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智慧与创新管理培训 一国学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结晶1国学的概念2灿烂的中华文明3国学智慧应用对企业管理的启示4学习国学智慧的目的在于运用 国学的概念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 中为西用的历史背景之下 国学值得是以儒学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和学术 国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兴盛于二十年代 盛行于今天 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文化的回归 灿烂的中华文明 二儒家思想是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1易经是儒家文化的经典2儒家文化的发展和沿革3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4儒家经典是杰出的管理思想案例从国美的融资上市看黄光裕的沉浮 1第一阶段 先秦儒家思想 儒学的勃兴2第二阶段 董仲舒的改造 成为正统思想3第三阶段 程朱理学 新的儒学体系4第四阶段 对儒学批判继承 构建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 的演变 1 创立 2 继承 3 重创 4 主导 5 冲击 6 融合 7 理学 8 批判继承 春秋时期 孔子提出 仁 的学说 主张在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 行为规范发展为 礼 强调等级尊卑 致力于秩序重建 战国时期 孟子 荀子 发展 仁政 学说 提出 民贵君轻 思想 荀子 礼法并施 王霸兼用 治国的礼教为主 秦朝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重创 西汉 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教并立 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 道教的冲击 唐宋时期 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宋明时期 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 逐渐吸纳其思想 形成了以 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 明清时期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的形成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 百家争鸣 含义 百家 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汉书 艺文志 上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名家 纵横家 兵家 小说家等十家 春秋战国时期 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 儒家 墨家和法家 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 经济 井田制崩溃 政治 王室衰微 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 士 活动活跃 文化 学术下移 观点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 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发展的反映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兼爱 用 道 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 非攻 尚贤 节俭 继承老子的学说 认为世界是 我 的主观产物 历史向前发展 政治改革 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 上主张 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 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在 百家争鸣 的过程中 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孔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 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主张 为政以德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举办私学和 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 贡献 整理六经 二 儒家思想形成过程 1 孔子创立 思想 仁政 民贵君轻伦理 性本善 思想 仁义 王道 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 伦理 性恶论 孟子 荀子 2 孟子 荀子总结改造 儒学 蔚然大宗 比较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异同 爱人 为政以德足食 民信之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三 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1 具体化 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2 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主要内容 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 民间学派 第 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汉武帝 贤良对策 原因 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 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剧烈 过程 推荐 策问 作用 国家获得所需的能臣干吏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特点 糅合了 的一些思想 内容 1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和 2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提出 与 3 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 发挥 4 针对为人处事标准 提出 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原因 1 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 2 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3 举办太学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学儒家经典 作用 主角 正统思想 主流思想 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 是目的 作用 实质 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 君权神授 的政治思想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 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 主张限田 薄敛 省役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 提出 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 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 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 2 使儒家思想宗教化总之 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 作为伦理道德 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 三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汉武帝的措施 思想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1 汉武帝时期 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 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激化 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 新儒学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汉武帝接受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原因 2 教育状况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3 结果 西汉后期 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评价 积极 消极 1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 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 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 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应批判 评价新儒学 第 课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原因 佛教盛行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2 隋唐时期 更辉煌的时期三教归儒 儒 释 道 儒家经典的标准读本 五经正义 一 理学兴起的背景 三教合一 对儒学的影响 二 理学的两大流派 理 是离开事物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 是世界的本原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1 程朱理学 客观唯心主义 1 二程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仁是万物俱生的 2 朱熹 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气论 心性论 2 王阳明的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1 地位 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号称 心学 2 思想 三 程朱理学的特点 复兴儒学 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思辩化总之 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和作为伦理道德 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 四 评价 1 压抑人性 扼杀人生自然欲求2 重视主观意志力 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列举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 离经叛道 的李贽 1 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经历 求学 做官 入狱性格 离经叛道 的不羁性格2 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 藏书 1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 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 强调个性发展4 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3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3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1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 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 强调个性发展4 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1 共同的生活背景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根源 思想 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经历 都参加了抗清斗争 后隐居著书立说 二 三大进步思想家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倡 人民为主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 提倡 经世致用 批判继承儒学 构筑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读通鉴论 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 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得私有 而应当是耕者有其田 工 商 皆民生之本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 继承 民本 思想 批判 君为臣纲 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 提倡实践 求真 反对天命论 天知论 建立唯物主义体系 2 三位思想家思想对比表 3 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为什么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这股进步思潮呢 明清时期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1 政治 专制统治腐朽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根源 3 思想 西学东渐中 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新的思想在孕育 4 专制腐朽的王朝政治 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又严重地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坏而出 思考 孔子的人性向善论 三儒家人性论与企业管理 1 以生论性 肯定人性中的自然性的合理性 性相近 习相远也 阳货 子贡问治国之道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论语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 2 强调仁 肯定人的道德性 人不仅有自然欲望 还有道德性 表现在仁 仁者爱人 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述而 志士仁人 有杀身以成仁 无求生以害人 3 孔子的人性论不是性善论 也不是性恶论 而是向善论 二 孟子性善论 1 人禽之辨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离娄下 2 人性本善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也 我固有之也 人皆可以为尧舜 仁义礼智根于心 尽心上 及四端说两个例子 3 向善与为善 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公孙丑上 富岁 子弟多赖 凶岁 子弟多暴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 播种而耰之 其地同 树之时又同 浡然而生 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告子上 牛山之木尝美矣 的例子 3 性伪合而天下治 故隆礼重法 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精神是向善论 孔孟荀三家 异中有同 皆主人性性向善 都是向善论 其差异对于善的来源有不同解释 而以孔子人性论为持平之论 孟子摸到了孔子的头 荀子摸到了孔子的尾 都不是完整的孔子 中庸之道是儒家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孔子论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 雍也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中庸 中庸本义郑玄 庸 常也 用中为常道也 名曰中庸者 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中庸的特征1 过犹不及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過 商也不及 曰 然則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2 和而不同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 时中 伯夷 伊尹何如 曰 不同道 非其君不事 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 乱则退 伯夷也 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 治亦進 亂亦進 伊尹也 可以仕則仕 可以止則止 可以久則久 可以速则速 孔子也 孟子 公孙丑 松下幸之助 中庸就是不游移不定 不偏激 而达到最合适的度 但愿所有的社会生活都能实现中庸的原则 四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1道法自然的哲学意义2道不远人的人文情怀3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案例两个内蒙人的企业管理对话 道家的思想 和谐思想的基础 道法自然人自身和谐的思想 上善若水人与人和谐的思想 少私寡欲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道法自然 五儒道同源的灿烂中华文明1天人合一思想对儒道文化的影响2天生人成的重要意义3殊途同归的文化契合 六儒道之争的管理学意义1管理的本质是什么2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3儒道之争对于管理学的意义案例 高速公路融资道路的阵痛 六国学智慧的持经达变1管理者的内圣外王终极境界2以道御术的践行3法于阴阳 合于术数4禅宗智慧认识资本案例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 中兴名臣 曾国藩 曾国藩 1811 1872 字伯函号涤生 1811年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塘镇 晚清重臣 因镇压太平天国功勋卓著被封一等毅勇侯 历任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1872年3月20日在南京病逝 朝廷赠太傅 死后被谥 文正 生平简介 1811年 嘉庆16年 11月26日 农历10月11日 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38年 道光18年 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试后改名国藩 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 赐同进士出身 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 道光帝拔置第二名 授翰林院庶吉士 1849年 道光29年 39岁2月 升授礼部右侍郎 9月 署兵部右侍郎 1853年 咸丰3年 43岁1月21日 接帮办湖南团练旨 11月 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 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 筹建水师 1854年 咸丰4年 44岁2月25日 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 发布 讨粤匪檄 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 塔齐布为陆军先锋 统率17000人 挥师北上 1864年 同治3年 7月19日 湘军攻陷天京 太平军宣告失败 7月 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 一等侯爵 1871年3月1日 时发脚麻之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国智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兰州石化分公司春季招聘(4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安全培训考核简单题课件
- 2025年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省委金融办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安全培训考核月总结课件
- 2025昆明市晋宁区应急管理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荔城法院招聘2名速录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市第一中学集团校南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2025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1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Unit 3 Faster,Higher,Stronger 大单元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教具考核试卷
- 贵州省202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政府部门信息科技外包管理规定
- 【MOOC】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3D打印混凝土边框叠合板应用技术规程
- caxa电子图板教程
- 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试题及答案
- 沪教版牛津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My future》单元作业设计
- 维修人员认证与培训体系
- 前置血管妇产科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