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_第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_第2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_第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_第4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6666 分分 1 2 分 下列范围既位于东半球 又属于西经度的是 A 0 向东至 100 E B 0 向东至 180 C 180 向西至 160 E D 0 向西至 20 W 2 2 分 站在地球某点四面八方都是南方 该点的纬度是 A 0 B 90 S C 90 N D 23 5 N 3 2 分 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中纬度的点是 A 19 W 55 S B 0 26 N C 25 W 35 N D 140 W 65 S 4 4 分 读等高线地形图 如图 完成小题 第 2 页 共 14 页 1 孝感某中学组织暑期夏令营活动 在当地某个山区考察 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 现在 A B C D 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 结合地形 气候因素 从安全角度 你认为最合适的宿营地点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范围是山地地形 处皆为山脊 B 处坡度比 处陡 C 测得图中最高处气温为 20 那么 B 处气温应为 18 D 图中 AC 的图上距离为 1 8 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900 米 5 2 分 下列关于地图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陡 B 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中 比列尺越大的地图 表示的范围越大 C 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中 比列尺越小的地图 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D 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 第 3 页 共 14 页 6 4 分 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 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A 600 米 B 500 600 米 C 400 600 米 D 500 700 米 2 图中甲 乙 丙 丁 4 个居民点 最可能受到泥石流侵袭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2 分 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 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 8 厘米 4 厘 米 这说明 A 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第 4 页 共 14 页 B 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 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 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8 8 分 读图 回答下题 1 图中 A 所在的地形是 A 山顶 B 山谷 C 陡崖 D 鞍部 2 图中所示小河 F 的流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 3 测得山顶甲的气温为 20 D 处的气温为 21 2 则 D 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 678 米 第 5 页 共 14 页 B 578 米 C 478 米 D 378 米 4 量得甲 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 2 厘米 则其实际距离是 A 30 千米 B 3 千米 C 300 米 D 30 米 9 2 分 下图是按照一定的纬度或经度划分的半球图 根据图中海陆情况判断南半球是 A B C D 10 4 分 读下图 厦门到欧洲西部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6 页 共 14 页 1 与传统航线相比 北极航线的优势是 A 沿线经过的国家更多 B 一年中通航时间更长 C 缩短了距离 节省了能源 D 沿途看到的景观更丰富 2 从厦门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航线 依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 是 A 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B 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巴拿马运河 C 朝鲜海峡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D 朝鲜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11 2 分 新华社北京 4 月 13 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北京时间 4 月 13 日 21 时 55 分 在缅 甸 北纬 23 14 度 东经 94 87 度 发生 7 2 级地震 震源深度约 130 公里 这里多地震的原因 第 7 页 共 14 页 A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 12 2 分 沧海桑田 说明 A 人类可以在大海里种田 B 人类可以在大海种桑树 C 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D 海洋面积广 13 2 分 被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南极洲 D 大洋洲 14 2 分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 发现岩石中含有鱼 海螺 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 石 这说明了 A 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 海藻 海螺等 B 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C 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 而后山脉隆起 D 鱼 海藻 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15 2 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第 8 页 共 14 页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B 板块内部 C 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D 大陆内部 16 2 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地表被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B 现在的海洋曾经都是陆地 C 在板块交界地带火山 地震多发 D 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最不稳定 17 2 分 下列的描述中 属于气候特征的是 A 四季如春 B 清明时节雨纷纷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D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8 4 分 下图是 某年 6 月 5 日至 8 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图 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 最有可能看到电闪雷鸣的是 A 5 日 第 9 页 共 14 页 B 6 日 C 7 日 D 8 日 2 6 月 5 日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A 5 B 10 C 15 D 20 19 2 分 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 生活搭配合适的是 A 出海捕鱼 B 春游踏青 C 室外锻炼 D 树下站立 20 2 分 当 PM2 5 浓度过高的时候 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 在公路旁晨练 B 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 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 D 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21 2 分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变冷而形成的降水是 A 对流雨 第 10 页 共 14 页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22 2 分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 2 时 23 2 分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地球的形状 C 地球的运动 D 海陆分布 24 6 分 读图 回答下题 1 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A 5 B 10 C 15 第 11 页 共 14 页 D 20 2 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 由南向北逐渐递增 B 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C 由南向北先减后增 D 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3 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666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4 2 5 1 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