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B卷_第1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B卷_第2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B卷_第3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B卷_第4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9 页 湘教版湘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地球的面貌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7272 分分 1 2 分 下列描述中 能较科学描述天气的是 A 晴空万里 B 常年干旱 C 终年寒冷 D 地中海地区冬雨夏干 2 2 分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45 纬线 D 回归线 3 10 分 读竖版世界海陆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 A 点的地理位置是 A 30 S 105 W 第 2 页 共 19 页 B 30 S 105 E C 30 N 75 W D 30 S 75 E 2 图中 B 地位于 A 热带 B 北半球 C 高纬度 D 东半球 3 图中甲 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 土耳其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 4 换个角度看世界 是哪位科学家观察世界地图之后引发了思考并提出 大陆漂移学说 A 麦哲伦 B 哥白尼 C 哥伦布 D 魏格纳 5 一艘海轮航行到 C 地时 烈日当头 此时潍坊可能 A 满天星斗 B 烈日当空 第 3 页 共 19 页 C 太阳西挂 D 红日东照 4 12 分 日北至 日长之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长至 选自 恪 遵宪度抄本 结合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地球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 先自转后公转 B 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 C 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D 自转和公转轨道形状相同 2 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分别围绕的物体是 A 地轴 太阳 B 太阳 地轴 C 都是太阳 D 都是地轴 3 日北至 时 太阳光线直射 A 北极圈 第 4 页 共 19 页 B 南极圈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4 北半球 日短之至 时 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A B C D 5 当地球公转到图中 时 甲地 A 昼长夜短 B 夜幕沉沉 C 日影长至 D 极昼之时 6 当地球公转至图中 时 北京 101 中学 A 昼夜等长 B 气温最高 C 在过中秋节 D 需要供暖 5 2 分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第 5 页 共 19 页 C 格陵兰岛 D 冰岛 6 4 分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地位于 A 北冰洋 B 亚洲 C 非洲 D 欧洲 2 乙山脉是 A 乌拉尔山脉 B 喜马拉雅山脉 C 阿尔卑斯山脉 D 科迪勒拉山系 7 2 分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B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第 6 页 共 19 页 C 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 D 地球上三分是海洋 七分是陆地 8 2 分 世界七大洲 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的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9 2 分 位于欧洲 非洲 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的是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10 2 分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海洋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 褐色 B 黄色 C 绿色 D 蓝色 11 2 分 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度较缓 B 等高线向高处凸起表示山脊 C 等高线向高处凸起表示山谷 第 7 页 共 19 页 D 等高线闭合处一定是山地地形 12 8 分 如图有 A B C 三点 C 点为海平面 据图完成后面小题 1 A B 点的海拔分别为 A 400 米 700 米 B 700 米 400 米 C 0 400 米 D 700 米 0 2 C 点为海平面 A B 点的相对高度是 A 700 米 B 400 米 C 300 米 D 200 米 3 C 点为海平面 符号 表示 A 山脉 B 水电站 C 水库 D 山峰 第 8 页 共 19 页 4 C 点为海平面 最直观表示地面某一条线上高低起伏状况的图是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分层设色图 C 平面图 D 地形剖面图 13 10 分 学校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如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A 山地 B 丘陵 C 高原 D 盆地 2 图中等高线数值相等的点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3 图中 的等高线数值可能是 第 9 页 共 19 页 A 200 B 225 C 250 D 275 4 雨季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地点是 A B C D 5 学生如沿着 直线上山 方向是 A 向南走 B 向东南走 C 向东走 D 向西北走 14 2 分 地形以平原为主的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美洲 15 2 分 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 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 第 10 页 共 19 页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2 分 下列选项中 属于造成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有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A B C D 17 2 分 台湾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A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 18 2 分 马来群岛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是它处于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第 11 页 共 19 页 C 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之间 19 2 分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目前正在向两侧不断扩张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929 分分 20 2 分 在七大洲中 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是 代表动物是企鹅的大洲是 21 2 分 我国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22 21 分 读东西半球图 完成下列内容 1 在图上写出大洲名称 2 在图上写出大洋名称 A B C D 3 图中 大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 大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 图中 大洲 的分界线为 山 河 山脉和 海峡 4 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洲为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为 填出图中代号和相应的 第 12 页 共 19 页 名称 5 甲型 H1N1 流感疫情起源于墨西哥 它位于 洲 填出相应大洲的名称 6 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 中国等国家纷纷派军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 索马里这个国家 所在的大洲是 填出相应大洲的名称 23 4 分 全球分为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 活跃 易发生 运动或 运动 填板块内部 板块交界处 易发生火山地震等自 然灾害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24 11 分 读中国的疆域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我国最北端位于约 53 N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其 纬度约 南北相距 5500 千米 在地球的 五带 中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带 少部分 在 带 2 我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经度约为 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 最 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 度 3 我国陆地面积约为 平方千米 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算起 向海里延伸到 海 里 4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等 任意写出两个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等 任意写出两个 25 10 分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了 9 0 级大地震 强震引发惊天海啸 破坏力超过 20 第 13 页 共 19 页 个汶川地震 1 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低 中 高 纬度 东临 洋 西临日本海 是一个岛国 其中最大的岛是 岛 2 此次地震是由于 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的 3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 4 这次地震震级大 而死亡率却比较低 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日本哪些防震经验 26 5 分 中国工程师在某国进行高铁线路测绘时 拿到了一张当地的等高线图 被要求在图中海 拨 300 米处修建一条水平的高速铁路 读图回答问题 1 山体部位 2 是 4 是 2 图中区域的高铁线路呈 走向 3 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 高速铁路基本采用隧道和高架桥的方式修建 请判断图中高速铁路 2 段 应该建设 填 高架桥 或 隧道 该地高架桥的长度应 隧道的长度 填 大于 第 14 页 共 19 页 等于 或 小于 第 15 页 共 1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7272 分分 1 1 2 1 3 1 3 2 3 3 3 4 3 5 4 1 4 2 4 3 4 4 4 5 4 6 5 1 6 1 第 16 页 共 19 页 6 2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2 2 12 3 12 4 13 1 13 2 13 3 13 4 13 5 14 1 15 1 第 17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