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三十七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1页
湘教版第三十七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2页
湘教版第三十七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3页
湘教版第三十七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4页
湘教版第三十七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湘教版第三十七中湘教版第三十七中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1 2 分 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西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 东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D 地跨北寒带 北温带和热带 2 2 分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于当地时间 14 时 46 分在位于本州岛宫城县以东 130 公里处的太 平洋海域 38 1 N 142 6 E 发生里氏 9 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20 公里 东京 属于东九区 有强烈震 感 3 月 11 日同时引发海啸 受灾情况严重 日本多发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3 2 分 亚洲和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4 2 分 日本文化具有 兼容的特点 第 2 页 共 18 页 A 汉族 B 美利坚 C 东西方 5 2 分 关于俄罗斯矿产资源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 库磁巴斯 煤 B 西西伯利亚 石油 天然气 C 秋明 石油 D 摩尔曼斯克 铁 6 8 分 亚洲河流众多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因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A 中部降水丰富 四周降水稀少 B 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C 人口集中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 生活 生产用水的需求大 D 地势中部低 四周高 2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 A 叶尼塞河 B 湄公河 C 恒河 D 黄河 3 亚洲面积广大 气候复杂 但是在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第 3 页 共 18 页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4 下面哪一项不能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A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7 2 分 有 世界屋脊 之称的大高原是 A 巴西高原 B 德干高原 C 伊朗高原 D 青藏高原 8 2 分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13 米 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 155 米 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 9003 13 米 B 8693 13 米 C 8848 13 米 D 9158 13 米 9 2 分 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 第 4 页 共 18 页 B 太平洋的印度洋 C 印度洋和大西洋 D 印度洋和地中海 10 2 分 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印度的北部是高原 中部是山地 南部是平原 B 印度全国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C 一年中 印度的恒河水量变化很大 这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有关 D 印度东部濒临阿拉伯海 西部濒临孟加拉湾 11 2 分 印度农业生产常受水旱灾害影响 主要是因为 A 古代植被遭破坏 B 西南季风不稳定 C 没有农田水利设施 D 东南季风不稳定 12 2 分 东南亚被称为 十字路口 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 苏伊士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台湾海峡 13 2 分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 回答 第 5 页 共 18 页 下列经济作物中 不可能在图示区域大面积种植的是 A 天然橡胶 B 棉花 C 甘蔗 D 椰子 14 2 分 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 温和干燥 B 温和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15 2 分 世界上华人 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东南亚 B 中东 C 欧洲西部 D 北非 第 6 页 共 18 页 16 2 分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 呈放射状 B 自东向西 C 呈向心状 D 自北向南 17 2 分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 此 三季 是 A 春季 夏季 冬季 B 雨季 凉季 热季 C 温季 寒季 旱季 D 春季 秋季 夏季 18 4 分 2011 年 3 月 11 日 14 时 46 分 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里氏 9 0 级大地震 并引发了海啸 导致了严重的核电站泄漏事故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这可能与日本处在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有关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有关 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有关 D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有关 2 日本现有 54 座核电站 其民用核电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名列世界第三位 日本大力发展核 电 这主要与日本下列国情中的何种国情有关 A 日本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 B 日本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 第 7 页 共 18 页 C 日本缺少煤 石油等常规能源 D 日本缺少铁 铜等各种工业原料 19 2 分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A 怒江 B 雅鲁藏布江 C 澜沧江 D 金沙江 20 8 分 区域的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读图完成小题 1 关于该大洲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全部位于北半球 C 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D 北部地区人口稠密 2 关于该大洲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全部位于北半球 第 8 页 共 18 页 C 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D 北部地区人口稠密 3 关于该大洲水系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缺少内流河 内流流域面积狭小 B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 向四周分流 C 西部河流少 径流量小 D 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 4 关于该大洲水系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缺少内流河 内流流域面积狭小 B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 向四周分流 C 西部河流少 径流量小 D 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 21 2 分 下列不是日本投资建厂主要对象的是 A 非洲 B 美国 C 东亚 D 欧洲 22 2 分 20 世纪 60 年代印度开展的 绿色革命 是指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绿化国土 B 种草养花 美化环境 C 毁林垦荒 扩大耕地面积 第 9 页 共 18 页 D 对小麦 水稻品种进行改良 23 2 分 日本工业生产所需的很多原料 燃料都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 日本 自称是 资源小国 下列关于日本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 B 工业原料 燃料完全自给 C 工业产品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D 原料 燃料和产品运输多依靠海运 24 2 分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 是世界上最大的洲 B 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C 地形复杂多样 D 海陆位置的影响 25 2 分 四大洋中亚洲不濒临的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第 10 页 共 18 页 D 北冰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26 7 分 读图 回答问题 1 海洋 A B 2 大洲 C D E 3 海峡 F 4 由于此海峡狭窄 又有礁石和小岛 来往船只又多 你能为印度洋到太平洋开辟个新航道吗 27 10 分 读 俄罗斯轮廓图 完成下列题目 1 欧洲东部是指西起 东岸 东到 山 北起 南到黑海 高加索山之间 的欧洲部分 2 该国地跨 两洲 传统上是个 洲国家 第 11 页 共 18 页 3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 的国家 人口约 1 5 亿 境内有 100 多个民族 通用语言是 4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名称是 河流 平原 湖泊 28 12 分 阅读 亚洲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经 纬度位置来看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 半球 南半球或北半球 2 C 洲 D 洲 E 洲 3 F 洋 G 洋 H 洋 4 亚洲与非洲以 运河为界 5 亚洲与北美洲以 海峡为界 6 亚洲与欧洲以 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和 海峡为界 29 22 分 图 1 图 2 为 金砖国家 的两个成员国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12 页 共 18 页 1 A 是 山脉 该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大多注入 大洋 由此可知该地区地势 总体倾斜方向是 2 A 是 山脉 该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大多注入 大洋 由此可知该地区地势 总体倾斜方向是 3 B 地经纬度是 该地附近是俄罗斯重要的重工业区 其发展的有利自然 条件是 4 巴西位于 大洲 C 是 城市 该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5 B 地经纬度是 该地附近是俄罗斯重要的重工业区 其发展的有利自然 条件是 6 E F 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E 地区 F 地区 7 巴西位于 大洲 C 是 城市 该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8 E F 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E 地区 F 地区 第 13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6 2 6 3 6 4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第 14 页 共 18 页 13 1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8 2 19 1 20 1 20 2 20 3 20 4 21 1 22 1 23 1 24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