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C卷_第1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C卷_第2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C卷_第3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C卷_第4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121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 大杂居 小聚居 的特点 B 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 汉族全部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 D 各民族均匀分布 2 2 分 从纬度位置来看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A 北温带 B 南温带 C 热带 D 北寒带 3 2 分 下列现象中 与我国地势的特点无关的是 A 我国许多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 B 我国东部面向海洋 由于地势 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 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大 D 我国许多水电站都分布在阶梯的交接处 4 2 分 黄金水道 多河港 体现了长江的 A 水能丰富 B 灌溉价值 C 航运价值 第 2 页 共 15 页 D 养殖效益 5 2 分 2006 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发生于秋末 春初季节 B 除西藏 云贵高原外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 台风是灾害性天气 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 台风带来大量降水 可缓解伏旱 6 2 分 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直接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气候 D 地形地势 7 2 分 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单位中 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是 A 四川省和陕西省 B 湖北省和河北省 C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江西省 D 河南省和湖南省 8 2 分 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A 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B 购物时向商场索取塑料购物袋 C 注意卫生 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D 节约用电 做到随手关灯 人走灯熄 第 3 页 共 15 页 9 4 分 读 省级行政单位轮简图及相关山脉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 甲 冀 太原 B 乙 闽 福州 C 丙 青 西宁 D 丁 皖 武汉 2 图中山脉 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 又是第二 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10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受地势的影响 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 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 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 C 北方河流水量丰富 汛期长 含沙量多 无结冰期 D 南方河流水量丰富 汛期长 含沙量少 无结冰期 11 2 分 关于下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 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A 山脉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B 山脉是我国地势二 三阶梯的分界线 C 黄河依次流经图中的青 甘 宁 内蒙古 晋 陕 豫行政区 D 图中所示河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凌汛 和 地上河 12 2 分 四地中最晚迎来新一天的地方是 A 漠河 B 帕米尔高原 C 乌苏里江 D 曾母暗沙 13 2 分 气象经济 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合适的是 A 出海捕鱼 B 外出春游 C 户外活动 D 高空作业 14 4 分 12 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 胡锦涛主席亲赴澳门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并发表重要讲话 祝愿澳门和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据此回答问 1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第 5 页 共 15 页 A 省 市 县 B 中央 省 县 C 省 县 乡 D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2 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A 哈尔滨 B 台北 C 昆明 D 香港 15 2 分 书本和纸张的原料来自木材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16 2 分 山脉是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大兴安岭不是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C 第二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D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17 4 分 海绵城市 即城市能够悚海绵一样 下雨时吸水 蓄水 渗水 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 水 释放 并加以利用 天津也要建设海绵城市 第 6 页 共 15 页 1 海绵城市能使天津在雨季时 A 减少积水 B 吸烟除尘 C 净化空气 D 减少垃圾 2 屋顶绿色花园的功能主要是 A 美化城市环境 B 发展绿色农业 C 增加经济收入 D 增加粮食产量 18 2 分 我国十五计划中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分布如图 关于四大工程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B 四大工程中 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青藏铁路 第 7 页 共 15 页 C 西气东输优化了能源结构 D 西电东送中 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 19 2 分 如图是我国东部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图 叙述正确的是 A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比较小的河流 B 松花江是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C 长江上游水运发达 有 黄金水道 之称 D 珠江汛期最短 水量最大 20 2 分 有关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 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C 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21 2 分 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海洋性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 多气象灾害 D 气候复杂多样 干旱面积广大 第 8 页 共 15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22 14 分 读下面的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 大洋的名称 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大部分陆地位于热带的大洲是 2 图中 两大洲的大陆分界线是 3 写出图中 A B 两点的经度 A B 我国位于 半球 东 西 23 10 分 读图回答 1 图中 A B C 中 代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云南省位于第 级阶梯上 第 9 页 共 15 页 2 分别写出 A B C 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A B C 3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4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5 受地势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河流 奔流入海 沟通了 交通 方便了沿海与内地 的联系 并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 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24 11 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请判断 此河是我国的 河 2 图中所示发生在 河段 主要流经 地形区 河道变 坡度变 流速 泥沙沉积 河床 形成 3 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若要从根本上治理下游水患 必须在 上游 中 游 下游 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对黄河进行综合整治 25 8 分 北纬 30 中国行 节目展现了北纬 30 沿线的地理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 结合如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10 页 共 15 页 1 沿 30 N 附近的省区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 我们可以 B 处 登黄鹤楼感受长江的壮观 在 D 处 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麻婆豆腐 在 E 处 欣赏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精华 将图中 字母代表的省区全称填在横线上 2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物产丰富 被誉为 之乡 其工业基础雄厚 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是我国最大的 性工业基地 3 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 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 属于 气候 降水丰富 雨热同期 自然条件优越 线 图中的主要铁路干线名称 在此跨越长江 交通便利 26 5 分 建设超过十年之久 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2014 年 12 月 12 日正式通水 结 合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我国水资源的 空间 时间 分布不均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汉江之水调入缺水的华北地区 汉江是长江 上 中 下 游的 支流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 省穿过黄河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大大缓解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等地区的严重水荒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 决华北缺水问题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 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 缩减农田面积 以降低用水总量 第 11 页 共 15 页 C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 推广喷灌 滴灌 发展节水农业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121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9 2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第 13 页 共 15 页 14 2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