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本节聚焦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3.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基本学会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工厂,系统,边界,分工合作,细胞,细胞膜,细胞器,围墙,车间,问题探讨,一件优质产品,比如一盒优质酸奶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一、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一)细胞质,1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叫做细胞质;,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是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3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4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二)细胞质基质,1化学成分:水、无机盐离子、脂类、糖类、蛋白质(多种酶)、氨基酸、核苷酸等;,2功能:(1)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2)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图中可以看到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有很多结构: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它们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并各自完成专有的功能,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细胞器。,探究一: 要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用什么方法呢?,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资料收集与阅读分析P51,1、克劳德:2、德迪夫:3、帕拉德:,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细胞组分,发现了溶酶体,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了动态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实验。,阅读课本 P44-47辨认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形状及功能说出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中担任的“工作”,【自主学习】,按照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的顺序,各小组准备,开始展示。,,细胞器,1线粒体,(1)分布(2)形态(3)结构(4)功能,相对封闭的双层膜结构,,2叶绿体,(1)分布(2)形态(3)结构(4)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相对封闭的双层膜结构),请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都有双层膜结构;,2.都含有催化各自生命活动的酶系;,3.都含有遗传物质DNA;,4.都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不同点:,1.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3内质网,参与某些脂类、糖类和激素的合成,蛋白质运输的通道,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有机物合成的“车间”,(单层膜),滑面内质网(表面无核糖体附着),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粗面内质网(表面有核糖体附着),有机物合成的“车间”,,4高尔基体,说明:高尔基体是一种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却是不相同的一种细胞器!,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 蛋白质的“加工厂”,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集中到细胞板附近,参与合成纤维素,(单层膜结构),蛋白质的“加工厂”,延伸: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的核糖体的数目较多,并且分布均匀,这一点已被用来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5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如抗体、酶原或蛋白质类的激素。,主要合成分布在细胞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有蛋白质和RNA组成 形状:椭球形的颗粒小体,()中心体,(无膜结构),通常位于细胞核的附近;无膜结构。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组成,功能: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7液泡,(1)分布: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90%,(2)结构,液泡膜,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3)功能,调节细胞的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单层膜结构),8.溶酶体 “消化车间”,1)形态结构:圆球形。2)分布:动植物细胞。3)功能: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 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电镜下观察的溶酶体,单层膜,【模型辨认】,细胞器的比较,双层膜,双层膜,无膜结构,无膜结构,单层膜,单层膜,单层膜,单层膜,植,植,动、植,动、植,动、植,动、植,动、植,动、低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有机物合成的车间加工和运输的通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动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分泌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参与细胞有丝分裂,水和养料的仓库维持细胞形态,水解酶的仓库,细胞器的分类:,1根据有无膜结构、膜的层数分类: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 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3.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4.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5. 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6. 与能量转化直接有关系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牛奶是怎样炼成的?,思考与讨论:,1.什么是分泌蛋白?举例说明。2.科学家采用的实验材料是什么? 3.科学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4.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的 ?5.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 结构? 6.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涉及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过程中还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合成的ATP提供的。线粒体的内膜上有进行有氧呼吸所需的各种酶。,由此可见,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但在结构上互相连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分工又相互联系的。各种生物膜的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是细胞生命活动协调进行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分泌蛋白,(合成肽链),(初加工),(再加工),(囊泡),(囊泡),线粒体,(供能),(外排),细胞核,归纳如下:,折叠、组装、加上糖基团,修饰加工,转录形成mRNA,翻译,结论: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一定的连续性。,囊泡是由什么构成的?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细胞膜的组成相似吗?为什么?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具有膜?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结论: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概念: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都紧密联系,【小组讨论】,1、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2、细胞中膜面积为什么很大?其作用是什么?3、如果各个细胞器都没有了膜结构,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体现出生物膜的什么作用?,2.功能:书P49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3.与生活中的联系:透析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膜,小 结,1.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酶类生化制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科罗索酸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马钱苷酸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聚酯漆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晋城市中医院护理科研资格认证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科室副主任年度绩效考核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儿科影像诊断考核
- 2025年中国清水混凝土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庆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相关免疫学检测项目选择考核
- 晋中市人民医院血管内皮功能检测考核
- 管理者沟通与冲突解决培训
- GB/T 43449-2023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 申请开办美食街的申请书
- 美国RAZ分级读物目录整理
- 《北京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表》(非居住)
- 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讲解课件
- 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口算(打印版)
-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班主任专业化和家长资源开发韩似萍
- 【2019年整理】渠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
- Breakingpoint-PerfectStorm-使用手册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