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习题1_第1页
《人间词话十则》习题1_第2页
《人间词话十则》习题1_第3页
《人间词话十则》习题1_第4页
《人间词话十则》习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习题习题 一 基础巩固一 基础巩固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由分 区别 B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树立 建树 C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阑珊 辉煌 D 无矫揉妆束之态 妆束 妆扮 解析 C 项 阑珊 稀疏 答案 C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 之 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B 有我之境 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C 东坡之词旷 稼轩之词豪 D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可无大误也 解析 B 项 之 为动词 意思是 到 其余的 之 都是助词 的 答案 B 3 下面的诗句属于 有我之境 的一项是 A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B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D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解析 D 项 共远 同孤 有 我之色彩 即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 答案 D 4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中 见 字用得极妙 见 是无意中的偶见 南山的美景 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 合成物我两忘的 无我之境 B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的 闹 字 用通感的手法 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 逼真地 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 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是 有我之境 C 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的 弄 字 细致描绘出微风中 月色下 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 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 及对春色阑珊的惋惜 是 无我之境 D 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 绿 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和煦春风吹拂 千里江岸 一片新绿 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是 无我之境 解析 D 项 景物中包含作者的感情 应属于 有我之境 答案 D 二 文本研探二 文本研探 阅读文本选段 完成 5 9 题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五代 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 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 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 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 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 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 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 真感情者 谓之有 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5 下列对 词话 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诗词有境界才是上乘之作 有境界 作品自然格调高迈 必有名句 五代 北宋之词之 所以独到绝妙 就是因为有境界 B 从创作手法上看 境 有 造境 和 写境 之分 二者界限分明 西方的 理想派 和 写实派 就是这样区分的 C 有我之境 宏壮 无我之境 优美 写 有我之境 者多 写 无我之境 者少 豪 迈杰出者写的都是 无我之境 D 诗词创作与作者本人的胸襟 气度等息息相关 如果没有苏轼和辛弃疾的旷达豪放 却 要学他们的风格 就像东施效颦 E 大家之作 言情沁人心脾 写景悦人耳目 语言自然 极少矫揉造作 因为他们看到了 事物的本质 了解的道理很透彻解析 B 项 二者界限分明 有误 文中说的是 二者颇 难分别 C 项豪迈杰出者写的都是 无我之境 不合文意 说法过于绝对 E 项 极少矫 揉造作 改为 毫不矫揉造作 答案 AD 6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邻 接近 B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阑珊 明亮 辉煌 C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豁 使 通达 开阔 D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可无大误也 衡 衡量 解析 阑珊 朦胧 暗淡 答案 B 7 下列诗句按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分类 正确的一项是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片云天共起 永夜月同孤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A B C D 解析 是无我之境 我 被隐去 与景物化合 答案 C 8 结合第 7 题提供的诗句 简要说明怎样区分 有我之境 和 无我之境 答 答案 从感情上区分 有我之境 感情外露 例如 感时 恨别 孤 不堪回首 等词语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无我之境 感情内敛 一般不出现表达感情的词语 从景物上区分 有我之境 的景物涂抹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例如 花溅泪 鸟惊心 月同孤 行人更在春山外 等都是作者的感情投射到外物上所营造的境界 无我之境 中的景物则是诗人冷静客观的描绘 例如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 破月来花弄影 等 诗人的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 9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2 无我之境 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 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解析 第 1 句翻译的重点是 邻 故 等词 第 2 句翻译的重点是 由动之静 四个字 答案 1 因为大诗人所创造想象出的境界 一定会合于自然 所摹写的境界 也一定与理 想的境界相近的缘故 2 无我的境界 人只能从静观中得到 有我的境界 从由动到静时可以得到 三 深化扩展三 深化扩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 14 小题 宋汝为 字师禹 丰县人 靖康元年 金人犯京师 阖门遇害 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 之仇 建炎三年 金人再至 谒部使者陈边事 遣对行在 高宗嘉纳 特补修武郎 奉 国书副京东运判杜时亮使金 时刘豫节制东平 丞相吕颐浩因致书豫 汝为行次寿春 遇完颜宗弼 军 不克与时 亮会 独驰入其壁 将上国书 宗弼盛怒 劫而缚之 欲加僇辱 汝为一无惧色 宗弼 顾汝为不屈 遂解缚延之曰 此山东忠义之士也 命往见豫 汝为曰 愿伏剑为南朝 鬼 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 力拒不行 乃至京师 濒死者数四 豫僭号 汝为持颐浩书与之 开陈祸福 勉以忠义 使归朝廷 豫悚而立曰 使 人 使人 使豫自新南归 人谁直我 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 业已至此 夫复何言 即拘 留汝为 然以汝为儒士 乃授通直郎 同知曹州以诱之 固辞 绍兴十三年 汝为亡归 作 恢复方略 献于朝 且曰 今和好虽定 计必背盟 不可遽驰 时秦桧当国 置不复问 高宗忆其忠 特转通直郎 久之 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 大索不获 寻知南归 桧将械送金人 汝 为变姓名为赵复 徒步入蜀 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 必奇士也 款留之 见其议论英发 洞贯古今 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 企道益惊 遂定 交 假僧舍居之 桧死 汝为曰 朝廷除此巨蠹 中原恢复有日矣 企道劝其理前事 汝为慨然太息 曰 吾结发读书 奋身一出 志在为国复仇 收还土宇 颇为诸公所知 命缪数奇 轧 于权臣 今老矣 新进贵人 无知我者 汝为尚气节 博物洽闻 饮酒至斗余 未尝见其 醉 或歌或哭 涕泪俱下 选自 宋史 宋汝为传 有删节 注 行在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完颜宗弼 金兀术 僇辱 僇 l 羞辱 僭号 冒用帝王称号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谒部使者陈边事 陈 陈述 B 独驰入其壁 壁 营地 C 桧将械送金人 械 刑具 D 假僧舍居之 假 借 解析 C 项 械 拘役 拘捕 答案 C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 此山东忠义之士也 B 宗弼盛怒 劫而缚之 豫悚而立曰 C 然以汝为儒士 同知曹州以诱之 D 志在为国复仇 颇为诸公所知 解析 A 项 助词 的 B 项 表示承接 表修饰 C 项 表原因 来 表目的 D 项 替 表 被动 答案 A 12 下列文句中 给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汝为身长七尺 疏眉 秀目望之 如神仙 杨企道者 遇之溪上 企道曰 必奇士也 B 汝为身长七尺 疏眉秀目 望之如神仙 杨企道者 遇之溪上 企道曰 必奇士也 C 汝为身长 七尺疏眉 秀目望之 如神仙 杨企道者遇之 溪上企道曰 必奇士也 D 汝为身 长七尺 疏眉秀目 望之 如神仙 杨企道者遇 之溪上 企道曰 必奇士也 答案 B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汝为在寿春单独将国书交给宗弼 宗弼盛怒 宋汝为临危不惧 见到刘豫后多次面临 死亡危险 后来到了京师 B 宋汝为先向高宗皇帝面陈边事 得到赞许 宋汝为逃回南宋后向朝廷献 恢复方略 当时秦桧掌管国事 恢复方略 被搁置不问 C 秦桧下令捉拿宋汝为 宋汝为得到消息后改名换姓 徒步入蜀 与杨企道结为至交 秦 桧死后 杨企道劝他回朝廷被他婉拒 D 家仇国恨集于一身 宋汝为立志复仇报国 只是命运多舛 均无法实现 常常借酒浇愁 以泪洗面 解析 A 项 见到刘豫后多次面临死亡危险 有误 根据原文可知 宗弼让宋汝为去见刘 豫 宋汝为宁愿被处死也不愿见他 答案 A 14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开陈祸福 勉以忠义 使归朝廷 业已至此 夫复何言 答案 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祸害 用忠义的道理勉励他 想让 他 回归朝廷 事情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那还用说什么呢 2 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宋汝为 尚气节 的两个事例 可概括 也可引用原文 答案 宗弼盛怒 劫而缚之 欲加僇辱 汝为一无惧色 宗弼顾汝为不屈 遂解缚延之 曰 此山东忠义之士也 汝为曰 愿伏剑为南朝鬼 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 力拒 不行 授通直郎 同知曹州以诱之 固辞 汝为变姓名为赵复 徒步入蜀 参考译文 宋汝为 字师禹 丰县人 靖康元年 金人侵犯京师 宋汝为 全家被害 宋 汝为 想报国家与父兄的仇恨 建炎三年 金人再次侵犯京师 宋汝为拜见部使者陈述边境之事 部使者送他到皇帝的行营去陈述 高宗皇帝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 特增补他为修武郎 做 为京东运判杜时亮的副手 奉送国书出使金国 当时刘豫做东平节度使 丞相吕颐浩想通过宋汝为送信给刘豫 宋汝为行程中暂时停 留寿春的时候 遇到完颜宗弼 金兀术 的军队 不 能够 与杜时亮相见 宋汝为独自驱马 进入完颜宗弼军营 将要呈上国书 宗弼十分生气 劫持并捆绑了宋汝为 想加以凌辱 汝为全无惧色 宗弼考虑宋汝为不屈服 于是解开绳子接纳他 并说 这是山东忠义之 士呀 并让他前往去见刘豫 宋汝为说 只愿意被处死做南宋的鬼 怎能够忍心背叛朝 廷 对所担任的使命不忠 宋汝为坚决抗争不前行 最终才回到京师 濒临死亡的情境有 四次 刘豫称帝后 宋汝为拿着丞相吕颐浩的信给他 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祸害 祸福 可 视为偏义复词 偏向 祸 用忠义的道理勉励他 想让 他 回归朝廷 刘豫惊惶失措地 站起说 你这个使者 你这个使者 让我自新南归朝廷 谁能以我为忠臣呢 难道不见 张邦昌的事情吗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那还用说什么呢 就拘留了汝为 但因为汝 是一名读书人 于是用授官职为通直郎 同曹州知府来利诱他 宋汝为坚决推辞 绍兴十三年 汝为逃亡回归南宋 作 恢复方略 献给朝廷 并且说 现在和好盟 约虽然已经签订 考虑金人一定会违背盟约 不可立刻实行盟约 当时秦桧掌管国事 把 汝为的 恢复方略 置之不理 高宗记得他的忠义 特让宋汝为转任通直郎 过了很久 有人向金人告发宋汝为用蜡书秘密地给南宋朝廷送机密情报的事 于是金 人到处搜查却没有找到 不久 金人 得知宋汝为逃回南宋 秦桧将要捉拿宋汝为要把宋汝 为送给金国 宋汝为改名为赵复 徒步逃到蜀地 宋汝为身高七尺 宽眉秀目 远远看去 如同神仙一般 杨企道在溪上遇上他 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