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应试归纳)_第1页
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应试归纳)_第2页
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应试归纳)_第3页
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应试归纳)_第4页
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应试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应试归纳 一 四字成语包涵的丰富哲理 1 守株待兔 把偶然当必然 把现象当规律 2 刻舟求剑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3 杞人忧天 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4 画龙点睛 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 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 擒贼先擒王 牵 牛要牵牛鼻子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等同属此理 5 画蛇添足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 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 决不能主观地 任意地歪曲它 6 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认为主现感觉决定客观存在 是荒谬的主现唯心主义 又如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郑人买履 削足适履 等 亦属此 义 7 郑人买履 做事死板教条 不从实际出发 终将一事无成 8 凿壁偷光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9 舍本求未 颠倒主次矛盾关系 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10 庖丁解牛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 按规律办事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1 纸上谈兵 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12 因势利导 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 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13 田忌赛马 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 会引起质的变化 14 胸有成竹 认识了事物的规律 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15 东施效颦 只单纯仿效形式 不研究实质内容 16 邯郸学步 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 但不可不顾个性 一味模仿 生搬硬套 比喻不动脑筋 一味模仿别 人 结果弄巧成拙 闹出笑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 心中有数 而且还要善于开 动脑筋 积极思维 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又如 东施效颦 囫囵吞枣 等同属此类 17 教学相长 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 而且是统一的 18 防微杜渐 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19 好事多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0 讳疾忌医 回避和掩盖矛盾 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21 揠苗助长 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 必然要受到惩罚 又如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等亦属此类 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以遵 循客观规律为基础 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2 量力而行 是说在实际工作中 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 使主观违 背客观 23 对症下药 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以及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万物无相异 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4 对牛弹琴 比喻不分对象 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 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 张冠李 戴 照办照抄 一刀切 一风吹 等同属此类 25 竭泽而渔 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顾眼前利 益 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 又如 杀鸡取蛋 毁林种田 等 同属此类 26 本末倒置 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不分主流与支流 主次颠倒 又如 喧宾夺主 得不偿失 兼收并蓄 良莠不分 等 亦属此类 27 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如同唇齿相依 又如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大河有水小河满 小河无水大河干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等 同属此理 28 看相知命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 臆造出一种 联系 又 如 喜鹊报喜 乌鸦报丧 彗星 不祥之照 等 同属此类 37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这是说事 物是变化 发展的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又如 后生可畏 后来者居上 以 及韩非的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等 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29 故步自封 违背了发展的观点 看不到事物的变化 发展 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 又如 因 循守旧 墨守成规 不敢越雷池一步 以及董仲舒的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等 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0 水滴石穿 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 会引起质的变化 又如 不 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契而不舍 金石可镂 等 同属一理 31 适可而止 体现了适度的原则 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 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 所 以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 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这就是掌握尺寸 坚持适度 又如 过犹不及 物极必反 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32 声东击西 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 声东 是假象 击西 是真象 其本质是迷惑敌人 保存自 己 又如 欲擒故纵 围魏救赵 项庄舞剑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等 同属此理 33 买椟还珠 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 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 于是出高价买了盒子 而把宝贵的珍珠却 还给了卖者 比喻只看现象 不看本质 又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亦属同理 34 熟能生巧 是说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 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就必须深入实际 反复实践 切忌 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 54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比喻感性材 料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 方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由于人们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 真伪并存 彼此相隔 表里未辨 所以 需要经过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的分析综合过程 才能形成理性认识 又如 多想出智慧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等 同属此义 35 学以至用 是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 而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 那种 坐而论道 纸上谈兵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6 苦尽甘来 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 不怕苦 不怕累 敢与困难作斗争 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正如 马克思所说的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 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 才有希 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又如 蒲松龄落地自勉联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 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同属此理 二 八字成语 俗语中包涵的丰富哲理 1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物质运动是有其规律的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2 量力而行 尽力而为 既要遵重客观规律 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行而上学孤立地 片面地看问题 4 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 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5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从客观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 张冠李戴 良莠不分 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 混淆事物的性质 7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任何事情都在一定条件互相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8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9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10 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 矛盾就会转化为它的 对立面 11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坚持两点论 全面地看问题 又如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等同属此类 12 水滴石穿 积叶成书 事物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13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只见部分 不见整体 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14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 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 广阔的发展前途 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又如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等 也是比喻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5 竭泽而鱼 杀鸡取卵 无视联系的客观性 只顾眼前的利益 不顾长远利 益 16 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17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关键性部分有时能影响联系的成败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 既要顾全大局 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 否则 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 又如 木桶原理 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 也是这个意思 18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否则就弄不清事物的性质 得出错误的结论 19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侯都不能忘记的 20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说明同一事物 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 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 一张 清明上 河图 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 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 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21 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 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22 入山问樵 入水问渔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坚持两分法 全面地看问题 反对一点论 24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 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 宗教传闻 科学 幻想 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 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25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离不开运动 物质 是运动的载体 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26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说明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 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 导下 克服困难 赢得胜利 27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 发展 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就必须破除旧 观念 破除迷信盲从 实事求是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从中引出规律性 按规律办事 这两者是统一 的 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思想就不可能解放 反之 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也就谈不上实事求是 了 28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 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 转化 又如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满招损 谦受益 居安思危 等都包含着矛盾同 一性原理 29 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 搞一点论 否定两分法 又如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等同属此类 30 抓好典型 兼顾一般 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 抓重点和关键 又如 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学会弹钢琴 等都是这一道理 31 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 是说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 就必须掌握推理的思维方法 因为 只有学会推 理 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 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32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而获得的 离开了实践 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又如 真理无价宝 实 践里面找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干 不打不相识 等 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33 入山问樵 入水问渔 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 渔民了解水的习性 故要 入山问樵 入水问渔 这 句俗语说明人们想问题 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三 俗语谚语包涵的哲学思想 1 百闻不如一见 实践出真知 2 有志者 事竟成 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 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 反之 会阻碍事 物的发展 又如 满招损 谦受益 人定胜天 事在人为 心灵手巧 等亦属同理 3 荷花虽好 也要绿叶相扶 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 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因为 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又如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 等 亦属同理 4 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 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不分主次 抓了次要的 丢了主要的 又如 眉毛胡子一把抓 亦属此类 5 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 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 哪个是次要的 要求我们 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 所以在观察 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6 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的关系 局部离不开整体 否则 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所以想问题 办事情 必须着眼整体 顾全大局 又如 国兴则家昌 国破则 家亡 等 同属此理 7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 即规律性 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又 如 谚语 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又如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名师出高徒 哥们义气害死人 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9 师傅引入门 学艺在个人 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外因作用再大 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否 则 再高手艺的匠人也 朽木难雕 10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 要分清是非 辨别善恶 权衡利害 有益的事 应持之以恒 促使它的质变 有害的事 应防微杜渐 阻止它的转化 11 万变不离其宗 是说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的 现象无论怎样变化 它都是本质的表现 12 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龙画虎难画骨 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 面的 片面的认识 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 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13 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 从而激励自 身不断地追求知识 扩展视野 深化认识 正如恩格斯说的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 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又如 吃一暂 长一智 失败乃成功之母 学然后知不 足 等 同属此理 14 事实胜于雄辩 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 说了不算 做出来再看 路遥识马力 日久见人心 等 同属此理 15 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明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事物及其 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70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自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不了解什么就承 认不了解什么 这样的态度才识明智的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要把自己当作客观事物来把握 从自己实际 出发 正确认识自己 16 众人是圣人 是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 也创造了精 神财富 那种认为 英雄造世事 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又如 三个臭皮匠 顶一个诸葛亮 也是说 这个道理 17 活到老 经不了 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 停止的观 点 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18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 意识在后 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19 劈柴不照纹 累死劈柴人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否则 就不能成功 20 黄金无足色 白壁有微瑕 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亦属此类 21 瞎子摸象 比喻只认识事物表面的 片面的现象 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 现象与本质 二者不同 现 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它是片面的 多变的 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 而本质是事物 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2 盲人骑瞎马 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 是一种盲目的实践 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的反映 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又如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即是这 个道理 23 失群孤雁终难行 比喻个人的实践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 有所成就 必须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否则 将一事无成 四 古诗词中包涵的哲学思想 1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2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没有的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 4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 认真读书的同时 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 会实践 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 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 运用 检验和发展 又如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也说明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前途是光明的 6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 立场不同 就会得出不同的结 论 意识正确与否 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 观点 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 有理 亦属此类 7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事物的运动 变化 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新事物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必定能战胜旧事物 8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牵牛要牵牛鼻子 同理 9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0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坚持两分法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1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没有无因之果 事物只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比喻人 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 也是各种艺术活动的源泉 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 动活泼的素材 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12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事物发展总的趋 势前进的 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是前进中的曲折 在曲折中前进 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 要想到 可能出现的困难 在逆境中 要看到光明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又如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