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3分)1.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高兴,就像_;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_;不是所有的职称都表达才能,就像_;不是所有的膜拜都表达虔诚,就像_。不是所有的名声表达实情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表达真诚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A . B . C . D . 2. (2分)从陈太丘与友期故事的启示中,为女主持选择一句最得体的话( )晚会上,仪态大方的女主持人出场时不小心摔倒在前台上,好不容易才爬起来,观众大笑。但她却神情自若地说:“_”于是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A . 各位观众,我刚才不小心摔倒了,谢谢大家的捧场。B . 各位观众,我刚才太激动了,所以摔倒了。C . 各位观众,请安静!这是晚会开始前的一个插曲。D . 各位观众,我为你们的热情而倾倒,谢谢你们。3.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虔诚(qin) 毋宁(w) 惊骇(hi) 诘问(ji)B . 掳走(l) 羸弱(li) 彷徨(png) 惩罚(chng)C . 可汗(k) 惧惮(dn) 紊乱(wn) 菌子(jn)D . 炽痛(ch) 殷红(yn) 眼翳(y) 解剖(po)4. (2分)下面对大自然的语言1到3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B . 第二段主要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C . 如果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将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D . 如果将文中“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也是可以的。5. (1分)下面一段话不符合说理顺序,请加以调整。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_6.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B . 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C .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了汪曾祺。D .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事业。7.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A . 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B . 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C . 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D . 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02分)8.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有人会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1)第自然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凡事都有两重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台风的“两重性”是什么。9. (2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_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雹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到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认真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应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赋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刀的洗礼:_芬芳:_(2)第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其作用是什么?(3)第段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意思?(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4)根据文意,解释“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的含义。 (5)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 (6)读了本文后,你有何心得?请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 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2)第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仿照划线句子的格式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3)如何理 解第段中划线的句子。(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_ _11. (2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少年的月夜张叶对六岁的乐乐来说,九岁的阿保就像他的闰土哥。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觍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兮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阿保穿着件白背心,趿拉着一双满是黑泥的拖鞋,头发很长很乱,都直立着。最初,他用审视的、提防的眼神看着乐乐。这年月,即使农村的孩子,也都在学校学会了普通话,他弄懂了乐乐的语言后,开始跟乐乐一起玩积木。阿保也有不少玩具,断腿的奥特曼、缺了顶棚的托马斯,还有变了形的小火车轨道。乐乐瞪着晶亮的小眼睛喊道:“我以为你是穷孩子呢!”妈妈赶紧制止他并不安地看着阿保,但阿保没有说话。对于这个寡言的孩子,妈妈心存戒备,生怕他出其不意地打乐乐,可乐乐不明白妈妈怎么会有这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乐乐瞅个空子,央求阿保带他去追后院的鸡鸭,阿保灵敏得像个猴子,老母鸡看见他都吓得发着抖蹲下来。院中的老杨树上,住着一只松鼠,阿保爬到树杈上去抓,乐乐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树下有个猪圈,那头耳朵遮着眼皮的花猪不时瞥他们一眼,墙角一个露天的粪池被雨淋得快满了。松鼠逃到树梢去了,阿保从树上下来,带乐乐去二楼淘他的玩具箱。楼梯是用铁焊的,看上去很陡,但是站到二楼阳台上就能够到树上的橘子。乐乐的妈妈这时候追过来:“天哪!乐乐你爬那么高干吗!多危险啊!你看这猪圈,这粪池!掉下去可就完了!”阿保的奶奶喊他吃饭,一碗很黑的肉,是昨天没吃完的,奶奶也不舍得吃,一顿赶着一顿给阿保留着,乐乐说:“我妈妈说吃剩饭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癌症。”妈妈喊乐乐回家吃饭,用湿纸巾给他擦去满手的灰尘,顺便问阿保的成绩好不好。阿保奶奶抱怨道:“阿保脑子笨,我和他爷爷又不能辅导,他回回都考不好。”夜晚孩子们消停下来,老年人不允许过早开灯,他们只好坐在门前的水泥台阶上聊有趣的事。阿保告诉乐乐,上学要步行三里路,路两边都是稻田,一汪一汪的水里面有很多青蛙。他随身带一个打火机,有时候会偷偷点燃路边的野草,有时还会挖田里的泥巴捏小人,沟里的水不深,但是掉下去可很难上来,沟的尽头是用来浇地的水井。这些让乐乐听得入了迷,抬头望见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照着小院对面那片亮洼洼的菜畦。乐乐说:“农村的月亮可真干净,跟刚洗完的脸一样!”阿保问:“城里没有月亮吗?”乐乐说:“城里的月亮容易和路灯弄混。”阿保就想:那得多大的路灯啊!要是每一盏路灯都跟月亮一样大,那该多神奇呢!对了,妈妈爸爸肯定每天都能看到那么大的月亮。明天小长假就结束了,这是最后的月夜。乐乐像跟妈妈撒娇一样倚着阿保的肩膀,明天的分别让他有些伤感。这时奶奶出来吓唬他:“你爸妈说明天把你放这里,让你每天和阿保哥哥一起上学。”乐乐一脸恼怒:“我才不要当留守儿童!”说完他回头问阿保:“哥哥你是留守儿童吗?你妈妈呢?”阿保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乐乐,妈妈和爸爸都去上海给他挣钱去了,爸妈很爱他,所以要挣很多钱将来好送他出国读书,爸妈还答应他下次回来给他买个平板电脑。“可是妈妈说,平板电脑对眼睛不好!”乐乐一本正经地说。蛐蛐儿的鸣唱越来越响,青蛙跟着伴奏。台阶上的两个孩子都不肯回屋,他们望着天空,各自想着心里的月亮。(选自金羊网,有删改)(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以“少年的月夜”为题,简洁、新颖。结合全文,说说乐乐、阿保心中的“月亮”到底是什么。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闰土的故事还是赖在妈妈怀里听来的,乐乐每天都会觍着脸哼唧:“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摸摸,妈妈讲故事”贱兮兮的童声让爸爸直呼肉麻,乐乐已经知道撒娇是会被别人笑话的,但他乐意,谁管得着。(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为什么乐乐觉得农村的月亮“干净”,阿保觉得城市的路灯很“神奇”? (5)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让这些留守孩子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材料二) 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情绪、交往等等一系列问题。假如你是文中的阿保,你希望社会、学校、家庭给予你怎样的关爱,谈谈你的想法。12. (20分)阅读君子动手不动口,完成下列小题。君子动手不动口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雄辩家,有人问他雄辩之术的第一要点是什么。德谟克利特回答说:“行动。”“第二点呢?”“行动”“第三点呢?”“依然是行动。”雄辩家如此推崇行动,令人不解。若细思之,实有真理。君子动口不动手近乎于假清高,君子动手不动口才是王道。因为动口不动手的人,其知识常常是脆弱、迂腐的,其情感每每是隔膜、做作的,其人生往往是苍白、干枯的。动手不动口的人才更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在跌倒中寻找站起来的力量,在巅峰也不忘曾于山脚的彷徨。进言之,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不但假清高,更可能是危险的。西晋末年的王衍,就是一个动口不动手的大名士,结果被石勒令人排墙而杀。死前王衍反省说,我们既使不如古人,但如果平时不浮华虚诞,空说无凭,而是努力行动,匡扶天下,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清谈误国”,就是后人对王衍的评价。既如此,有抱负的人,必须动手。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你空喊一千句献爱心的口号,不如去给山区孩子送一份免费午餐;你在屋子里发一千句牢骚,不如走出去为弱势者做一件不起眼的实事,譬如亲手扶起一位跌倒的老太太;你在网上网下当愤青,不如举起手对强权者来一次微不足道的阻击,譬如随手拍公车私用。宙斯派赫尔墨斯将两件礼物带给人类:一件是羞耻感,一件是正义感。赫尔墨斯问宙斯,是否应将这两件礼物只分配给其中一些人,就象木匠或商人的才能一样?宙斯的回答是“不”,因为一个社会只需要一部分人是木匠或商人,却需要每个人都有羞耻感和正义感,否则这个社会注定是维持不下去的。因此,应该把羞耻感和正义感分配给所有人,并让他们在行动中保有羞耻感,抒发正义感。不动口,保持沉默的高贵;动手,为自己也为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为什么君子要动手不动口? (3)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4)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作者却认为“君子动手不动口”,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说说你自己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楚) 三、 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24分)13. (15分)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至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已有13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因此自杀。这款游戏籍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引起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鲸”死亡游戏,并及时举报。(1)阅读材料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认为这样一款反人类、反生命的死亡游戏为什么会让一部分中学生沉溺其中?请试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3)如果你的朋友陈泥沉溺于“蓝鲸”游戏,你将怎样劝说他?14. (1分)古城襄阳,如今已有18.2万志愿者,在贫困人员家中,在孤寡老人床前,在失学儿童身后,在公益活动现场,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用温暖的双手焐热无数冰封的心灵,他们崇尚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于是,你想和同学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你对大家说:_15. (5分)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16. (3分)悼念玛丽居里这篇悼词只用“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一句话概括了居里夫人的_,而用大部分篇幅赞颂居里夫人的_和_,构思巧妙,反映了爱因斯坦睿智的思想。四、 语言表达 (共6题;共25分)17. (1分)请仿照下列形式,为伏尔泰写一句墓志铭。生甲:伏尔泰,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一个播种火种的巨人。生乙:思想与行动的巨人伏尔泰。我的创意:_18. (8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供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抖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坠落,如果您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径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中来的。错别字_改 正_19. (4分)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人缺处,选择正确的顺序。爱心是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