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我国的地理差异同步练习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我国的地理差异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2 分 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 水稻 玉米 B 玉米 小麦 C 水稻 青稞 D 青稞 土豆 2 2 分 燕子是一种候鸟 春季往北飞冬季往南飞 在地理学上秦岭 淮河是南方和北方的界限 与该界线基本保持一致的还有 A 一月份平均气温 0 等温线 B 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400mm 等降水量线 3 2 分 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B 国土辽阔 地域差异大 C 气候复杂多样 自然灾害较多 D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前列 4 2 分 关于秦岭 淮河一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第 2 页 共 13 页 B 我国 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5 2 分 下列选项不属于成渝地区的地形特征的是 A 山地 B 丘陵 C 盆地 D 高原 6 2 分 晏子使楚 故事中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 气候 C 水源 D 地形 7 2 分 东北三省包括的省 区 是 A 黑 皖 辽三省 B 黑 吉 辽三省 C 鲁 辽 黑三省 D 黑 苏 辽三省 8 2 分 人们通常将下列哪个平原称为 黑土地 A 华北平原 第 3 页 共 13 页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9 2 分 地处黄河下游 主要由黄河 淮河 海河冲积而成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产区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棉花 虽然与黄土高原只隔着太行山脉 但土壤并无二致 都是黄土地 那么这个地方是 A 东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10 2 分 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是 A 华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11 2 分 一位在浙江求学的黑龙江学生 在生活中有以下感受 其中与事实相符 A 北方的小麦产区比南方集中 B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要冷 C 南方的雨水比北方要少 D 北方的水运交通条件比南方更发达 12 2 分 下列地区中 以旱地为主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13 2 分 人们根据地理位置和 的不同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A 地形和气候 B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C 山脉与河流 D 气温和降水 14 6 分 读漫画 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山脉大致与我国 1 月份 等温线一致 A 20 等温线 B 10 等温线 C 0 等温线 D 10 等温线 2 图中山脉南 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A 中温带 寒温带 第 5 页 共 13 页 B 暖温带 中温带 C 亚热带 暖温带 D 热带 亚热带 3 图中山脉南侧的降水量最有可能是 A 100mm B 300mm C 600mm D 1000mm 15 2 分 下图所示的四省级行政区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16 2 分 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两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第 6 页 共 13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17 10 分 读 我国地理区域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区是绿洲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 B B 区是旱地农业 主要水果有香蕉等 C C 区是河谷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 D 区是水田农业 主要水果有柑橘等 3 图中 B 区域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如果让你根据该区域的气候特点 选择种植四 种农作物 芒果 哈密瓜 苹果 青稞 中的一种 你会选择哪一种 4 A 区域的两个重要农业区分别是 和 18 11 分 读图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3 页 1 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的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A 地区 B 地区 C 地区 D 地区 2 图中 C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 图中 A 地区与 C 地区的分界线是 D 地区与 B 地区的分界线是 D 地区与 C 地 区的分界线是 4 下列横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是 单选题 A 青海 B 四川 C 甘肃 D 陕西 19 11 分 读图填空 1 甲 区域名称 山脉 高原 河流 2 丁地区地形以 和 为主 丙地区的种植业分布在 3 2016 年 12 月 28 日 沪昆高铁全线贯通 这是一条东西距离最长的高铁 沪昆高铁的起点是上 海 终点城市 D 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第 8 页 共 13 页 4 民勤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5 2016 年 12 月 24 日我航母辽宁舰与数艘驱护舰组成编队 沿图中 A B 线路 展跨海区训练和试 验任务 辽宁舰出渤海 经过黄海 东海 西太平洋 28 日抵达海域 B 该海域是 20 10 分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 山脉 A B C 之间的地形区是 山脉 D 以东的地形区是 以西的地形区是 2 图中甲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乙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的 3 北方地区与乙所在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 一线 就温度带来说 该线的南侧属于 该线的北侧属于 就干湿状况来说 该线的南侧属于 该线的北侧属于 21 9 分 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3 页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 山脉 淮河为界 这条界线大致与我 国一月份 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 界线乙大致位于 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附近 确定界线乙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母 A 地形 B 季风 C 气候 D 植被 3 北方地区位于界线甲以东 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 年降水量多于 400 毫米 农业生产类型 以 业 种植或畜牧 为主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 降水较 气候干旱 农业生产类型以 业为主 4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 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厚 南方地区民居屋顶坡度较 墙体高 在传统交通运输方面 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地区河流众多 以 为 主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4 2 第 11 页 共 13 页 14 3 15 1 16 1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龙岩市上杭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杭古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拟聘用人选(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北京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单位招聘2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辽宁沈阳盛京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沈阳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验证表课件
- Ifebemtinib-tosylate-BI-853520-tosyl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装修复原工程现场现场施工协议模板模板协议模板合同7篇
- 2025福建龙岩市上杭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杭古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拟聘用人选(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河北沧州泊头市中医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9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贵州罗甸县第一医共体沫阳分院招聘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线上社群行业技术规范与发展
- 借款合同中国农业银行担保借款合同3篇
- 雨水管网扩容改造工程建设方案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网计算机考试题库含答案(精练)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月考测试卷(一)(范围:游戏分享至第一单元)(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镀工业园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秋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风向》教学设计
- 建筑装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 不锈钢栏杆施工全流程方案
- 国企人力资源岗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遵守规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