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_第1页
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_第2页
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_第3页
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_第4页
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 作者 作者 指指导导老老师师 摘 要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人物 他们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并称 于世 他们都以山水田园风物为主要创作对象 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二者的个 性差异 仍然显示出较多的不同 就思想来说 王维虽表面上亦官亦隐 但实质上 身心相 离 实现了由儒到佛的根本性转变 而孟浩然却始终生活在儒和道的矛盾中 就诗歌的 意境说 二者都创造出 静 但一个是佛教的 空灵 而另一个却是道家的 清幽 就艺术 表现看 王 孟诗都表现出画的效果 但王诗是山水画 而孟诗是风景画 风俗画 就创 作技巧看 王诗常用纯静态的空间景物排列 而孟诗却不仅善用动词 而且多用连词和助 词 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王 孟诗歌的 异同 关键词 王维 孟浩然 思想 意境 艺术表现 创作技巧 比较 目录 一 思想方面 二 意境方面 三 表现手法 四 创作技巧 序言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陶渊明和谢灵运 利用诗歌这个文学形式 前者抒写了大量田园生活情趣 后者歌咏大量的山水风光 他们都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人们思想的活跃 许多 学子四海游学 广泛交际 遍览祖国名山胜水 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 诗作兴盛起来 或抒发壮志豪情 或表达隐逸趣尚 这样 一个新的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便逐渐形成了 王维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两位并称的 杰出代表 王 孟并称首先是因为他们交情笃厚 志趣契合 其次是政治思想 一致 他们都曾是张九龄开明政治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并先后受到张九龄的引 荐 然而 王孟并称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成就 虽然王维早期创作了不 少边塞诗歌 但王维主要还是以描写自然景物著称于世 而孟浩然则是地地道 道的山水田园诗人 在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 他们都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 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然而 一棵树的叶子 看上去大体相同的 但仔细一看 每片叶子都不同 有共性 也有个性 有相同的方面 也有相异的方面 为 了使我们对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相似的表层上 而能够潜入反 映个性特点的深层中 我们所要求的 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本文即试图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比较王 孟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一 思想方面 思想是一个人行为的主导 文学作品的特点之所以呈现出形态各异 主要就 是作者思想的差异造成的 因此我们分析王 孟诗歌的异同还是应该首先从他 们的思想入手 我们对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分析应该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居辋川别业前 属 于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作品 就王维整体创作来看 这一时期其作品主流是奇 劲雄浑的边塞诗 充满着昂扬奋发的情调 他所要抒发的是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维二十一岁时所作 燕支行 一诗中充满着追求边功的慷慨豪情 描绘出 壮伟激烈的战争场景 这显然是其内在襟怀意气的迸发 又如 少年行 新 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一 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等诗看 则更为全面地展示出诗人既任侠豪爽又积极进取的少年意气与壮伟豪情 无疑 这时期的思想完全是儒家的积极入世 但是其间也有数次的遭贬失意 在贬谪 途中 王维的思想像其他许多失意文人一样 仕途上的挫折与失落 往往造成 诗人注意力向自身处境的转移 因而在发抒失落之感的同时 王维开始对 旅途所见的景象与农家生活进行了观察和描写 并寄予思情 如贬济州途中所 作 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 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 孤客亲僮仆 宛洛 望不见 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 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 时稼绕茅屋 虫鸣机杼悲 雀噪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 昨夜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 穷边徇微 禄 将此诗与王维遭贬之前在京中所作诗相较 不仅在表现内容上已截然不 同 而且在艺术风貌上也显见差异 诗写遭贬出京孤独失落之感 以朴素明畅 的语言构成对内心真实情态感受的抒发 特别是 他乡绝俦侣 孤客亲僮仆 从一个独特新颖的角度 表达出一种在离别熟悉的环境与亲友之后的旅途生活 中人类所共有的普遍心理 又如 早入荥阳界 等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王维 所作的山水田园诗完全是一般积极功名知识分子的失意情怀的寄托 是一种宦 海沉浮的嗟怨 在其思想的深处表现出的仍然是欲回官场 一展宏图 因此说 这时的主导思想完全是儒家思想 王维进行大量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主要在其后期 即居辋川别业之时 这时王 维的思想遭受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即迫受伪职 治罪入狱 险遭诛戮一事 这 一事件 堪称王维整个政治生涯与人生经历中的最大事件 对其心灵造成了无 比深重的刺痛与压抑 这就使本身有信佛家庭渊源影响的王维 产生了一 种主观心理之要求与选择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叹白发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便表明了王维的心迹 然而 其 与神会禅师相遇于南阳 语经数日 领悟了佛教南宗禅旨 并撰写著名的 能禅师碑 则实现了王维思想由儒到佛的完全转变 其后 购宋之问蓝 田县南辋川别业居之 每蔬食素衣 日与文士丘为 裴迪 崔兴等游于别业亭 馆林苑间 绘画赋诗 琴樽自乐 看破了红尘便不再有所牵挂 更彻彻底 底地实现了思想的蜕变 即使身在官场 亦 身心相离 自此王维的诗歌 创作便以佛教思想为主导 闪烁着佛学的灵光 极其希望入世的孟浩然 求仕长安前 诗云 感激遂弹冠 安能受困穷 书怀贻京邑故人 诗中表明他早已做好了出仕的准备了 排列了三点条件 其一以大儒之后为荣耀 其二以秉承诗礼的合适代表自居 其三是擅工词赋之 才学 然而 嗟吁命不通 眼看不惑之年即将到来而依然寂寞于山野 五内 躁乱而无可奈何地叹呼 翻飞何日同 孟浩然家境还比较的富裕 有资本隐 读而不需要像王维那样小小年纪便外出闯荡一试运气 加之其家乡襄阳一带风 景绝佳 北涧流恒满 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 何必五湖中 北涧泛舟 敝庐在郭外 素业惟田园 左右林野阔 不闻城市喧 钓竿垂北涧 樵唱 入南轩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非常适合完成出仕前的准备活动 孟浩然 满以为有 三顾 之邀的机遇 或如李白那样由人荐引而不需要应试则可 仰 天大笑 着走出蓬蒿 然而 寄寄何可待 等到四十岁终于等不及而自己走 了出来 心境自然不十分好 来到长安他四处活动 朝朝空自归 的一无所获 很能让人想起杜甫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的尴尬来 纵观孟浩然所走过 来的生活道路 连一次小小的开展的机遇都不曾有过 而且 又是在不断碰壁 的境况中走向了绝无一线希望的空返 其心情不可能不为惘怨和孤愤所笼罩着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岁暮归南山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政治上 精神上失败的 沉重打击 使其走不出失败主义的阴影 王士源评价他 动则的真 期以 放性 必然不能忘情山水而专注于美 而总要千方百计地 感发 起来 借山 水诗成为其心气和其所要表现的名理的载体 至少不可能像王维那么的潜心和 悠游 总的说来 从思想上王维实现了由儒到佛的彻底转变 在表面上虽呈现出身 与心的矛盾 但实际上 身与心离 而孟浩然却一生在儒和道的矛盾之中 只不过儒和道的思想有主次而已 二 意境方面 王维与孟浩然同为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 他们田园山水诗的相似与不同 突 出地表现在意境上 王维的诗主要表现生活在政务纷繁争激烈的官场上的官吏 的 情趣 他喜欢乡村生活的和平宁静和自然风光的清幽美好 孟浩然的田园山 水诗则主要表现布衣之士的情趣 生活在田园山水中的闲适自在和与田园山水 的天然融洽 抒发没有出仕的苦闷 表达出仕的愿望 二者虽然都表现田园山 水之美 都有闲适恬静的情调 但王维的诗的背后总有官吏的背景 别墅的 影子 有官吏的恬退隐衷 孟浩然的诗则有布衣的形象 庄园的影子 有高士 的进取思想 二者的共性与区别都非常明显的 试比较王维的 终南别 业 和 孟浩然的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弊庐在郭外 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 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 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 将寻静者论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两首诗的思想是一致的 都是表现山林隐逸之乐 然而仔细品味 情调韵味 却大不相同 王维的诗表现官吏的别墅休闲之乐 表现外来人物力求融入美好 的环境 孟浩然的诗表现士人的庄园自娱自乐之趣 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和谐融 洽 意境的区别非常明显 王维和孟浩然选取素材的喜好大致相同 都喜欢写山 水 泉 石 松 柳 都喜欢表现闲 静 淡 远 都喜欢 吟咏黄昏 月夜 都喜欢用白云 飞鸟作 象征 总之 田园村庄和大自然是他们喜欢歌咏的主体 但是 在运用这些素 材创造意境时 方法却迥然不同 王维主要是从田园或山水中选取某些典型事 物 与自己构成美好的画面 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孟浩然则以表现自己的 生活和行动为主 结合对周围环境的描绘 来构成意境 请看王维的 渭川田 家 和孟浩然的 田家元日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 式微 渭川田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田家元日 王维的诗表现的是他观察到的美好的田园生活 以及由此产生有禄而思隐的 思想 孟浩然的诗表现的是他自己在田园的活动和无禄而忧农的心情 两首诗 的意境不一样 表现意境的方法也大不一样 从格调看 王维和孟浩然的诗虽 然都表现出闲适宁静的情调 但实际仍有很大的区别 王维的诗往往是由动趋 静 静是诗的基调 孟浩然的诗常常是静掩盖着动 动是诗的基调 诗的格调 的这种差别 是由他们的社会地位与思想的差异造成的 王维长期置身官场 对官场的纷扰和争斗感到厌倦恐惧 但又不愿放弃官僚的优越生活和社会地位 采取亦官亦隐的方式 以保持优越与平安 诗的基调自然是静 孟浩然是布衣 希望登上仕途 施展自己的抱负 故而在平和闲寂的生活中 总躁动着不安与 追求 诗的基调当然是动 试对比王维的 鸟鸣涧 与孟浩然的 春中喜王九 相寻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幽涧中 鸟鸣涧 二月湖水清 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 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 开樽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 歌妓莫停声 春中喜王九相寻 王维的诗也写动 但动是为了烘托静 桂花的凋落更衬托出人悠闲 空山鸟 鸣更显出山的清幽 诗的主旋律是静 浩然的诗也写静 但以静压抑动 动变 得更严重 林花是扫而更落 径草是踏而复生 一派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 生 般生机蓬勃的景象 诗的主旋律是动 王维和孟浩然的诗的思想大多是表现他们自己对自然 生活 人生特有的观 察与体验 他们的观察与体验往往是真切的 细致的 深刻的 而表现的笔调 却是平淡的 自然的 在诗的创意上 王维与孟浩然的最大区别在于 孟浩然 一般表现的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中的士人特有的思想感情 王维则不同 他作为 一个佛教信徒 常常将自己在社会中产生的思想感情会中用禅宗的观念和思想 表现出来 简言之 王维在诗中常常表现出的禅意 则是孟浩然诗中很难见到 的 三 艺术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 王维与孟浩然也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王维与孟浩然在艺 术手法上的最大共同特点是都用一种叙述的笔调来写诗 很少穷形极相的描写 这是造成他们平淡诗风的重要因素 两人相比较 王维的描写性要强些 孟浩 然的叙述意味更浓 孟浩然的诗有某种事实情节 有某种故事性 比较王维的 淇上田园即事 和孟浩然的 采樵作 屏居淇水上 东野旷无山 目隐桑柘外 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 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 荆扉乘昼关 淇上田园即事 采樵入深山 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 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 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 平野望烟归 采樵作 二人的诗都是除最后二句共写一事外 其余都是一句写一景或一事 用叙述性 的笔调把事情说清楚 让事情来表达思想感情 没有深刻的描写 也没有多角 度的刻画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却很有诗味 两首诗相比较 孟浩然的诗围 绕采樵 进行一系列动态性叙述 叙述性更强 诗也显得更平淡 王维最善于 用白描手法 他的诗将景物 人物和事物组成一幅风景画 并将思想感情融人 其中 在构成画面的时侯注重诗的景物 人物 事物的关系 运用它们的大小 远近 高低等 使诗的画面显出层次 同时运用它们的色彩和声响 构成有声 有色的画 孟浩然则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他主要运用对人物 主要是孟浩然自 己 行动或事件过程的动态展示 加上对环境 包括景物与其他人物 的表现 来构成画面 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有声画的话 孟浩然的诗则像用电视表现的一 则短的动态的生 活报导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比较王维的 春中田园作 和孟浩然的 过故人庄 屋上春鸠呜 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 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 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 惆怅远行客 春中田园作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王维的诗用春鸠 杏花 归燕和伐枝 荷锄和看历的人 构成一幅春天的有声 图画 层次分明 富有立体感 表达的是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孟浩然的诗则是 表现到朋友家作客的过程 从朋友相邀写起 写至村 开筵 把酒 交谈 最 后写临别时又约重阳再来 一连串的动作 像一则电视小新闻报导 表现朋友 之间亲切赤诚的友谊 王维写景 注重形似 也注重神似 孟浩然写景 则更 多地追求神似 王维写景注重景物外观 特别注重其色彩和声响 如 山居即 事 寂寞掩柴扉 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 人访筚门稀 绿竹含新粉 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 处处采菱归 暮霭苍茫 淡红的落晖 白色的鹤 苍翠的松 绿竹 红莲 青烟 多么丰富 的色彩 还有 掩 落 的轻轻的声音 构成的是色彩斑斓的有声画 孟浩然写景则不同 他往往只作简单勾勒 多写景物的大小 远近 高低 浓淡 深浅 没有细致的描写 也没有形象化的形容 也不喜欢用颜色词 他 的诗红色写得很少 也很少将 红 与 绿 或 青 相对仗 他很多时候 写景比较抽象 甚至有时候干脆不写景 孟浩然诗题有关襄阳名山岘山的诗很 多 共六首 但岘山是什么样子 他从不描写 甚至山的大 小 高 低也不 写 在写景时 更注重表现景物的内涵 求得神似 因而他写景重视从人文的 角度写 用历史典故写 用传说写 用想象写 写会稽的山是 山藏伯禹穴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 楼作 写钱塘江大潮是 城压伍胥涛 题同上 写长沙是 鸱飞今始见 鸟堕旧来闻 晓人南山 用大禹穴写山 用伍 子胥化为波涛的典故写涛 有厚重的人文精神 写 鸱飞 写 鸟堕 是用 过去的寓言与传说来写景 世上本没有鸥 而要说 今始见 完全是以虚为 实 他的 登望楚山最高顶 和 与诸子登岘山 最能见他写景的特色 诗云 山水观形胜 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 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 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 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 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 落月映深溪 登望楚山最高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 读罢泪沾巾 与诸子登岘山 前诗写景着重突出楚山的险峻和高出于众山之上 写石壁用夸张 或者说比 拟 写高用众山烘托 都不是直接描绘 而写远望所见之景 则是想象之词 在望楚山上不可能望见手掌小的云梦泽 甚至也不能模糊地看到武陵源 完 全用虚构来烘托楚山的高峻 后一首写登岘山 完全避开对岘山景物的描写 只写登岘山所见的汉水中的鱼梁洲因水落而浅 写梦泽因天寒而色深则实际上 并非所见 而是根据历史湖北有梦泽而做出的想象的写景 表现出历史的厚重 它的写景与写登山感慨的主题相协调 景写得非常别致 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