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 水库 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二 八年十二月 编制单位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证号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人员 目 录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3 1 1 综述 3 1 2 本次安全鉴定工作简况 8 1 3 现场安全检查 10 1 4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2 1 5 结论和建议 18 2 现场安全检查 21 2 1 现场安全检查依据和项目 21 2 2 存在问题 24 2 3 结论和建议 26 2 4 大坝安全检查附件 27 3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31 3 1 前期勘察工作成果 31 3 2 本次安全评价勘察工作简述 31 3 3 区域地质概况 31 3 4 库区地质概况 32 3 5 工程区地质概况 33 3 6 大坝坝体填筑质量与评价 34 3 7 大坝坝基及坝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35 3 8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35 3 9 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35 3 10 结论和建议 35 4 工程质量评价 37 4 1 评价依据及方法 37 4 2 工程质量评价 37 4 3 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39 4 4 建议 39 5 水库大坝运行管理评价 41 5 1 管理概况 41 5 2 大坝运行 41 5 3 大坝维修 42 5 4 大坝安全监测 43 5 5 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 43 5 6 建议 44 6 防洪标准复核 45 6 1 流域基本情况 45 6 2 水文气象特性 45 6 3 基本资料收集整理 45 6 4 洪水标准 49 6 5 设计洪水 49 6 6 调洪计算 61 6 7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65 6 8 泄洪影响复核 68 6 9 结论 68 7 渗流安全评价 69 7 1 运行中暴露与渗流安全有关问题及处理措施 69 7 2 评价依据及方法 69 7 3 大坝渗流安全评价 69 7 4 绕坝渗流评价 71 7 5 溢洪道渗流安全评价 71 7 6 输水设施渗流安全评价 72 7 7 结论及建议 72 8 结构安全评价 73 8 1 水库建设及历次加固情况 73 8 2 评价依据及方法 73 8 3 结构安全评价 73 8 4 结论 80 9 抗震复核 81 10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81 1 1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 11 1 综述综述 1 1 11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地理位置 水库是 县水利局管理的一座小 1 型水库 属于左江 二级支流 河 东径 106 59 北纬 22 09 位于 县城中 镇 村 距城中镇政府所在地约 15 公里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 兼 有防洪 水产养殖等功能的小 1 型水库 枢纽工程由大坝 溢洪道 放水设施组成 2 流域概况 水库坝址集水面积为 6 25km2 主河道长 4 97km 河道比降为 37 4 9 流域植被生长一般 库区内的植被多为桉树和甘蔗 水库汇水区域为侵蚀性的垄状中低山丘陵区 海拨在 160m 250m 之 间 水库泄洪洪水汇入 河后注入左江 水库所属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和多雨 多年平均气温 21 1 极端最高气温为 39 9 极端最低气温为 1 0 多年平均降雨量 1200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635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 年平均风速 1 8 m s 最大风速 16 02m s 风向西北 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 5 10 月 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81 3 暴雨以台风雨和峰面雨为主 3 枢纽工程特性 建设时间 水库于 1972 年 9 月开工 1975 年 12 月竣工 是 20 世纪 70 年代大搞群众运动组织民工施工的 三边 工程 水库特征 现状特征 水库总库容 162 万 m3 设计按 50 年一遇 p 2 洪水标 准 设计 500 年一遇 P 0 2 洪水标准校核 相应设计洪水位为 121 96m 校核洪水位为 122 62m 坝顶高程为 125 07m 溢洪道堰顶高程为 120 00m 复核后特性 本次安全评价复核 水库总库容 162 万 m3 属小 1 型 水库 洪水标准采用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 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设计情况 下 p 2 1 天 24 小时 雨量 236mm 洪峰流量 108 04m3 s 洪量 132 32 万 m3 下泄流量 81 72m3 s 相应设计洪水位为 122 01m 校核情况下 P 0 2 1 天 24 小时 雨量 330mm 洪峰流量 152 87m3 s 洪量 192 87 万 m3 下泄流量 113 75m3 s 校核洪水位为 122 48 m 枢纽建筑物 水库枢纽工程现状有 大坝 1 座 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 1 座 灌溉输水涵管 1 条 防汛道路 15 公里 5 工程效益 水库设计灌溉 2700 亩农田 现实灌溉 1355 亩 5 下游影响 水库垮坝影响范围 有下游村屯 650 多人 耕地 3000 亩 6 观测设施 水库没有水位 雨量等大坝安全观测设施 7 上坝抢险公路 目前 有村屯泥结石路通达长 15km 路幅宽不到 5 0m 行车困难 雨天尤甚 库区防汛道路尚不完善 8 通讯 无固定电话 目前对外通讯主要采用个人手提电话 现状枢纽工程特性详见表 1 1 1 1 1 21 1 2 工程布置工程布置 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 1 座 溢洪道 1 座 灌溉输水涵管 1 条 库区防汛道路等建筑物组成 各建筑物详见平面布置图 1 大坝 大坝为均质土坝 坝顶高程约为 125 07m 最大坝高 29 07m 坝顶宽度 5 0m 坝顶长度 180m 上游坝坡 1 2 4 草皮护坡 下游坝坡平均坡度 1 2 5 草皮护坡 2 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岸坡 宽 19m 长 150m 为开敞式宽顶堰跌水消 能溢洪道 堰顶高程为 120 0m 过水宽度 19m 出口接陡坡段 比降约为 1 75 3 库区防汛公路 目前从 友谊关公路经过 至 水库约有 15km 防汛公路 为 4 0m 宽的泥结石路 车辆可以通行 满足工程管理及防汛抢险需要 5 放水涵管 放水涵为梯级无压箱涵 进口高程为 120m 断面尺寸为 1 0 1 2m 1 1 31 1 3 工程建设及加固情况工程建设及加固情况 水库于 1972 年 9 月动工兴建 1975 年 12 月建成运行 是当 年大搞群众运动的 三边 工程 几十年来一直带病运行 工程存在很大 安全隐患 长期以来部分出现坝体塌陷 隆起现象 坝基局部渗水 护坡 和排水设施破坏等问题 1984 年 8 月 15 日 因新旧坝体 即填方与原山坡 交接处渗漏过大 造成左岸坝头后坡大滑坡 为了坝首的安全 重新进行加固设计 采用降 低排洪道 2 0m 坝下游坡埋设排水管核导渗沟 把渗漏水引出坝外 对坝 体进行灌浆 1987 年完成溢洪道改建工作 将原来排洪道堰顶高程 122 0 米降至 120 0 米 内坡干砌石护面 外坡草皮护坡 1 1 41 1 4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1 管理组织机构 水库隶属于 县水利局 2 工程运行管理 水库至今没有划定水库管理及保护范围 根据水库实际情况和上级防 汛部门要求 落实了水库安全度汛报汛员 能够严格按照 县防汛抗旱 指挥部下达的汛期水库水位运行指标运行 县防汛部门和城中镇政府 每年都开展多次安全检查 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水库无水位观测 水文观测设施 未建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无法进行预报 由于未设有垂直位移 水平位移 渗漏量 观测坝体 坝基 的孔隙 压力及渗润线等安全监测设施 无法掌握坝体内部变形 坝体 坝基 渗 流量和孔隙水压力 坝体实际浸润线情况 这对大坝安全运行和管理十分 不利 因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及仪器不完备 安全监测未能按规范执行 1 1 51 1 5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 水库工程特性详见表 1 1 1 表 1 1 1 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表 特征值特征值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 原注册登记原注册登记本次鉴定本次鉴定 一地理特征 1 所在地点 县城中镇 村 县城中镇 村 2 所在河流 河 左江二级 支流 河 左江二级支流 3 经纬度 东径 116 59 北纬 22 09 东径 116 59 北纬 22 09 5 基本地震烈度 5 高程基准面 二建设情况 1 设计单位不详不详 2 施工单位不详不详 3 开工日期1972 年 9 月1972 年 9 月 5 竣工日期1975 年 12 月1975 年 12 月 5 总投资不详不详 三水文特征 1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6 25km26 25km2 2 多年平均降雨量 1200mm1200mm 3 多年平均径流量 5 重现期50 年50 年 5 雨量 245mm236mm 6 设 计 洪峰流量 110 5m3 s108 04m3 s 7 重现期500 年500 年 8 雨量 367mm323mm 9 校 核 洪峰流量 156 2m3 s152 87m3 s 四水库特征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 特征值特征值 原注册登记原注册登记本次鉴定本次鉴定 1 调节性能年调节年调节 2 校核洪水位 122 62m122 48 m 3 设计洪水位 121 96m122 01m 5 汛期运行水位 5 正常高水位 120m120m 6 死水位 108m108m 7 总库容162 万 m3159 75 万 m3 8 兴利库容97 万 m397 万 m3 9 死库容25 万 m325 万 m3 五大坝特征 1 坝型均质土坝均质土坝 2 设计 125 07m123 33m 3 坝顶高 程 实际 125 07m125 07m 5 设计 5 防浪墙 顶高程 实际 6 设计 29 07m29 07m 7 最大坝 高 实际 29 07m29 07m 8 设计 180m180m 9 坝顶长 度 实际 180m180m 11 设计 5 0m5 0m 11 坝顶宽 度 实际 5 0m5 0m 12 坝基防渗型式齿墙齿墙 六溢洪道 1 型式宽顶堰泄洪渠宽顶堰泄洪渠 2 堰顶高程 120 00m120 00m 3 堰顶净宽 19m19m 5 最大泄量 122m3 s113 75m3 s 5 消能型式跌水消能跌水消能 6 启闭型式及尺寸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 特征值特征值 原注册登记原注册登记本次鉴定本次鉴定 7 启闭设备 七放水管 1 条数1 条1 条 2 型式无压隧洞无压隧洞 3 断面尺寸 1 0m 1 2 m1 0m 1 2 m 5 进口底高程 108 0m108 0m 5 闸门型式砼圆塞砼圆塞 6 最大泄量 0 5m3 s0 5m3 s 7 启闭设备人工启闭人工启闭 八效益 1 设计2700 亩2700 亩 2 灌溉面 积 实际1355 亩1355 亩 3 可养水面110 亩110 亩 5 已养水面110 亩110 亩 5 养 鱼 最高单产 6 应绿化 7 绿化面 积 已绿化 九下游情况 1 影响耕地4000 亩4000 亩 2 影响人口650 人700 人 十管理机构 1 主管部门 县水利局 县水利局 2 机构名称 县水利局 县水利局 3 职工人数 5 经费自给程度 1 21 2 本次安全鉴定工作简况本次安全鉴定工作简况 1 2 11 2 1 组织领导组织领导 水库属小 1 型水库 按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大 坝安全鉴定实行分级负责的要求 由 县水利局组织论证工作 委托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对大坝安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 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县城中镇 村为协助单位 负责提供有关 资料 县水利局为主持单位 负责组织专家鉴定 1 2 21 2 2 工作安排工作安排 1 分工 安全鉴定报告承担单位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负责 编写安全鉴定工作大纲 论证 编制和出版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县水 利局参与并审查 县城中镇 村负责提供水库基本情况 大坝运行观测资 料整编分析报告 2 论证过程安排 下达安全评价报告任务 编写安全评价报告工作大纲 组建大坝 安全评价报告项目组 分解工作任务 组织现场安全检查 编写现场安全检查报告 搜集工程原勘测 设计 施工资料 历次复核加固情况 提出工程 质量评价报告 编辑水库基本情况 收集分析大坝投入运行后发生的事故及处理情 况 整编分析运行观测资料 提出大坝运行管理评价报告 水库集雨面积复核及集雨面积内地形 地貌 植被资料收集分析 复核水库水位 库容 面积关系曲线 整理 复查水库水文资料 由暴雨 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进行调洪演算 并对洪水计算成果进行分析比较 提 出防洪标准复核报告 对大坝坝体及其地基进行勘探 并收集既有成果进行分析整理 提 出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报告 根据洪水标准复核和土工试验结果 分别按原设计和复核后的洪水 标准分析大坝渗透及结构稳定 提出结构及渗流安全评价报告 分析大坝 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结构强度和稳定 并提出报告 审查分项论证成果 编写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3 现场安全检查 根据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SL258 2000 及 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水建管 2003 271 号 的有关规定 县水利局于 2008 年 12 月成 立了 水库大坝现场安全检查组 对 水库进行现场安全检 查 检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查阅了前期勘察 设计 施工及运行的 有关资料 进行了现场查勘 对 水库管理制度 管理设施 运行 调度规程 监测设备 大坝 溢洪道 放水设施 库区防汛公路等进行了 全面系统的检查 5 工程地质勘测 为了更系统地掌握 水库各建筑物的现状 为本次安全评价提 供合乎现场设计的外形轮廓尺寸 2008 年 12 月对 水库大坝 溢 洪道等建筑物进行了地形图测量 1 31 3 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 1 3 11 3 1 防洪调度防洪调度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的小 1 型水库 水库溢洪道 为开敞式宽顶堰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上洪水自由宣泄 水库下游影响人口 达 700 多人 耕地 4000 亩 水库每年都编制年度防汛预案 县防汛办每年都制定汛期水库水位运行指标 水库成立有以城中镇镇 长为指挥长的防洪应急抢险机构 1 3 21 3 2 水库观测设施水库观测设施 水库观测设施简陋 目前水库未设有水位观测项目 没有位 移 沉陷 渗压等观测设施 因而无法掌握坝体内部变形 坝体坝基渗流 量 坝体坝基孔隙压力以及坝体实际浸润线变化情况 由于水库监测设施不完备 因而对水库安全十分不利 1 3 31 3 3 库区库区 水库位于 盆地外围北部低山丘陵区 大坝与溢洪道连接 布置 大坝为土坝 长约 180m 坝顶高程 125 07m 其右边接溢洪道段 溢洪道宽 19m 坝址地形条件良好 没有大的断裂构造带通过库区 故不存在产生库水通过断层破碎带向 库外渗漏的问题 水库蓄水条件较好 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 库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水库周边植被由于人为破坏和土壤贫痔等原因 涵养水土能力 日益下降 水土流失渐趋严重 2 水库集水面积有限 外来水源补充不足 水库水体流动及更替 少 库水自净能力低下 3 库区淡水养殖投料及开垦耕作对水库水质和水库淤积造成一定程 度的危害 4 水库周边及下游部分农村群众水患意识差 自觉维护大坝等公共 设施的意识淡泊 1 3 41 3 4 大坝大坝 大坝为均质土坝 坝顶高程约为 125 07m 最大坝高 29 07m 坝顶宽度 5 0m 坝顶长度 180m 上游坝坡 1 2 4 干砌石护坡 下游坝坡平均坡度 1 2 5 草皮护坡 大坝为当时的群众运动性质施工而成 施工质量较差 土质及填土密 度欠佳 坝脚渗漏严重 无反滤设施 外坡坝脚右边有较大冲坑 外坡坝 身有白蚁穴且蚁洞 坝脚坝内坡作防风浪冲刷坡面的防护 但护面石块松 散拱起不平 汛期受洪水淘刷严重 坝外坡草皮护坡坡面平整度差 变形 严重 各种因素均不利于大坝稳定 1984 年 8 月 15 日 因新旧坝体 即填方与原山坡 交接处渗漏过大 造成左岸坝头后坡大滑坡 为了坝首的安全 重新进行加固设计 采用降 低排洪道 2 0m 坝下游坡埋设排水管核导渗沟 把渗漏水引出坝外 对坝 体进行灌浆 1 3 51 3 5 溢洪道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岸坡 宽 19m 为开敞式宽顶堰跌水消能溢洪道 堰顶高程为 120 00m 过水宽度 19m 出口接陡坡段 比降约为 1 75 溢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溢洪道底板砼护面有裂缝 衬砌骨料外露 右侧接山边 但下游段已经毁坏 崩塌 底板防护冲刷毁坏严重 下游因 溢洪冲刷 造成尾段严重崩塌 两边侧墙局部崩塌 溢洪道土体承载力能 满足要求 地基为弱透水体 1 3 61 3 6 输水设施输水设施 放水涵为无压隧洞 进口高程为 108 0m 断面尺寸为 1 0 1 2m 放水涵包括斜管段和平管段 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因年久失 修已严重损坏 梯级放水部分漏水严重 1 3 71 3 7 防汛公路防汛公路 至 水库约有 15km 防汛公路 为 4 0m 宽的泥结石路 车辆可 以通行 满足工程管理及防汛抢险需要 1 3 81 3 8 安全监测安全监测 大坝无沉陷 位移 浸润线 渗压及渗漏观测设施 溢洪道 输水涵 管未设有任何观测设施 流域内无雨量观测站 1 3 91 3 9 管理机构管理机构 水库属 县水利局管理 负责水库大坝及有关设施的日常管理 维 护等 汛期有专人检查和报汛 水库无管理房 没有配备车 船等管理交通设施 不能适应水库管理 要求 1 41 4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1 5 11 5 1 工程质量评价工程质量评价 针对 水库施工质量以及运行期间所暴露的问题 结合本次安 全评价现场检查和地质勘察成果 水库工程质量综合评价如下 1 大坝 大坝坝顶平整度差 坝内坡部分变形 防风浪冲刷坡面的防护损坏严 重 汛期受洪水淘刷严重 坝外坡草皮护坡坡面平整度差 变形严重 坝 脚有渗漏 无反滤设施 外坡脚冲坑 有白蚁危害 不利于大坝稳定 水 库大坝工程质量评定为 不合格 2 溢洪道 溢洪道两边墙砌体有部分崩塌 不满足规范要求 溢洪道底板有裂缝 现象 不满足规范要求 水库防洪安全性定为 C 3 放水设施 放水涵管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 梯级 放水部分漏水严重 放水涵管结构安全性评为 C 级 综上所述 水库工程质量评价为不合格 1 5 21 5 2 运行管理评价运行管理评价 水库投入运行几十年 在灌溉 防洪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还远没有发挥其应有功能和效益 水库运行 管理 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 具体评价如下 1 大坝运行 水库管理单位未编制水库防洪调度计划和兴利调度计划 但水库能够 按照 县防汛办下达的水库控制水位进行防洪调度 水库管理的各项规章 制度基本齐全 且基本能够得到落实 水文观测与预报设施不齐全 没有编制水文预报方案 水库管理设施落后 2 大坝维护 大坝在修建过程中遗留有较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虽经多次维修处 理 但大多是零星的 局部的 非系统的 且由于受资金限制 水库险情 未能根除 险情依然潜伏 3 大坝安全监测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备 大坝监测未能按规范及设计的要求执行 因而无法掌握坝体内部变形 坝体坝基渗流量 坝体坝基孔隙压力及坝体 实际渗润线的变化情况 对水库大坝的运行管理十分不利 5 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 鉴于大坝运行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和安全隐患 已经影响工 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 根据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 则 SL258 2000 的有关规定 水库运行管理评价为差 1 5 31 5 3 防洪标准复核防洪标准复核 1 5 3 1 设计洪水 本次评价设计洪水计算采用 水文局编制的 壮族自治区暴雨 径流查算图表 2001 年版推求 利用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法两种方法 推求水库的设计洪水 两种方法推求的设计洪水成果相差不大 成果合理 本次设计采用推理公式法比采用瞬时单位线法的调洪后水位稍高 从工程 偏安全角度考虑 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洪峰流量 洪量成果 成果详见 表 1 5 1 表 1 5 1 推理公式法设计洪水成果表推理公式法设计洪水成果表 P 2 P 0 2 集水面积 Km2 洪峰 m3 s 洪量 万 m3 洪峰 m3 s 洪量 万 m3 6 25108 04132 32152 87192 87 1 5 3 2 洪水标准 水库建于 1972 年 9 月动工 1975 年 12 月竣工 水库大坝坝 顶高程 125 07m 长 180m 水库原设计标准为 50 年一遇 校核标准为 500 年一遇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 溢洪道为宽顶堰 堰顶高程为 120 0m 总库容 162 万 m3 有效库容 97 万 m3 死库容 25 万 m3 设计灌溉面 积 2700 亩 实际灌溉面积 1355 亩 属于小 1 型水库 IV 等工程 根 据 防洪标准 GB50201 95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00 和水库的工程规模 水库的大坝设计标准为 50 年一遇 校核标准为 500 年一遇 本次安全评价据此进行洪水复核 1 5 3 3 洪水调节计算 水库的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山边 堰顶高程为 120 0m 过水 宽度 19m 长 150m 死水位 108 00m 正常蓄水位 120 00m 原注册登记 溢洪道为宽顶堰 堰顶宽度为 19m 最大下泄流量为 122m3 s 根据实际情 况 本次复核溢洪道为宽顶堰 净宽为 19m 最大下泄流量为 122m3 s 本 次安全鉴定采用成果 正常水位 120 00m 设计洪水位 121 96m 校核洪水 位 122 62m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水库进行调洪计算 从正常蓄水位起调 当发生 P 2 设计洪水时 洪峰流量为 108 04m3 s 最大下泄流量 81 72m3 s 水 库坝前最高水位为 122 01m 当发生 P 0 2 校核洪水时 洪峰流量为 152 87m3 s 最大下泄流量 113 75m3 s 水库坝前最高水位为 122 48 m 调洪成果见表 1 5 3 表 1 5 3 洪水调节成果表洪水调节成果表 标准 洪峰流量 m3 s 起调水位 m 最大下泄量 m3 s 坝上最高水位 m 校核 P 0 2 152 87120113 75122 48 设计 P 2 108 0412081 72122 01 1 5 3 5 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1 挡水安全性 1 坝顶高程复核 水库为小 1 型水库 工程等级为 等 大坝建筑物级别 为 4 级 根据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 SL189 96 有关公式对大坝坝顶高程进行复核 坝顶现状高程满足规范要求 复核结 果见表 1 5 5 表 1 5 5 大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计算大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计算 计算工况 坝前静 水位 m 波浪爬 高 m 风壅高 度 m 安全加 高 m 计算超 高 m 坝顶计算 高程 m 坝顶实 际高程 m 设计洪水位 P 2 122 010 810 0050 51 32 123 33 125 07 校核洪水位 P 0 2 122 480 480 0020 30 78 123 26 125 07 2 溢洪道堰顶高程复核 水库溢洪道为宽顶堰跌水消能溢洪道 堰顶高程为 120 00m 过水宽度 19m 现状溢洪道堰顶高程满足水库正常蓄水要求 3 放水涵管高程复核 目前大坝放水涵管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108 00m 基本满足要求 2 泄洪安全性 1 溢洪道过流能力复核 根据 溢洪道设计规范 SL253 2000 本次复核采用堰流计算公 式计算 溢洪道泄流能力详见表 1 5 5 表 1 5 5 水库溢流堰水位 下泄流量关系曲线表水库溢流堰水位 下泄流量关系曲线表 水位 m 120 00120 40120 80121 20121 60122 00122 48 泄量 m3 s 045 2375 6993 49105 11111 3113 75 根据计算结果 溢洪道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2 溢洪道边墙高程复核 控制段边墙高程复核 控制段边墙顶高程 应在宣泄校核洪水时不低于校核洪水位加安全超 高 因此 溢洪道边墙顶高程应不低于 123 05m 水库溢洪道边 墙高程满足规范要求 泄槽边墙高度复核 水库溢洪道泄槽边墙满足规范要求 3 溢洪道消能防冲复核 溢洪道消力池被泄洪冲刷严重 不满足规范要求 1 5 3 5 结论 1 本次评价根据 水文局编制的 壮族自治区暴雨径流查 算图表 2001 年版推求水库设计降雨 二种方法推求的设计降雨成果相差 不大 成果合理 以 水文局编制的 壮族自治区暴雨径流查算图 表 2001 年版作为本次设计依据 利用推理公式法推求的设计洪水成果 成果合理 本次设计采用推理公式法比采用瞬时单位线法的调洪后水位稍 高 从工程偏安全角度考虑 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洪峰流量 洪量成果 作为设计依据 2 根据 防洪标准 GB50201 95 结合水库规模 本次安全评 价采用水库设计标准为 50 年一遇洪水 校核标准为 500 年一遇洪水 当水库发生 50 年一遇设计洪水时 洪峰流量为 108 04m3 s 最大下 泄流量为 81 72m3 s 坝前最高水位为 122 01m 当水库发生 500 年一遇设 计洪水时 洪峰流量为 152 87m3 s 最大下泄流量为 113 75m3 s 坝前最 高水位为 122 48 m 3 大坝坝顶高程满足要求 5 溢洪道堰顶高程 边墙高程均满足规范要求 过流能力满足要 求 综上所述 根据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SL258 2000 综合分析 挡水安全性及泄洪安全性 评定水库防洪安全性定为 A 1 5 41 5 4 渗流稳定评价渗流稳定评价 1 5 5 1 大坝渗流安全综合评价 1 大坝坝体压实度坝体平均压实度仅为 0 879 不满足规范不小于 0 95 的要求 其渗透系数为 1 62 10 4cm s 不满足规范对均质土坝透系 数平均值不大于 1 10 4cm s 的要求 2 各种工况条件下 下游坝体的浸润线均较低 接近坡脚 大坝 渗流安全 正常蓄水位条件下 大坝渗漏量为 1 9L s 校核洪水位经 1 天 降至正常蓄水位 大坝渗漏量为 2 4 L s 在各种工况下渗流量均较大 不满足规范要求 3 稳定渗流工况下 坝体的最大渗透坡降为 0 255 小于允许渗透 坡降 0 52 不容易发生流土破坏 大坝渗流安全性评为 C 级 1 5 5 2 溢洪道渗流安全评价 溢洪道接于大坝右侧山边 溢洪道地层岩性为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 层 Q5al pl 粉质粘土 砾砂 基岩为泥盆系郁江组下段 D1y1 砂岩夹泥 岩 粉砂岩 溢洪道部分位置基岩直接出露于地表及沟的两侧 出露基层 以砂岩 泥岩为主 岩石中风化 新鲜 坚硬状 溢洪道岩体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基岩为弱透水体 溢洪道边墙高高程满足要求 底板防护有裂缝 消能防冲设施受损严 重 下游泄洪渠道衬砌体有部分崩塌 溢洪道渗流安全性评为 B 级 1 5 5 3 输水设施渗流安全评价 放水涵为无压隧洞 进口高程为 108m 断面尺寸为 1 0 1 2m 长度为 120m 放水涵包括斜管段和平管段 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现状放水 涵管年久老化 砂浆脱落 放水涵管渗流安全性评为 B 级 1 5 51 5 5 结构安全评价结构安全评价 1 5 5 1 大坝 1 大坝为当时的群众运动性质施工而成 施工质量较差 土质及填 土密度欠佳 1984 年 8 月 15 日 因新旧坝体 即填方与原山坡 交接处 渗漏过大造成左岸坝头后坡大滑坡 2 坝内坡部分变形 防风浪冲刷坡面的防护松散拱起 汛期受洪 水淘刷严重 下游草皮护坡坡面平整度差 变形严重 不利于大坝稳定 3 1984 年 8 月 15 日 因新旧坝体 即填方与原山坡 交接处渗漏 过大造成左岸坝头后坡大滑坡 经过加固处理后 在 正常 非常工况下 大坝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大坝变形已趋于稳定 但局部 可能存在蠕动变形 5 大坝坝顶坑洼不平 局部塌陷 不满足规范要求 大坝结构安全性评为 B 级 1 5 5 2 溢洪道 1 溢洪道衬砌体崩塌严重 消能防冲设施损坏 2 溢洪道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溢洪道结构安全性评为 C 级 1 5 5 3 放水涵管 1 放水涵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梯级放水涵管年久老化 砂 浆脱落 管壁漏水严重 2 放水涵实际最大泄流量满足过流要求 放水涵管结构安全性评为 C 级 1 5 61 5 6 抗震安全复核抗震安全复核 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库区所在的 县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05g 对应地震基本烈度 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 期为 0 35s 水库主要建筑物等级为 4 级 不进行抗震复核 1 5 71 5 7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本水库无金属结构及设备 1 51 5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1 5 11 5 1 结论结论 通过本次安全评价的地质勘察以及复核计算等 根据 水库大坝安全 评价导则 SL258 2000 及其它有关规范 对 水库安全进行分项 分析 评价结果见表 1 5 1 表 1 5 1 水库大坝分项评价表水库大坝分项评价表 建筑物 防洪安全 性分级 运行管理 评价 工程质量 评价 渗流安全 性评价 结构安全 性分级 大 坝 CB 溢洪道 A 级差不合格 BC 放水涵 BC 1 防洪标准复核 水库工程等别为 IV 等 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4 级 防洪标准复核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 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设计洪水位为 121 96m 校核洪 水位为 122 62m 正常蓄水位 120 0m 水库防洪能力达到国家 防洪标准 GB50201 95 要求 综上所述 根据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SL258 2000 综合分析 大坝坝顶高程 防洪安全性和泄洪安全性 水库防洪安全性评为 A 级 水库防洪安全性评为水库防洪安全性评为 A A 级级 2 工程运行管理评价 水库管理按照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水库控制水位进 行防洪调度 水文测报设施不齐全 水库管理设施陈旧 落后 大坝 溢洪道等建筑物按照规定进行了必要养护和修理 但维修仅仅 是局部的 由于缺乏资金 水库大坝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大坝无变形 位移 渗流观测点及相应观测设备 无安全监测资料 因此无法对大坝变形及渗流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无法分析及掌握大坝的安 全状况 不利于险情预报和大坝的管理 综合上述 鉴于大坝运行管理存在的的诸多问题 已经影响工程效益 的正常发挥 对工程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差大坝运行管理综合评价为差 3 工程质量评价 大坝 上游坝坡大部分未衬砌 下游草皮护坡平整度差 坝体填土压实度为 0 879 不满足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 SL189 2001 0 95 0 97 的要求 其渗透系数为 1 62 10 4cm s 不满足规范对 均质土坝透系数平均值不大于 1 10 4cm s 的要求 大坝施工质量评均为大坝施工质量评均为 不合格不合格 溢洪道 溢洪道衬砌体崩塌严重 消能防冲设施受损严重 下游无泄洪渠道 溢洪道施工质量评为溢洪道施工质量评为 不合格不合格 放水涵 年久老化 开裂漏水 梯级放水涵管渗漏严重 放水涵施工质量评为放水涵施工质量评为 不合格不合格 综上所述 大坝工程质量评为综上所述 大坝工程质量评为 不合格不合格 5 渗流安全评价 大坝 大坝坝体压实度坝体平均压实度仅为 0 879 不满足规范要求 其渗 透系数为 1 62 X 10 4cm s 不满足规范要求 各种工况条件下 下游坝脚 渗漏较大 不利于大坝安全 大坝渗流安全性评为大坝渗流安全性评为 C C 级级 溢洪道 溢洪道衬砌体崩塌 消能防冲设施受损 下游无泄洪渠道 溢洪道两 岸边坡抗冲刷能力差 地基为弱透水体 溢洪道渗流安全性评为溢洪道渗流安全性评为 B B 级级 放水涵管 放水涵包括斜管段和平管段 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因年久失 修已严重损坏 放水涵管渗流安全性评为放水涵管渗流安全性评为 B B 级级 5 结构安全评价 大坝 正常 非常工况下 大坝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大坝 变形已趋于稳定 但局部可能存在蠕动变形 大坝坝体填土压实度仅为 0 879 不满足规范要求 大坝坝顶高度 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大坝结构安全性评为大坝结构安全性评为 B B 级级 溢洪道 溢洪道底板有裂缝现象 消能防冲设施受损严重 下游泄洪渠道无衬 砌 溢洪道结构安全性评为溢洪道结构安全性评为 C C 级级 放水涵管 放水涵包括斜管段和平管段 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因年久失 修已严重损坏 梯级放水涵管开裂漏水 放水涵管结构安全性评为放水涵管结构安全性评为 C C 级级 5 抗震安全评价 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库区所在的 县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05g 对应地震基本烈度 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周期为 0 35s 不进行抗震复核 6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本水库无金属结构及设备 综合分析大坝工程质量 运行管理 防洪标准 结构安全性 渗流安 全性及金属结构安全性 水库大坝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根据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水库评定为三类坝 1 5 21 5 2 建议建议 一 大坝 1 大坝上游需进行加固处理 2 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 3 加固大坝上 下游护坡 使护坡坡面平整 美观 5 增设反滤堆 5 完善水工水文观测设施 6 大坝进行修缮处理 二 溢洪道 1 对溢洪道底板进行砼衬砌加固 加固两侧边墙 2 加固消力池 并对池后排洪渠进行砌护 三 放水涵 现有梯级涵放水部分开裂 漏水严重 对放水涵管全面进行加固 四 防汛交通 需对上坝及库区防汛公路进行改扩建 五 工程管理 1 大坝自建成以来 没有设置变形 渗流 水位等安全监测设施 并进行实时监测 不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不利于险情预报和大坝的管理 建议建立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2 建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和防洪调度系统 3 修建管理房 添置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 添置车 船等 防汛 抢险交通工具 满足现阶段大坝工程管理的要求 5 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目前水库技术资料不齐 无大坝设计 竣工图纸资料 希望今后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 健全水库安全资料档案 附图 水库枢纽布置及大坝 溢洪道剖面图 2 2 现场安全检查现场安全检查 2 12 1 现场安全检查依据和项目现场安全检查依据和项目 2 1 12 1 1 现场安全检查依据现场安全检查依据 水库位于 县城中镇 村 距镇政府所在地约 15km 隶属左江流域 是一座以灌溉 防洪为主 兼有水产养殖等功能的 小 1 型水库 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 6 25km2 流域内植被良好 工 程原设计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 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设计洪水位为 121 96m 校核洪水位为 122 62m 水库正常高水位 120 00m 死水位 108 00m 水库总库容 162 万 m3 设计灌溉面积 2700 亩 实际灌溉面积 1355 亩 水库下游影响耕地 4000 亩 人口 700 人左右 枢纽工程建筑物有 大坝 1 座 溢洪道 1 座 灌溉输水涵管 1 座 防 汛公路 15 0km 根据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的组成 本次现场安全检查主要 依据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5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SL258 2000 5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水建管 2003 271 号 6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 SL189 96 7 相关专业有关规程 规范及行业标准 2 1 22 1 2 现场安全检查项目现场安全检查项目 根据水利部水建管 2003 271 号文 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和 水库大 坝安全评价导则 SL258 2000 的有关规定 县水利局 2008 年 12 月 成立了 水库大坝现场安全检查组 检查组成员包括管理 水工 勘测等方面的领导和专家 于 2008 年 12 月 3 日对 水库进行现场 检查 现场安全检查组听取了水库运行管理单位的情况汇报 对水库现场进 行综合分析 安全检查包括查阅工程历次勘测设计 施工与运行管理资料 对大坝外观 结构安全情况 运行管理条件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提出 大坝安全评价工作的重点和建议 现场安全检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按照检查表 详见附件一 表 2 5 1 表 2 5 6 的有关内容 采用现场查勘和座谈等方式对 水 库运行管理机构 管理设施 运行调度规程 监测设施 大坝坝体 坝基 溢洪道 放水涵管 防汛公路等进行了详细检查 检查组成员名单见附件二 2 1 2 1 水库防洪调度 重点检查水库调度规程 调度人员岗位职责 操作程序以及执行情况 等 2 1 2 2 坝基 坝基检查的重点为坝基渗漏 变形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 两岸坝肩 绕渗 溶蚀 位移 滑坡 2 下游坝脚 渗流 渗流水水质 坝基冲刷 淘刷 3 坝体与岸坡交接处 坝体与岩体结合处位移 脱落 渗流 5 其他异常情况 2 1 2 3 大坝坝体 坝体检查的重点为坝基变形 渗漏 裂缝 塌陷 隆起以及动物危害 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 通过座谈了解大坝施工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大坝坝体是否有裂缝 滑坡 塌坑 隆起 渗漏和冲沟 3 防浪墙 护坡 减压 排水设施 观测设施是否有破损现象 5 坝体与两岸接触部位 下游坝坡 坝脚一带是否有异常渗漏现 象 5 坝体及其附近是否有白蚁或其他动物的危害迹象 6 其他异常现象 2 1 2 5 溢洪道 溢洪道检查重点为泄流能力和运行情况 对过水部位和下游消能设施 等各组成部分进行分相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1 堰体 裂缝 变形 剥蚀 2 交通桥 是否有公路交通桥 泄洪时是否交通中断 3 消能设施 护坦破坏情况 下游河道淘刷情况 5 边墙 完好程度等 5 其他异常现象 2 1 2 大坝安全监测 1 大坝安全监测规程 安全监测人员配备 2 监测项目 精度 资料整编情况 2 1 2 6 防汛公路 1 大坝 溢洪道等建筑物防汛抢险道路现状 路基 路面 2 公路桥涵等级 标准及存在问题 3 防汛公路滑坡 排水沟 5 其他异常现象 2 1 2 7 水库 1 使用和调度功能的变化情况 2 库区水土保持及水质变化情况 3 是否存在库区渗漏 地下水为波动 冒泡现象 库水流水 库 区发现新泉水等情况 5 库区岸坡是否存在塌方或滑坡 5 其他异常情况 2 22 2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2 2 12 2 1 防洪调度防洪调度 为保证水库安全 每年汛前由 县防汛办根据实际情况下达 水库汛期限制水位 村利用放水涵管降低库水位 水库制订有水库调度规程 调度人员岗位职责及操作程序 2 2 22 2 2 水库观测设施水库观测设施 1 巡视检查 每年汛期前后及水库泄洪前后 水库管理单位都组织有关工程人员进 行工程安全检查 发现工程隐患及行洪障碍立即上报 同时采取相应的补 救措施和清障 县主管部门也派员到水库进行检查 掌握工程的安全状况 指导工程的维修工作 研究制定工程的渡汛措施 2 观测项目及测次 溢洪道 输水涵管未设有任何观测设施 没有坝体沉陷 位移 浸润线等观测设施 无法掌握坝体内部变形 坝体坝基渗流情况 坝体和坝基的孔隙压力 坝体实际渗润线变化情况等 对水库运行管理不利 2 2 32 2 3 库区库区 库区为没有大的断裂构造带通过库区 故不存在产生库水通过断层破 碎带向库外渗漏的问题 水库蓄水条件较好 但水库还是存在有以下问题 1 水库周边植被由于人为破坏和土壤贫瘠等原因 涵养水土能力日 益下降 水土流失渐趋严重 2 水库集水面积有限 外来水源补充不足 水库水体流动及更替 少 库水自净能力低下 3 库区淡水养殖投料及开垦耕作对水库水质和水库淤积造成一定程 度的危害 4 水库周边及下游部分农村群众水患意识差 自觉维护大坝等公共 设施的意识淡泊 2 2 42 2 4 大坝大坝 2 2 5 1 大坝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 坝顶高程约为 125 07m 最大坝高 29 07m 坝顶宽度 5m 坝顶长度 180m 上游坝坡 1 2 4 草皮护坡 下游 坝坡平均坡度 1 2 5 草皮护坡 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坝为当时的群众运动性质施工而成 施工质量较差 土质及 填土密度欠佳 大坝下游坡脚有大面积渗漏严重 部份坝段坝坡偏陡 大 坝坝顶坑洼不平 局部塌陷 坝内坡部分变形 防风浪冲刷坡面的防护 面松散拱起 汛期受洪水淘刷严重 坝外坡草皮护坡坡面平整度差 变形 严重 坝脚有冲坑 坝外坡有白蚁穴危害且有一个蚁洞 不利于大坝稳定 2 1984 年 8 月 15 日 因新旧坝体 即填方与原山坡 交接处渗漏 过大造成左岸坝头后坡大滑坡 3 坝脚反滤体受损严重 2 2 5 2 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山边 宽 19m 堰顶高程为 120 00m 出口接陡 坡段 比降约为 1 75 溢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溢洪道底板衬砌砼有裂缝 消能防冲设施受冲毁严重 下游无 泄洪渠道 2 溢洪道消能部分且经长年泄洪影响 岸坡边墙已经局部坍塌影 响安全 2 2 5 3 防汛公路 防汛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至 水库约有 15km 防汛公路 为 4 0m 宽的泥结石路 车辆可 以通行 但雨天时 村至水库有 2 0km 防汛路段无法通行 仍然不 满足工程管理及防汛抢险需要 2 2 5 5 输水设施 放水涵为浆砌石半圆无压涵 进口高程为 108m 断面尺寸为 1 2 1 0m 放水涵包括斜管段和平管段 斜管段采用梯级砼园塞放水 因年久失 修砂浆脱落已严重损坏 梯级放水部分漏水严重 2 2 52 2 5 安全监测安全监测 目前水库无水位观测 安全监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巡视检查 制订有包括巡视检查时间 部位 内容和要求的巡视检查制度 但各 种巡视检查的记录 图件 表格和报告等均没作整编 2 仪器监测 没有变形监测 渗流监测 压力监测等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 也没有 相应制订包括观测方法 要求 观测频次等内容在内的观测规章制度 操 作规程 总之 水库存在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完备 有限的观测资料 没整编等问题 2 2 62 2 6 管理设施管理设施 水库管理按照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水库控制水位进 行防洪调度 水文测报设施不齐全 水库管理设施陈旧 落后 大坝 溢洪道等建筑物按照规定进行了必要养护和修理 但维修仅仅 是局部的 由于缺乏资金 水库大坝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大坝无变形 位移 渗流观测点及相应观测设备 无安全监测资料 因此无法对大坝变形及渗流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无法分析及掌握大坝 的安全状况 不利于险情预报和大坝的管理 综合上述 鉴于大坝运行管理存在的的诸多问题 已经影响工程效益 的正常发挥 对工程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2 32 3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2 3 12 3 1 结论结论 水库安全鉴定现场检查组通过查阅工程的勘测设计 施工和 运行管理等相关资料 并与水库建设 管理人员进行座谈 讨论及现场检 查认为 水库兴建时受资金 施工工期 技术水平等条件限制 且施工技术落后 造成大坝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经过几十年的 运行 不断有险情发生 对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虽进行过维修 加固 但由于资金筹措等方面原因 仍然在运行管理设施 水库运行调度 规程 大坝坝体 坝基 输水涵管 监测设施 防汛公路等诸方面存在问 题 2 3 22 3 2 建议建议 鉴于 水库的重要性以及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风格课件
- 现代舞鉴赏课件
- 2025年秋季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试卷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银行管理基础知识押题精讲试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试卷 历史文化知识强化
- 2025年公共营养师二级考试真题解析卷:专项训练与押题预测
- 民法典总则亮点课件
- 2026届安徽省东至三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 GB∕T 10429-2021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