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政以德 检测版 姓名 学号 得分 批改人 一一 24二二 20三三 16四四 40卷面卷面 10得分得分 110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4 分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 1 下列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众星共之 g ng 道之以政 d o 冉 有 仆 p 庶 矣 哉 sh B 千乘之国 ch ng 禹稷躬稼 j 焉用彼相 xi ng 相 夫 子 xi ng C 虎 兕 s 出 于 柙 ji 毁于椟中 d 近 于 费 b D 盍 彻 乎 k 南宫适 ku 羿 善 射 y 奡 荡 舟 o 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C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D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3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其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B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C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 D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 冉有曰 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 富之 B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C 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D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5 下列加点字词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B 求 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D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6 下列加点字词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齐 整治 B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格 至 来 指内心归依 心悦诚服 C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攻 攻击 D 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年饥 年成不好 E 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就 亲近 7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使民敬忠以劝 如之何 C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 既庶矣 又何加焉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8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A 无乃尔是过与 B 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C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D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二 名句填空 二 名句填空 20 分分 每句答每句答对对得得 2 分分 1 子曰 为政以德 2 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3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 和无 寡 安无倾 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今由与求 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 之忧 不在颛臾 4 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5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必偃 6 自古皆有死 7 百姓足 百姓不足 8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9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身 修而后家齐 国治而后天下平 10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 三 句子翻三 句子翻译译 16 分分 1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2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3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4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四 思考四 思考题题 40 分分 一 一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子适卫 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 富矣 又何加焉 曰 教之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 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1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 富之 后 教之 一方面又宁可去 食 留 信 二者是否矛盾 2 谈谈你对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 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 富之教之 是就统治者的治国理念而言 作为统治者 应通过兴 农桑等措施让百姓衣食丰足 然后再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 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 这样社会就能康乐安定 去食留信 是就民众的价值取向而言 作为精神性的个体 应该 具有舍生取义的道德追求 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 2 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 无粮顶多饿死 没有百姓的信任 国家根本就站不住 孔子在 这里强调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之于政府和国家的重要性 而赢得百姓信任的关键就是要 施行仁政 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 以德治国 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的 民本 思想 二 二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1 怎样理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2 孔子是如何看待政刑和德礼的 对孔子的观点你又是如何评价的 答案 1 君子的道德好比风 小人的道德好比草 草受风的吹拂 一定顺风倒伏 孔子用生动 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君子仁德的感化力量 2 孔子认为政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德礼治国 就可以取得人心诚服的理想效 果 孔子这一观点固然没错 但在具体施政的时候要视社会情况而定 在人们的思想觉 悟普遍较低的时候 仍需要政刑来维持社会秩序 也需要德礼来教化人心 只有兼而用 之 才有可能使社会清明 天下大同 三 三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 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1 同是 问政 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 这些不同的回答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 面对同样的问题 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 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 讲究礼节秩序 2 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 尚未入仕参政 需要告诉他立国的根本在 于取信于民 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 且有暴政倾向 因此孔子以 为政以德 相劝 齐 景公是一国之君 所以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四 四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 在萧墙之内也 1 孔子所说的 均 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 等贵贱 均贫富 中的 均 是否同一个意思 谈谈你的理解 2 如何理解 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句话 答案 1 孔子所说的 均 有 君臣父子 各得其分 的意思 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 得到的部分 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而 均贫富 的 均 含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意思 这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 领 体现了劫富济贫的思想 2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的高度政治敏感性和远见卓识 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伐 颛臾的实质是在扩大自己的地盘 觊觎鲁国的政权 季氏谎称颛臾是其忧患 殊不知他 的真正忧患在其内部 后来家臣阳虎的叛逆印证了孔子的预见 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4 分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ADCDDCCB 二 名句填空 二 名句填空 20 分分 每句答每句答对对得得 2 分分 略 略 三 句子翻三 句子翻译译 16 分 略 分 略 四 思考四 思考题题 40 分分 一 一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子适卫 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 富矣 又何加焉 曰 教之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 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1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 富之 后 教之 一方面又宁可去 食 留 信 二者是否矛盾 2 谈谈你对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 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 富之教之 是就统治者的治国理念而言 作为统治者 应通过兴 农桑等措施让百姓衣食丰足 然后再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 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 这样社会就能康乐安定 去食留信 是就民众的价值取向而言 作为精神性的个体 应该 具有舍生取义的道德追求 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 2 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 无粮顶多饿死 没有百姓的信任 国家根本就站不住 孔子在 这里强调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之于政府和国家的重要性 而赢得百姓信任的关键就是要 施行仁政 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 以德治国 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的 民本 思想 二 二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1 怎样理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2 孔子是如何看待政刑和德礼的 对孔子的观点你又是如何评价的 答案 1 君子的道德好比风 小人的道德好比草 草受风的吹拂 一定顺风倒伏 孔子用生动 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君子仁德的感化力量 2 孔子认为政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德礼治国 就可以取得人心诚服的理想效 果 孔子这一观点固然没错 但在具体施政的时候要视社会情况而定 在人们的思想觉 悟普遍较低的时候 仍需要政刑来维持社会秩序 也需要德礼来教化人心 只有兼而用 之 才有可能使社会清明 天下大同 三 三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 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 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1 同是 问政 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 这些不同的回答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 面对同样的问题 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 取信于民 为政以德 讲究礼节秩序 2 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 尚未入仕参政 需要告诉他立国的根本在 于取信于民 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 且有暴政倾向 因此孔子以 为政以德 相劝 齐 景公是一国之君 所以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四 四 阅读阅读 论语论语 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 在萧墙之内也 1 孔子所说的 均 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 等贵贱 均贫富 中的 均 是否同一个意思 谈谈你的理解 2 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焊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养老护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炉炼铁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 北电编导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南化学会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礼仪培训课件
- 电源性能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电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试行)2015
-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中医海外传播
- 文创产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 (正式版)JBT 9630.1-2024 汽轮机铸钢件无损检测 第1部分:磁粉检测
- 兽医法规课件
- 性骚扰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