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完成导学案评价 1 课题 1 4 1 两个有理数相乘 编号 第 1 号 主备人 巫红国主备人 巫红国 复备人 梁以飞复备人 梁以飞 审核人 审核人 科研处审核 科研处审核 1 知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能用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知道两个倒数的关系 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3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 增强观察 归纳 猜想 验证等数学能力 4 重点 应用乘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问题探究 阅读教材 P 28 31 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填空 1 4 4 4 3 4 2 4 1 4 0 这一组算式的被乘数都是 乘数从上到下依次 如果引入负数后这一规律仍成立 请你写出下 面算式的计算结果 4 1 4 2 4 3 2 4 4 3 4 2 4 1 4 0 4 这一组算式的乘数均为 被乘数从上到下依次 如果引入负数后这一规律仍成立 请写出下面 算式的计算结果 1 4 2 4 3 4 归纳 正数乘正数 积为 数 正数乘 数 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 积为 数 积的绝对 值等于 预习自测 计算 1 2 3 2 1 4 3 3 6 2 探究二 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 4 3 4 2 4 1 4 0 随着乘数递减 1 积有什么变化 按上面的规律填空 4 1 4 2 4 3 4 4 归纳 负数乘负数 积为 数 积的绝对值等于 讨论 1 一个数乘以 0 结果是多少 2 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完成导学案评价 2 3 填空 4 8 同号两数相乘 6 9 4 8 得正 6 9 4 8 32 把绝对值相乘 6 9 54 4 8 32 6 9 总结 两个非 0 有理数相乘一般要分哪两点 预习自测 计算 1 5 4 2 7 1 3 5 0 梳理 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数 a a 0 的倒数是 讨论 1 0 有倒数吗 为什么 2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负数的倒数呢 探究三 不算出结果 你能确定下列乘积是正还是负吗 1 2 3 4 5 2 2 3 4 5 3 2 3 4 5 4 2 3 4 5 你是怎么确定的 归纳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 积的符号由 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 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 个时 积为 互动探究 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3 2 1 0 2 2 3 11 4 方法归纳交流 求一个整数的倒数 直接求 这个数分之一 即可 求分数的倒数 把分数的分子 分母 颠倒位置 即可 求小数的倒数 先将小数转化成 分数 再求其倒数 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 先将带分数化为 假分数 再求其倒数 互动探究 2 计算 1 1 2 8 125 1 1 4 4 5 解 1 原式 1 2 原式 8 125 5 4 4 5 互动探究 3 计算 1 9 5 4 0 2 5 4 2 2 3 6 8 5 3 4 8 1 6 3 1 5 1 25 8 3 5 6 3 5 6 9 5 1 4 解 1 原式 0 2 原式 5 4 2 2 80 3 原式 6 8 5 3 720 4 原式 8 1 6 3 1 144 5 原式 1 25 8 3 5 35 6 原式 3 5 6 9 5 1 4 9 8 互动探究 4 若 ab 0 则有 C A a 0 b 0 B a 0 b0 ab 0 则有 B A a b 均为负数 B a b 均为正数 C a b 一正一负D a b 一正一负 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同理 AB BC AC AC AB BC 填 或 3 在等腰三角形中 已知两边长分别为 4 cm 和 8 cm 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 cm 归纳总结 三角形两边的和 大于 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的差 小于 第三边 预习自测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 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A 3 8 4 B 4 9 6 C 15 20 8 D 9 15 8 互动探究 1 现有四根木棒 长度分别为 4 cm 6 cm 8 cm 10 cm 从中任取三根木棒 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 C A 1 B 2 C 3 D 4 方法归纳交流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只需验证 两条较短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即可 互动探究 2 若三角形两边之长分别为 7 cm 和 2 cm 则第三边长可以为 答案不唯一 如 6 7 8 等 cm 写出一个 即可 变式训练 若三角形两边之长分别为 7 cm 和 2 cm 第三边长是奇数 则第三边长可以为 7 cm 互动探究 3 见教材 P 8 习题 11 1 第 6 题 解 若以 6 cm 做腰 设底为 x cm 则 6 6 x 20 解得 x 8 若以 6 cm 做底 设腰为 x cm 则 6 2x 20 解得 x 7 经验证均符合题意 所以其他两边的长为 6 cm 8 cm 或 7 cm 7 cm 方法归纳交流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求第三边或周长时 要考虑所给两边分别是 底 是 腰 两种情况 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看能否组成三角形 能组成三角形的再求边长或周长 互动探究 4 方法指导 数三角形的个数时 要按顺序数 如图所示 在 ABC 中 D E 是 BC AC 上的两点 连 接 BE AD 交于 F 问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完成导学案评价 4 1 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请表示出来 2 BDF 的三个顶点是什么 三条边是什么 3 AB 边是哪些三角形的边 4 F 点是哪些三角形的顶点 5 线段 CE 所在的三角形是 BCE CE 边所对的角是 EBC 课题 11 1 2 3 垂线 编号 第 2 号 主备人 陆深基主备人 陆深基 复备人 蒙国珍复备人 蒙国珍 审核人 审核人 科研处审核 科研处审核 1 知道三角形的高 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意义 并能熟练地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 中线与角平分线 2 能用符号语言表示某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中线和角平分线 能应用三角形的高 中线和角平分线的 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重点 利用三角形的高 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问题探究 三角形的三条主要线段 阅读教材 P 4 至 P 5 练习 前面的内容 解决下列问题 1 如图 1 从 ABC 的顶点 A 向对边 BC 所在的直线 画垂线 垂足为 D 所得 线段 AD 叫作 ABC 的边 BC 上的高 2 如图 1 根据垂直的定义 有 ADB ADC 90 3 如图 2 连接 ABC 的顶点 A 和它所对的边 BC 的 中点 E 所得线段 AE 叫作 ABC 的 BC 边上的中 线 4 如图 2 AE 是 ABC 的边 BC 上的中线 则有 BE CE S ABE S ACE 填 或 5 如图 3 画 A 的平分线 AF 交 A 所对的边 BC 于点 F 所得线段 AF 叫作 ABC 的 角平分线 6 如图 3 AF 是 ABC 的角平分线 则 BAF CAF 7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作它的所有高 中线或角平分线 可知每个三角形都有 三 条高 中线或角平 分线 它们或它们的延长线 相交于一点 归纳总结 填写下列表格 名称总条数位置是否交于一点 或延长线 所得结论 高 3 形外 形内或边上 是 得 直角 中线 3 形内 是 得 相等线段 角平分线 3 形内 是 得相等角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完成导学案评价 5 讨论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有什么不同 角的平分线是射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预习自测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中线以及高都是 C A 射线 B 直线 C 线段 D 以上都不对 知识梳理 三角形的稳定性 阅读教材 P 6 至 P 7 练习 前面的内容 解决下列问题 1 当三角形的三边确定的情况下 三角形的形状也随之确定了 说明三角形具有 稳定性 2 四边形具有 不稳定性 预习自测 星期天 小强和爸爸用木头制作了一个长方形的大门 如图所示 但他发现这个大门摇晃 不稳定 于是小强再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 这样做的道理是因为四边形具有 不稳定性 而三角形 具有 稳定性 互动探究 1 如图 在 ABC 中 ACB 90 把 ABC 沿直线 AC 对折 使点 B 落在点 B 的位置 则线段 AC 具有 性质 D A 是边 BB 上的中线 B 是边 BB 上的高 C 是 BAB 的角平分线 D 以上三种性质合一 互动探究 2 如图 ABC 中边 BC 上的高是 AD ACD 中边 CD 上的高是 AD BCE 中边 BC 上的高是 EB 以 CF 为高的三角形是 ABC BCF ACF 方法归纳交流 作钝角三角形的高时 钝角所在的两条边上的高一定在三角形的 外部 而且要与 指定的边 垂直 互动探究 3 方法指导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见教材 P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识男生女生课件
- 认识时间的课件讲解
- 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试题(含答案)
- 医疗器械冷链专业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 2025房产评估与异业联盟技术交流合作协议范本
- 药品监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调味品品牌授权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版外专局外籍教师教学成果奖励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医疗器械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版淘宝平台产品研发合作协议范本
- 勉县一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 药师考试历年真题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村级防疫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快餐公司门店设备夜间关闭管理制度
- 自由与规则班会课件
- 以童心为笔:基于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2025年度日语能力测试N4级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2《疆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