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_第1页
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_第2页
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_第3页
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_第4页
第三章制冷系统辅助设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制冷辅助设备 第一节传热设备 1 冷凝器 冷凝器是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 是将压缩机排放的高温制冷 剂气体冷凝成饱和或过冷液体的设备 通过冷凝器 将热负荷 制冷场所 电机 功耗 传递给环境介质 水或空气 1 冷凝器的传热 a 制冷剂侧 油膜的影响 氟利昂系统中 油和制冷剂在冷 凝器中互溶 对传热没有影响 在氨系统中 油膜会严重影响换热 必须及时排 放冷凝器底部的存油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 会占据一定的换热空间并 提高冷凝压力 应及时排放 氨系统必须通过空气分离器排放 氟系统可以通过 冷凝器上部的放空气阀排放 制冷剂充注量 过多的制冷剂充注量会减少冷凝空间 导致冷凝压力升高 应控制 b 冷却介质侧 水或空气 冷却介质流速的影响 适当的流速会提高放热系数并降低污垢的沉积 水为 冷却介质的 水的流速为 0 8 1 2m s 氨 钢管 或小于 2 5m s 氟 铜管 空气为冷却介质的 空气流速为 2 4m s 污垢的影响 污垢的导热系数比较小 会影响热量的传递 应当尽量避免并 及时排除 水冷式冷凝器水侧污垢包括水垢 锈蚀 泥沙等 对水质较差的 应 采取软化处理或用水池沉积泥沙 冷凝器的水路一般走管程 可以采取机械式清 洗或化学方法清洗 风冷式冷凝器空气侧的污垢主要有灰尘 油污和锈蚀物等 要采取防尘 防腐处理 2 冷凝器的结构 冷凝器的类型很多 按其带走热量的方式 可分为三类 a 水冷式冷凝器 水冷式冷凝器由于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 而水温通常又比较低 所以可以获 得较低的冷凝温度 有利于提高制冷能力 降低运行费用 应用十分广泛 水冷 式冷凝器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冷凝器 立式冷凝器 doc 冷凝器顶部装有配水箱 可以将水均匀地分 配给各个管口的分水头 沿管内壁螺旋状流下 与管外的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 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后 冷凝成液体后沿管外壁流下沉积在冷凝器底部 经液体 管路流入贮液器 冷凝器底部装有放油阀 立式冷凝器的优点是 占地面积小 可以安装在室外 易清洗 且不必停止 工作 不易堵塞 对水质要求不高 缺点是 耗水量大 水泵功率大 管子易腐 蚀 且泄漏不易被发现 卧式冷凝器 卧式冷凝器 doc 卧式冷凝器的两端管板外面用端盖封闭 端 盖上铸有分水隔板 把全部管束分隔成几个管组 或流程 冷却水从一端的端 盖进入后 顺序流过每个流程 最后从同一端盖上部流出 这样可提高管内水的 流速 提高水侧的放热系数 冷凝器端盖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放空气和放水丝阻 卧式冷凝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 用水量小 进出水温容易控制 可以安装 在室内 缺点是冷却水流动阻力较大 对水质要求高 清洗时需停止工作 泄漏 不易发现 常用于水质较好 水温较低 水量充足的地区 适用于中小型制冷系 统 b 空冷式冷凝器 风冷冷凝器 doc 以空气为冷却介质 制冷剂在管内流动过程中 逐步冷却 冷凝直至最后成为过冷液体 换热管一般用紫铜管 空气在风机的强 迫作用下横向掠过管外 带走热量并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为了强化空气侧的传热 通常在管外加肋片 增加传热面积 空冷式冷凝器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水 因此 适用于缺水地区和氟利昂系统 空冷式冷凝器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 夏季环境温度如果很高 冷凝压力就 会很高 而冬季运行时应防止冷凝压力过低 导致蒸发器供液不足 制冷能力降 低 冰箱 空调 c 蒸发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是以水和空气共 同作为冷却介质 主要是利用部分水蒸 发时吸收制冷剂气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剂 的冷凝 主要由冷凝管组 淋水装置 挡水栅 集水盘 循环水泵及风机等组 成 叙述工作过程 挡水栅的作用是防 止未蒸发的水滴被气流带走 减少水的消耗 水盘内的浮球阀是随着水的消耗 水位降低时自动打开补充冷却水 蒸发式冷凝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 冷却水消耗少 适用于缺水地区 运行 管理费用较水冷式冷凝器低 缺点是维护比较麻烦 清洗困难 对水质要求高 应进行软化处理 空气湿度大时冷凝压力会升高 2 蒸发器 是制冷系统的主要热交换设备 利用制冷剂液体在较低温度下蒸发 吸收被 冷却介质的热量使之温度降低 1 蒸发器中的传热 影响蒸发器传热系数的因素主要有 a 制冷剂的物理特性 沸腾状态 蒸发器结构 b 被冷却介质流动状态 传热表面几何特性 c 传热表面污染程度 主要是油 铁锈 霜层 2 蒸发器的形式和结构 a 冷却液体的蒸发器 主要用于载冷剂系统 用来冷却水或盐水等载冷剂 再由载冷剂去冷却被冷 却物体 根据蒸发器外形可以分为立管 螺旋管 式蒸发器和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立管 螺旋管 式蒸发器 立式蒸发器 doc 是制冷剂在管内蒸发 蒸发器沉 浸在载冷剂箱内 这两种蒸发器只能用于开式循环系统 载冷剂必须是非挥发性 的 如盐水和水等 为保证载冷剂在箱内以一定的速度循环 箱内焊有纵向隔板 并装有螺旋搅拌器 载冷剂流速为 0 3 0 7m s 以增强换热 这种系统因为载 冷剂容易和空气接触 蒸发管容易腐蚀 盐水易吸潮变稀 水箱应采取必要的密 封措施 卧式壳管式蒸发器根据制冷剂的蒸发方式不同 又分为干式蒸发器和满液式 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 doc 是液体制冷剂经节流后从蒸发器一端的端盖进 入管程 端盖上铸有隔板 制冷剂经过两个或多个流程蒸发并吸收载冷剂的热量 后从同一个端盖出来后进入压缩机 如果端盖隔板垫片泄漏 会使制冷剂短路 造成回液及制冷能力下降 这种蒸发器制冷剂在管内完全蒸发并过热成为过热气 体 这有利于使用热力膨胀阀自动调节供液量 因为制冷剂管内蒸发 只要管内 流速超过 4m s 就可以把管内的润滑油带回压缩机 回油方便 满液式蒸发器结构与干式蒸发器相似 只不过载冷剂走管程 制冷剂走壳程 制冷剂液体从筒体下部进入 从上部的气液分离器 或回气包 回气 分离的液 滴仍流回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的充液量大 传热温差小 相同的冷媒温度蒸发 温度高 制冷量大 为防止过高的液面会使未汽化的液体随沸腾的气泡带出蒸发 器 进入压缩机引起液击 通常采用液位控制器来控制蒸发器内液面的高度 制 冷剂为氨时 液位为筒体的 70 80 制冷剂为氟利昂时 液位为筒体的 55 65 满液式蒸发器的缺点是回油困难 尤其是制冷剂为氟利昂时 b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排管 冷风机 排管 通过排管内沸腾的制冷剂或流动的载冷 剂与管外侧的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空气进行热湿交换 使空气降温和出湿 排管不 宜采用大管径 以免制冷剂充入量过大 影响传热效果 氨系统一般采用 38 2 5mm 的无缝钢管 氟系统一般采用 19 22 1 5mm 紫铜管或 25 2 5mm 的无缝钢管 冷风机 属于强制循环的空气冷却设备 主要有落地式和吊顶式两种类型 它们都是由空气冷却排管 风机 除霜装置组成 为增大冷却排管传热面积 排 管通常作成绕片式或套片式 第二节分离设备 1 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油和制冷剂密度不同 当通道截面突然增大 流速骤降 由 10 25m s 降至 0 8 1m s 重量较大的油滴在重力作用下落下 在油分内部使气体流动方向改变或利用离心作用 使密度较大的油滴分离 利用 制冷剂液体或冷却水管 使混合气体冷却 使其中夹带的油蒸气凝结成较大颗粒 的油滴 利用过滤设备过滤 从外观结构来分 分为立式油分和卧式油分 从分油方式不同 油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洗涤式油分 主要适用于氨系统 工作时 桶内保持一 定高度的氨液 通常由浮球阀控制 压缩机排出的 氨气通过桶体上部封头处 伸入桶内的进气管进入 氨液中洗涤降温 油蒸汽温度降低凝结成滴沉入桶 底 氨气离开液面时改变了方向 且流速大大降低 桶体上部的伞形孔板不仅可以使油进一步分离 还 可以挡住被被气体吹起的氨液滴 填料式油分 图 2 21 所示的是填料式油分的结构示意图 钢板卷焊的桶体内装有填料层 填料层上 下用两 块多孔管板固定 填料可以是陶瓷 金属切屑或金 属丝网 以金属丝网效果最好 这种油分的分油效 率较高 可达 95 左右 过滤式油分 油分离器 doc 目前大量的螺杆压缩机都采用过滤式油分 利用气体进入油分后 流速突然 降低 流动方向突然改变 滤网层对油蒸汽的吸附作用 把润滑油分离出来 2 汽液分离器 汽液分离器的作用是为防止蒸发器中没有蒸发的液滴随气流进入压缩机 造 成液击 其结构与油分离器相似 也是利用速度的变化使重力较大的液滴沉落下 来 低压循环桶也是汽液分离器的一种 是重力供液系统和泵供液系统的重要设 备 运行时 必须保持一定的液位 不同蒸发温度的系统应当分别设置汽液分离 器 3 空气分离器 空气分离器 doc 空气分离器是氨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是用来排放系统中空气等不凝性气体 尤其对于经常在低温或低于大气压下运行的系统 对于中小型氟利昂系统通常不 加空气分离器 而是直接从冷凝器等高压设备直接排放 这样做 系统比较简单 但不可避免会造成制冷剂的浪费 空气分离器就是在冷凝 压力下将混合气体冷却到接 近蒸发温度 使混合气体的 大部分制冷剂凝结成液体 并把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分离 出来 达到回收混合气体中 制冷剂的目的 减少制冷剂 对大气的污染 最常用的是 卧式空气分离器 见图 2 22 卧式空气分离器在安装时应使进液端稍高 便于分离出来的制冷剂液体能流 进旁通管 空气排出放空气管 第三节贮存设备 1 贮液器 贮液器在制冷系统中用来贮存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液体 调节冷凝器与蒸 发器之间制冷剂液体的供需关系 防止高压系统的制冷剂气体窜到低压系统 液 封 称为高压贮液器 对于小型制冷系统经常把冷凝器和贮液器和在一起 称 为 冷凝 贮液器 贮液器结构比较简单 主要有桶体 液面指示装置 液体进出口 放空气 阀等部件组成 贮液器的液面高度应在其桶径的 30 70 之间 2 排液桶 主要用于重力供液系统 用来容纳热气冲霜时排回的制冷剂液体 其结构与 高压贮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