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_第1页
测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_第2页
测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_第3页
测试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级 姓名 班别 座位号 1 地理测试二地理测试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60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20 题 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1 3 题 1 靠近水源 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 B C D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B 站在 M 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 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D 由 居民点取近道攀登 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3 居民点到 M 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368 m B 488 m C 678 m D 708 m 甲 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读图 完成 4 6 题 4 甲 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 m B 110 m C 170 m D 220 m 5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 道路 为直线 B 道路 经过甲 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 道路 最长 D 道路 和 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6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 最适合行车的是 A 道路 B 道路 C 道路 和 D 道路 和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 比例尺相同 读图回答 7 8 题 7 乙图中 A 点海拔范围 H 和 B 地温度范围 T 是 A 1200 米 H 1500 米 3 T 4 8 B 1000 米 H 1300 米 3 T 4 8 C 1500 米 H 1800 米 6 T 7 8 D 1200 米 H 1500 米 6 T 7 8 8 关于图甲 图乙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D 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 E F G 的海拔在 750 米以上 800 米以 下 C 在 E 点可以观察到车站 N D 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读 某地等高线图 比例尺 1 20 000 回答 9 11 题 9 如果在图中 AB 处修建水坝 坝长 图上距离 0 7 厘米 和最大坝高 坝顶到坝底 分别约为 A 70 m 50 m B 140 m 100 m C 140 m 150 m D 700 m 150 m 10 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 最好选择 A 戊点 B 己点 C 庚点 D 辛点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 乙 丙 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 甲 乙 丙 丁的海拔都在 100 米以上 150 米以下 C 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 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 E F M N 作地形剖面图 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据此回答 12 13 题 12 该地的地形是 A 山峰 B 山脊 C 山谷 D 鞍部 13 地比 地 A 海拔高 坡度大 B 海拔高 坡度小 C 海拔低 坡度大 D 海拔低 坡度小 2 图中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 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 地势较陡 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 地势较缓 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 完成 14 16 题 14 关于该区域的地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E 处低于 F 处 B 图中 G 处高于 H 处 C 图中 E 处海拔高度大于 300 米 D 由 E 处到 F 处地势逐渐上升 15 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 东侧的 J 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 而西侧的 G 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 相对清澈的径流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 A 岩性不同 B 海拔高度不同 C 坡度不同 D 植被覆盖率不同 16 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列四处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是 A E 处 B J 处 C K 处 D L 处 下图为 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 完成 17 18 题 17 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 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 如图 方案沿线甲 乙 丙 丁四处中明显不 合理的有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8 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 就地形 水文特征判断 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 W B X C Y D Z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 2 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 19 20 题 19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 依据图 2 甲 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0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当地政府计划将图 2 中 a b c d 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 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该地应选在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2012级 姓名 班别 座位号 3 假期地理测试二假期地理测试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答题卡答题卡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60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20 题 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 综合题 本题共二 综合题 本题共 40 分 分 21 曹州 菏泽古称曹州 牡丹甲天下 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车去菏泽看牡丹 并乘 火车顺利返回 在整个过程中 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 中国地形图 中国铁路分布图 菏泽市交通图 曹州牡丹导游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 分 1 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2 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 其中比例尺最大 的是 3 图中小河河水流速最大的河段是 4 从山下乘索道上山的方向是 22 10 分 读图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2 A 地与 D 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同一时间测得 A D 两地的气温相比 地气温更高 3 C 地位于 D 地的 方向 若测得 C D 两地图上距离约 2 厘米 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4 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 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 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 摆脱困境 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4 分 23 探究创新题 2013 年暑假 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 来到我国东部某省 下图为同学们 经过几天考察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1 图中 A B C D 是夏令营成员考察期间的宿营地选址 最为合理的是 处 为什么 6 分 2 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 P 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 分 3 考察期间甲 乙两村庄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 夏令营成员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们反 对的理由是什么 4 分 4 夏令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考察结果服务于生产 图中 处甲村正准备将大片土地租给某 化工集团建一座大型化工厂 处乙村村民开发成了梯田 上述两处开发建设是否恰当 帮他们写 出考察报告 8 分 5 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 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 请指出并给出正确数值 2 分 A B 比例尺 1 5000 N 小 河 4 假期地理测试二假期地理测试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答案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图中四个居民点均位于沿河地带 都靠近水源 其中 三地位于河 谷平原地区 地势较低 易受水患影响 而 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 受水患影响小 2 答案 D 解析 图中最易发展成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 地 M 点与 地之间 有山脊阻挡视线 故 B 选项不正确 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 河流的干流从西南向东北流 由 居 民点取近道攀登 M 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 地势起伏很大 故本题的答案为 D 3 答案 B 解析 居民点到 M 山顶的相对高度 h 的取值范围 400 m h 600 m 4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 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 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 该是甲乙两地 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甲 乙分别为 150 m 和 260 m 两地相对高度差为 110 米 5 答案 D 解析 可直接读图看出三条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变化特点 道路 最长 且山区道 路多为 之 字型 不一定是直线 沿线最高海拔小于 350 米 而 沿线海拔有超过 350 米的路段 线最短 故可排除 A B C 道路 与 6 000 7 000 m 的路段剖面线局部区出现平行 部分 路段可能重合 故 D 正确 6 答案 B 解析 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 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 以保证运 输安全 读图可知道路 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 7 答案 选 A 解析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A 外围的等高线数值应为 1200 即 A 点海 拔范围 1200 米 H 1500 米 B 外围的 1500 米等高线相当于 4 8 等温线 故 B 地的温度范围 3 T 4 8 8 答案 选 D 解析 乙图中的水域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鞍部 A B D 处的水会汇入 但 C 地 和该水域之间存在一山脊 故 C 处的水不可能汇入该水域 F 位于 650 米等高线上 E 海拔略小于 650 米 G 海拔略大于 650 米 E 和车站 N 之间有一山脊 会遮挡视线 故站在 E 点看不到车站 N 图中铁路经过等高线密集 坡度较陡的地区 该地容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9 11 答案 B B D 12 13 答案 B B 14 答案 A 解析 考查等高线图判断 由等高线图推知等高距为 25m 所以 E 275m F 325m 75m H G 100m E 到 E 间为 鞍部 地势先降后升 因此选 A 15 答案 D 解析 考查等高线图判读 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结合题干信息 东部森林 遭到过度砍伐 植被破坏 较强降雨 天气气候 结合丘陵地形坡度较缓 地势 该流域 浑浊的径流 即水土流失东西差异最有可能 植被覆盖率不同 因此选 D 16 答案 B 解析 考查等高线图判读与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 种植业宜平原 低缓丘陵地带 选 B 17 答案 C 解析 乙 丙 丁三处不合理 因为铁路线应沿等高线走向分布 不能经过市 区内部 无聚落的区域应走直线 18 答案 D 19 答案 C 试题立意 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与剖面图的转换 解题思路 连线的剖面处甲处 400 米后再无高于 400 米地区 可排除 A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连线穿过两个山脊 1 山脊海 拔在 300 400 之间 2 山脊海拔可根据 高高低低 原则判断出海 拔亦在 300 400 之间 选项 D 的山脊位置分布与等高线图有错位 C 完全吻合 由此故选 C 20 答案 A 试题立意 该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图中判断集水线 即山谷位置 解题思路 上题解析图中 3 处曲线为山谷 积水面积广则水源最丰富 b c 为山坡 d 为山脊 水源条件差 21 1 2 3 4 正北 22 1 山顶 陡崖 2 570 D 3 西北 2 每空一分 4 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 由山地流向平原 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言之有理得 2 分 23 解析 本题以夏令营活动的考察为背景 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 结合地形 地势 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 比较 C 处不会受暴雨引发的洪水 滑坡等影响 较安全 第 2 题 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第 3 题 公路选线要考虑施工难度 工程量 对环境的影响等 第 4 题 从等高线图可知该地以低山丘陵为主 平原少 耕地面积小 开发中应注意与生态环境保护 相结合 从长远考虑 第 5 题 图中等高距为 40 米 通过简单推算可找出错误并得到正确数值 23 答案 1 C 我国东部夏季易出现暴雨 该地地形起伏大 容易发生洪水 A 处靠河流太近 B 处位于沟谷出口 D 处在陡崖下 易受滑坡威胁 C 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