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二胡心得体会_第1页
学二胡心得体会_第2页
学二胡心得体会_第3页
学二胡心得体会_第4页
学二胡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学二胡心得体会二胡教学心得体会河底小学 安晓俊自创业余二胡定弦定调、把位指位及拉奏体会 2016-09-14 21:38:58|自创业余二胡歌唱伴奏定弦 BE:15 弦为 B调,26 弦为 A调,37弦为 G调,41 为降 G调,52 弦为 E调,63 弦为 D调,74弦为 C调。以上见图其他 3种定弦定调因为更不常用,故不一一列出。二、统一把位和指位经过几年摸索,我认识到,二胡最基本的把位其实只有 5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空弦的两种把位和指位,即 15弦和52弦;另外以一指开始的完整把位和指位有 3种,即2 / 1515(外弦) ,5,41。其他 26弦、37 弦、41 弦、63 弦、74 弦,因为从空弦开始都不是完整把位,故不作为第一把位,而把下面的完整把位作为第一把位,以下顺延。其实以空弦开始的作为第一把位的 15弦和 52弦,从第二把位开始,和以上所说后三种把位和指位完全相同。这样一来最基本的把位和指位只剩下 3种。具体分解:1、15 弦,第二把位 41用一指,第三把位 15用一指,第四把位 41用一指,第五把位 15用一指。2、52 弦,第二把位 1用一指,第三把位 41用一指,第四把位 1用一指。3、63、74 弦,第一把位 15用一指,第二把位 451用一指。3 / 154、26 弦、37 弦、41 弦,第一把位 52用一指,第二把位15用一指,第三把位 4(里弦)1(外弦)用一指,第四把位15的方法推广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为我们明白:杰出的人是因为他们随时清楚自己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而平庸的人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否还有目标。3、观念的力量:从小培养的观念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且观念是一种非常顽固的东西。所以树立一种奋发向上的观念等于给孩子一件最强大的武器一一因为这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二胡学习过程的独特性将让孩子形成一种观念:只要我全力以赴地去做,我就一定能做到。4、习惯的力量:习惯是一种让你不需要思考就作出决定和立即采取行动的力量,一种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力量,一种视困难和挫折为平常事的力量。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一一习惯导致了我们的成功或失败,习惯无孔不入:从日常起居作息到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等等,4 / 15无一不是习惯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和言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人生结局。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成功都难,相信吗?训练培养孩子的几个习惯:、遇事马上做,马上行动的习惯;、吃苦和认真的习惯;、快速的习惯;、不挑嘴,适应任何环境的习惯;、独立自理的习惯;、待人有礼貌礼节的习惯;、大胆创新的思维习惯;、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5、个性的力量:5 / 15坚韧、自强的个性能造就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和社会地位,成功的人总是给人一种坚定的印象,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良好的潜力,只不过没有发掘出来罢了。6、训练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只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总可以找到相应的训练方法,使自己具备相应的成功素质。7、立即行动的力量:成功都是因为我们想到了并且立即全力以赴地去做了,失败都是因为我们只是想而没有去做,或者做得不够多、不够好。 二胡学习要求你学会了就要马上练习,否则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无论你如何用力都发不出好听的音乐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在想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6 / 15你在做什么,你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你在做最有意义的事,你就得到最有价值的结果!你在做琐事或虚度光阴,你就一事无成!因此,我们的二胡教学,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学会树立每个阶段的目标、良好的习惯、坚强的个性、奋斗的观念、勇敢尝试等几种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欢迎喜欢二胡和学习二胡的朋友到这个二胡群来学习和讨论!浅谈如何学好二胡我们每个爱好二胡的朋友,学习二胡的朋友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学好二胡,我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第一,我认为无论是谁都必需面对和弄清楚,就是为什么要学习二胡。是为了爱好、陶冶情操、学习一门技能、考7 / 15级、将来谋个出路等等。当然这里边有急功近利的,我很反对那种学琴就是为了考级的思想,我认为只有端正了学习二胡的态度和方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学习才能长久、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第二,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如果没有对二胡浓厚的兴趣而一味地机械地去学习,其过程是痛苦的,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现在有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学习二胡,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一个人如果长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那是多么痛苦啊!我们可以去想想看。关于兴趣,我认为是可以培养的,人生来的天份当然是不可磨灭的,但后天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同样可以培养。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还需要不同方式的兴趣激发,比如刚开始学琴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她)听听通俗一些、抒情一些的的二胡音乐。也可以通过看音乐会的方式(当然是有条件的地方、还有孩子不可以太小,一般 6周岁以上!),来激发孩子希望学习的兴趣。这个希望就是将来的希望,就是将来练习的动力。已经学琴的孩子也要定期培养兴趣,这就如同读书一样,不能光读死书,要融会贯通就必须走出去,让孩子经常性地参加班级的表演,开个家庭音乐会也可以,同时用掌声给孩子鼓励并告诉她(他)演奏的非常好,这样孩子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同时8 / 15就能在学琴和练琴中获得动力和耐心。第三,有了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兴趣,最重要的应该是具体练习的过程了,那么这个过程要注意什么呢?我只想用三句话来概括:1.“注意力高度集中” 、2.“细致耐心” 、3.“放慢练习” ,这三条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项都会影响练琴的效率。现分析如下:1.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有的同学在练二胡的时候,一边练一边走神,结果练了 2小时也不知道自己练了什么,一点进步也没有。我特别强调练琴时的注意力集中,我们平时经常讲要用心去拉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注意力很集中的话练习 15分钟就比不集中练 2小时还有效率。2.细致耐心,如果练习时没有耐心,遇到困难的地方总是想绕过去,或粗心大意连乐谱都记错,那练习有什么作用呢?更不要谈进步了!3.放慢练习,这一点对每个习琴者都是适用的,为什么有些朋友演奏的总是模模糊糊呢?技巧的地方总是听的不舒服呢?还有遇到特殊地方的时候总是音准或节奏缺把火候呢?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放慢去练习,如果把重点的地方放慢了,就等于把一个不清楚的字放大了,不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吗?所以只要有耐心,注意体会、放慢练习一定可以解决 99%的问题的!9 / 15第四,二胡演奏技巧的定位与练习。如何练习二胡技巧这一点首先应该明确的我想应该是技巧在二胡演奏中的定位,就是如何看待的意思,有不少人把二胡演奏的技巧看的过于重要,从而忽视了在具体演奏中的主要的东西,而片面夸大了技巧的表现。其实这是错误的,这就好比一件衣服,衣服的主题部分当然是最重要的,而衣服上的小装饰是增加美观成份的,如果把衣服上的装饰弄的超过了衣服本身,那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所以,我认为首先必须要处理好演奏中的技巧的准确定位,做到恰到好处,才是练习使用技巧的关键。练习二胡技巧切不能操之过急,有些特殊技巧是需要时间的,不要强迫自己一下子就能熟练掌握,要知道,别人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所以一定要给自己时间,不然不是太不公平了吗?呵呵!比如二胡中的骏马嘶鸣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的就是快速连顿弓,其实很多朋友都想学到手,如果你真的掌握了,那是非常简单的,如果你认真去体会也一定能学会的,一时学不会千万不要急,要把你没有掌握的技巧和技能当作一种财富,因为他对你是那么有魅力,那样就不会太着急了。而等你已经掌握他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另外一种财富,对你的魅力就没那么大了,10 / 15而变成了一种愉快!一种快乐,是成功的快乐!第五,关于乐感的培养。拉二胡的朋友很关注的问题就是我怎样才能演奏的动听,能一下子打动人!其实就是关于乐感的问题,这是短时间学不来的,他依赖演奏者的内心对乐曲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看法,多种因素。我们要想演奏成功就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如何获得这样的热情呢?我想最主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热诚,对朋友的热诚,这是根基,就如同盖高楼大厦的地基。其次就是要经常性的欣赏一些名家的演奏,从中汲取营养,还有从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那里学习,这样最直接也最有效。再有就是要经常性地在内心歌唱,只有我们内心有了东西才能表现出来。培养乐感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就算是挂一漏万了!总之,学好二胡是我们每个习琴人的愿望,也真诚的希望我的几点建议和意见能给您带来帮助,不足之处更希望朋友提出批评和提出更好的方法。转载自网络学期摘抄心得本学期内,李院长给我们研究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对论语 、 道德经 、 诗学 、 乐记 、 中国美学史 、11 / 15西方美学史进行摘抄和扩写。说实话,当听到是十万字的时候,自己心里也不免咯噔一下,觉得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当自己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摘抄的时候,一直到摘抄结束,自己才对这几本书有了一点认识,同时也让自己在美学理论方面有了一点了解,下面便是自己的一些心得首先是论语 ,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 20篇,计有学而 、 为政 、 八佾 、 里仁 、 公冶长 、雍也 、 述而 、 泰伯 、 子罕 、 乡党 、 先进 、颜渊 、 子路 、 宪问 、 卫灵公 、 季氏 、 阳货 、微子 、 子张 、 尧曰 。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摘抄完论语 ,我发现它就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孔子,一个 2000多年前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切。读完论语 ,才知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不在其位,不12 / 15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平时我们常说的语句竟然出自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前一句话,说明了取长补短的道理。后一句话,说聪明敏捷的人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这句话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论语作为一部历时久远、容量博大、涵纳丰赡、析理深奥的中国古文化典藉,不同时代的哲人纷纷以不倦的精神和不诲的情思加以悉心悟读,或全方位把握,或多层次切入,认真地注释、翻译、解说、谈论、研究。在摘抄的时候,我非常敬佩孔子的好学精神。他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却还坚持学习礼乐文化,母亲去世后,他一边挑起学习重担,一边继续学习。大约在 30岁时,学业有成,首创私人办学,开始收徒讲学,直至终老。他不光活到老,学到老,还时时处处向他人求教,真是“学而不厌” 。其次,我非常赞同孔子的道德修养论。孔子”仁”的道德修养论对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有很大影响。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仁”为本,提出了孝悌、礼、知、信等13 / 15道德规范,并指出”内省”是实现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其思想观点对当前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深远影响。现代社会,关于道德修养,我们缺失得太多了,幸亏有论语 。第三,我非常佩服孔子有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被困于匡地,生命安全遇到严重威协。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丝毫不见面临危难的惶恐焦虑,有的却是乐天知命的从容自信。他坚信“天之未丧斯文” ,个人的生死已与“斯文”的存亡紧密相连,文化生存的悲情已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维持和延续“斯文” ,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说实在话,作为一项作业来摘抄论语 ,我感觉有些累,但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我却真的想细细品读论语了,因为孔子这个充满人性光辉、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名人深深吸引了我。而摘抄到道德经的时候,可以说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 ,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14 / 15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 , “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 “名可名,非常名。 ”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