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_第1页
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_第2页
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_第3页
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_第4页
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消防安全原因及预防 安全生产责任制概念 一 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员 各职能部门及其工 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作业人员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 产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二 内容 目的及形式 1 内容 建立 健全各级责任制 使每一个领导至每一个 生产一线的工人各自都有明确的岗位安全职责 并能切实解决 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真正做到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防 患于未然 2 目的 1 增强每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牢固树立 安全第 一 预防为主 的思想 2 职责分明 各尽其责 普及到各类人员及不同的生产 岗位 3 形式 1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一级签一级 一直签到工 人操作岗位 做到层层有人抓 处处有人管 2 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层层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 直至企业 车间 班组 三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 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落实全员安全 生产责任制 2 企业在抓生产的同时 必须抓安全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 企业建立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及时整改制度 4 企业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三 事故预防 事故是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的直接后果 而这两 者都是可以通过加强培训与管理来控制的 建立并保持工作环 境 工作任务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 是每一位员工的职责 1 作业环境的控制 一是减少或消除机器危险部件即检 查安全防护装置的合理性 二是加强现场的管理 2 对作业人员及其行为的管理 要告诉他们有关的信息 要使他们知道事故不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是人为造成的 员工 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技能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作 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态度需要随时改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也并不一定是事故的最重要的特征 例如 从梯子上坠落的事故可以简单地归纳为 不小心 但在 不小心 的背后 可能掩盖着其他重要的因素 如缺少培训 缺少维修 对作业缺少计划和监督 没有作业安全系统 3 事故直接的或者初始的原因 分为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 全的状态 事故是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的直接后果 而这两 者都是可以用管理来控制的 建立并保持工作环境 工作任务 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 是管理者的责任 1 作业环境的控制 一是减少或消除机器危险部件即检查 安全防护装置的合理性 二是加强现场的管理 2 对作业人员及其行为的管理 员工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 技能 承认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并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 作 同时 要及时报告及纠正不安全的状态及行为 3 事故直接的或者初始的原因 分为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 全的状态 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产生事故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 1 未经允许而做的工作 2 未对作业告知危险 3 擅离工作岗位 使设备处于危险状态 4 使用设备的速度不正确 5 没有接好安全防护装置 6 使用有缺陷的设备 7 未能以正确的方法使用设备 8 未能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施 9 车辆装载不符合要求 10 未能正确地提升货物 11 未经允许对运动中的设备进行服务及保养 12 禁烟区吸烟 13 工作时嬉闹 不安全的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 1 在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时 不正确地开动机器 2 工具 设备的缺陷 3 火灾危险 4 作业场所状态不良 5 安全状态不良 6 现场照明或通风不良 四 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 就是固守旧有不良的作业传统与工作习 惯 表现为违章操作 违章指挥 如无票作业 不执行规定的 安全技术措施等 这些违反安全规章的行为 由师传徒 由甲 及乙 侥幸变 经验 习惯成自然 以其特有的隐蔽性往往不 被人们所认识 然而血的教训一再表明 习惯性违章是事故的 温床和祸根 事故往往是习惯性违章的结果 由于习惯性违章 不一定每次都造成事故 所造成的事故也不一定造成重伤 死 亡 因而 这种带有守旧传统和侥幸心理的违章行为有时会给 违章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五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 权利 知情权 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 因素 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建议权 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批评权 和检举 控告权 k 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 拒绝权 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紧急避险权 即发现直接危急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2 义务 遵章守纪 服从管理的义务 正确使用 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 及时报告事故和隐患的权利 六 安全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是由安全色 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 用 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的目的是引起人们 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 预防发生事故 但不能代替安全操作规 程和防护措施 安全色 红 蓝 黄 绿 红 表示禁止 蓝 表示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 警告 注意 绿 安全 通行 禁止堵塞 no obstructing 禁止锁闭 no locking 禁止用水灭火 no watering to put out the fire 紧急出口 exit 紧急出口 exit 滑动开门 slide 滑动开门 slide 推开 push 拉开 pull 疏散通道方向 疏散通道方向 灭火设备或报警装置的方向 灭火设备或报警装置的方向 消防手动启动器 manual activating device 发声警报器 fire alarm 火警电话 fire telephone 灭火设备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灭火器 fire extinguisher 消防水带 fire hose 地下消火栓 flush fire hydrant 地上消火栓 post fire hydrant 七 灭火器的使用 二氧化碳 co2 灭火器 co2 不燃烧不助燃 通常是以液态灌装在钢瓶内 使用时 液态二氧化碳从瓶中放出时变成气体 体积比原来迅速扩大 450 倍左右 同时吸收大量热 使温度急剧下降到 78 5 变 成雪花状的固体 干冰 灭火使用时 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 防止手被冻伤 灭火时 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 使用者 将二氧化碳灭火剂 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 在容器内燃烧时 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 从容器的一侧上部 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 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 面 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 造成灭火困难 适 用 扑救图书档案 珍贵设备 精密仪器 电压在 600 伏以下的电气设备以及其他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 不适用 扑救钾 钠等碱金属火灾 3 六合安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 六合安是一种发泡型水系灭火剂 90 水 10 灭火剂 使 用时 先拔出保险销 一手握住开启把 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 前端的喷嘴处 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 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 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 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 用 力握紧开启压把 使灭火器喷射 当被扑救可燃烧液体呈现流 淌状燃烧时 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 向 前快速推进 直至火焰全部扑灭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 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 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 喷射流跟着 火焰扫射 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但应注意不能将喷流直接喷 射在燃烧液面上 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 大火势 造成灭火困难 如果扑救可燃性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 时 则将喷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 当火焰被扑灭后 应及 时采取措施 不让其复燃 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 也不能横 卧 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另外在室外使用时 应选择在上风 方向喷射 在窄小的室内灭火时 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 以防灭火剂对人体的伤害 适用 a 类普通固体材料火 b 类可燃液体 e 类带电物质 火 4 干粉 abc 灭火器 是一种干燥的加压易于流动的微粒固体粉末 在使用中大 量的干粉粒以雾状形态喷向火焰时 因大量吸收活性基因 使 其中断燃烧反应 达到灭火的作用 适用 扑救 a b c 类火灾 八 消防常识 1 火灾的报警 牢记火警电话 119 公司火警电话 88149 或 88110 接通 119 火警电话后 要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 称地址 什么东西着火 火势大小 以及火的范围 同时还要 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 以便正确回答 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 以便联系 打完电话后 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消防通道 消除障碍物 使消防车 到达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 要及时报告消防队 使 他们能及时改变消防战术 其中 2 3 4 点较关键 十 常见的起火 家具 被褥等起火 一般用水灭火 用身边可盛水的物 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 也可把水管接到水龙头上喷水灭火 同时把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泼湿降温 但油类 电器着火不能 用水灭火 电器起火 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 要先切断电源 再用 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 不可直接泼水灭火 以防触电或电器 爆炸伤人 电视机起火 电视机万一起火 决不可用水浇 可以在 切断电源后 用棉被将其覆盖 灭火时 只能从侧面靠近电视 机 以防显象管爆炸伤人 若使用灭火器灭火 不应直接射向 电视屏幕 以免其受热后突然遇冷而爆炸 油锅起火 油锅起火时 应迅速关闭炉灶燃气阀门 直 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 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 灭火 将锅平稳端离炉火 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 切勿向油锅 内倒水灭火 油锅起火后 将锅盖紧紧盖上 能阻止新鲜空气 进入锅内 使燃烧缺少助燃物而自动熄灭 燃气罐着火 要用浸湿的被褥 衣物等捂盖火 并迅速 关闭阀门 用浸湿的被褥 衣物等捂盖火 可使燃烧因缺氧而 停止 十一 基本常识 一 目前公司使用之消防器材 1 灭火器 名称 型号 适用范围 失效表现 干粉灭火器 mfzl8 型 abc mfzl4 型 abc 1 一般物质 压力表指针在红色区域视为灭 火器失效 2 可燃液体 3 可燃气体 六合安灭火器 msz 3 型 1 一般物质 2 可燃液体 3 电气火灾 冷火 302 灭火器 m302z 4 1 一般物质 2 可燃液体 3 液化石油气 4 可燃金属 水成膜灭火器 mjpz4 型 1 可燃固体 2 可燃液体 二氧化碳灭火器 mt3 型 1 可燃气体 重量减少十分之一 为失效 2 可燃液体 3 一般物质 1 发生火灾应 a 切断电源 b 实施报警 c 疏散 抢救 人员及物资 3 消火栓 在灭火器已无法控制火势时 切断电源 即使 用消防栓 4 消防栓 室内已无法扑救时利用消防栓即消防车接水源 5 灭火器使用方法 1 拔出保险拴 2 取出喷管对准火源 3 紧压压杆 强力喷射 灭火器使用方法 1 拔出保险拴 2 取出喷管对准火源 3 紧压压杆 强力喷射 6 要点 1 喷射时稍弯腰部 采取尽可能低的姿势 以便避开热 气和烟气 2 由上风向下风喷射 3 不要为烟气和火焰所迷惑 要将喷头对准燃烧物 左 右扫动灭火 二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是 拉出消防水龙带 对接接 口 喷枪 开启阀门 对准火源实施灭火 三 我们通常采用的四种基本灭火方法 隔离法 窒 息法 冷却法 化学抑制法 冷却 一般可燃物能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在火焰或热 的作用下达到了着火温度 用水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 以下 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窒息 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 用 二氧化碳 氮气 水蒸气等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隔离 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 燃烧反应就会自动 中止 化学抑制 使用灭火剂使燃烧的化学反应中断 从而扑灭 火灾 常用的灭火剂有干粉 卤代烷等 四 起火后我们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 湿毛巾捂住口 鼻 十二 火灾的类别 因为着火的方式及燃料的不同 火灾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 是固体材料着火 二是液体或液化固体着火 三是气体或液化 气泄露着火 四是金属粉尘燃爆着火 十三 着火时的逃生方法 逃生手段 是在人们遭遇到火灾时 可以朝与火相反的方 向 通过楼层的逃生门 应急楼道或者从建筑物的外部逃离到 地面 十四 火场逃生要点 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 不能贪恋财物 2 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 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3 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 应尽量用侵湿的衣物披裹身体 捂住口鼻 身体贴近地面顺墙逃 向远离 烟火的太平门和安全 出口 4 如果房内有防毒面罩 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 5 身上着火 可就地打滚 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6 当楼梯被烈火 浓烟封闭时 可通过窗户或阳台 逃向 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 间 或将门窗封闭 防止烟火入 侵 7 如果烟味很浓 客房门已经烫手 说明大火已经封门 再不能开门逃生 此时应将门缝塞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