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1_第1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1_第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1_第3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1_第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沪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1 1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A 北京 B 杭州 C 上海 D 南京 2 2 分 流经锦州市第一大河是 A 女儿河 B 大凌河 C 小凌河 D 绕阳河 3 2 分 下列地形区中既位于暖温带 又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东北平原 4 6 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一曲 松花江 上 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外围是河流形成的低地 第 2 页 共 12 页 B 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C 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D 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2 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A 京沪线沿线地区 B 河流沿岸地区 C 长白山沿线地区 D 哈大线 滨洲线 滨绥线沿线 3 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 主要表现在 土地资源优势 森林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 A B C D 5 2 分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湿润 B 干旱 C 高寒 6 2 分 小明的舅舅国庆节带着一帮朋友 开着一辆车牌号为陕 A43526 的车到射洪参观中华侏罗 纪地质公园 该车所属的省区轮廓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B C D 7 2 分 气温低 降水少 太阳辐射强度大的地区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8 2 分 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的经济格局是 A 前店后厂 B H 型经济格局 C 出口导向型经济 D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9 4 分 读漫画 所剩无几 回答下列问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1 该漫画的含义是 A 人口老龄化 B 环境污染 C 资源短缺 D 全球变暖 2 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A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B 总量丰富 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 总量很少 大部分依赖进口 D 人均资源丰富 但种类很少 10 2 分 新型农业 桑基鱼塘 主要分布于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11 2 分 有关等温线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等温线密集 温差小 B 等温线稀疏 温差大 C 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平直 D 等温线稀疏 温差小 12 2 分 下列关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香港自然资源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 B 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优势互补 互利互惠 C 祖国内地拥有丰富的资金 技术 人才和管理经验 D 香港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都来自祖国内地 工业也都转移到内地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343 分分 13 8 分 读图回答问题 1 A 是 特别行政区 B 是 特别行政区 2 A 是世界著名的 港 也是重要的国际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 3 B 业发达 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 6 页 共 12 页 14 10 分 挑战自我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 回答问题 材料 前年入秋以来 我国西南等地区发生严重干旱 云南 贵州 广西 重庆 四川等 5 个省 区 市 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 生活 1 五省区中 省区 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 A 山脉东侧是 平原 C 是我国最大内流河 河 D 是 高原 世界第一高 峰珠穆朗玛峰是 山脉的主峰 3 E 是 江 它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注入 海 4 长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有 水能宝库 之称 图中 F G 两处 适宜建大型水电站的是 处 主要原因是 5 隋唐李煜曾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感慨 造成长江 黄河自西向东流 的主要原因是 15 11 分 我国疆域辽阔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资料 以南北方为例进行探究 第 7 页 共 12 页 1 参照图 3 确定区域位置 在答题卡图中相应位置上填写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2 观察图 3 南北方分界线 该界线与我国 山脉 河流 大体一致 3 根据图 1 图 2 分析该界线与我国 等温线和 等降水量线接近 此界线确定的主 导因素是 4 得出结论 根据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其人文地理特征 从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居民等任选其中三项对比回答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16 14 分 达人所之未达 探人所之未知 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一生 足迹遍及我国众多地区 他将考察所得撰成地理著作 徐霞客游记 对其游历地区的山川 河流 植被 和地质地貌等做了详细描述 下图为徐霞客旅行线路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1 图中旅行线路经过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有 2 徐霞客旅行经过的地形区有 选择填空 A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B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C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D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3 游天台山日记 是 徐霞客游记 的开篇之作 游记中对天台山的记录是 荒草靡靡 山高 风洌 草上结霜高寸许 岭角 脚 山花盛开 顶上反不吐色 开花 盖为高寒所勒 约束 耳 顶上反不吐色 是对山顶景观的描述 是对山脚景观的描述 是对景观差 异原因的表述 推断从山脚到山顶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 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先驱 他对湖南 广西 贵州和云南各地 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详细考察和描述 并对地貌成因作出科学解释 四顾皆石峰 无一土山相杂 石 峰林立 是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特征的描述 下图中能够反映上述地貌特征的是 填序号 5 徐霞客的科学成就还在于对河流的考察 他对许多河流的源头进行了探索 通过亲身考察论证 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 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 禹贡 中关于 岷山导江 的说法 河流的水文特征 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图中 A B 为徐霞客考察过的两条河流 将框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填写完整 分 析 A B 两河结冰期和流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第 9 页 共 12 页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4 2 4 3 5 1 6 1 7 1 8 1 9 1 9 2 10 1 11 1 12 1 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