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2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2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2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2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1 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C C 卷卷 2 2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我国面积最大的边缘海是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2 2 分 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 辽宁 河北 B 辽宁 山东 C 河北 江苏 D 辽宁 江苏 3 2 分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其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基数大 B 计划生育政策成效不大 C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 D 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4 2 分 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A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 人口基数大 资源 环境压力大 C 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 第 2 页 共 21 页 D 人口地区分布平衡 5 2 分 关于我国地形 地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势阶梯交界处 河流水位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B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各种资源丰富 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C 地势西高东低 不利于全国各地区形成降水 D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类型齐全 以平原为主 6 6 分 下图为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和 我国部分地形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山脉中 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且为南北走向的是 A 贺兰山 B 祁连山脉 C 太行山脉 D 横断山脉 2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A 高原 B 平原 C 盆地 D 山地 第 3 页 共 21 页 3 我国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地势 对我国带来的影响 不正确是 A 西高东低地势 为我国带来雨热同期 给农作物生长带来条件 尤其水稻生长 B 呈阶梯的地势 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跌落低一级阶梯 阶梯间产生巨大水能 C 西高东低地势 我国东部为海洋 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我国内陆 带来丰沛的雨水 D 西高东低地势 河流由西向东流 沟通了东西交通 7 6 分 读我国四条山脉示意图 如图 回答问题 1 纬度最高 且是我国地势二 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 天山 B 秦岭 C 太行山 D 大兴安岭 2 天山所在省区 A 地广人稀 B 民居多竹楼 吊脚楼 C 赛龙舟为传统体育项目 D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 藏族 3 我国秦岭以南地区 A 终年高温 B 草原广阔 第 4 页 共 21 页 C 雪山连绵 D 稻田广布 8 2 分 关于长江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发源于唐古拉山 B 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C 注入渤海 D 航运价值高 有 黄金水道 之称 9 2 分 与我国一月 O 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 A 横断山脉 B 天山一阴山一线 C 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D 秦岭一淮河一线 10 2 分 下列高原与其主要的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A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B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 C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D 云贵高原 鱼米之乡 11 2 分 结合下图 答题 第 5 页 共 21 页 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 城镇建设挤占 B 水土流失严重 C 风沙危害加剧 D 土地污染严重 12 4 分 如图 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 回答下题 1 最适合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的农业产业是 A B C D 2 如果 图中 枝头挂满了荔枝 则果园主人的汽车车牌最有可能是 A 京 A XXXXX B 川 B XXXXX C 黑 C XXXXX D 粤 D XXXXX 13 2 分 养育着我国十多亿人口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 A 东部的山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第 6 页 共 21 页 B 西北内陆地区 C 北部的高原山地 D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14 2 分 水 土是立国之本 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A 南方耕地多 水资源少 B 北方耕地多 水资源多 C 南方耕地少 水资源多 D 北方耕地少 水资源少 15 2 分 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 错误的是 A 海洋渔业资源一年四季均可捕捞 B 合理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C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D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03103 分分 16 6 分 读 中国略图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21 页 1 A 是我国长绒棉产地 盆地 B 是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 2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重要分线 山脉 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山脉 3 属 温度带 属 干湿地区 17 40 分 读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名称 和 之间的界线大致沿着 山脉 填图中字母代号 和淮河 该线是我国 1 月份 等温线通过的 地方 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在温度带中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在干湿 地区中 是 区与 区的分界线 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是 和 的分界线 2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区域名称 和 第 8 页 共 21 页 之间的界线大致沿着 山脉 填图中字母代号 和淮河 该线是我国 1 月份 等温线通过的 地方 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在温度带中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在干湿 地区中 是 区与 区的分界线 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是 和 的分界线 3 在我国四大理区域中 北京市所在的区域是 拥有我国最大平原的地理区域是 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是 凉山州所在的区域是 拥有民族数量最多的地理区 域是 全部填图中序号 4 我国形成了 北方面食为主 南方米饭为主 的主要原因是 5 在我国四大理区域中 北京市所在的区域是 拥有我国最大平原的地理区域是 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是 凉山州所在的区域是 拥有民族数量最多的地理区 域是 全部填图中序号 6 我国形成了 北方面食为主 南方米饭为主 的主要原因是 18 22 分 读黄河流域略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 河水最终注入 海 从图上可以看出 黄河下游支流很 少 主要原因是 2 图中 A B C D E 五列山脉中 山脉是我国地势一 二级阶梯的分界 山 脉是我国地势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 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界山 均填山脉的名称 从黄河 长 江等大河的流向可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征为 第 9 页 共 21 页 3 F 所在的地形区是 G 所在的 地形区是 H 所在地形区是 4 G 地所处的温度带为 干湿区为 作物熟制为 或 主要的粮 食作物为 5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各条铁路线的名称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线 线 线 其中 交汇处的城市为 交汇处的城市为 交汇处的城市为 19 14 分 读 长江 黄河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 A 黄河上 中游的分界点 B 2 在图中用字母 C 标注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3 目前 长江干 支流通航里程达 7 万千米 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 60 其自古以来就有 之称 4 D 地形区为 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5 长江 黄河共同流经 两省 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6 长江 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20 11 分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0 页 共 21 页 1 该图表示的区域为 高原 流经该区的河流 D 为 2 图中地形区 B 为 平原 C 为 高原 3 图中 A 是位于本区的 省级行政区 4 本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和 5 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 堆积区 其成因是在 作用下 将位于中亚 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21 10 分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三届 世界水日 宣传主题是 水与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预言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 21 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材料二 下图 南水北调线路图 第 11 页 共 21 页 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从时间上看 我国大部分地区 季节降水丰沛 水资源较为 丰富 从空间上看 我国水资源 丰 缺 2 如图所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 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 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 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3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 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和西北地区 4 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你认为下列做法中能够有效解 决我市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推广节水器具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改变灌溉方式 推广喷灌 滴灌技术 污水处理 达标排放 A B C 第 12 页 共 21 页 D 5 五一劳动节快到了 明明一家人准备自驾车从鄂尔多斯市到西安市旅游 为保证顺利到达 他 们最好选用 A 中国政区图 B 中国公路交通图 C 陕西省公路交通图 D 陕西省地形图 第 13 页 共 2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6 2 6 3 7 1 7 2 7 3 8 1 9 1 10 1 11 1 第 14 页 共 21 页 12 1 12 2 13 1 14 1 15 1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03103 分分 16 1 16 2 16 3 第 15 页 共 21 页 17 1 第 16 页 共 21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