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C卷_第1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C卷_第2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C卷_第3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C卷_第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1 1 分 海拔在 500 米以上 面积较大 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叫作 2 2 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如果等高线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该地貌形态是 如果出现多条等高线相交在一起 该处地貌形态是 3 3 分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绿色表示 白色表示 蓝色表示 4 2 分 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稀疏的地方表示 5 10 分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甲地位于 南 北 半球 东 西 半球 2 当地中海沿岸是温和多雨的季节时 图中城镇所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 3 由甲地前往乙地 可能会遇到河流吗 理由 4 乙地气温 20 时 一般情况下 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 最高不高于 5 图中等高距是 米 甲 乙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米 若两地图上距离是 2 厘米 实际距离 10 千米 则该图比例尺是 数字式 二 二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第 2 页 共 14 页 6 6 分 读 某岛屿位置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单位 米 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 B 位于热带 C 位于低纬度地区 D 位于东半球 2 对该岛屿地形地势特征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地形平坦 相对高度小 B 东部陡峭 西部和缓 C 南部地势高 陡峭 D 山地 高原为主 3 图中山顶与 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240 米 B 300 米 C 360 米 D 420 米 7 2 分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山谷 山顶 山脊 盆地 B 山脊 山顶 山谷 盆地 C 山脊 盆地 山顶 山谷 D 山谷 盆地 山脊 山顶 8 2 分 在陆地五种地形中 地面起伏小 海拔较高 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盆地 9 4 分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甲 乙两村庄相对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村在乙村的东北方 B 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 C 乙村在甲村的西南方 D 乙村在甲村的东北方 第 4 页 共 14 页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山的海拔高度低于 1400 米 B 甲 乙两村的海拔高度一定相同 C 设计中的甲 乙两村之间的公路 M 比 N 更经济合理 D 一般情况下 甲村的降水多于乙村 10 6 分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 为发展旅游业 在图中河流 a e 段开设漂流活动 项目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a e 河段落差可能为 A 300 米 B 260 米 C 200 米 D 150 米 2 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A a b 第 5 页 共 14 页 B b c C c d D d e 3 因修建水库李村计划搬迁 图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点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7373 分分 11 6 分 读下图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米 回答问题 1 图中 A 地与 D 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2 量的图中 CD 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3 厘米 则 CD 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3 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4 从 E 点爬到山顶 A 和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较省力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 A 这是因为 5 该地的地形属于 地形类型 12 7 分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6 页 共 14 页 1 读 A 处地形为 E 地形部位是 2 读图中 abc 三处 不属于河流的支流的是 3 读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 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 线路中合理的是 4 读拟从甲处向乙处修一条公路 线路中 较为合理的是 5 读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计划在 ab 两条河流中海拔 100 500 米之间河段开展大众化的漂流活 动 从安全的角度应选择 原因是 14 7 分 徐州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 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 下图 并在 图中标注了 四个观测点 据图判断下面小题 1 该地区的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 2 该地区地形以高原 山地为主 3 悬崖顶部的海拔高度是 300 多米 4 甲 乙两村均位于盆地 5 在 处可能看到成片的苹果园 第 7 页 共 14 页 6 站在 处能够看到乙村 7 在 处可以看到悬崖和向北流的河水 15 10 分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乙 丙 丁四山顶 海拔最高的是 该山顶与 C 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 小马河的流向是 3 测得 C D 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 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4 A 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B 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5 为三条登山路线 最省力的是 理由是 6 该地区地形以 为主 地势特征是 16 7 分 读 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山峰 A 海拔高度的范围是 2 图中 C 地气温为 25 若仅从海拔因素考虑 E 地的气温是 第 8 页 共 14 页 3 在一次野外实践活动中 有两位同学走散了 分别位于图中 C D 处 请问两位同学能否看见对 方 17 12 分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 A 山进行了实地考察 结合 A 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 下列问题 1 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的图上距离为 2 厘米 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登上 A 山 山顶后 兴趣小组发现 B 山在他们的 方向 2 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 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 因地制宜 发展原则 那么 甲村 周围和山上的农业部门分别是什么 3 兴趣小组考察中发现 甲村是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 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8 4 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 完成相关各题 1 图中山势的走向大致是 2 图中最高处海拔不会超过 第 9 页 共 14 页 3 图中 处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 4 乙坡植被好于甲坡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19 5 分 图为赤马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 A B 两地沿线路 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A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 2 图中 C D 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 C D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 在图中 两条考察路线中 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 路线 坡度较陡的是 路线 4 若甲 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 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 处 20 5 分 根据某地等高线图 画出沿 AB 线的地形剖面图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二 二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6 1 6 2 6 3 第 11 页 共 14 页 7 1 8 1 9 1 9 2 10 1 10 2 10 3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7373 分分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2 1 12 2 12 3 第 12 页 共 14 页 12 4 12 5 13 1 1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