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方法_第1页
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方法_第2页
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方法_第3页
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方法_第4页
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 随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科技进步 职业病危 害因素检测方法与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如尿铅测定也制定了一 些新的方法和标准 这对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现就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 谈谈尿铅测定与质量控制的体会 一 尿铅测定的目的尿铅测定的目的 为了满足铅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护和铅中 毒的诊断 治疗和疗效评价 二 尿铅测定的方法二 尿铅测定的方法 N No o标标 准准 方方 法法 名名 称称标标准准号号申申报报 1尿中铅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 T17 19961992 2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 T18 19961992 3尿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WS T19 19961992 4尿中铅的示波极谱测定方法WS T91 19961995 5尿中铅和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1999 注 尿中铅 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 中毒控制所李春玲在 卫生研究 2002 年 04 期发表了 样品不需处理经稀释可直接测定 铅 镉 2 种元素 目前还没有作为标准方法颁布实施 现在有条件的单位大都采用 WS T18 1996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 收光谱测定方法 可能还有极少数基层单位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测 定方法或其它方法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 只要严格 质控 其测定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三 尿铅测定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控制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 程序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 记录表 格 2 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参考物质 一级标准参考物质的使用 3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 真实客观 边实验边记录 信息充分 使实验可以复现 四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铅的质量控制 由于仪器设备运行状态 分析者的操纵熟练程度 测量时四周 环境的变化 以及纯水 试剂 电源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都会 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质量控制就是把分 析工作中的误差减少到一定的限度 以获得正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检测过程中化学试剂和实验用水的选用 器皿 容 器选择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样品制备 仪器条件等几个环节 1 化学试剂和实验用水的选择 分析测定时 试剂空白的大小直 接影响测定结果的正确性和复现性 选择化学试剂和实验用水是做 好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良好开端 在条件允许下 选择超纯水 无机 酸尽量使用优质酸或纯酸 理化检测在日常工作中应特别留意对化 学试剂的验收工作 以确保检测质量 实验时应该把试剂空白降到 可以忽略 2 器皿 容器的选择 容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为表面吸 附 实验室应选用特隆聚乙烯材料的容器 通常国内实验室为硝酸 1 5 泡一次后 纯水清洗就使用 我们一般先用硝酸 1 5 泡 24 小时 直接用纯水清洗后晾干 再用硝酸 1 5 泡 24 小时 直接用 纯水清洗后晾干后使用 3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样品的测定值应该落在标准曲线的线性上 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为 0 1 0 6 之间 标准曲线为 4 6 个点 重复读 数 2 次以上 标准溶液使用液应现配现用 选择溶剂应与样品溶剂匹 配 根据不同的元素应选用不同的曲线校准方法 尿铅测定 基体对测定有干扰 可以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 通过 配制相同或相似基体的标准溶液加以校正的样品测定 如加入基体 改进剂能将干扰消除的样品测定 样品中加的基体改进剂也要加入 标准溶液中 还有是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 cX 依次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 cO 定容后浓度依次 为 cX cX cO cX 2cO cX 3cO cX 4 cO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 AX A1 A2 A3 A4 以A对浓度C 做图得一直线 图中cX 点即待测溶液浓度 标准加入法是将不同量的标准溶液加入到一定体积的样品中 配 成标准系列 标准系列包括试剂空白 样品和 3 4 个加标样品 在相同的 条件下测定后 绘制如图的标准曲线 编编 号号1 12 23 34 45 56 6 试剂空白 同体积截至 样品本底 加标 1 样品本底 加标 2 样品本底 加标 3 样品本底 加标 4 样品本底 浓度0X1234 测定吸光度A0A1A2A3A4A5 相关性计算A0 A2 A1A3 A1A4 A1A5 A1 标准加进法是一种消除干扰的一种方法 本法不足之处是不能 消除背景干扰 所以只要消除背景干扰才能得到待测样品的真实含 量 否则结果会偏高 当样品中基体含量高而成分不详或变化不定 时 很难配制成与样品基体相似的标准 这是必须采用标准加进法 将试液的标准曲线斜率和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斜率比较 可知基体 效应是否存在 一是试液的标准曲线斜率大于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 斜率 表明基体存在增敏效应 二是试液的标准曲线斜率小于待测元 素的工作曲线斜率 表明基体存在抑制效应 三是试液的标准曲线 斜率即是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斜率 表明无基体效应 使用标准加进法要留意几个题目 该方法仅适用于吸光度和 浓度成线形的区域 校准曲线应是通过原点的直线 为了得到较好 的外推结果 至少采用四个点 首次加进的浓度最好与待测元素的 浓度大致一样 标准加进法只能消除物理干扰和稍微的与化学无关 的化学干扰 由于这两种干扰只影响校准曲线的斜率而不会使校准 曲线弯曲 与浓度有关的化学干扰 电离干扰 光谱干扰以及背景 吸收干扰 利用标准加进法是不能克服的 一般生物材料的检测都 用到标准加进法 4 样品制备 样品的取量要合适 取样量根据样品的含量来定 一般情况我们通过预实验知道样品的大概含量后确定样品的取量和 定容体积 在考核中 我们一般控制样品的吸光度值在 0 2A 左右 这个吸光度值稳定 精密度高 测量轻易 样品的酸度一般控制在 0 1mol L 0 6 以下 酸度过大 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 5 仪器条件 石墨炉法 原子化过程 分为干燥 灰化 去除基体 原子化 净化 去除残渣 四个阶段 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1 石墨管的选用 石墨炉法需要根据待测元素及样品选择适 合的石墨管 石墨管一般有三种 普通石墨管 涂层石墨管 平台 石墨管 普通石墨管适用于一些原子化温度底的元素测定 涂层石 墨管适用于一些原子化温度高的元素 平台石墨管使用于一些基体 复杂的样品如生物样品 在测定一些元素 往往要在石墨管外表面 添加一层膜 来达到很好的灵敏度和检出限 同时延长了石墨管的使 用寿命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用到的石墨管是普通石墨管和涂层石 墨管 普通石墨管在测定一般食品和生活饮用水中的铅 能达到良 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2 升温参数的选择 在石墨炉分析中 石墨炉的升温参数在 整个分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做好灰化温度和吸光度关系曲线 图 原子化温度和吸光度关系图及背景吸收和吸光度关系图尤为重 要 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最佳的升温参数 在处理一些基体复杂的样 品时选好升温参数更为重要 3 仪器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一般都是自动进样 在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进样的质量 包括进样量的大小和进样管的进 样深度 进样要保证进样完全和灵敏度 所以在进样量为 20uL 时 一般建议进样深度为离石墨管内壁底部剩三分之一左右 具体的进 样深度由进样量来决定 有时 由于进样管不够干净 测定粘稠大 的样品时常使样品沾在进样管上而使进样不完全 吸光度下降 所以 我们要留意清洁进样管的内外壁 在直接测定尿中铅时 我们经常 碰到这种情况 影响测定结果 6 平行测定 由于测定过程中无法避免随机误差 而随机误差 大又会导致成为大的测定误差 要减少测定中的随机误差 增加同 一份样品的测定次数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7 加标回收 加标回收是指向样品中加进一定量的待测物质 然后与样品同时进行前处理和测定 观察加进的待测物能否定量回 收 考核样品分析中加标回收尽量接近 100 加标回收的作用是样 品前处理是否合格 测定中是否存在干扰 加标回收接近 100 也不 能代表考核结果完全正确无误 它不能检查标准物质本身所带来的 误差 不能检查加和性干扰 如背景吸收 所以 作好加标回收的同 时还要采用其他质量控制手段才能更好地做好样品检测 加标量应 尽量与样品中被测物的含量相近 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得超过方法的 检测上限 9 标准样品的选择 选择基体和浓度相似的标准参考物质同步 进行分析 这是最好的质量控制方法 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往 了解标准样品 购买标准样品 选择好标准样品 尿铅测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生物监测 即评价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接触化学物的内剂量和健康危险度 2 测定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原形的浓度 如测定血 尿中铅 生物监测是测量接触化学物后 生物材料中该化学物或其代谢物的含量 或产生的生物效 应 用以评价工人接触化学物的剂量和健康危险度 生物监测技术是生物监测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包括样品的采集 运输 保存 处理 分析和质量保证等 6 尿铅 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研究尿铅 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 2004 10 25 来源 本站整理 题 名 尿铅 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作 者 郑丹 1 陆慧萍 1 张裕曾 1 王晓宇 校对 2 机 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2 不详 刊 名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9 年第 26 卷第 1 期 65 69 页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尿 铅 镉 基体改进剂 文 摘 目的 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铅 镉的方法 方法 用石墨 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标准加入法模式对氯化钯等 3 种基体改进剂和石墨炉参数进行 了优化选择 建立了用一套经同样处理的样品测定尿中铅 镉含量的方法 结果 在所选实验条件下 铅的线性范围为 0 60 g L 加标回收率为 96 81 101 06 检测限为 0 0028 g L 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 0 97 3 24 镉的线性范围为 0 3 g L 回收率为 99 02 100 34 检测限为 0 0022 g L 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 0 68 3 05 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准确 稳定 灵敏 经济 简便等优点 能够满足铅和镉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护和铅 镉中毒的诊断 治疗和疗效评价 为最常用的生物监测材料 采集容易 不损伤受检者 能采集较大量的样品供测定 许多 化学物经机体吸收 代谢后 经肾脏随尿排出原型或代谢构 而且排泄量可反映机体接触 化学物的程度和体内的平衡状况 尿作为生物监测材料的缺点是其成分受饮食 气候 劳 动强度等影响较大 尿样的采集尿样的采集 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 监测物的性质 代谢和生物半减期 以及所选用的监测方法 来确定尿样采集的时间 数量和保存方法 以采样时间而言 可分为采集一定时间内的全 部尿液和采集某 时刻的一次尿液两种 前者如收集 24 小时或 12 小时内的尿 能较好地 反映化学物的排泄量和机体的内剂量 受饮水量 出汗量等影响小 但收集较困难 后者 收集比较容易 根据需要和要求 选择班中 班后 班前尿或晨尿 但测得结果受尿量的 影响较大 最好同时测定尿比重或肌酐 将测定值进行校正 采集尿样的容器常用带盖的 广口玻璃瓶或塑料瓶 采样前 一定要清洗干净 容器壁不应含有被测物 也不吸附被测 物 采样量按测定需要而定 一次尿最好收集 100mL 以上 以便用于测定比重或肌酐 尿样浓度的校正尿样浓度的校正 为减少尿量的影响 一次尿样的测定值必须进行校正 尿比重校正法是用尿比重计测 量尿的比重后 用下式计算校正系数 将测得的尿中化学物或其代谢物的浓度乘以校正系 数 即得校正后的浓度 式中 1 020 为我国规定的尿样标准比重 比重低于 1 010 过分稀释的尿 经比重校正 后的浓度会出现不适当的偏高 而比重大于 1 035 过分浓的尿 则结果会不适当的偏低 比重低于 1 010 或高于 1 035 的尿样应弃去 重新采样测定 3 33 3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应贯穿生物监测的全过程 它涉及抽样的代表性 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标准曲线的正确性 测量仪器计量性能的可靠性 实验室环境 测量程序和操作技能等均 影响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建立一个科学 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初理论和技术外 还 有质量政策 组织机构 管理制度 经费 器材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配合 12 3 3 13 3 1 选择适当的采样时间选择适当的采样时间 已经制订的生物监测指标 每项都明确规定了采样时间 这是根据每个化学物在体内 毒代动力学的特点规定的 每次采样都应按规定时间进行 以正确评价内剂量 并保证监 测数据的可比性 3 3 23 3 2 防止污染和损失防止污染和损失 监测过程中任何污染和损失都将给测定结果造成误差和错误 在作生物材料中微量或 痕量金属监测时 更要防止污染 采样和测定所用的全部用品 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和防尘 存放 在样品运输和贮存过程中 要防止外来化学物的玷污 样品中水和待测物的挥发 样品的腐败变质等 在测定过程中 所用的水和各种试剂的杂质不能影响测定 3 3 33 3 3 使用规范化的监测方法使用规范化的监测方法 使用规范化的监测方法是获得准确监测结果的重要保证之一 我国 七五 期间已经 研制了 28 种化学物的 54 个规范化监测方法 可作为国内部分生物监测的标准方法 3 3 43 3 4 进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进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用质校样品或标准参考物质对实验室进行分析质量控制 已逐渐推广应用 我国已研 制成金属的血 尿和发标样 可供使用 因标样的价格较高 在日常质控中 可以使用质 控样品 尿镉的检测从采样到检测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把关 特别是工人尿 样采集前必须消除可能的环境污染 不良卫生习惯等造成的干扰 因此也特别需要工厂与工人密切配合合作 才能保证我所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石墨炉法 原子化过程 分为干燥 灰化 去除基体 原子化 净化 去除残渣 四个阶段 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原子光谱法的检出限 在最佳测试条件下 以重复多次 至少 10 次 测定的约等于 5 倍预期测定下限浓度的含基待测物标准溶液吸光度的 3 倍标准差 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 含量作为检出限值 检出限 g ml 度标准溶液测得的平均浓 标准差标准溶液浓度 3 石墨炉法 原子化过程 分为干燥 灰化 去除基体 原子化 净化 去除残渣 四个阶段 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化学干扰 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应 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 子化效率 是主要干扰源 化学干扰的类型 1 待测元素与其共存物质作用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 致使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减少 例 a 钴 硅 硼 钛 铍在火焰中易生成难熔化合物 b 硫酸盐 硅酸盐与铝生成难挥发物 2 待测离子发生电离反应 生成离子 不产生吸收 总吸收强度减弱 电离电位 6eV 的元素易发生电离 火焰温度越高 干扰越严重 如碱及碱土元素 化学干扰的抑制 通过在标准溶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冲剂来抑制或减少化学干扰 1 释放剂 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元素释放出来 例 锶和镧可有效消除磷酸根对钙的干扰 2 保护剂 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防止干扰物质与其作用 例 加入 EDTA 生成 EDTA Ca 避免磷酸根与钙作用 3 饱和剂 加入足够的干扰元素 使干扰趋于稳定 例 用 N2O C2H2 火焰测钛时 在试样和标准溶液中加入 300mgL 1 以上的铝盐 使 铝对钛的干扰趋于稳定 4 电离缓冲剂 加入大量易电离的一种缓冲剂以抑制待测元素的电离 例 加入足量的铯盐 抑制 K Na 的电离 测定条件的选择 1 分析线 一般选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测量高浓度时 也可选次灵敏线 2 通带 调节狭缝宽度 无邻近干扰线 如测碱及碱土金属 时 选较大的通带 反之 如测过渡及稀土金属 宜选较小通带 3 空心阴极灯电流 在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通量的情况下 尽量选较低的电 流 4 火焰 依据不同试样元素选择不同火焰类型 5 观测高度 调节观测高度 燃烧器高度 可使元素通过自由原子浓度最大的火焰 区 灵敏度高 观测稳定性好 6 石墨管的选择 非热解石墨管 热解涂层石墨管 7 温度选择 5 方法检出限和最低检出浓度 5 1 检出险 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是在给定的概率 P 95 显著水准为 5 时 能够定性区别于零 的待测物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 在最佳测试条件下 以重复多次 至少 6 次 测定的试剂空白吸光度的 3 倍标准差 或吸光度 0 02 处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作为检出限值 两者中取其最大值 原子光谱法的检出限 在最佳测试条件下 以重复多次 至少 10 次 测定的约等于 5 倍预期测定下限浓度的含基待测物标准溶液吸光度的 3 倍标准差 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 含量作为检出限值 检出限 g ml 度标准溶液测得的平均浓 标准差标准溶液浓度 3 色谱法的检出限 色谱法 包括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和其它仪器方法 在最佳测试条件下 以记录仪 2 格或 2 倍噪声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或含量作为检出限值 5 2 最低检出浓度 与样品采集密切相关的参数 最低检出浓度 样品采集体积 样品定容体积方法检出限 5 3 标准曲线的浓度点数 光谱法的标准曲线一般不少于 5 个浓度点 其中包括一个试剂空白的零浓度点 测定范围的净吸光度值 减零浓度点 应控制在 0 03 0 7 范围内 色谱法 不少于 3 个浓度点 同时以零浓度点作试剂空白测定 5 4 相关性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程度 它既标志着所绘制的标准曲线 的好坏 又影响样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色谱法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相关系数值通常要求达到 0 999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r 0 99 5 5 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法用于样品基体较简单 对测定不产生干扰的情况 5 6 标准工作曲线法 若基体对测定有干扰 可以通过配制相同或相似基体的标准溶液加以校正的样品测定 如加入基体改进剂能将干扰消除的样品测定 样品中加的基体改进剂也要加入标准溶液中 5 7 标准加入法 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 cX 依次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 cO 定容后浓度依次为 cX cX cO cX 2cO cX 3cO cX 4 cO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 AX A1 A2 A3 A4 以A对浓度C做图得一直线 图中cX 点即待测溶液浓度 标准加入法是将不同量的标准溶液加入到一定体积的样品中 配成标准系列 标准系列包括试剂空白 样品和 3 4 个加标样品 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后 绘制如图 的标准曲线 编编 号号1 12 23 34 45 56 6 试剂空白 同体积截至 样品本底 加标 1 样品本底 加标 2 样品本底 加标 3 样品本底 加标 4 样品本底 浓度0X1234 测定吸光度A0A1A2A3A4A5 相关性计算A0 A2 A1A3 A1A4 A1A5 A1 5 8 实验室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 程序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 记录表格 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参考物质 制备 一级标准参考物质的使用 6 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 6 1 真实客观 边实验边记录 6 2 信息充分 使实验可以复现 6 3 记录格式和存在的问题 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3 年 03 期 质量控制条件下测定尿铅两种方法的比较质量控制条件下测定尿铅两种方法的比较 陈安朝 黄安辉 吴维生 罗莎菲 李佩珊 摘要摘要 正 有人对不同的尿铅分析方法进行过比较研究 认为伺一尿样用不同的分析方 法所得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甚至有人认为采用不同的尿铅分析方法时 所定的正常值也应 有所不同 但大都没有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此我们在严格质量控制措施的情况下 对 双硫脘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了解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与所得结 果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 湖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 湖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职业 病学教研室 湖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 湖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 研室 湖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 关键词关键词 尿铅尿铅 两种方法两种方法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尿样分析尿样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 劳动卫生劳动卫生 与职业病学与职业病学 比色法比色法 湖南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 尿比重尿比重 正文快照正文快照 有人对不同的尿铅分析方法进行过比较研究 认为一同一尿样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得的 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1 甚至有人认为采用不同的尿铅分析方法时 所定的正常值也应有 所木同 幻 但大都没有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此我们在严格质量控制措施的情况下 对双硫踪比色法和原子 目的 建立直接稀释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 确保实 验结果处于受控状态 方法 以直接稀释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为基础 1 应 用空白值和标准均值质量控制图及控制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方法线性范围等方法 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为 0 40 g L 相关系数为 0 9998 RSD 为 3 3 10 回收率为 90 103 控 制图空白吸光值控制限 X 3S 为 0 0003 g L 0 0129 g L 控制图 20 g L 标准溶液均值控制 限 X 3S 为 15 38 g L 24 62 g L 结论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保证了直接稀释 石 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的结果稳定可靠 马鞍山职业卫生监管现状不容乐观 QQ 空间新浪微 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 0WWW ZYBW COM 发布时 间 2011 年 11 月 07 日 点击数 89 职业病网 字 体 小 大 前言导读 尘肺病 开胸事件 的发 生给全社会敲响了职业卫生监管的警钟 企业用工人 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怎样得到切实保障 日前 马鞍山 市卫生监督局对三县四区 含博望新区 职业卫生工作 进行集中督查指导 尘肺病 开胸事件 的 发生给全社会敲响了职业卫生监管的警钟 企业用工 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怎样得到切实保障 日前 马鞍 山市卫生监督局对三县四区 含博望新区 职业卫生工 作进行集中督查指导 主要抽取了各地监督机构及部 分企业 在企业现场详细调查部分劳动上岗前 在岗 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体检及档案的建立情况 在体检机构抽查了体检报告及仪器设备 对其服务水 平及能力评估 检查中发现我市职业卫生监管现状不 容乐观 通过督查及抽取部分单位 诸多问题凸显出来 部分县 区卫生监督部门职业卫生监督频次和力度大 幅下降 和县 含山县职业卫生监督能力和服务能力 非常薄弱 体检项目 体检结论达不到国家规范标准 重点工作进展缓慢 除雨山区外 其余的三县三区经 常性卫生监督覆盖率均在 40 以下 除当涂县外 各 区县尚无明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所有监督 机构所辖范围内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体检率较往年均有 明显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 马鞍山市卫生局要求省 市未调 整职业卫生监管职责以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按 照继续履行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及建设项目职业 卫生 三同时 的监管 全面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及职业健康体检机构的监督检查 要按照法定的 职责 全面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执法检 查 重点检查存在粉尘 有机溶剂 铅等严重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行业企业 检查劳动者职业性健康体检 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制度 的执行情况 要落实人员及时间 保证辖区范围内存 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监督覆盖率达到 100 建 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档案 三个县卫生监督 机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基 本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并逐级上报主动加强与安监部 门的联系沟通 及时通报职业卫生执法工作情况和问 题 切实保障劳务用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本文来自 职业病网 原文 地址 职业病防治法 对草案进行增加了相关的内容 QQ 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 0WWW Z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