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试卷_第1页
工程材料试卷_第2页
工程材料试卷_第3页
工程材料试卷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 工程材料 课程号 A317130305 任课教师 考试方式 闭卷 卷 号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 共 5 页 第 1 页 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试卷 A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评分 评卷教师 一 名词解释 共一 名词解释 共 1010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2 2 分 分 1 1 过冷度 过冷度 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 2 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 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 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 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3 3 相 相 在金属或合金中 凡成分相同 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均称之为相在金属或合金中 凡成分相同 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均称之为相 4 4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为改变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 以满足对零件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所施加的一种为改变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 以满足对零件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所施加的一种 综合的热加工工艺过程综合的热加工工艺过程 5 5 马氏体 马氏体 碳在碳在 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共共 2020 分 每空分 每空 1 1 分分 1 金属元素大多属于如下三种晶格形式 金属元素大多属于如下三种晶格形式 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2 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 原奥氏体中含碳量越高 则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 原奥氏体中含碳量越高 则 Ms 点越点越 低低 转变后的残余奥 转变后的残余奥 氏体量越氏体量越 多多 Ms 叫做马氏体转变温度 是一个温度值 3 按照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情况 可将固溶体分为按照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情况 可将固溶体分为 置换置换 固溶体和固溶体和 间隙间隙 固溶固溶 体 体 4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主要有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主要有 滑移滑移 和和 孪生孪生 5 共析钢加热时 奥氏体的形成是由奥氏体形核 共析钢加热时 奥氏体的形成是由奥氏体形核 长大长大 碳化物分解碳化物分解 和 和 奥氏体均匀化奥氏体均匀化 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6 为了提高材料的表面耐磨性能 常见的两种化学热处理方法是为了提高材料的表面耐磨性能 常见的两种化学热处理方法是 淬火淬火 低温回火低温回火 正火正火 7 珠光体类型组织按照片层间距的大小分为三类 珠光体类型组织按照片层间距的大小分为三类 珠光体珠光体 索氏体索氏体 屈氏体屈氏体 8 牌号牌号 HT300 中 字母中 字母 HT 表示表示 灰铸铁灰铸铁 数字 数字 300 表示表示 最低抗拉强度最低抗拉强度 9 若共晶铸铁的两个阶段石墨化均未进行 此时的室温组织为若共晶铸铁的两个阶段石墨化均未进行 此时的室温组织为 渗碳体渗碳体 三 单项选择题 共三 单项选择题 共 20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2 分 分 1 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 表示抗拉强度的是 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 表示抗拉强度的是 C a Z b A c Rm 4 HB 2 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C a 强度高 塑性好 硬度低强度高 塑性好 硬度低 b 强度低 塑性差 硬度低 强度低 塑性差 硬度低 c 强度低 塑性好 硬度低强度低 塑性好 硬度低 d 强度强度 高 塑性差 硬度高高 塑性差 硬度高 课程 工程材料 课程号 A317130305 任课教师 考试方式 闭卷 卷 号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 共 5 页 第 2 页 3 位错属于位错属于 B 缺陷 缺陷 a 点缺陷点缺陷 b 线缺陷 线缺陷 c 面缺陷 面缺陷 d 不确定 不确定 4 金属铸锭凝固后的晶粒较为粗大 利用肉眼即可看到铸锭整个体积中明显地分为三种晶粒状态区域 金属铸锭凝固后的晶粒较为粗大 利用肉眼即可看到铸锭整个体积中明显地分为三种晶粒状态区域 则不属于铸锭的晶粒状态区域是 则不属于铸锭的晶粒状态区域是 B a 表层细晶区 表层细晶区 b 半马氏体区 半马氏体区 c 柱状晶区 柱状晶区 d 中心等轴晶区 中心等轴晶区 5 45 钢的含碳量是 钢的含碳量是 C a 4 5 b 45 c 0 45 d 0 045 6 元素铁在不同的固态温度下其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 下列哪个属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类型 元素铁在不同的固态温度下其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 下列哪个属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类型 B a P b Fe c Fe3C d Fe3C 7 可用做弹簧的钢是 可用做弹簧的钢是 C a 20 b 9SiCr c 60Si2Mn d 20CrMnMo 8 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强度 硬度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 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强度 硬度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 D 造成 造成 a 位错密度提高位错密度提高 b 晶体结构改变 晶体结构改变 c 晶粒细化 晶粒细化 d 出现纤维组织 出现纤维组织 9 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是 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是 B a 原子原子 b 晶胞 晶胞 c 晶粒 晶粒 d 亚晶粒 亚晶粒 10 碳钢与白口铸铁的化学成分分界点是 碳钢与白口铸铁的化学成分分界点是 D C a 0 0218 b 0 77 c 4 3 d 2 11 四 简答题 共四 简答题 共 15 分 分 1 在括弧内填写铁碳合金相图中的各个相组成物 共在括弧内填写铁碳合金相图中的各个相组成物 共 9 分 每个空分 每个空 1 分 分 2 写出图中写出图中 两条水平线的温度 反应式和反应产物的名称 两条水平线的温度 反应式和反应产物的名称 6 分 分 课程 工程材料 课程号 A317130305 任课教师 考试方式 闭卷 卷 号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 共 5 页 第 3 页 五 简答题 共五 简答题 共 10 分 分 如图所示 在共析钢等温冷却的转变曲线上估计连续冷却时的转变情况 写出冷却速度如图所示 在共析钢等温冷却的转变曲线上估计连续冷却时的转变情况 写出冷却速度 V1 V2 V3 V4 分别相当于哪一种热处理工艺 并写出各自冷却速度下的产物 分别相当于哪一种热处理工艺 并写出各自冷却速度下的产物 V1 V2 Vk V3 V4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温度 0110102103104 时间 s 稳定的奥氏体区 A1 Ms Mf 六 问答题 六 问答题 15 分 分 一根直径一根直径 6mm 的的 45 钢圆棒 先经钢圆棒 先经 8400C 加热淬火后 硬度为加热淬火后 硬度为 HRC55 未回火 然后从一端加热 依 未回火 然后从一端加热 依 靠热传导使圆棒各点达到图示的温度 试问 靠热传导使圆棒各点达到图示的温度 试问 课程 工程材料 课程号 A317130305 任课教师 考试方式 闭卷 卷 号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 共 5 页 第 4 页 ABCDE 950 8 84 40 0 7 75 50 0 5 55 50 0 1 15 50 0 1 各点处的组织是什么 各点处的组织是什么 2 整个整个圆棒自图示温度缓冷至室温 圆棒自图示温度缓冷至室温 各点处的组织是什么 各点处的组织是什么 3 整个整个圆棒自图示温度水冷至室温 圆棒自图示温度水冷至室温 各点处的组织是什么 各点处的组织是什么 七 综合题 共七 综合题 共 1010 分 每个空分 每个空 1 1 分 分 提供材料牌号为 提供材料牌号为 45 W18Cr4V 1Cr18Ni9Ti 20CrMnTi 60Si2Mn T12 填充下表 填充下表 零件零件性能要求性能要求选材选材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使用状态的组织使用状态的组织 机床较小的轴机床较小的轴 齿部表面有较高硬齿部表面有较高硬 度和耐磨性 心部度和耐磨性 心部 有较好的强韧性有较好的强韧性 调质 表面淬火调质 表面淬火 低低 温回火温回火 汽车动力齿轮汽车动力齿轮 齿部表面高硬度和齿部表面高硬度和 疲劳强度 心部高疲劳强度 心部高 的强韧性的强韧性 渗碳 淬火渗碳 淬火 低温回低温回 火火 表面 表面 M回 回 粒状 粒状 碳化物碳化物 少量少量 A 心部 心部 M回 回 F 耐酸容器耐酸容器 耐酸性腐蚀介质侵耐酸性腐蚀介质侵 蚀蚀 单相单相 A 汽车板弹簧汽车板弹簧 高的屈服强度 高高的屈服强度 高 的疲劳强度的疲劳强度 淬火淬火 中温回火中温回火 锉刀锉刀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