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校本教材校本教材 篮球篮球 第一章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述篮球运动概述 起起源源 1891 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 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 体育教师詹姆斯 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 室外寒冷 橄榄球 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 篮球 奈史密斯 博士于 1939 年逝世 终年 78 岁 他未曾料到 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 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 运动 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 为了纪念 奈奈史史密密斯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 在春田学院校园 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 詹姆斯 奈史密斯纪 念馆 詹姆斯 奈史密斯 发发展展简简史史 最初的篮球比赛 对上场人数 场地大小 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1892 年 奈史密斯制定了 13 条比赛 规则 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 不准有粗野动作 不准用拳击球 否则即 判犯规连续 3 次犯规判负 1 分 比赛时间规定为上 下半时 各15 分钟 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 人 9 人 7 人 1893 年定为每队上场 5 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 1893 年的规则又 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904 年在第 3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第 1 次进行了篮球 表演赛 1908 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 篮球规则 并有多种文字出版 发行于全 世界 1936 年第 11 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 赛规则 此后 到 1948 年的 10 多年间 规则曾多次修改 很明显 人员的 变化的技术 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 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 技术 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 年代后期以来 规则的改变对篮 球比赛的攻守速度 对 运动员的身体 技术 战术以及意志 作风等各方面 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促进了篮球技术 水平的迅速提高 女子篮球 是 1976 年第 21 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 1896 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传入中国的 随后在 北京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男子篮球列为 1910 年旧中国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1914 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女子篮球于 1930 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这一期间 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 2 普及 推广面极窄 竞赛活动较少 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1949 年后 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 普及 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 倡导 狠 快 准 灵 的技术风格和 以我为主 以攻为主 以快为主 的战术指导思想 随后 通过总结讨论 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 勇猛顽强 积极主动 快速灵活 全面准确 的训练指导思想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 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 球组织的合法席位 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 特别是自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 大发展 大提高 篮球 人口居世界之最 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 篮球运动理论与 应用研究日益深入 成果显著 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 国家男女队 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 篮球竞 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 商业化气息渐浓 中国篮协于 1996 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 先后举办了甲A 甲 B 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 逐步向职业化过渡 形成中国职业篮球联赛 CBA 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 1997 年成立了事业型的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1998 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 CUBA 联赛 这些无疑 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 阶段 第二章第二章 篮球基本技术篮球基本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篮球运动技术分析与范例篮球运动技术分析与范例 篮球技术 就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它 是篮球比赛的基础 分为进攻与防守两大部分 每一部分由若干技术构成 各类技术动作有许多具体不同的方法 如投篮类有单手肩上投篮 双手胸 前投篮等 各种方法又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来完成 如原地 行进间或者跳 起等 见图 正规的篮球运动的技术是比较复杂的 但是 健身娱乐性 的篮球活动 在初步了解篮球技术的基础上就可进行 随着技术水平的逐 步提高 能更多的体会到乐趣 参加较高水平的篮球竞赛 则必须掌握更 全面的攻守技术 3 第二节第二节 投篮技术分析投篮技术分析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 持球队员将球从篮圈上面投进球篮所采用的专门技术 动作方法的总称 篮球比赛的胜负是由得分多少决定的 而投篮是唯一的得分手段 篮球比 赛双方一切技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投篮和防守投篮 所以 投篮是篮球运动的 核心技术 一一 投投篮篮技技术术分分析析 一个完整的投篮过程应由投篮的准备动作 投篮动作和结束动作三个阶段 构成 这三个阶段包括持球 瞄准 出手 球的空中飞行和旋转几个基本要素 1 投篮的持球方法 持球是投篮前的准备工作 是完成投篮的前提 正确的 持球方法有利于投篮动作的完成 持球分单手持球和双手持球两种 都要求五 指自然分开 增加触球面积 指根以上部位触球 掌心空出 2 投篮的瞄准点 瞄准点是投篮注视的目标 根据目标测定投篮出手角度 4 用力大小等因素 在球场任何地方空心投篮 一般瞄准篮圈前沿正中点 碰板 投篮则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基本原理 以篮板某一点为瞄准点 3 投篮的出手方法 投篮的出手方法是投篮时球最后离开手时的动作 是投 篮技术关键 出手动作包括出手手法和全身协调用力 其发力顺序为 下肢蹬 地 身体伸展 手臂伸出 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 4 投篮的抛物线 抛物线是球出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路线 其意义主要是相对 于球篮的球的入射角和有效面积 应根据不同的投篮距离选用高 中 低不同 的弧度 一般说来 中弧线是较适宜的投篮弧线 5 球的旋转 球的旋转影响投篮准确性 适宜的旋转可排除空气阻力的干扰 使球平稳飞行 一般的投篮 球应沿横轴向后旋转 低手投篮时 球向前旋转 侧面碰板投篮时 应使球适当侧旋 完整的投篮技术是在上述各要素的相互作 用下完成的 各要素相互影响 只有将各要素相互协调 才能取得较好的投篮 效果 正确的投篮出手后的手形是 投篮的手持球时应尽可能张大 投篮的手持 球时是什么样的手形 投篮出手后还应该是什么样的手形 我们把它形象地叫 做持球形 如图 5 第三节第三节 投篮技术的练习方法投篮技术的练习方法 一一 原原地地和和跳跳起起投投篮篮的的练练习习方方法法 1 两人一组 对面站立 做原地或跳起投篮模仿动作 2 两人一球 一人站在位下抢位板球 另一人做原地或跳起投篮 距离由近及 远 3 每人一球 在篮下 4 米处原地或跳起投空心球练习 二二 手手法法练练习习 限制区附近 5 点 两侧底线 两侧 45 角及中间 的自投 主要检验自身的出 手有无问题 命中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超过 60 以后 可适当延长投篮距离或加 5 快出手速 三三 自自投投自自抢抢 连续 快速命中 10 个球为 l 组 投篮的位置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篮下 限制 区外或 3 分线外 投篮的方式可以选择双手 单手 原地 行进间或跳投 等 也可以考虑在不同的位置并快速变换投篮点的投篮练习 四四 篮篮下下脚脚步步及及投投篮篮组组合合练练习习 篮下近距离持球后的投篮 真假投 突破 两侧 急停 跨步 跳步 转身 等 晃动 真假投篮 蹬跨及转身 真假投篮 错位起跳 投或变换动作投等 一系列动作组合及其变化练习 可在罚球线处 篮下限制区两侧及底线两侧等 多角度 多路线练习 五五 2 2 人人 l l 球球快快接接快快投投 一人连续投 10 次 另一人负责传球 完成后互相交换 或者 投篮者出手 后立即冲抢篮板 快速传给另一人 并拉出寻找投篮点 而另一人快接快投后 也冲抢篮板 并快速传给伙伴投篮 依次连续进行 连续命中若干球或连续投 篮若干次为一组 投篮位置可以选择篮下 限制区附近或 3 分线外 投篮的方 式也可以选择跳投 原地投等 六六 罚罚球球线线投投篮篮练练习习 学生每人一球在罚球线上排成一路纵队 自投自抢篮板球 依次反复进行 第四节第四节 运球技术分析运球技术分析 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 用手连续按拍使球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动作叫 运球 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 是控制球 支配球 组织战术 配合及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 1 运球包括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两类 原地运球包括高运球 低运球 行进 间运球包括高 低运球 运球急停急起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体前变向不换手 运球等 2 运球技术动作是由身体姿势 手按拍球的动作 脚步动作的合理运用三个环 节组成 运球技术的关键就是运球队员对球的控制能力 支配能力 脚步动作 的熟练程度以及手 脚 躯干的协调配合 运球主要靠手指 手腕对球的控制与支配 运球时 五指自然分开 掌心 空出 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制球 以肩为轴 上臂带动小臂 最后作用于 手腕 手指用力向下按拍球 并随球有迎送球动作 运球的方向和速度的不同 要求按拍球的部位和力量也不同 运球时球的落点要有利于自己控制球和保护 球 另外 要注意控制身体重心 保持运球手臂和脚步动作的协调 6 运 球 低运球 高运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高运球 运球急停急起 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 背后变向换手运球 运球后转身 胯下变向换手运球 行进间 原 地 第五节第五节 培养运球球感的练习方法培养运球球感的练习方法 一一 躯躯干干盘盘球球 将球放在腰际盘旋 这个动作的关键在於脸面朝前 同时眼睛不要看着球 然后做顺时钟 逆时钟的盘球练习 二二 跨跨下下前前后后抛抛球球 两脚分开同时重心放低 将球从前方轻抛到后方 两手迅速由后方接住球 并将球轻抛回前方 如此反覆记时练习 试试看叁十秒内能完成几次 三三 跨跨下下八八字字盘盘球球 这是单脚盘球的应用 将球沿着双脚在跨下做 8 字形的盘球 同时眼睛不 要看着球 并按正 反时针方向交替练习 7 四四 双双手手胸胸前前向向上上抛抛球球后后击击掌掌 方法 两腿左右开立 双手持球于胸股前 练习时全身协调用力将球向上抛起 抛球时足踵提起 接球时顺势屈膝 抛球后击掌 在球落地前将球接住 图 2 要求 击掌次数 15 次以上为好 球要抛直接稳 五五 双双手手向向上上抛抛球球后后做做转转身身 方法 抛球方法同上 球抛出后原地转身 360 度或 720 度 然后接住 要求 抛球垂直 转身平稳 六六 身身前前抛抛接接球球 身身后后击击掌掌 方法 双手持球于胸前 腹前 将球向上抛起 球起后立即入移向背后击掌 1 3 次 要求 球不高于头 图 4 七七 体体前前击击掌掌 背背后后接接球球 方法 双手持球置于头后 练习开时 放手使球顺背自然滚落 两手在体前快 速击掌 1 3 次 再迅速在背后接球 不使球落地 图 5 要求 手快速移动 八八 单单手手侧侧对对墙墙传传球球 方法 两脚左右开立左侧对墙 右手持球或背后或勾手传球于墙上 左手单手 接回 做一定次数后换手进行练习 换站立方向进行 图 12 要求 脚可移动 但身体一定侧对 九九 双双手手身身前前身身后后接接裆裆下下反反弹弹传传球球 方法 双手持球于腹前 先将球双手向裆下地面掷球 使球从裆下反弹至身后 然后向身后摆动双臂 用两手把反弹的球接住 再从身后 把球反弹至身后 在身前用两手把球接住 图 13 十十 环环绕绕头头 颈颈 胸胸 腿腿交交接接球球 方法 两脚并立 双手持球置于面前 围绕头 颈 胸 腰 腹 腿围绕交接 球 从上到下 再从下环绕到上做数次后换方向 要求 直腿 逐渐提高交接的速度 第六节第六节 传 接球技术分析传 接球技术分析 8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 是进攻队员之 间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 实现战术配合的桥梁 传接球技术质量的 好坏 决定着战术配合的效果和进攻的质量 一一 传传接接球球基基本本技技术术分分类类 传球技术分双手传和单手传两类 双手传球包括胸前传球 头上传球 低手传球和反弹传球 单手传球包括肩上传球 胸前传球 体侧传球 低 手传球 勾手传球 反弹传球等 接球技术也分为单手接和双手接两类 二二 传传接接球球技技术术分分析析 1 传球技术分析 传球前的技术动作和传球时的手法是传球技术的 关键 持球分单手持球和双手持球两种 单手持球时 五指分开 翻腕 指根以上部位接触球 双手持球时 双手手指自然分开 拇指相对成 八 字形 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侧后方 传球时 在球离手的瞬间 手 腕的抖动和手指用力大小的不同 以及作用于球的部位的不同 球的飞行 方向 速度和落点也就不同 球出手时 手腕 手指力量作用于球的正后 方 球向前水平飞行 手腕 手指力量作用于球的后下方 球向前上方弧 线飞行 若作用于后上方 球向前下方飞行 反弹球 在球离手的瞬间 手腕抖动快 手指用力大 作用于球的力量愈大 球的飞行速度就愈快 反之则慢 2 接球技术分析 接球时 应根据来球的路线 力量 速度和落 点 肩背放松 手指分开 积极伸臂迎球 触球瞬间手臂向后引球 缓冲 来球力量 双手握球 身体护球 9 第七节第七节 双手胸前传球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前传球 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 一般在中 近距离运 动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 前传球是传球技术的基础 具有准确性高 容 易控制 便于变化的特点 双手胸前传球动作方法 持球时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 拇指形成八字 形 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 手心空出 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 将 球置于胸前 肩 臂 腕部肌肉放松 两眼注视传球目标 身体保持基本 站位姿势 传球时 后腿蹬地 身体重心向前移动 同时两臂前伸 手腕 由下向上翻转 同时拇指用力向下压 食指 中指用力弹拨 将球传出 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 其余手指向前 一 原地模仿练习一 原地模仿练习 方法 练习者成两列横队 左右前后间隔 2 米 随口令做双手胸前传球的 徒手练习 要求 身体直立 腿不动 重点体会上肢出球手法 二 原地持球翻腕练习二 原地持球翻腕练习 方法 两人一组 一人持球做翻腕动作 另一人扶球帮助练习体会动作 要求 身体直立 两腿不动 重点体会持球翻腕动作 三 原地对墙传球练习三 原地对墙传球练习 方法 练习者每人一个球 面对墙 1 5 2 5 米的距离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 球练习 要求 身体稍前倾 重点体会伸臂翻腕拨指动作 四 原地自抛自接球练习四 原地自抛自接球练习 方法 每人一球 双手持球前平举 将球上抛 1 5 米左右 然后接球 检 查持球手型是否正确 要求 两脚平行开立 身体直立 接球时手臂伸直 检查持球方法是否正 10 确 五 原地传接球练习五 原地传接球练习 方法 两人一组一球 面对面相距 3 4 米 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要求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传球手法准确 六 原地三角 四角传球练习六 原地三角 四角传球练习 方法 学生成三至五人一组站成近似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 相距 4 米按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传球 要求 接传球动作连贯 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 七 迎面跑动传接球练习七 迎面跑动传接球练习 方法 学生 6 8 人一组 分成两纵队站立 距离 4 6 米 相互传球后跑 至对方排尾 要求 传球手法准确 动作协调 传球后要迅速起动 第八节第八节 个人防守技术的练习个人防守技术的练习 个人防守技术是防守队员为阻挠和破坏对手的进攻 合理运用脚步移动 手臂动作和身体姿势 积极抢占有利位置以达到控球目的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 作 个人防守技术包括防守无球队员和防守有球队员两类 防守无球队员包括 防原地摆脱 防横切 防纵切和防溜底线 防守有球队员包括防投篮 防突破 防运球和防传球 防守技术主要由脚步动作和手部动作等因素构成 脚部动作是个人防守技 术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 多采用滑步配合其他脚步移动步法 脚步动作可阻止 或延缓对手的进攻 而手臂动作的合理运用 可最大限度地破坏对手的进攻 手臂动作主要表现在抢 打 断 封盖 拦截等动作 快速的脚步移动和合理 的手臂动作是运用防守技术的有机组合 一 原地抢球练习一 原地抢球练习 方法 两人一组一球 面对面同时握住球 听教师吹哨声 然后进行抢球练习 要求 抢球动作要突然果断 要以小臂 手指 手腕短促的用力动作 进行拉 抢和转抢 二 原地转身抢球练习二 原地转身抢球练习 方法 两人一组一球 一人持球做前转身 另一人做抢球练习 然后两人交换 要求 在进攻者转身的一刹那 防守者迅速进行抢球 动作要突然 准确协调 三 原地打运球练习三 原地打运球练习 方法 两人一组一球 一人运球 另一人做打运球练习 然后两人交换 要求 保持正确的防守位置 打球动作突然快速 要掌握好时机 11 四 接球时的打球练习四 接球时的打球练习 方法 两人一组一球 相距 1 5 2 米 面相对 持球人把球传给另一队员后 立即上步打球 然后两人交换 要求 防守者上步要快 手脚协调配合 打球动作要突然有力 五 原地断球练习五 原地断球练习 方法 三人一组一球 两人相距 3 4 米传接球 一人做纵断或横断球练习 练 习几次后交换 要求 断球前要判断好时机手脚配合要协调 断球后要顺势运球不准走步 六 防守步法组合练习六 防守步法组合练习 方法 学生徒手进行练习 要求 学生在练习时 注意控制好身体重心与平衡 移动速度要快 防守步法 衔接连贯 动作准确协调 七 选择防守位置的练习七 选择防守位置的练习 方法 两人进攻两人防守注意接老师的球进行进攻 防守队员积极进行防守 要求 保持正确的防守姿势 随时占据人球兼顾的防守位置 对手接球后 应 迅速调整防守位置 站到人篮之间 八 打运球练习八 打运球练习 方法 三人一组一球 后半场一攻一守 过中线时另一防守者进行打运球练习 要求 防守者在进攻队员运球时伺机打运球 打球动作突出准确 并尽量减少 犯规 九 全场二攻二守抢 打球练习九 全场二攻二守抢 打球练习 方法 两人进攻 两人防守 进行全场抢打球练习 要求 防守者要随时调整防守位置 手脚配合协调伺机抢球和打球 十 横断球运球投篮练习十 横断球运球投篮练习 方法 分成两组每人一球 将球递交给教师 然后断球运球接投篮练习 要求 保持一定的断球距离 断球时起动要突然 动作要充分伸展 断球后要 注意不要走步 要及时控制好身体重心 第三章第三章 篮球竞赛的编排及成绩计算篮球竞赛的编排及成绩计算 第一节第一节 篮球比赛编排方法篮球比赛编排方法 篮球比赛通常采用的比赛制度有淘汰制 循环制和混合制三种 12 一 淘汰制的编排方法 一 淘汰制的编排方法 首先根据报名参加的队数制定比赛轮次表 由各队进行抽签 确定在比赛 表中的位置 然后把队名填入比赛轮次表中 如果参加比赛的队数恰好是 2 的 乘方数 4 8 16 等 在第一轮中所有的队都要参加比赛 如果参加的队数 不是 2 的乘方数 经过第一轮比赛的淘汰 必须使参加第二轮比赛 排的队数 2 的乘方数 二 循环制编排方法 二 循环制编排方法 1 单循环比赛场数比赛轮次的计算 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为 队数 队数 1 2 比赛总场数 比赛轮次的计算 如果参加的队数是偶数 则比赛的轮数为数 1 如果参加的队数是奇数 则比赛的轮数等于队数 2 比赛轮次表的编排 不论参加比赛队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一律按偶数编排 如果是奇数 可以 加一个 0 号使之成为偶数 碰到 0 的队就轮空一次 3 双循环比赛轮次表的编排 双循环制比赛轮次有的排法 与上述单循环的编排相同 只是安排出第一 循环和第二循环轮次表 4 分组循环的编排 分组循环就是把参加的队分成若干小组 各小组先进行单循环比赛 经过 小组循环比赛 排出各小组的名次后 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 三 混合制的编排方法 三 混合制的编排方法 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制度而进行的比赛就是混合制 混合制是分为两个阶段 前采用分组淘汰制 后一阶段采用循环制 前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制 后一阶 段采用淘汰制 第二节第二节 篮球比赛成绩计算方法篮球比赛成绩计算方法 一 淘汰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一 淘汰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淘汰制只能合理地确定第一名 在必须确定其余各队名次时 应当进行 补 赛 附加赛 补赛的办法应在竞赛规程中明文规定 常采用的补赛办法是 决赛中失败的队为第二名 复赛中失败的两个队补赛一次 胜者为第三名 败 者为第四名 复赛前失败的四个队进行补赛 争夺第五名至第八名 二 循环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二 循环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循环制确定比赛的名次时 以积分多少来计算 即胜一场得二分 负一场 得一分 弃权为 0 分 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在比赛结束时若干队积分相等 则按下列办法排列名次 1 如两队以上的积分相等 则两队之间的比赛的胜队名次列前 2 如两队以的积分相等 则以这几个积分相等队之间的比赛胜负次数排列名次 13 如仍相等 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 即总得分 总失分 排列名次 如仍 相等 则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 三 混合制成绩计算方法 三 混合制成绩计算方法 如共分两组 第一阶段采取分组循环 第二阶段的比赛按两组相应的名次 即两小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首先交叉进行比赛 两个胜队再进行比赛决定 第一名和第二名 两个负队再进行比赛决定第三名和第四名 原分组循环产生 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也用同样办法决定第五名至第八名 第四章第四章 篮球竞赛规则简介篮球竞赛规则简介 规则指篮球比赛的各种规则 篮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 普及和深入的发展 为使该项运动永远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并在持续的 发展中得到统一和规范 国际篮球联合会近年来不断地对 篮球规则 进行了修改 现执行的是 2012 年规则 一 一 球场和器材球场和器材 14 球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 无障碍物 对于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 比赛 球场尺寸为 长 28 米 宽 15 米 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篮板要用适宜的透明材料制成 它们是整块的 具有与0 03 米 3 厘 米 厚的硬木篮板相同的坚硬度 它们也可用 0 03 米 3 厘米 厚 漆成白 色的硬木板制成 尺寸是 横宽 1 80 米 竖高 1 05 米 下沿距地面 2 90 米 球按照按型号分为 7 号 6 号 5 号 3 号 标准男子比赛用球 为 7 号 重量 600 650g 圆周 75 76cm 标准女子比赛用球 为 6 号 重量 510 550g 圆周 70 71cm 青少年比赛用球 为 5 号 重量 470 500g 圆周 69 71cm 儿童比赛用球 为 3 号 重量 300 340g 圆周 56 57cm 二 比赛可分成比赛可分成 1 两个半时 每半时 20 分钟 2 四节 每节 12 分钟 NBA 和 CBA 惯例 国际篮联规定时间为每节 10 分 钟 第一和第二节 第三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2 分钟 3 半时间的休息时间为 10 分钟或 15 分钟 三 比赛通则三 比赛通则 1 比赛方法 一队五人 其中一人为队长 候补球员最多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真题及答案(典优)
- 【论文-教学教育】2022版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校本化实施路径研究
- 监理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无人机资格证全真模拟模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驾校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康复医学康复评估与康复计划论述题答案及解析
- 加氢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光学波动方程推导规定
- 完善培训体系方案
- 医院精神科个人工作总结2019
- (高清版)DB43∕T 1591-2019 锂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信息采集表
- EDA技术概述获奖课件
- 当兵保密协议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
- GB/T 24861-2024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
- 一年级古诗70首(拼音打印)
- DZ∕T 0283-2015 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正式版)
- 人事专员简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