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生态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生态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生态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生态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砼施工方案生态砼施工方案 目 录 工程概况 工程目标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机具计划 施工办法 本工程绿化种植施工施工方案 服务目标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工程目标工程目标 本工程作为 2013 年青岛市重点工程之一 我公司将它作为形象工程对待 经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决定 在本工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和施工经 验 科学组织施工作业程序 精心施工 坚持 科学管理 注重质量 信守合约 真诚服务 不断的把最优秀的建筑安装工程贡献给社会的质量方针 严格履行 合同 以一流的工程质量 一流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一流的效率 一流的服务圆满 完成工程任务 依据 依据 1 工程招标文件 2 青岛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3 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有关标准 法律 法规 规范等文件 2 4 现场及周围环境实地踏勘 5 现行劳动定额 6 我公司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 安全 质量等文件 7 我公司程序文件和施工作业指导书 及有关施工质量 安全生产 技术管理 文明施 工等文件 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目标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目标 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 安全生产同样是企业在社会上立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 口 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 从抓现场管理入手 创出自己的品牌工程 严格执行 国家及山东省关于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 标化样板工地的各项标准 对现场办公 室 职工生活区 材料堆放 机具设备布置 临时用电 用水 施工 场地的规划布置着眼于高标准 严要求 进一步提高企业特色及创新意识 同时 为职工的工作 生活提供较良好的环境 将 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 作为施工期 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并由专人来抓 把工作落到实处 现场管理确保达到文 明标化工地水平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 1 坡面平整 压实 2 开槽 制模 浇筑框格砼 3 在浇筑好的框格内铺设粗砂垫层 4 砂垫层喷洒营养基材 5 生态砼制备 浇筑 6 人工养护 7 生态砼内灌注营养基材 8 铺设表层土壤并混入多品种植物种子与营养剂 9 覆盖养生设施育苗催生进入后期管理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 3 施工步骤施工步骤 1 1 清扫框格 清扫框格 待框格拆模后 清理框格内的树根 浮石 杂草等 便于浇筑生态混凝土 2 2 添加剂现场投入 搅拌 添加剂现场投入 搅拌 按施工配合比 现场搅拌机 滚筒搅拌机 搅拌生态混凝土 先投入砂 石 水泥搅拌 一分钟 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约 60 搅拌一分钟 再加入定量的添加剂和剩余部分的水 最后通过观察混凝土状态是否达到要求而视情况加水 搅拌时间控制在 3 分钟以内 为保证添加剂与水泥 骨料混合均匀并搅拌 添加剂加入前 须用水稀释 按添加剂 水为 1 6 的体积比进行稀释 4 搅拌好的生态混凝土应表面发亮 浆体均匀 不可出现流态浆体 完成上述过程即可开 始浇筑 3 3 生态混凝土现场浇筑 生态混凝土现场浇筑 1 将生态混凝土注入 0 3 0 5m3的装料斗中 通过汽车起重机慢慢移动到柜架内进 行浇筑 根据汽车起重机设置位置到施工部分的距离 选择汽车起重机的机种 2 通常情况下 必需在添加剂投入后 1 小时以内完成浇筑 如果温度在 25 以上时 需 30 40 分钟完成 3 如果运输条件受到限制 则采用现场搅拌机搅拌 人工运输进行浇筑 将生态混凝 土注入手推工程车内中 通过人工运输到框架内进行浇筑 若现场温度在 25 以上时 需 25 30 分钟内完成 4 浇筑的生态混凝土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 施工完毕后 搅拌机和运输工具需及时清理 铲除粘在机内余物 6 浇筑生态混凝土无需振捣 但需分两层浇筑 并拍实 4 4 灌注营养基材 灌注营养基材 为了保证生态混凝土绿化效果 根据植物根系趋肥趋水性 可向生态混凝土内的连通孔 隙中灌注营养基材 本工序可与生态混凝土浇筑进行交叉作业 生态混凝土浇筑 7 天后 将种植土 营养材 料 微量元素肥料等材料混合 加水搅拌成稀泥浆状 采用专用注浆设备 通过高压蠕动管 将泥浆压入生态混凝土内的连通孔隙 直到稀泥浆从框格下部渗出时 这说明灌注的泥浆已 经到达生态混凝土底部 然后进行下一个框格的灌注 种植土宜采用当地的表土 营养材料及微量元素肥料等需根据现场情况 绿化草种等进 行调整 5 5 表面精加工 表面精加工 将框格内的生态混凝土表面平整 并用铁锹拍打整平 使表面颗粒呈均匀状态 然后用 金属抹子压实 抹平即可 最后 用布 海绵等进行框格的清洗 清扫 除去附着在框格上的生态混凝土 6 6 植草绿化 植草绿化 灌注营养基材与土搅拌混合草种施工完成后 须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后期管理 5 1 草及灌溉用水 种植草应具有耐旱 耐涝 容易生长 蔓面大 根部发达 茎低矮强壮和多年生长的特 性 应选择适合工程所在地区当地气候的品种的优质草块 并符合现行关于植物病害及昆虫 传染检疫的法规 铺土拌合草种的草源应生长良好 密度高 而且有足够面积的草 种植或养护植物用水应无油 酸 碱 盐或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 2 浇水成活 铺完后浇透水一遍 以后一周内早晚各一次 浇透 一周后 可依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 改为每天一次 直到草种成活 完全扎根为止 7 7 植草养护 植草养护 常见的草种养护工作包括 施肥 梳理 补播 浇灌 病虫害控制 翻耕和重新建植 1 施肥 施肥是植草养护中又一重要环节 因此 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 以快速生长 植草施肥 一般以施氮肥为主 兼施复合肥 施肥量每 667m2 8 12kg 为宜 即 15 18g m2 施肥次数根 据草坪种类不同要求有差别 一般草每年施肥次数达 7 8 次 施肥集中时间在 4 10 月间 特 别是 10 月份的秋肥尤其为重要 植草施肥要均匀 为此可将肥料分半从两个方向施入 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使肥料充分 溶解 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2 浇水 植草由于品种不同 其抗旱性有些差别 其旺盛生长阶段 均需要足够的水分 因此 适时浇水是养护好草坪的又一项措施 一般在高温干旱季节每 5 7 天早晚各浇 1 次透水 湿 润根部达 10 15cm 其他季节浇水以保护土壤根部有一定的湿度为宜 但浇水时应保持灌溉 均匀 节约用水 同时又清除了草面灰尘 3 病虫防治 植草病害大多属真菌类 如锈病 白粉病 菌核病 炭疽病等 它们常存在于土壤枯死 的植物根茎叶上 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便侵染危害草 使草生长受阻 成片 成块枯黄或死 亡 防治方法通常是根据病害发生侵染规律采用杀菌剂预防或治疗 预防常用的杀菌剂有甲 基托布津 多菌灵 百菌清等 危害草的害虫有夜蛾类幼虫 粘虫 蜗虫 蛴螬 蝼蛄 蚂 6 蚁等食叶和食根害虫 常用的杀虫剂有杀虫双 杀灭菊脂 防治时对草进行喷雾 5 更新复播和加土复播 植草若出现斑秃或局部枯死 需及时更新复播 即早春或晚秋施肥时 将经过催芽的草 籽和肥料混在一起均匀洒在草上 对经常浇水 清理枯草层造成的缺土 根系外漏现象 要 在草萌芽期或修剪后进行加土补土复播 一般每年 1 次 多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 生态混凝土的标准配比方案生态混凝土的标准配比方案 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比较简单 可使用商品混凝土 用混凝土运输车将商品混凝土运输 到现场加入添加剂 也可在现场进行配置 搅拌 然后进行浇筑 但需注意以下问题 1 由于添加剂的用量直接影响生态混凝土的空隙率及其它特性 如随意改变添加剂的 用量 会造成混凝土强度 孔隙率及植生达不到设计要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按添 加剂标准用量进行生态混凝土配置 并按规范规定制作砼试块报验 2 应严格按照现场技术指导人员的要求进行添加程序及对水灰比的控制 3 生态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建议使用下表中的生态混凝土配合比 若当地材料难以满足 可适当调整 C15 植生生态混凝土设计配方 水泥规格 P 042 5 碎石规格 GB T14685 2001 中 10 25mm 的连续粒级骨料 4 6cm 砂 中砂 参照 GB T14684 2001 注 此配合比需根据现场砂 石含水率等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确定现场生产配合比 生态混凝土质量管理生态混凝土质量管理 在生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 每浇筑 50m3 便进行一次质量管理抽样试验 或每日一次 生 态 混 凝 土 标 准 配 方 每 m3 水泥 C 砂 S 碎石 G 水 W 添加剂W C 7 试样的制作及养护方法 1 试模 抗压强度及孔隙率试验 15cm 15cm 15cm 透水试验 10 20 2 夯实方法 分 2 层夯实 每层用 16 的捣棒振捣 11 次 3 试样数量 抗压强度试验两组 7d 强度和 28d 强度各一组 端面处理 透水试 验一组 端面不需处理 4 抗压强度试件底面及表面需做水泥浆抹平处理 使其表面平整 5 养护方法 自然养护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提供的配合比为理论配合比 拌制生态混凝土时 需根据粗 细集料的含水量调整加 水量 2 严格控制水灰比 即控制水的加入量 不允许一次性加入 3 施工现场须有专人负责物料的配比 4 为保证生态混凝土品质 应选用清洁 坚硬 耐久 针片状及有害杂质含量符合规范 要求的粗骨料和清洁 坚硬 耐久 粒度适当 有害杂质含量满足规范要求的细骨料 5 在浇筑生态混凝土后的一定时间内 应保持其固化所必要的温度及湿度 应进行充分 养护 6 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