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孔子》导学案2_第1页
《先师孔子》导学案2_第2页
《先师孔子》导学案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师孔子先师孔子 一 知识模块 1 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又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的东方先哲是 2 在中国开办私人办学先河的是 3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其最基本的含义是 4 孔子认为要实现 仁 就要遵守 之道 忠恕 就是 5 孔子政治思想偏于保守主要体现在要维护 方面 6 孔子思想中除了 仁 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 也就是指周礼 认为只有 克己复礼 才能实现 7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 就必须遵循 之道 这就是孔子为人处事 的基本准则 孔子认为 中庸是最高的品德 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 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8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是 和 的思想 9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是四书五经中 四经 的其中一本 10 孔子晚年收徒讲学 编辑文化典籍 其中包括后来四书五经的 五经 分别是 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仲尼曰 1 君于中庸 2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 3 小人而无忌惮 4 也 注释 1 仲尼 即孔子 名丘 字仲尼 2 中庸 即中和 庸 常 的意思 3 小人之中庸也 应为 小人之反中庸也 4 忌惮 顾忌和畏惧 中庸 第2章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回答说 子 张过分 子夏不够 子贡问 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 孔子说 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 2 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 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时意义 结合事实说明 思路点拨 1 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 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 能恰倒好处 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 既威武又不猛烈 3 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 回答只要合情合理即 可 三 选择题 孔子是春秋的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回答 1 孔子由 仁 进而提出统治者要 仁政 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 非攻 主张的思想基础 2 孔子 有教无类 思想的进步性 主要体现在 A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 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 C 宏扬优秀民族文化D 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3 孔子说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 是 A 启发诱导B 循序渐进C 因材施教D 有教无类 4 孔子教育思想中 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有教无类 的办学思想B 因材施教 的教学方法C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的 学习态度D 温故而知新 的学习方法 5 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 但倍受冷落 狼狈不堪 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 是 A 孔子地位低下 B 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 不符合时代潮流 C 受其它学派打击D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6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 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孔子认为应该建立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社会秩序 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 孔子认为周 礼 非常重要 是实现仁的前提 C 孔子认为 仁 和 礼 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 D 孔子认为 礼 和刑罚相对立的 7 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 A 无为而治 B 守静 C 忠恕 之道D 天法道 道法自然 8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 A 政论思想B 教育思想C 伦理道德规范D 为人处事的标准 9 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 A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B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C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D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10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葸Xi 畏缩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尖刻伤人 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 要用礼来加以节制 加以中和 这样才们大言行合度 符合社会规范 B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但礼也要有一个度的问题 C 不学礼 无以 立 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 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四 非选择题 结合孔子的生平 思想和政治主张 分析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知识模块 1 孔子 2 孔子 3 仁 爱人 4 忠恕 推己及人 5 礼 6 礼 仁 7 中庸 8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9 论语 10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三 选择题 1 5 BACAB 6 10 DCCDD 四 非选择题 1 问答题 1 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