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冲刺全真模拟测试卷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湖南)统一考试命题人:郭在时(湖南师大附中)语 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麾下雪橇耄耋之年如坐针毡B模样膜拜蓦然回首关心民瘼C赝品殷红笑靥如花偃旗息鼓D隔阂和煦涸泽而渔振翮高飞1.D/A项分别是hu、qio、mo、zhn; B项分别是m、m、m、m;C项分别是yn、yn、y、yn;D项都是h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邻为壑、高筑贸易壁垒的做法,不但不能遏制金融危机,反而会加剧危机的蔓延。B欧盟向美国提出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就美国计算反倾销幅度的方法进行磋商的要求。C在广东奇石展中,电白的黄金蜡石屡次摘取桂冠,一时声名鹊起,搏得藏家的青睐。D潘先生领着家人来家具城游览,面对丰富多彩的商品,全家人由衷赞叹,流连忘返。2.C/应该是“博”。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正朝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目标前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社区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织密、巩固了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B有学者表示担忧,不把行政垄断的管辖权交给反垄断行政执法机关,使反垄断法面对行政垄断像一只没有牙的老虎,不要说治标,连治本都有问题。C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副厂长毅然决然地在待岗协议书上签了字,许多下属、管理人员纷纷议论着他的“壮举”,他一时间成了厂里的新闻人物。D医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生物节律和内分泌紊乱,最后有可能导致失眠、机体代谢不正常,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3. A/B项,语序不当,“治标”“ 治本”的位置应当互换;C项,不合逻辑,“下属”和“管理人员”有交叉关系;D项,搭配不当,改为“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生物节律和造成内分泌紊乱”。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B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龙混杂享受了优惠政策。C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出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4.AB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C是形容为人直率的意思,因望文生义而错;D指两姓联姻,因不注意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而错。5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瓷器店正门处的一联是A玉露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B淡妆浓墨调新色,顽绿痴红发古香。C片纸能缩天下意,一笔可画古今情。D大地山河生笔底,九州人物出毫端。5. B/B项与五彩斑斓的瓷器相吻合,A、C、D三项内容含墨、笔、纸等,仅适合于书画店或文具店。6.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A关羽 B.张飞 C.赵云 D.马超 6.c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董其昌曾说:“摊烛下作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他懂得“隔”字在美感上的重要。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入著胜地”,这使人人自远的酒正能引入著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由于两种精神:一是“梦”,梦的境界是无数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无比的豪情(如音乐)。这豪情使我们体验到生命里最深的矛盾、广大的复杂的纠纷;“悲剧”是这壮阔而深邃的生活的具体表现。所以西洋文艺顶推重悲剧。悲剧是生命充实的艺术。西洋文艺爱气象宏大、内容丰满的作品。荷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托尔斯泰等,莫不启示一个悲壮而丰实的宇宙。歌德的生活经历着人生各种境界,充实无比。杜甫的诗歌最为沉着深厚而有力;也是由于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艺术家精力充实,气象万千,艺术的创造追随真宰的创造。黄子久(元代大画家)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他这样沉酣于自然中的生活,所以他的画能“沉郁变化,与造化争神奇”。六朝时宗炳曾论作画云:“万趣融其神思”,不是画家这丰富心灵的写照吗?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真力弥满”,则“万象在旁”,“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羲之诗)。总上所述,可见中国文艺在空灵与充实两方都曾尽力,达到极高的成就。所以中国诗人尤爱把森然万象映射在太空的背景上,境界丰实空灵,像一座灿烂的星天!(节选自宗白华的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文艺月刊1943年第5期)7从原文看,对下列概念的阐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静照”,即以明静之心观照万物。在把功名利禄暂时抛于脑后,内心澄澈的条件下,审视外部世界。此时,外部世界浸入人的生命,且染上了人的性灵。B“觉心”,即具备体会、领悟能力的心灵。它是美感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带着空明的觉心,观照万象,则万象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C“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景象,与本文中“万物静观皆自得”中的“万物”、 苏东坡的诗句“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中的“万境”的意义相同。D“隔”,指空间上的距离、间隔,同时又有阻隔的意思。审美主体与物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能产生美感;有时,在审美主体与物象之间增加阻隔,能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7D / 从“诗的节奏、韵脚”一例看来,“隔”,还包括指时间上的距离。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晋人王荟说:“酒正引入著胜地。”这使人人自远的酒正能引入著胜地,“胜地”就是实景,就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B西洋文艺极为推重悲剧,是因为悲剧是生命充实的艺术,人们能够从悲剧中体验到生命里最深的矛盾、广大的复杂的纠纷。C中国绘画趋向简淡,但简淡中包蕴无穷境界,能把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的最深意义灿然表现在绘画作品中。D中国文艺在空灵和充实上达到极高的成就,具体体现在中国的绘画、雕塑、建筑、诗歌等四个方面,在诗歌上尤为突出。8B / A项,“胜地就是实景”错误;C项,“绘画”有误,应当为“山水画”;D项,具体体现还包括“戏剧”等。9下列表述不属于艺术空灵化应当具备的条件的一项是A.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B.心灵当如“空潭泻春”,空诸一切,萧条淡泊,闲和严静。C.人生广大、深邃和充实,即有充实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情感。D.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9.D此项属于艺术精神的空灵与充实的关系。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下,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岳麓书社,有删节)【注】梱:通“阃”,门槛。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此几何顷乎顷:时间。B楚民俗好庳车庳:低,矮。C客有遗相鱼者遗:赠送。D食茹而美茹:吃。10D/茹:蔬菜的总称。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乘车者皆君子B三月为楚相更以小为大C春夏以水下晋文以正国法D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11C/A项,前者助词,用在判断句中,表停顿;后者代词,“的人”。B项,均为动词,前者“担任”;后者“作为”。C项,均为介词,表凭借,“借助”。D项,均为连词,前者表转折,“却”;后者表顺接,“就”。12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B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C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D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12 A/根据文意可推知。四、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4分)译文:_ (2)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4分)译文:_(3)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4分)译文:_ 13. (1)文治(或“行政法规”)和武治(或“刑罚”)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戒惧地修身,是因为居官者不曾违乱纲纪。(文武、惧然、身修、因果句)(2)过了半年,人们都自动把他们的车子造高了。(半岁、悉、高)(3)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烧毁了那织机。他说:“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其、而、疾、燔、雠、反问句)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法令是用来引导民众向善的,刑罚是用来阻止民众作恶的。行政法规和刑罚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戒惧地修身,是因为居官者不曾违乱纲纪。官吏恪守职分,顺守人情事理,也可以把(它)作为治理好天下的手段,为什么一定要用严刑峻法呢?孙叔敖是楚国的隐士。国相虞丘向楚庄王举荐他,让他接替自己的职务。孙叔敖为官三月,升任国相,他施行教化引导百姓,使官民和睦同心,风俗十分淳美。他政令宽缓不苛刻,却有禁必止,官吏不做邪恶的事,没有抢劫、杀人的人出现。秋冬两季鼓励人们进山采伐林木,春夏时借上涨的河水把木材运出山外。百姓各有便利的谋生之路,都对他们的生活感到安乐。庄王认为钱币太轻,把小钱改铸为大钱,百姓感到不方便,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本业。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国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乱了,老百姓不安心在那里谋生,秩序不稳定。”孙叔敖问:“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市令回答:“有三个月了。”孙叔敖说:“不必多言,我现在就让市场恢复原状。”五天后,他上朝,对庄王说:“前段时间更改钱币,认为旧币太轻了。现在市令来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不安心在那里谋生,秩序不稳定。我请求立即下令恢复旧币制。”庄王同意了,颁布命令三天后,市场回复了原貌。楚国的民俗是爱坐矮车,楚王认为矮车不便于驾马,想下令把矮车改高。国相孙叔敖说:“政令屡出,百姓无所适从,不太好。(如果)您一定想改高车子,请允许我让民间加高他们的门槛。乘车人都是贵族,他们不能(为过门槛)频繁下车。(自然就会把车改高。)”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人们都自动把他们的车子造高了。这就是孙叔敖不用行政法令管束,百姓就顺从了他的教化,身边的人看到他的言行便仿效他,离得远的人观望四周人们的变化就效法他。所以孙叔敖三次荣居相位却不沾沾自喜,他明白这是自己凭借才干获得的;三次离开相位却不悔恨,因为他知道不是自己的过错。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次第,次序)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顺守人情事理,不改变规章制度,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领取俸禄多的人不许占小便宜。有人送给国相公仪休鱼,国相不肯收纳。这个人说:“听说您极爱吃鱼,因此送给您鱼,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因为很爱吃鱼,所以不能接受啊。现在我做国相,自己买得起鱼;如果(因为)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会送给我鱼?所以我不能收下。”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拔出自家园中的冬葵菜扔掉。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烧毁了那织机。他说:“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太史公说:“孙叔敖口出一言,郢都的市场秩序得以恢复。子产病逝,郑国百姓失声痛哭。公仪休看到妻子织出的布好就把她赶出家门。石奢放走父亲而自杀顶罪,使楚昭王树立了美名。李离错判杀人罪而伏剑身亡,晋文公凭此整肃了国法。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有狐诗经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注释】绥绥:并行相随的样子。淇梁:淇,河水名;梁,桥。 厉:水边浅滩。这是一首女子思念远行丈夫之诗,请简析这首诗是借助哪些技巧来表达思念之情的。 答: 14.()比兴手法。先言狐狸并行相随,再言自己为在外的丈夫而忧,且以狐喻人。()对比手法。狐狸成双,而自己与丈夫却天各一方,不能团聚,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思念之深。()内心独白。“心之忧矣”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挂念,为丈夫在外的衣食饱暖担忧。()反复咏叹。结构上采用诗经惯有的重章复唱式,反复咏叹,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忧虑和思念之深。(每点2分)15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1)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 。(屈原湘夫人)(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5)策扶老以流憩,_。_,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15.(1)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五、现代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冢中琵琶林清玄最近读到魏晋时代艺术家阮咸的传记,阮咸是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七位诗人作家之一,这七人在当时号称为“竹林七贤”,但是他不像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刘伶有名,因为他的文学创作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几乎无法从文字上去追探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阮咸死的时候,以一件琵琶乐器殉葬,这使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少数可以追思的伟大音乐家之一。伴随阮咸长眠于地下的琵琶,经过从西晋到唐朝的五百年埋藏,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人在古墓里挖掘到一件铜制的正圆形乐器,经过弘文馆学士元行冲的考证,才证明它是阮咸的遗物。这一件冢中琵琶因为五百年的沉埋,已经不堪使用,元行冲叫技巧高明的乐匠依其样式仿制了一具木制乐器,称为“月琴”,音调雄亮清雅,留传至今,不但成为宫廷中的乐器,也成为后来民间最常使用的乐器。到了唐德宗时代,著名学者杜估鉴于“月琴”原是阮咸所创制,为了怀念他的遗风逸响,将月琴定名为“阮咸”,自此以后,凡是中国琵琶乐器全得了“阮咸”的别名,阮咸于是得以与中国音乐史同垂不朽。阮咸与琵琶的故事是宜于联想的,经过时空一再的洗炼,我们虽无幸重聆阮咸的丝竹之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伟大的艺术心灵的不朽。艺术心灵的伟大纵使在地下数百年,纵使他手中的乐器弦败质朽,却仍然能在时空中放光,精灿夺目。阮咸死时以琵琶殉葬,做为惟一的知已,这种艺术之情使他恒常令人怀念。千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音乐最高境界的名曲广陵散便是阮咸的创作,随着阮咸的逝世,广陵散成为中国音乐上的绝响,我们如今眼望广大的土地,倾听历史的足音,在夏夜星空的月下,仿佛看见阮咸在竹林下弹月琴自娱,或者与嵇康的古琴(嵇康是古琴的高手,古琴状似古筝)相应和,在琴声响过,筝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他们纵酒狂歌,大谈圣人的明教与老庄的自然,然后长叹一声“礼岂为我辈设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那是“抗怀物外,不为人役”的境界,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境界,也是“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的境界。阮咸的音乐天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音乐的“神解”,任何音乐到他的耳中马上分辨出高低清浊,丝毫不爽;因此他不但弹奏月琴时能使人如饮醇酒,沉醉不已,他还是个音乐的批评家,对音乐的鉴赏力当世无有其匹。没想到他的音乐批评,竟得罪了主掌全国音乐行政的大官荀勖,他向晋武帝进谗言,革去了阮咸的官职。阮咸丢官的时候,官位是“散骑侍郎”,这个职衔我们不用考证来解释,而用美感来联想,就仿佛看见一位卓然不群的流浪琴师,骑着驴子到处弹琴高歌的样子。事实上,阮咸对当世的礼法非常轻蔑。他曾在母丧期间,身穿孝服,骑着驴子去追求自己私恋已久的胡婢,引得众人大哗,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如今想起来却特别具有一种凄美的气氛。可惜,他在追胡婢时是不是弹着琴,唱着情歌,就不可考了。而这种狂放不拘的生活,正是魏晋时代寄情林泉的艺术家,最真实的写照。我一直认为像阮咸这样放浪形骸、不顾礼法、鼓琴狂歌、清淡无为的人,他是可以做到忘情的境界,但是他不能忘情音乐,以琵琶殉葬却是不可解的谜,难道这位“神解”能料到千年之后,人们能从冢中的琵琶怀想起千年之前,曾在他手中传扬的广陵散吗?阮咸给我们的启示还不只此,他和当时的艺术家给我们一个视野广大的胸怀,也就是“以大地为栋宇,屋室为禅衣”的胸怀,因为这种胸怀,他们方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发出艺术的光辉。我最喜欢“竹林七贤”的一则故事是:有一天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在竹林里喝酒,王戎最后才到。阮籍说:“这个俗气的东西,又来败坏我们的乐趣!”王戎回答说:“你们的乐趣,岂是可以败坏的吗?”这则故事正道出了“竹林七贤”艺术生命的真正所在,你看阮咸留在坟墓中的琵琶,它虽朽了,却永远不会败坏;因为那一把琵琶,曾经属于一个伟大的艺术心灵,注定了它在人心里永不败坏的玄想如此说来,琵琶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入门考试模拟题集
- 2025年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技术认证考试模拟题集
- 2025年专业岗位模拟题医疗器械销售与推广岗位招聘考试试题库
- 2025年色母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抗倍特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型便携式温、湿、风向风速仪项目发展计划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身高的增长》教学设计
- 2025年SKI系列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项目建议书
-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 抗疫为主题的课件
- JJF 2258-2025关联法天然气发热量测定仪校准规范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科创板开户测试题及答案
- 智能书柜阅读活动方案
- 治安防范培训课件
- 寿司下周活动方案
- 带状疱疹护理业务查房
- 地面维修液压支架故障排除技术措施
- 呼吸专科护士培训课件
- 2025年(数学学科)中考模拟测试卷(三模)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