 KM 相对精度 1 101047 高程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 APPROXIMATE HEIGHT No Name Height m 1 IGPS03 1049 2795 2 IGPS05 1050 1255 3 01II01 1049 2582 4 01II02 1049 4890 5 01IIS01 1049 0222 6 01II03 1049 4502 7 01II04 1049 9291 8 01II05 1 1049 8468 9 01II06 1051 0176 KNOWN HEIGHT 1 IGPS03 1049 2795 2 IGPS05 1050 1255 MEASURING DATA OF HEIGHT DIFFERENCE No From To Observe m Distance km Weight 1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