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解名解 1 1 旋耳疮旋耳疮 因风热湿邪犯耳或血虚生风化燥所致的外耳道或旋绕耳周而发的湿 疮 以耳部皮肤潮红 瘙痒 黄水淋漓或脱屑 皲裂为主要特征 相当于外耳湿疹 2 2 金实不鸣金实不鸣 喉瘖虚证者 多由脏腑虚损 喉窍失养 声门开阖不利而致 3 3 金破不鸣金破不鸣 喉瘖实证者 多由风寒 风热 痰热犯肺 肺气不宣 邪滞喉窍 声门开阖不利而致 4 4 梅核气梅核气 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的以咽部异物感 如梅核梗阻 咯之不出 咽 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5 5 鼻窒鼻窒 因脏腑失调 邪滞鼻窍所致的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 6 6 虚火乳蛾虚火乳蛾 乳蛾是指因邪毒积聚喉核或脏腑虚损 喉核失养所致的以咽痛或 咽部不适感 喉核红肿 表面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相当于急慢性扁桃体炎 若因肺肾阴虚而致者 谓之 虚火乳蛾 7 7 急喉风急喉风 是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 以咽喉红肿疼痛 痰涎壅盛 语言难出 声如拽锯 汤水难下为特征 甚者发生窒息 而死 8 8 耳后附骨痈耳后附骨痈 指脓耳邪毒炽盛 侵蚀耳后完骨而形成的痈肿 以耳内流脓 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或溃破流脓为特征 相当于化脓性中耳乳突 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 9 9 鼻槁鼻槁 由于阴津不能滋润鼻窍所致的以鼻内干燥感 肌膜萎缩甚或鼻腔宽大 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10 10 喉痹 喉痹 因外邪壅遏肺胃或脏腑虚损 咽喉失养所致的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 咽部红肿 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 11 11 耳疖 耳疔 耳疖 耳疔 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 以耳痛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为 特征 12 12 鼻疔鼻疔 是指火毒上攻所致以外鼻局限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1313 三凹征 三凹征 是指吸气时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是由于 上部气道部分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 填空 填空 1 1 前庭及听神经末梢感受器有什么 前庭及听神经末梢感受器有什么 a 蜗管 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为听觉末梢感受器 b 椭圆囊和球囊 为静平衡末梢感受器 c 膜半规管 壶腹嵴为前庭周围感受器的一部分 2 2 耳鸣耳聋实证症型 耳鸣耳聋实证症型 a 耳鸣 外邪侵袭 痰湿困结 肝气郁结 外邪侵袭 疏风散邪 宣肺通窍 芎芷散 痰湿困结 祛湿化痰 升清降浊 涤痰汤 肝气郁结 疏肝解郁 行气通窍 逍遥散 b 耳聋 外邪侵袭 肝火上扰 痰火郁结 气滞血瘀 1 风热侵袭 疏风清热 宣肺通窍 方药 银翘散 2 肝火上扰 清肝泻热 开郁通窍 方药 龙胆泻肝汤 3 痰火郁结 化痰清热 散结通窍 方药 清气化痰丸 4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 行气通窍 方药 通窍活血汤 3 3 鼻出血外用止血法 鼻出血外用止血法 冷敷法 压迫法 导引法 滴鼻法 吹鼻法 烧灼法 鼻腔填塞法 4 4 耳眩晕病因病机耳眩晕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 痰浊中阻 肝阳上扰 寒水上泛 髓海不足 上气不足 5 5 乳蛾常见症型乳蛾常见症型 风热外袭 肺经有热 疏风散热 利咽消肿 疏风清热汤 邪热传里 肺胃热盛 泻热解毒 利咽消肿 清咽利膈汤 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 滋养肺肾 清利咽喉 百合固金汤 脾胃虚弱 喉核失养 健脾和胃 祛湿利咽 六君子汤 痰瘀互结 凝聚喉核 活血化瘀 祛痰利咽 会厌逐瘀汤合二陈汤 6 6 中耳有哪几个部分中耳有哪几个部分 鼓室 咽鼓管 鼓窦及乳突 7 7 鼻渊病因病机鼻渊病因病机 外邪袭肺 肺经蕴热 胆腑郁热 脾胃湿热 肺气虚寒 脾气虚弱 8 8 喉的生理功能喉的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 发音功能 保护下呼吸道功能 屏气功能 9 9 耳瘘耳瘘发生于 耳前或耳后等处的瘘管 耳前或耳后等处的瘘管 10 10 鼻窒的病因病机鼻窒的病因病机 1 肺经蕴热 壅塞鼻窍 2 肺脾气虚 邪滞鼻窍 3 邪毒久 留 血瘀鼻窍 11 11 鼻衄的外治法鼻衄的外治法 1 冷敷法 2 压迫法 3 引导法 4 滴鼻法 5 吹鼻法 6 烧灼法 7 鼻 窍填塞法 简答题简答题 1 1 鼻鼽与伤风鼻塞的鉴别鼻鼽与伤风鼻塞的鉴别 病名 伤风鼻塞 鼻鼽 病史 受凉或疲劳史 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临床症状 鼻痒 鼻干 鼻咽烧灼感 鼻塞 突发性鼻痒 喷涕 流清涕 喷嚏 流清涕 恶风 发热 头痛 鼻塞 起病快 消失快 反复 全身不适 或有呕吐 腹泻 发作 病程长 检查 鼻粘膜充血 水肿 鼻腔内鼻涕积存 鼻粘膜多见苍白水肿 亦可见 初期为清稀 后为黏性 黄稠 粘膜充血 鼻腔内有水样清涕 2 2 耳眩晕诊断要点耳眩晕诊断要点 病史 病史 本病大多有反复发作史 部分患者可有应用耳毒性药物史或感冒史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眩晕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即 眩晕突然发作 自觉天旋地转 身体有向一侧倾倒的感觉 站立不稳 体位变动或睁 眼时可诱发或加重眩晕 但神志清楚 多伴有恶心呕吐 出冷汗 耳 鸣 耳聋等症状 眩晕持续时间可长可短 检查 检查 自发性眼震 外耳道及骨膜检查 听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3 3 鼻窒的病因病机鼻窒的病因病机 肺经蕴热 壅塞鼻窍 肺脾气虚 邪滞鼻窍 邪毒久留 血瘀鼻窍 4 4 听觉在空气中如何传导 书听觉在空气中如何传导 书 P249P249 声波经外耳道传至鼓膜 引起鼓膜的振动 再经听骨链传导到镫骨足板 激 动内耳淋巴产生波动 从而引起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受到振动而感受声音刺激 5 5 喉风根据病情轻重将呼吸困难程度分为四度喉风根据病情轻重将呼吸困难程度分为四度 一度 患者安静时无症状 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或鼻翼煽动 吸气时天突 胸骨上窝 缺盆 锁骨上窝 及肋间等处轻度凹陷 称三凹征 甚则 剑突下及上腹部软组织也可凹陷 亦称四凹征 二度 安静时亦出现上述呼吸困难表现 活动时加重 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无显紫绀 三度 呼吸困难明显 喉鸣较响 并因缺氧而出现紫绀 烦躁不安 自汗 脉 数等 三 四 凹征显著 四度 呼吸极度困难 病人坐卧不安 唇青面黑 额汗如珠 身汗如雨 甚则 四肢厥冷 脉沉微欲绝 神昏 濒临窒息 6 6 咽与脾胃的关系咽与脾胃的关系 所属关系 咽下接食道 与胃相通 为胃系之所属 生理关系 咽为胃之通道 其生理功能为司饮食吞咽 病理关系 胃为燥土 性喜润恶燥 故当其发生病理变化 多为火热上炎 于咽喉 治疗关系 不少咽喉病证 可从脾胃论治 临床上针对咽喉病常有清胃泻 火 利膈通便 补中益气 养胃生津等治法 7 鼻咽癌临床症状 早期 可有回缩涕中带血或擤出涕中带血 逐渐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塞 单侧 鼻鸣 耳内堵塞感 听力下降 颈部肿块 晚期 可出现一侧持续性 部位固定的头痛 甚至剧烈头痛 或可出现面部 麻木 视物模糊 甚至失明 眼睑下垂 声嘶和伸舌偏斜等症状 8 8 喉瘖分型论治喉瘖分型论治 风寒袭肺 猝然声音不扬 甚则嘶哑 喉微痛微痒 咳嗽声重 发热 恶寒 头 身痛 无汗 鼻塞 流清涕 口不渴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检查见喉粘膜微红肿 声门闭合不全 治法 疏风散寒 宣肺开音 方药 三拗汤加减 风热犯肺 声音不扬 甚则嘶哑 喉痛不适 干痒而咳 发热 微恶寒 头痛 舌边微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检查见喉粘膜及声带红肿 声门闭合不全 治法 疏风清热 利喉开音 方药 疏风清热汤加减 肺热壅盛 声音嘶哑 甚则失音 咽喉痛甚 咳嗽痰黄 口渴 大便秘结 舌质 红 苔黄厚 脉洪数 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 声带深红肿胀 声带上有黄白色分 泌物附着 闭合不全 治法 清热泻肺 利喉开音 方药 泻白散加减 肺肾阴虚 声音嘶哑日久 咽喉干涩微痛 喉痒干咳 痰少而粘 时时清嗓 症 状以下午明显 可兼有颧红唇赤 头晕耳鸣 虚烦少寐 腰膝酸软 手足心热等 症 舌红少津 脉细数 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 声带微红肿 声带边缘肥厚 或 喉粘膜和声带干燥 变薄 声门闭合不全 治法 滋阴降火 润喉开音 方药 百合固金汤加减 肺脾气虚 声嘶日久 语音低沉 高音费力 不能持久 劳则加重 上午症状明 显 可兼有少气懒言 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 面色萎黄等症 舌体胖有齿痕 苔 白 脉细弱 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 声带肿胀或不肿胀 松驰无力 声门闭合 不全 治法 补益肺脾 益气开音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血淤痰凝 声嘶日久 讲活费力 喉内异物感或有痰粘着感 常需清嗓 胸闷不 舒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 苔薄白或薄黄 脉细涩 检查见喉粘膜及室带 声带 杓间暗红肥厚 或声带边缘有小结及息肉状组织突起 常有粘液附其上 治法 行气活血 化痰开音 方药 会厌逐瘀汤加减 9 9 耳眩晕分型论治耳眩晕分型论治 外邪侵袭 突发眩晕 如 立舟船 恶心呕吐 可伴有鼻塞流涕 咳嗽 咽痛 发热恶风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 疏风散邪 清利头目 方药 桑菊饮加减 痰浊中阻 眩晕而见头重如蒙 胸中闷闷不舒 呕恶较甚 痰涎多 或见耳 鸣耳聋 心悸 纳呆倦怠 舌苔白腻 脉濡滑 治法 燥湿健脾 涤痰止眩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肝阳上扰 眩晕每因情绪波动 心情不舒 烦恼时发作或加重 常兼耳鸣耳 聋 口苦咽干 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 胸胁苦满 少寐多梦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 治法 平肝熄风 滋阴潜阳 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 寒水上泛 眩晕时心下悸动 咳嗽 痰稀白 恶心欲呕 或频频呕吐清涎 耳鸣耳聋 腰痛背冷 四肢不温 精神萎靡 夜尿频而清长 舌质淡胖 苔 白滑 脉沉细弱 治法 温壮肾阳 散寒利水 方药 真武汤加减 髓海不足 眩晕经常发作 耳鸣耳聋 腰膝酸软 精神萎靡 失眠多梦 记 忆力差 男子遗精 手足心热 舌质嫩红 苔少 脉细数 治法 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 方药 杞菊地黄丸加味 上气不足 眩晕时发 每遇劳累时发作或加重 可伴耳鸣 耳聋 面色苍白 唇甲不华 少气懒言 倦怠乏力 食少便溏 舌质淡 脉细弱 治法 补益气血 健运脾胃 方药 归脾汤加减 10 10 耳与肾的关系 耳与肾的关系 1 所属关系 肾主耳 耳为肾之窍 为肾之官 肾与耳同属 于水 表里相应 2 生理关系 肾藏精 肾之精气上痛于耳 肾精充沛 耳窍得以濡养 则听力 聪敏 耳主平衡 3 病理关系 肾精亏损 耳窍失于濡养 可致耳鸣耳聋 4 诊断关系 耳的病症多与肾脏病理变化有关 肾脏的病变也可反应于耳 5 治疗关系 一些耳病 可以从肾论治 滋肾填阴 滋肾降火 温肾利水等 11 11 咽与肺的关系 咽与肺的关系 1 所属关系 喉下接气道 与肺相通 为肺系之所属 2 生理关系 肺司呼吸 喉为气道 互相配合 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3 病理关系 肺失调和可致咽喉疾病 4 治疗关系 咽喉病常从肺论治 鉴别鉴别 1 伤风鼻塞和鼻鼽 伤风鼻塞与鼻鼽鉴别伤风鼻塞与鼻鼽鉴别 病名伤风鼻塞 急性鼻炎 鼻鼽 过敏性鼻塞 病史受凉或疲劳史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临床 症状 鼻痒 鼻干 鼻咽烧灼感 鼻塞 喷嚏 流清涕 恶风 发热 头痛 全身不适 或有呕吐 腹泻 突发性鼻痒 喷嚏 流清涕 鼻塞 起病快 消失快 反复发作 病程 长 检查鼻粘膜充血 水肿 鼻腔内鼻涕积 存 初期为清稀 后为粘性 黄稠 鼻粘膜多见苍白水肿 亦可见粘膜 充血 鼻腔内有水样清涕 2 喉痹和乳蛾 喉痹与乳蛾鉴别喉痹与乳蛾鉴别 病名喉痹乳蛾 病史多有外感病史 或咽痛反复发作史常有外感病史或咽痛发复发作史 临床 症状 咽部疼痛为主 吞咽时咽痛加重 咽干 咽痒 咽部微痛及灼热感 咽喉异物阻塞感 哽哽不利等 咽痛伴发热 头痛 吞咽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话谈判课件
- 边防船艇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精准扶贫入户培训
- 村主任培训方案
- 技术运用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文化旅游资金申请2025年政策导向与应用策略报告
- 工商银行2025景德镇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中国银行2025遵义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应用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自主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指尖撕撕乐》教学设计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确认识我自己 北师大版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铝多金属(含锂)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足浴会所)
- 清产核资业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