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件.ppt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件.ppt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件.ppt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件.ppt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1 需求理论 2 供给理论 3 均衡价格理论 4 供求理论 5 均衡价格的应用 支持价格 限制价格 6 弹性理论 7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第四节供求弹性问 答 主题内容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第四节供求弹性问 答 什么是需求 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以购买能力为前提 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需求 需要 需求 愿意购买 能够购买同时涉及两个变量 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非实际购买量 需求表 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需求的几种表述法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规律 见下 需求表 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 解释1 替代效应 商品价格变化经由相对价格的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2 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变化经由实际收入的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 例外吉芬商品 GiffenGoods 炫耀性商品黄金 证券 影响需求 量 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函数 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与互补品预期价格其他 为什么酒吧里喝水要钱而花生米却免费 思考题 影响需求 量 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需求量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需求量作为因变量 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需求量和这些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 H 偏好M 收入P 价格Pr 相关产品价格N 期望 影响需求 量 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函数 为了简化分析 经济学通常采用抽象法 即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 只单独研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一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需求价格函数 需求收入函数 需求交叉函数 我们最常用的是需求价格函数 通常我们把它叫做 需求函数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主题内容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均衡价格第四节供求弹性问 答 什么是供给 定义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厂商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销售的数量以生产提供能力为前提 供给 生产 供给 愿意销售 能够销售同时涉及两个变量 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量非实际售卖量 供给表 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供给的几种表述法 供给表 供给曲线 供给规律 见下 供给表 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解释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 供给规律 在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 例外劳动 土地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 影响供给 量 的主要因素和供给函数 价格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生产成本 要素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与互补品 注意与影响需求的差别 预期价格政府的税收与补贴政策其他 影响供给 量 的主要因素和供给函数 如果把影响供给量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供给量作为因变量 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供给量和这些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T 技术和管理水平C 成本水平P 价格Pr 相关产品价格N 期望 影响供给 量 的主要因素和供给函数 为了简化分析 经济学通常采用抽象法 即假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 只单独研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一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供给价格函数 供给成本函数 我们最常用的是供给价格函数 通常我们把它叫做 供给函数 为什么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要贵 思考题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仅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由价格外其它因素变化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主题内容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市场均衡第四节供求弹性问 答 均衡价格的决定 静态分析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供给不变 需求发生变动需求增加 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减少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不变 供给发生变动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增加 均衡产量减少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同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均衡产量增加 均衡价格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同向变动 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均衡产量减少 均衡价格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 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需求减少 供给增加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不定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 1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2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3 需求和供给同时同方向变动 引起均衡数量与供求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则有可能提高 降低或保持不变 需求和供给同时反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则可能增加 减少或保持不变 这被称为供求规律 为什么苹果在旺季价格下降 而海边的别墅在旺季价格上升 思考题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支持价格 SupportPrice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或某一产品的生产而对该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应对措施 政府收购过剩商品 政府实行限制产量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支持价格 最低工资政府为了保证就业者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所需的收入水平而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L O Le w we DL SL E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限制价格 CeilingPrice 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其规定一个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 应对措施 实行政府补贴 实行配给制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统称为价格管制 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可避免 价格管制虽然是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但毕竟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 存在一定的弊端 增加了政府负担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产品分配不公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产品质量变异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黑市交易盛行管理人员腐败 若某市场上 供给函数为Qs彩电 300000 200P 需求函数为Qd 300000 100P Q的单位为台 P的单位为元 台 1 试求市场上彩电的均衡价格 交易量多大 2 若人们的收入增加 需求函数变为 Qd 360000 100P 这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与交易量又有什么变化 本节练习2 主题内容 第一节需求和需求的变动第二节供给和供给的变动第三节市场均衡第四节供求弹性问 答 如果根据函数关系Y f X 变量Y取决于X 那么Y相对于X的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定义 一种变量对另一种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一种变量的既定百分比变化所引起的另一种变量的百分比变化 弹性的概念 弹性意义 是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的衡量指标 弹性的两个重要方面 1 是正还是负 2 是大于1还是小于1 弹性的概念 1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 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动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相对变化率 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相对变化率 之比 称作需求的价格弹性 Edp 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P Q 需求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 由于需求规律存在 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通常省略负号 取绝值 定义公式 衡量由价格的微小变化造成的需求量变化 需求价格 续 如价格从5降为4时 价格从4再降为3时 需求弹性 续 如价格从5降为4时 价格再从4上升5时 需求弹性 续 按定义式 同一商品价格下跌时与上涨时的弹性值不同 改进公式 即一般所称弧弹性公式 此时价格在5与4之间变动时 需求弹性 弧弹性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是不准确的 为了准确描述弹性我们提出一精确的概念 点弹性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点弹性 续 关于弧弹性与点弹性的几点补充说明 需求曲线的斜率不等于弹性系数 对线性需求曲线来说 即便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不同两点之间 其弹性系数也是不一样的 在实际生活中 弧弹性运用得较为广泛 一般所指的弹性系数是指弧弹性的弹性系数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和点弹性的本质是相同的 它们的区别仅在于 前者表示价格变动量较大时的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而后者表示价格变动量无穷小时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需求弹性 线形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 横轴公式 斜线公式 纵轴公式 需求弹性 2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EP 弹性无穷大EP 1 单位弹性EP 1 弹性不足或缺乏弹性e g 0 43EP 1 弹性充足或富于弹性e g 4 0EP 0 弹性等于零 需求弹性 Q P 需求 5 4 1 0 价格提高 需求量不变 完全无弹性 弹性等于零 Ed 0 需求弹性 Q P 需求 5 4 0 价格提高25 需求量减少25 75 100 单位弹性 Ed 1 Q P 需求 5 4 0 价格提高25 需求量减少10 90 100 弹性不足 Ed 1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Q P 需求 5 4 0 50 100 价格提高25 需求量减少50 弹性充足 Ed 1 Q P 需求 4 0 1 价格高于4元 需求量等于0 2 价格等于4元 消费者购买任何数量的商品 3 价格低于4元 需求量无穷大 完全弹性 Ed 需求弹性 特例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也有例外情况需求价格弹性大于零不符合需求法则主要是指选炫耀商品珍宝古玩等 P O Q D 需求弹性 红旗车之所以受青睐就是因为它是炫耀性物品 汽车实际有两种功能 交通方便与炫耀身份 一般车的功能主要是方便交通 而特殊的名牌车 如英国的劳斯莱斯 德国的奔驰与宝马 美国的卡迪拉克等 则主要是用于炫耀身份 红旗车以前作为炫耀性商品一是它作工精细 许多零件由高技术工人手工制作 成本高 产量少 从而价格高 二是使用它有严格限制 据说文革前正部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坐红旗车 这样 红旗自然身价不凡 名震中外了 需求弹性 举例分析 红旗车的悲剧 红旗车的悲剧正在于生产者把这种炫耀性物品降为普通物品 如果说一般物品走向大众化是成功的起点 那么 炫耀性物品走向大众化则是它失败的开始 红旗车大批量生产 改变了原来典雅的形式 用机械生产的部件代替了手工精制的部件 降低了价格 与其他车型在作为交通工具的市场上竞争 这时它的悲剧也就开始了 作为普遍汽车人人都可以用 何身份之有 但作为普遍汽车 它的价格一性能比又远远不如其他汽车 现在红旗车的价格几乎是捷达 富康 桑塔纳的3倍 性能比它好的本田 别克 欧宝价格都比它低 红旗车象征身份的作用没有了 作为普通车又没有优势 它的前途能辉煌吗 无怪乎在作为汽车晴雨表的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 1999年第一季度红旗车销售量比1998年同期下降了77 19 续 需求弹性 举例分析 红旗车的悲剧 3 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商品的需要程度 需要程度越高 弹性越小紧密替代品的多少 替代品越多 弹性越充足独特价值效应 用途的广泛性 产品的差异化允许调整的时间长短 一般地讲 时间越长 弹性越大商品支出占预算的比例 比例越大 弹性越充足转换成本效应 价格 质量效应 其他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4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TR TCTR P Q 证明 于是 若1 ed 0 即ed 1或 ed 1 则若1 ed 0 即ed 1或 ed 1 则 需求弹性 弹性充足弹性为1弹性不足 P1 P2 P1 P2 P1 P2 Q1 Q2 Q1 Q2 Q1Q2 什么商品可以 薄利多销 需求弹性 结论 需求弹性 练习 1979年 美国 航空业管制的解除价格下降旅客数量上升总收益增加这说明航空旅行的价格弹性是怎样的 需求弹性 弹性分析实例 谷贱伤农 Q P 需求 3 2 0 需求弹性不足 供给增加使价格大幅度下降 但需求量增长不多 结果使总收益减少 100 110 S1 S2 需求弹性 二 需求收入弹性1 定义及计算公式定义 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I Q T Ec O A E B N H K AB OB ES 1 TE OE ES 1 K点的斜率 H点的斜率 需求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几何形式 R C R点的 2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1 正常品Edi 其中对于必需品1 Edi 高档品Edi 1 需求弹性 2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续 2 低档品种Edi 商品的高档低档也是相对而言而且也是变化的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不同商品在一定的收入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收入弹性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收入范围内也具有不同的收入弹性 这说明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 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原先的必需品可能变为低档品 而原先的奢侈品可能变为普通正常品 即必需品 需求弹性 三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价格交叉弹性 1 定义与计算方法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性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有正有负反映了两种商品之间的不同关系2 分类不同的商品之间的关系不一样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也是不一样的 需求弹性 2 分类 续 1 替代品Exy 0从消费角度两种商品在使用上可以相合替代2 互补品Exy 0这两种商品或需要同时消费或在消费时有一定的比例关系3 独立品Exy 0这两种商品在消费时没有必然的联系互不影响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练习 1 找出P 10 I 20 Ps 9时的点价格弹性 点收入弹性和点交叉弹性 需求函数估计为 Qd 90 8P 2I 2Ps此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充足还是不足 是一个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两种产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供给弹性 1 定义与计算方法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供给弹性 特点 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因供给定律表明 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 点的位置不同则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小也不同 如果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与纵轴相交 则该点的弹性大于1 如果与横轴相交 则弹性小于1 不管供给曲线的斜率如何 只要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型供给曲线 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弹性都等于1 供给弹性 同需求弹性一样 供给弹性也有点弹性与弧弹性 分别测量一条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微小变动和两点之间的弧的变动 点弹性 弧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图解 P Q S S O A B K 切线 任一点K的斜率 同一条供给曲线的不同点的弹性 教程P34 供给弹性 如果A落在O点 E 1如果A在O右边 E1如果A与B重合 E 0如果切线与横轴无交点 E 2 供给弹性的类别 Q P Q P Q P P Q Q Q Q Q P O O O O O S S S S S 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 3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供给时间的长短时间与供给弹性存在正相关 瞬时供给不随价格变化 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供给曲线 ES 0短期供给缺乏弹性 长期供给富有弹性 生产产品成本变化生产成本增加快 则供给弹性小 反之就大 生产规模与生产周期 通常企业产品生产周期长 生产规模大 会对价格变化反应较迟缓 供给弹性较小 反之 较大 调整产品的难易程度 供给弹性与调整的难易程度反方向变动 产品容易调整的 供给弹性大 反之弹性小 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 如果存在齐备的要素并且价格较低 供给弹性就大 反之弹性较小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一政府税收与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以税收 单位产品税或从量税 为例 消费者税负 生产者税负 消费者税负 生产者税负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结论一 无论课税对象是谁 政府税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无本质区别 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 P1 P2 T生产者实际得到价格 P1 T P2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结论二 通常情况下政府税收实际是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的 即名义纳税人并不完全等于实际负税人消费者税负 P1 P0生产者税负 P0 P2 弹性理论与经济决策 结论三 买卖双方各自实际税负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收入弹性的类型与企业决策 1 EM 1为奢侈品 预期居民收入增加10 企业投资增加 10 为10 EM 其他条件不变 此时需求增长比收入增长快 或收入下降时 需求下降快 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