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检验规范_第1页
PCB板检验规范_第2页
PCB板检验规范_第3页
PCB板检验规范_第4页
PCB板检验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 本 变 更 履 历 版次日 期变 更 内 容 摘 要 1 02011 11 21新制定 会签部门 指定分发部门 制订部门 制 订 审 核 标准化审核 核 准 受控状态 受控 不受控 发 行 1 1 目的 目的 为使印刷电路板在采购及新品 新厂商承认导入阶段有依循的标准 而订定此文件 2 2 范围 范围 本规格书适用于所有机种的印刷电路板采购标准规范 3 3 权责 权责 3 1 PCB 供应商 有责任提供符合本文相关规范之产品 3 2 采购 开发新厂商阶段要求供应商必须满足相关规范制作产品 3 3 工程 硬件 在做新产品 新材料导入评估阶段必须确认本规范要求之所有项目 并形成相 应记录 3 4 本规格书之位皆高于本公司其它 PCB 相关之检验规范文件 若本规范未明确定义之处 请参照 IPC2 相关标准 4 4 定义 定义 无 5 5 内容 内容 5 1 相关要求 5 1 1 结构尺寸要求 依我司 LAYOUT 设计图面制作 图面未标注部分依本规范要求项要求 进行 5 1 2 制作规格要求 5 1 2 1 印制板基材要求 单面板指定使用 KB KH FR 1 CEM 1 板材 双面板及多层板指定使用 生益 KB 国际 FR 4 板材 5 1 2 2 成品板厚度 制作之标准值及误差值 以各类板号材料之设计图面 排版图 单板正反图面 为基准 没有的依以下标准进行 表一 厚度 1 61 21 00 8 公差 0 16 0 13 0 1 0 1 5 1 2 3 孔的要求 5 1 2 3 1 钻孔要求 所有 PCB 的孔径均 0 3mm 如有 0 3mm 需与我司设计部确认 5 1 2 3 2 孔径公差 所有双面及四层板之孔径公差规格 0 1 0mm 锣孔孔径公差规格 0 075 但为配合生产插件顺畅 以上限规格生产管控 方形孔规格 直边 之规格为所需之规格 非含 R 角之规格 5 1 2 3 3 孔铜要求 孔铜厚度 U 20 m 为杜绝过孔不良 要求供应商进行二次沉铜 5 1 2 3 4 过孔处理要求 5 1 2 3 4 1 常规导通孔处理 所有导通孔必须做 100 塞孔处理 以避免过锡炉后 产生锡珠短路以及导电泡棉短路现象 5 1 2 3 4 2 开窗处的导通孔处理 开窗处的导通孔孔需塞孔 但距离开窗小于 0 1mm 或与开窗相切时需与我司设计部人员确认清楚后再制作 5 1 2 3 5 多层板 VIA 导通孔 绝不允许设计在焊板上 以防止 SMI 锡膏流失而产生虚焊之品质隐患 若 供应商工程处理资料时有发现此问题务必及时报备 LAYOUT 以便修正 5 1 2 4 成品最小线宽 距及公差 5 1 2 4 1 成品最小线宽 距 双面板及多层板为 0 2mm 单面板要求为 0 25mm 5 1 2 4 2 成品线宽 线距公差 不允许超过原有线宽线距的 20 5 1 2 4 3 所有底片资料于制程上作补偿修正时 补偿要小于 5mil 5 1 2 4 4 线路补线要求 双面 多层板的线路不允许进行补线 IC 点位不允许修补 5 1 2 5 V CUT 余留后余厚公差及 V CUT 要求 5 1 2 5 1 V CUT 余留后余厚公差 表二 材料FR 1 CEM 1 板材FR 4 板材 公差 0 7 0 1MM0 5 0 0 0 1MM 5 1 2 5 2 V CUT 要求 V CUT 槽宽度 0 45 0 55MM V CUT 上下偏刀 0 1MM V CUT 直角为 30 45 度 5 1 2 6 PAD 要求 5 1 2 6 1 PAD 间距小于 0 2MM 无须印刷绿桥 若涉及间距为 0 20MM 不管有无设 计绿油桥 都必须做成有绿桥 5 1 2 6 2 PAD 间距大于 0 2MM 绿桥长度需大于该 PAD 长度的 90 5 1 2 7 翘曲度要求 5 1 2 7 1 印制板翘曲度的极限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印制板板材印制板厚度 mm 要求 0 80 020 1 00 020 1 20 012 FR 1 CEM 1 1 60 010 0 80 012 1 00 012 1 20 008 FR 4 1 60 005 5 1 2 7 2 试验方法 将被测印制板放在测量平台上 印制板凹面向下 印制板与平台间的最大 距离R1 精确0 05mm 印制板的厚度R2 准确到0 05mm 印制板的翘曲度高 度 H R1 R2 测量印制板弯曲边长度L 翘曲度Q H L 单位 mm mm 各参 数定义如下图1所示 5 1 2 8 MARK 点要求 5 1 2 8 1 MARK 点形状要求 须为圆形 不得出现不规则形状 5 1 2 8 2 MARK 点外环光线要求 不得比 MARK 点光线强 否则 SMT 识别 MARK 点时会出现错误 特别是 CEM 板材 白色基材相对黄色基材反光度更强 极容易造成 SMT 误判 因此设 计时不可选用白色的基材 5 1 2 9 拼片及外形要求 5 1 2 9 1 四周脚要求 所有单片 PCB 四周脚 必须作 45 度斜角或是 R1 0 处理 不可作直角 5 1 2 9 2 冲制外形四周毛边要求 冲制外形四周毛边 0 2mm 若毛边超过0 2mm须进行做磨光处理 多层板四 周必须模切 不允许掰板方式 影响AI作业 5 1 2 9 3 新旧模的管控 在新旧模切换时须确认其差异点 并且针对整板的冲孔偏移度须 0 1MM 特别是 FR 1CEM 板材 否则 AI 无法自插 5 1 2 9 4 新旧料 新旧模 切换管控 新旧料 新旧模 切换时的旧料的最后一批与新料的第一批出货时每箱均须 标示 新 版 或 旧版 字样 以利于我司使用 5 1 2 9 5 锣板时板内直角位置要求 允许 R0 80MM 直角 5 1 2 10 字符要求 5 1 2 10 1 字符与开窗及焊盘位置要求 所有字符与开窗及焊盘重叠的 需与我司设计部人员确认清楚后再制作 5 1 2 10 2 每片板上添加的标识 厂家标示 防火等级 厂家 UL 的申请编号 生产周期及我司要求的字符 需统一添加于元件面字符层 5 1 2 11 电气规格要求 5 1 2 11 1 所有多层板都必需做阻抗 5 1 2 11 1 1 一般要求 多层板之阻抗要求为 50 70 阻抗线不做特别要求 选 择板内即可 5 1 2 11 1 2 特殊要求 依我公司设计要求制作 5 1 2 11 2 open short 测试要求 位于 PCB 中的全部导线均须通过 open short 测试 导体部分不可有断线 导体间不可有短路的情况发生 5 1 2 12 外观要求 5 1 2 12 1 涂层要求 单面板 松香 OSP 双面板及多层板 OSP 碳膜 沉金 特殊工艺时例 外 5 1 2 12 2 OSP 涂层厚度 0 22 0 30um 松香厚度及保质期按 IPC2 级标准制作 5 1 2 12 3 整体外观要求 不允许 Pad 黑化 残渣 露铜 指痕 5 1 2 12 4 PCB 外观检验基准 MIL STD 105E Level I AQL 0 65 5 1 3 可靠性实验 5 1 3 1 测试项目和判定标准 序号 内容 控制标准 1 切片试验 1 压合一介电层厚度 2 钻孔一测试孔壁之 粗糙度 3 电镀一精确掌握镀铜厚度 4 防 焊 绿油厚度 2 镀铜厚度 多层板 孔铜厚度 U 20 m 3 绿油溶解测试白布无沾防焊漆颜色 防焊油不被刮起 4 绿油 化金 文字附着 力测试 无脱落及分离 5 热应力试验 浸锡 无爆板和孔破 6 可焊性试验95 以上良好沾锡 其余只可出现针孔 缩锡 7 阻抗测试 1 一般要求 多层板之阻抗要求为 50 70 2 特殊要求 依我公司设计要求制作 8 孔拉力测试 2000ib in2 9 高压绝缘测试无击穿现象 10 喷锡 化金 OSP 碳膜 松香 单面板 厚度 测试 1 OSP 要求 0 22 0 30um 要求 2 除特殊要求外 其它按 IPC2 级标准制作 5 2 试验方法要求 5 2 1 切片测试 5 2 1 1 测试目的 压合 介电层厚度 钻孔 测试孔壁之粗糙度 电镀 精确掌握镀铜厚度 防焊 绿油厚度 5 2 1 2 仪器用品 砂纸 研磨机 金相显微镜 抛光液 微蚀液 5 2 1 3 试验方法 5 2 1 3 1 选择试样用冲床在适当位置冲出切片 5 2 1 3 2 将切片垂直固定于模型中 5 2 1 3 3 按比例调和树脂与硬化剂并倒入模型中 令其自然硬化 5 2 1 3 4 以砂纸依次由小目数粗磨至大目数细磨至接近孔中心位置 5 2 1 3 5 以抛光液抛光 5 2 1 3 6 微蚀铜面 5 2 1 3 7 以金相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之 5 2 1 4 取样方法及频率 4pcs 出货前每批 5 2 2 镀铜厚度测试 5 2 2 1 测试目的 镀铜厚度 5 2 2 2 仪器用品 孔铜厚度测试仪 5 2 2 3 测试方法 选择具有 8 个同一规格数量及以上的 VIA 孔及插件孔 再将其中要 测试的孔选择 8 个测试点位置 对孔壁内镀铜层厚度的均匀性进行测试 所获 得的测试数据再进行计算 而得出镀层厚度的平均分布状态 5 2 2 4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3 绿油溶解测试 5 2 3 1 测试目的 测试样本表面的防焊漆是否已经完成硬化 及足以应付在焊接时所 产生热力 5 2 3 2 仪器用品 三氯甲烷 秒表 碎布 5 2 3 3 测试方法 5 2 3 3 1 将数滴三氯甲烷滴于样本的防焊漆表面 并等候约一分钟 5 2 3 3 2 用碎布在滴过三氯甲烷的位置抹去 布面应没有防焊漆的颜色附上 5 2 3 3 3 再用指甲在同样位置刮去 如果防焊漆没有被刮起 表示本试验合格 5 2 3 4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4 绿油 化金 文字附着力测试 5 2 4 1 测试目的 测试防焊漆和板料或线路面的附着力 5 2 4 2 仪器用品 600 3M 胶带 5 2 4 3 测试方法 5 2 4 3 1 在未进行测试之前 先检查样本表面必须清洁无尘埃或油渍 5 2 4 3 2 用 600 3M 胶带紧贴于漆面上长度约 2 英寸长 用手抹 3 次胶面 确保贴平 胶 带每次只可使用一次 5 2 4 3 3 用手将胶带垂直板面快速地拉起 5 2 4 3 4 检查胶带是否有附上防焊漆 板面防焊漆是否有松起或分离之现象 观察胶 带上有无沾金 文字漆 板面化金处 文字漆是否有松起或分离之现象 5 2 4 4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5 热应力试验 浸锡 5 2 5 1 试验目的 为预知产品于客户处之热应力承受能力 5 2 5 2 仪器用品 烘箱 锡炉 秒表 助焊剂 金相显微镜 5 2 5 3 测试方法 5 2 5 3 1 选取适当之试样于表面检查无任何分层 起泡 织纹显露状后 及 BGA 及 CPU 没有用白板笔画过的 置入烤箱烘 150 4 小时 5 2 5 3 2 取出试样待其冷却至室温 5 2 5 3 3 将锡炉温度调整为 288 并持温度计插入锡炉 确认锡炉之温度 若不符 合要求 则进行补偿 直到其符合要求 则进行补偿 直到其符合要求 5 2 5 3 4 用夹子夹测试板 将板面均匀涂上助焊剂直立滴流 5 10 秒钟 使多余之助 焊剂得以滴回 以滴回 5 2 5 3 5 于 288 5 之锡炉中完全浸入锡液 10 1 秒 次 取出冷却后做第二次 共 3 次 5 2 5 3 6 取出试样后待其冷却 并将试样清洗干净 5 2 5 3 7 做孔切片 依最小孔径及 PTH 孔作切片分析 5 2 5 3 8 利用金相显微镜观查孔内切片情形 5 2 5 4 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戴耐高温手套 袖套及防护面罩 并使用长柄夹取放样品及 试验 5 2 5 5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6 焊锡性试验 5 2 6 1 试验目的 为预知产品于客户处之焊锡状况 以 Solder pot 仿真客户条件焊锡 5 2 6 2 仪器用品 烘箱 有铅锡炉 秒表 助焊剂 10X 放大镜 5 2 6 3 测试方法 5 2 6 3 1 选择适当之试样 BGA 及 CPU 没有用白板笔画过的 并确定试样表面清洁后 置入烤箱烘烤 120 1 小时 5 2 6 3 2 试样取出后待其冷却降至室温 5 2 6 3 3 将锡炉内溶锡表面的浮渣及已焦化的助焊剂残渣完全清除干净 5 2 6 3 4 将试样完全涂上助焊剂 试样须直立滴流 5 10 秒 使多余之助焊剂得以滴 回 5 2 6 3 5 将试样小心放在温度为 245 的锡池表面 漂浮时间 3 5 秒 5 2 6 4 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戴耐高温手套 袖套及防护面罩 并使用长柄夹取放样品 及试验 5 2 6 5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7 阻抗测试 5 2 7 1 测试目的 测量阻抗值是否符合要求 5 2 7 2 仪器用品 阻抗测试机 5 2 7 3 测试方法 按阻抗测试机操作规范进行测试 5 2 7 4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注 防焊后阻抗标准值与成品标准值要求相同 5 2 8 孔拉力测试 5 2 8 1 测试目的 试验电镀孔铜的拉力强度 5 2 8 2 仪器用品 电烙铁 拉力测试机 铜线 5 2 8 3 测试方法 5 2 8 3 1 将铜线直接插入孔内 以电烙铁加锡焊牢 5 2 8 3 2 被测试孔孔必需 PAD 面完整无缺 并将多余线路在 PAD 边切除 5 2 8 3 3 将铜线的末端用拉力机夹紧 按拉力机上升 直到铜线被拉断或孔被拉出 计下读数 C Kg 5 2 8 3 4 将待测孔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孔的内径 C2 mm 和孔环外径 C1 mm 5 2 8 3 5 计算孔拉力强度 ib in2 F 4C C1 C2 1420 F 拉力强度 C1 孔环外径 mm C2 孔环内径 mm 5 2 8 3 6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9 高压绝缘测试 5 2 9 1 测试目的 测试线路板材料的绝缘性能 5 2 9 2 仪器用品 高压绝缘测试仪 烘箱 19 2 仪器用品 高压绝缘测试仪 烘箱 5 2 9 3 测试方法 5 2 9 3 1 烘烤板子 温度为 50 60 3 小时 冷却至室温 选样品上距离最近且互 相不导通的一对线 5 2 9 3 2 按高压绝缘测试仪操作规范进行测试 测试要求为 a 线距 3mil 所需电压 250V 电流 0 5A b 线距 3mil 所需电压 500V 电流 0 5A c 可根据客户要求设定电压和电流 d 或按双面板用 1000V 多层板用 500V 5 2 9 3 3 维持通电 30 3 0 秒 若在此段期间内有击穿现象出现 则表示样本不合格 5 2 9 3 4 测试前 必须将测试台面清洁 并不可有金属物存在 以免影响测试结果或 触电 5 2 9 4 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戴耐高压手套 5 2 9 5 取样方法及频率 3pcs 出货前每批 5 2 10 喷锡 化金 OSP 碳膜 松香 单面板 厚度测试 5 2 10 1 测试目的 检验厚度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5 2 10 2 仪器用品 X Ray 测试仪 5 2 10 3 测试方法 按照 X Ray 测试仪操作规范进行测试 5 2 10 4 取样方法及频率 1pcs 出货前每批 5 3 出货检验报告资料要求 5 3 1 一般规定 5 3 1 1 供应商于出货时 需随货提供出货检验报告 内容必须包含以下第 2 点要求 5 3 1 2 供应商需至少保存出货报告 2 年 以便品质追踪与查验 5 3 1 3 出货报告之样本需足以代表该批出货之整体品质 若该进料批包含两个 D C 则 每个 D C 皆需抽样检测 5 3 1 4 任何发现于出货报告上之缺失 包含输入错误或资料遗漏 皆视为主要缺失 5 3 1 5 出货报告上除需检验员签名外 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