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 一 典型例题解析 一 典型例题解析 例例 1 求图 1 a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 和电压 Uab 10 2 1 4 2 30V 图 2 4 a b I 5 a 2 c d 30V 图 2 4 b b I 5 a 1 a b 图 1 解 解 先求 ab 之间的等效电阻如图 1 b 因其中包含一个电桥平衡电路 故 cd 为等电位点 可短接处理 同时 cd 之间又无电流 可断开处理 Rab 2 1 2 2 4 1 30 5A15V 5 1 ab IUI 例例 2 2 用等效变换求图 2 a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U 6 4 1 0 4 2A 20V U 习题 2 6 图 a 6 20V U 4 4 2A 6 20V U 8V b 图 2 解解 根据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相互等效的原理可将图 2 a 等效为 2 b 则 V 2 7V 6 46 820 U 例例 3 3 设图 3 电路 a 中的各元件参数已知 试求U2和I1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3 R1 R2 US2 U2 I1 IS1 R2 US2 U2 US1 R1 a b R1 IS2 I1 IS1 R2 c 图 3 解解 将电流源转换为电压源 得图 3 b 所示电路 其中 11s1s RIU 欲求n个串联电阻中第k个电阻上的电压Uk 可用下面公式 n21 k k RRR R UU 孔 式中 分压系数 n21k RRRR 在图 3 b 所示电路中 有 21 2 s2s12 RR R UUU 21 2 s21s1 RR R URI 在求I1时 可用电压源转换为电流源的电路 见图 2 1 7 c 图 其中 2 2s 2s R U I 欲求两并联电阻中一个电阻中的电流 可用如下公式 21 1 2 RR R II 孔 式中 分流系数 211 RRR 在图 3 c 电路中 有 21 2 s1s21 RR R III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4 21 2 s1 2 2s RR R I R U 例例 4 4 用等效变换求图 4 a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解 通过等效变换把图 4 a 逐步变成图 4 d 的简单电路 I 12V 2 3 4 8V 2 8V 4 I 2 3 4 2 4 6A 4A 2A a b I 3 1 2 10A 2A I 3 1 2 10V 4V c d 图 4 104 A1A 1 32 I 例例 5 5 求图 5 电路的输入电阻 in R 图 5 解解 可列 KVL 方程 S S UIIII UII 2 22 62 1 1 2 1 I I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5 5 6 I II I U R S in 6 i u Rin 例例 6 6 图 6 所示电路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并用功率平衡校验 解 解 本题电路结点数 n 2 支路数 b 3 独立结点数 n 1 1 独立回路数 b n 1 2 设各支 路电流和独立回路绕行方向如图所示 8 8V 10V 4 2 i1 i2 i3 I II a 图 6 由 KCL 列方程 结点 a 1 0 321 iii 由 KVL 列方程 回路 I 2 828 21 ii 回路 II 3 1042 32 ii 联立求解方程 1 2 3 得电流 AiAiAi 2 3 2 2 1 321 用功率平衡校验 功率平衡 0108428 31 2 3 2 2 2 1 iiiii 例例 7 7 电路如题图 7 所示 1 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 1 欲使 问应改为何值 I0 I S U a b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6 c 图 7 解 1 画出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分别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 7 b 和图 7 c 所示 由此求得 A3 A 1 63 3 A 2 63 V18 III I I 2 由以上计算结果得到下式 V9A1 9 0A1 9 1 S S U UIII 例例 8 8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150V 20V 10 10 4 10 120V I 10 I E R0 a b 150V 20V 10 4 10 120V UO 10 4 10 R0 c d 图 8 解解 1 用戴维宁定理将图化成等效电源 如图 8 b 所示 2 由图计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即开路电压Uo V10V 12015020 EUO 3 由图 8 c 计算等效电阻的内阻 R0 0 0 R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7 4 由图 8 d 计算电流I A1A 10 10 10 0 R E I 100 1 u i 例例 9 9 求图 9 所示电路的等效电路 3 2 a 4V 10V 1 2 b 5A 10A 10V 1 c 2A 8A 10V 1 2A d 10V 4V 6V 1 8V 10V 18V 1 e f 1 8V 10V 18V 1 10V 2A 2A g h 图 9 解解 因为电压源与任何二端网络并联可等效为电压源 所以 9 a 图的等效电路为图 9 e 根据实际电流源与实际电压源的等效原理可将 9 b 图等效为图 9 f 根据电压源与电流源并联原理和实际电流源等效为实际电压源的原理 可将 9 c 图等效为 图 9 g 根据电压源与电流源串联的原理可将 9 d 图等效为图 9 h 例例 10 10 用等效变换求如图 10 a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 习题 2 7 图 1 2 2 2 2A 2 V 2V U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8 b 2 1A 2A 2 2 1A 1 U 2 1A 1 U 1 1A 2V U 1 2 1 1V 1V U 3 1 b 图 10 解解 由已知将题图等效为图 11 b 则 V 4 1 U 例例 11 11 求如图 11 a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2 2 1 2 I 12 V 2 R3R1 R2 I 12V a b 图 11 解解 根据已知条件可将图 10 a 中顶端由 1 2 2 组成的三角形电路等效为星形电 路 如图 10 b 所示 4 0 221 21 1 R 4 0 221 21 2 R 8 0 221 22 3 R A 9A 8 0 8 0 4 2 8 0 4 24 0 12 1 I 例例 12 12 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Uab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9 99 2 2 2 习题 2 8 图 100V 1 6 4 b 3 5A 5V 2 a 5V 3V 5V 习题 2 8 图 a 2 2 4 5A3 2A 4 5 4A 5 6A ab 5V 2 2 4 13 2A ab 5V 5 12A ab 5V 13V 1V 2 4 b 图 12 解解 由已知将题图等效为 则 V 19 ab U 例例 13 13 用支路电流法 13 a 所示各支路电流 i1 i2 i3 i4i6 i5 4 2 2 4 2 28V i1 i2i3 i1 i2 i3 i4i6 i5 III III C A B 4 2 2 4 2 28V D a b 图 13 解解 1 支路电流法如图 13 b 所示 因为此电路有 4 个节点 3 个网孔 可列写任意 3 个节点的电流方程 3 个网孔电压方程 III 224 II 242 I 2824 C B A 0 164 536 54 361 456 421 孔孔 孔孔 孔孔 孔孔 孔孔 孔孔 iii iii ii iii iii iii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0 4 求解得 A 2 A 6 A 4 A 4 A 10 A 6 6 5 4 3 2 1 i i i i i i 例例 14 14 如图 14 a 所示 1 当将开关 S 合在 a 点时 求电流I1 I2 和I3 2 当将开 关 S 合在 b 点时 利用 1 的结果 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1 I2和I3 嘰 ba 2 V 嘰 I2 I3 S 2 4 120V 130V 2 2 I1I3 I2 4 20V 2 2 I 1I 3 I 2 4 a b c 图14 解解 1 若将S打到G点 则电路变为 14 b 根据节点电位法可得 V 100V 4 1 2 1 2 1 2 120 2 130 G U 则 A 15A 2 100130 1 I A 10A 2 100120 2 I A 25A 4 100 1 I 2 若将开关S合到b用叠加原理计算I1 I2 I3电流时 可构造只有 20V 电压作用的 电路如图 14 c A 2 A 4 A 6A 4 22 20 3 1 2 I I I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1 则 A 72A 252 A 16A 106 A 11A 154 3 2 1 I I I 例例 15 15 电路如图 15 a 所示 已知E1 6V E2 2V IS 1A R1 4 R2 R3 2 R 8 用戴维宁定 理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I R2 R3 R1 R E2 E1 IS us RS I R a b R2 R3 R1 E2 E1 IS d c b a R3 R1 b a Rab c d 图 15 解解 1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可将电路等效为 15 b RR U I S S US RS为待求量 2 US为除R后的开路电压Uab 如图 15 c 所示 V6 1cd EU V 10V 416 1s1a RIEU V 4 V 26 21b EEU V 6V 410 baab UUU 3 Rs为去除电源后Rab 如图 15 d 4 1abs RRR 4 A 5 0A 84 6 S S RR U I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2 例例 1616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 16 a 中 1电阻中的电流I 2 4 1 I 10A 510V 1 us RS I a b 10A a b 2 4 5 10V Rab a b 2 4 5 c d 图 16 解解 1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可将电路等效为 16 b 待求量为US RS 1 S S R U I 2 如图 16 c 所示电压US为去除 1 电阻后ab端的开路电压Uab V 03V 10104 baab UUU 3 如图 16 d 等效电阻RS为去除电源后的等效电阻Rab 4 ab R 4 A 6A 14 30 I 例例 17 17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 17 a 中的电流I a 3A 10 5 6 7 8 10 I 10 us RS I a b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3 10 a b 3A 6 7 8 5 c 10 a b 6 7 8 5 c d 图 17 解解 1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电流I 可构造等效电路图 17 b 2 求US 可应用节点电位法 构造如图 17 c 所示 V 817 11V 13 1 13 1 10 1 3 c U ca 13 7 UU cb 13 8 UU 则 V 909 0 13 c baabs U UUUU 3 求RS 如图 17 d 所示 33 6 abs RR 4 A 056 0 A 33 6 10 909 0 10 S S R U I 例例 1818 在周长 L 0 4m 截面积 S 5 10 4m2的环状铁心上绕有 N 1000 匝线圈 已知铁心的磁 导率为 4 69 10 4H m 若欲获得 9 38 10 4Wb 的磁通 问流过线圈的电流 I 应是多 少 分析 这是一道关于磁路的问题 与线圈的电流有关的量是磁动势 Em NI N 已知 Em需 要由磁路欧姆定律 Em Rm求出 还需由已知条件根据公式求出磁阻 所以该题解 m L R S 题过程是 m mmm EL RERI SN 解解 6 44 0 4 1 71 10 1 4 69 105 10 m L RH S 463 9 38 101 71 101 60 10 mm ERA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4 3 1 60 10 1 6 1000 m E IA N 例例 19 19 如图 18 所示 在 B 0 01T 的匀强磁场中 放置一长度 L 0 1m 通有电流 I 1A 的直导 线 CD 求下列情况下导线受到的电磁力为多少 1 电流与磁感线方向垂直 2 导线以 O 为中心 逆时针转过 600 3 导线以 O 为中心 逆时针转过 900 4 导线以 O 为中心 C 向纸背 D 向纸前转过 900 图 18 分析分析 题目中已经给出 B L I 三个量值 只要分析出每种情况中电流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再根据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力的大小计算公式 F BILsin 即可求出电磁力 F 1 900 2 导线以 O 为中心 逆时针转过 600时 300 3 导线以 O 为中心 逆时针转过 900时 00 4 导线以 O 为中心 C 向纸背 D 向纸前转过 900时 900 解 1 900 F BILsin 0 01 1 0 1 sin900 0 001 N 2 300 F BILsin 0 01 1 0 1 sin300 0 0005 N 3 00 F BILsin 0 01 1 0 1 sin00 0 N 4 900 F BILsin 0 01 1 0 1 sin900 0 001 N 例例 2020 有一矩形线圈 abcd 的面积 S 0 004m2 其电阻 R 1 把它放在一个磁感应强度 B 0 5T 的匀强磁场中 线圈平面垂直与磁场如图 19 在 t 0 2s 内 线圈从磁场中完全平 移出来 求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E 和平均电流 I 并判断感生电流方向 图 19 分析 矩形线圈 abcd 从磁场中完全平移出来的过程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从 1 BS 最大 到 2 0 的变化过程 所以线圈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E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线圈匝数 N 1 要计算电动势 E 需先求出磁通变化量 即可求EN t A A 21 A 出 E 在根据欧姆定律求得平均电流 I 线圈平移出磁场的过程中 穿过线圈的磁通 E I R 量减少 由楞次定律判断出 感的方向与 原方向一致 即垂直纸面向里 在根据右手螺旋 定则 判断出感生电流方向 解解 21 0 0 5 0 004 0 002BS A w b B I C D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5 0 002 10 01 0 2 ENV t A A 0 01 0 01 1 E IA R 由于线圈平移出磁场的过程中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 由楞次定律判断出 感的方 向与 原方向一致 即垂直纸面向里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 右手握住线圈 拇指指向 感 则四指环绕感生电流 I 方向 及 abcd 顺时针方向 例例 2121 如图 20 所示 已知 C1 12 F C2 6 F R1 10 R2 5 E 15V 试计算各电容器两 端电压和极板上所带电量是多少 图 20 分析分析 电路中 R1和 C1并联 R2和 C2并联 则 C1 C2上的电压分别等于 R1 R2上电压 对直流电路 电容器相当于断路 所以 R1和 R2相当于串联在电源电动势 E 上 利用分压公 式求出 R1上电压 用总电压减去 R1上电压得出 R2上电压 然后根据公式 Q CU 求得各电容器 上所带电量 解解 电容器上的电压为 11 1 12 10 1510 105 CR R UUEV RR 221 15 105 CRR UUEUV 各电容器上所带电量 1 64 11 12 10101 2 10 C QCUC 2 65 22 6 1053 0 10 C QC UC 例例 2222 两只质量良好的电容器 C1 3 F 耐压为 150V C2 6 F 耐压为 250V 1 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 300V 的直流电源上 试求等效电容和个电容器上的电压 并判 断此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2 若将它们并联在电压为 U 的电路上 求等效电容和电路电压 U 的最大值 分析分析 1 两只电容器串联时 等效电容用公式计算 计算电容器上的 12 12 12 C C C CC 电压可用分压公式计算 个电容器实际承受的电压与它们的耐压比较 当实 2 1 12 C UU CC 际承受的电压大于其耐压时电容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但是要注意 当一个电容器被击穿后 改电容器相当于短路 全部电压都加到另一个电容器上 2 两只电容器并联时 等效电容用公式 C12 C1 C2计算 因为每只电容器的端电压 都与电路端电压相同 所以此电容器组的最大电压等于并联电容器中的最小耐压 E R1 R2 C1 C2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6 解解 1 12 12 12 3 6 2 36 C C CF CC 2 1 12 6 300200 36 C UUV CC 21 300200100 UUUV 由于 C1电容器上分配到的电压 200V 大于其耐压 150V 所以 C1很快被击穿 致使 C2单独 承受总电压 300V 也大于它的耐压 250V 因而 C2也被击穿 所以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2 C12 C1 C2 3 6 9 F 根据并联电容器的特点和要求 电压 U 的最大值 Umax U1 150 V 例例 2323 如图 21 所示电路中 U 100V C1 2 F 耐压为 100V C2 8 F 耐压为 120V C3 0 4 F 耐压为 160V 求 1 等效电容 2 个电容器上的电量及电压 3 电路的最大安全工作电压 图 21 分析 这是一个混联电路 C1和 C2串联后再与 C3并联 1 先求出串联的两只电容 器的等效电容 C12 然后再求出与 C3并联的等效电容 C 2 并联电容器的端电压都与电路端 电压相同即 U3 U12 U 在根据 Q CU 求出 Q3和 Q12 由于 C1和 C2串联 所以 Q1 Q2 Q12 最后 由求出 U1和 U2 3 首先求出 C1和 C2串联后的最大电压 根据串联后的最大电压 Q U C 根据串联电容器的电压与电容成反比 只要最小电容器 C1的电压满足要求即可 然后根据并 联电容器的端电压都与电路端电压相同 所以电容器组的最大电压等于并联电容器的最小耐 压 求出 C12和 C3并联后的最大电压 解解 1 12 12 12 2 8 1 6 28 C C CF CC C C3 C12 0 4 1 6 2 0 F 2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 U3 U12 U 100 V Q3 C3U3 0 4 10 6 100 4 0 10 5 C Q12 C12U12 1 6 10 6 100 1 6 10 4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 Q1 Q2 Q12 1 6 10 4 C 4 1 1 6 1 1 6 10 U80 2 10 Q V C 4 2 2 6 2 1 6 10 U20 8 10 Q V C 3 C1和 C2串联后的最大电压 U12m 带入数据 2 121 12 m C UU CC 耐压12 8 100 28 m U U12m 125 V U C1 C2 C3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7 C12与 C3并联 因为并联电容器的端电压都与电路端电压相同 所以此电容器组的最 大电压等于并联电容器中的最小耐压 即 Umax U12m 125 V 例例 2424 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 1 串联电路接在电压为 5V 的交流电源上 若电阻上的电压为 4V 求电感两端电压是多 少 电源电压与电路中电流的相位差是多少 2 并联在交流电源上 若电阻和电感中电流分别为 3A 和 4A 求电路总电流是多少 端 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是多少 分析分析 本题借助矢量图求解非常简便 作矢量图时须注意 首先选择方便的参考矢量 串联电路取电流为参考矢量 并联电路取电压为参考矢量 然后根据单一参数电压与电流 的相位关系 及矢量的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 画出分矢量及总矢量的示意图 由矢量图求 出带求正弦量 解解 1 矢量图 取电流为参考矢量 2222 543 LR UUUV 电压与电流相位差 113 37 4 L ui R U tgtg U 2 矢量图 去电压为参考矢量 电压与电流相位差 114 53 3 L R I tgtg I 例例 2525 一个线圈的电阻 R 8 电感 L 0 07H 和一个 C 250 F 的电容器串联 接在 的电源上 求电路中的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i 电路的有功功率40 2sin 20030 utV P 无功功率 Q 视在功率 S 和功率因数 cos 分析 要写出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需求电流正弦量的三要素 首先由电压瞬时值表达 式中找出已知量电压有效值 U 角频率 和电压初相 在计算感抗 XL L 和容抗 u 进而求出总阻抗 Z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的有效值 电流的初相 1 C X C U I Z i 需先求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根据求出 最后将三要素的具体值带 ui uiui i 入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一般形式 计算电路的功率 有功功率 P 是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可用公式 P I2R 计算 无功功率 Q QL QC QL和 QC由可下面公式计算 QL I2XL QC I2XC 视在功率 S 等于电路中总电压 U 与总 UL UR U I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8 电流 I 的乘积 功率因数可用公式计算 最后注意个量的单位不要写错 cos PR SZ 解解 40 2sin 20030 utV 40 200 30 u UVrad s 200 0 0714 L XL 6 11 20 200 250 10 C X C 222 8 1420 10 LC ZRXX 40 4 10 U IA Z 111 14203 37 84 LC ui XX tgtgtg R 30 37 7 iuui 2sin 200 4 2sin 2007 i iIttA P I2R 42 8 128 W QL I2XL 42 14 224 var QC I2XC 42 20 320 var Q QL QC 224 320 96 var S UI 40 4 160 V A 8 cos0 8 10 R Z 例例 2626 由 R 1 L 2H 的线圈与电容组成串联电路 接在 U 0 02V 250rad s 的电源上 求 1 C 为何值时电路发生谐振 2 谐振电流 I0 3 电路的品质因数 Q 4 谐振 时电容两端的电压 UC 分析分析 1 电路发生谐振时 电路的谐振角频率 0等于电源频率 则根据谐振角 频率的公式可求得谐振时的电容 C 2 根据串联谐振特点 串联谐振时电容和 0 1 LC 电感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Q 倍求出电容电压 解解 1 0 250 rad s 0 1 LC 6 22 0 11 8 10 8 2502 CFF L 2 0 0 02 0 02 1 U IA R 3 6 112 500 18 10 L Q RC 4 UC QU 500 0 02 10 V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19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一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一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 两个正弦交流电电流的解析式是 u1 100sin 314t 300 V u2 141sin 314t 450 V 这 两个式中的两个交流电相同的量是 A 最大值 B 有效值 C 频率 D 初相 2 已知一交流电流 当 t 0 时的值 f0 1A 初相位为 300 则这个交流电的最大值为 A 0 5A B 1 414A C 1A D 2A 3 白炽灯与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 由交流电源供电 如果交流电的频率增大 则电容器的 A 电容增大 B 电容减小 C 容抗增大 D 容抗减小 4 白炽灯与线圈组成的串联电路 由交流电源供电 如果交流电的频率减小 则线圈的 A 电感增大 B 电感减小 C 感抗增大 D 感抗减小 5 某一电器上写着 220V 2A 这是指 A 最大值 B 有效值 C 瞬时值 D 平均值 6 在 RLC 串联交流电路中 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200V 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都是 100V 则 电路的端电压是 A 100V B 200V C 300V D 400V 7 在 RLC 串联交流电路中 端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如图 1 所示 这个电路是 A 电阻性电路 B 电容性电路 C 电感性电路 D 纯电容性电路 8 照明用交流电的电压是 220V 则它们的最大值是 A 220V B 380V C 311V D 537V 9 已知交流电压 u1 311sin 100 t 6 V u2 537sin 100 t 3 v 则 A u1超前 u2 3 B u1超前 u1 3 C u2落后 u1 3 D u1与 u2同相 10 在纯电容电路中 正确的关系式是 A I u X B I Um X C I U C D I CU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1 电路由 和 三部分组成 将其它能转换为电能的为 将电能 转换为其它能的为 根据电路元件中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 可判断该元件是电源还 是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者为 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者为 12 在图 2 所示电路中 当开关 S 断开时 B 点的电位为 V U I 图 1 C B D A 10V 4 6 图 2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0 当开关 S 闭合时 B 点的电位为 V 13 理想电压源的内阻 R0 理想电流源的内阻 R是 14 支路电流法是以 为未知量 根据 定律和 定律列 方程求解电路的分析方法 15 有两只白炽灯 分别标有 220V 40W 和 110V 60W 字样 则两灯的额定电流之比 为 将它们分别接到 110V 的电路中 它们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16 将 0 25 F 300V 和 0 5 F 250W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后 等效电容为 总 耐压值为 17 纯电阻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为 纯电阻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 18 RLC 串联电路中 电阻为 40 电感为 223mH 电容为 80 F 电路两端电压 u 311sin314 v 则电路的阻抗为 电路和性质为 19 圆环形线圈 500 匝 线圈截面积为 5cm2 通以 1A 的电流 线圈的磁链为 3 10 4wb 则线 圈中的磁感应强度为 T 线圈的自感系数为 20 某三相交流电路中 若 uV 311sin t 350 v 则 uV V uW V 三 计算题 三 计算题 每题 每题 2020 分 共分 共 200200 分 分 21 R1 5 R2 10 把 R1 R2串联起来 并在其两端家 15V 的电压 求 R1 R2所消耗的功率 现将 R1和 R2改成并联 如果要使 R1所消耗的功率不变 则应在它们两端加多大的电压 此 时 R2所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2 如图 3 所示电路发生谐振时 角频率 0 5 106rad s 品质因数 100 谐振时的阻抗 R0 2K 求电路中的 R L C 23 如图 4 所示 一矩形导电框架两端各接一电阻 R1 1 R2 2 放在匀强磁场中 其磁 感应强度 B 5T 方向如图示 今有导体 A 长 0 2m 以 1m s 速度在框架上向右滑动 求 1 通过 R1 R2的电流的大小 2 磁场 AB 的作用力 3 电阻 R1 R2上消耗的功率 U C R 图 3 R1 R2 图 4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1 4 外力作用于导体 AB 所做功率 24 求如图 5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和 I1I2 12 05 1 05 11A I2 I1 图 5 25 对日光灯电路 已知灯管电阻为 R 镇流器电感为 L 电源频率为 f 1 提高该电路功率因数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并画出电路图 2 简述测量上述电路的实验方法 会被击穿吗 为什么 27 电路如图 6 所示 各项电流 IA IB IC 1A 求下列情况下各相电流及中线电流 1 A 相断线 2 A 相断线 中线断开 3 A 相负载短路 中线断开 Z Z A IB IC Z IA IN N C B 图 6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2 28 如图 7 所示已知 E1 28V E2 5V E3 5V R1 5 R2 10 R3 10 用支路电流法求各 支路中的电流 29 如图 8 所示电路已处于谐振状态 电流表的读数 I1 15A I 12A 求电流表 A2读数 30 如图 9 所示电路中 已知 E1 10V E2 20V R1 4 R2 2 R3 8 R4 6 R5 6 用戴维宁定理求通过 R4的电流 E1 R1 E2 R2 R3 E3 图 7 A1 A2 I2 I1 I2 I L C R 图 8 R1 1 R5 1 R3 1 R2 1 R4 1 E2 1 I4 E1 1 图 9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3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二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二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 电源电动势是 2V 内阻为 0 1 当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A 0 2V B 20A 2V C 20A 0 D 0 0 2 在 RLC 并联电路中 当改变电源频率时 测得流过电容中电流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则电感 上的电流将 A 不变 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半 D 增加二倍 3 两电容器 C1 30 F 耐压 12V C2 50 F 耐压 12V 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 24V 的电压上使 用 则有 A 两电容器都能正常工作 B C1先击穿 C2后击穿 C C2先击穿 C1后击穿 D C1 C2同时击穿 4 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sin U iwt R U i R sin U iwt R U I R 5 标明 400 36W 和 100 16W 的两个电阻串联时 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A 120V B 40V C 160V D 150V 6 在纯电阻电路中 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A p ui B i U R C Im Um R D i u R 7 电容器 C1和 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 如 C1 C2 3 则 C1两端的电压是 C2端电压的 A 3 倍 B 9 倍 C 1 3 倍 D 1 倍 8 动导体在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最大感应电动势时 该导体与磁力线的夹角为 A 0 度 B 60 度 C 90 度 D 180 度 9 三相对称负载星形链接 然后接到线电压为 380V 的三相对称电源上 此时每相负载电流 为 22A 现将负载改接成三角形连接 电源电压不变 则此时每相负载电流为 A 65 8A B 38A C 22A D 7 3A 10 如图 1 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I 6A IL 10A 则 Ic为 A 4A B 10A C 8A D 12A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1 电源是将 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12 将 R1 2 R2 3 R3 6 的三个电阻串联后接到 22V 的电源上 则 R3上分得的电压为 13 不同 各点的点位不同 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不变 i IL iC 图 1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4 14 叠加原理的运用范围仅限于 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的计算而不能进行功率计算 15 一正弦交流电 I 5sin 314t 300 A 电流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交流 电的频率为 周期为 初相位为 16 已知 u 314sin t 300 v i1 sin t 600 A i2 5sin t 450 A 则 u 超前 i1 i1滞后 i2 17 把一个纯电感线圈接到的电源上 线圈的电感式 0 35H 220 2sin 100 3 utv 则感抗为 电流的有效值为 电流的顺势表达式为 18 三相不对称负载的供电系统中 不允许在中线上安装 和 19 某正弦交流电流 则它的最大值 Im mA 有效值 I 10 2sin 100 4 itmA mA 频率 f Hz 周期 T s 当 t 0 时的瞬时值 i 0 mA 初相位 0 20 将一电感线圈 感性负载 接到频率 f 50Hz 的交流电源上 功率因数 若将cos0 5 电源频率变为 100HZ 则功率因数变为 三 计算题 三 计算题 每题 每题 2020 分 共分 共 200200 分 分 21 RLC 串联电路中 电阻为 40 线圈电感为 223mH 电容量为 80 F 电路两端的电压 u 311sin314tV 试求 1 电路的阻抗 2 电流有效值 3 各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 4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5 电路的性质 6 画出电压相量图 22 如图 2 所示试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中流过 RL的电流 如果要求 RL上获得的最大功率 RL 阻值为多少 此时 RL上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10 20 30V RL 4 5A 10 图 2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5 23 在图 3 所示的电路中 已知 E1 17V r1 1 E2 17V r2 2 R 5 试用支路电流法 求 1 各支路电流 I1 I2 I3大小 2 电阻 R 消耗的功率 24 求图 4 中电阻 RL上的电流 IL 25 在图 5 所示电路中 R 8 XL 10 XC 4 220 2 sin314utV 1 求电流 I 及功率因数 cos 2 若 R L C 的值及电压有效值不变 调节电源频率使电路谐振 求谐振电路中的电流 IO及 fO 26 三相对称负载的功率为 155KW 三角形连接后接在线电压为 220V 的三相电源上 测得线 电流为 195A 求 1 负载相电流 功率因数 每相阻抗 2 若将该负载改接为星形联接 接至线电压为 380V 三相电源上 则负载的相电流 线电 流 吸收功率各为多少 27 如图 6 所示 A i 22sin 314t 450 A 220 2sin314utV 11 2sin 31490 it I3 E2E1 R2R1R3 I2 I1 图 3 R1 8 R2 3 R3 4 R4 20 I 1A RL 2 U 16V 图 4 i u R L C 图 5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6 试求各仪表的读数及电路的参数 R L C 28 如图 7 所示 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是 2 9V 电流表的读数是 0 5A 当 S 断开时电压 表的读数是 3V 外电路电阻 R2 R3 4 求 1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 外电路电阻 R1的阻值 29 在图 8 所示电路中 R 8 XL 6 XC 10 求 220 2sin314utV 1 整个电路性质 2 i1 i2和 i 3 作出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 30 如图 9 所示一个三相对称负载如图 5 25 所示 每相电阻 R 50 感抗 XL 60 联成三 角形后接在线电压为 380V 的三相电源上 当一相线断开时 求 1 负载的相电流 2 相线中的线电流 L R i1 i2 A1 AA2 u 图 6 A V R1 S R2 R3 图 7 R XL XC I I1 I2 U 图 8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7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三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三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 一根长度为 L 粗细均匀的导线 接在电动势为 E 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上 导线在 1 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 Q1 现将导线街区一半后剩余部分在接到电源上 在 1 分钟内产生的热 量为 Q2 则 A Q2 Q1 B Q2 2Q1 C Q2 4Q1 D Q2 8Q1 2 关于功率因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提高功率因数可提高供电设备的能量利用率 B 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功率利用的问题 C 无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叫做功率因数 D 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线路上能量损失 3 有 10 节干电池 每节电池 E0 1 5V r0 0 1 则把这些干电池并联使用时总电动势 E并 总内阻 r并为 A E并 1 5V r并 0 1 B E并 15V r并 0 01 C E并 15V r并 0 1 D E并 1 5V r并 0 01 4 两个正弦交流电流的解析式是 i1 10sin 314t 6 A A 这 2 10 2sin 314 4 it 两个式中两个交流电流相同的量是 A 周期 B 最大值 C 有效值 D 初相位 5 要是 RLC 串联电路谐振频率增大 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线圈匝数 B 增加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C 在线圈中插入铁心 D 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6 线圈电感的单位是 A 特 B 亨 C 法 D 韦 7 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总是 A 与线圈的原电流方向相反 B 与线圈的原电流方向相同 C 阻碍线圈内原电流的变化 D 不阻碍原电流的变化 8 某电容器电容为 C 如不带电时它的电容是 A 小于 C B 大于 C C 0 D C 9 某电路有 3 个节点和 7 条支路 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个支路电流时 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 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A 2 5 B 3 4 C 4 3 D 4 7 10 有段电阻是 16 的导线 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 电阻是 A 4 B 8 C 16 D 3 i1 i3 i2 R XL R R XL XL L3 L1 L2 图 9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8 R5 R1 R2R3 E2 R4 E1 图 1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1 电路是由 导线和 等组成 12 若 2min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是 1 6C 则道题中的电流是 A 13 一只 220V 40W 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它的灯丝电阻是 当它接在 110V 的电路上 他的实际功率是 14 有一表头 其满标电流为 100 A 内阻为 1K 用它制 成一个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 则需串联多大值的一个电阻 15 如图 1 所示电路 此电路有 个节点 条 支路 个回路 个网孔 16 感应电流的方向 总是要 的变化 这就是楞次定律 即若线 圈中磁通增加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 若线圈中磁通减少时 感 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 17 现有两只电容器 其额定值分别为 2Mf 160V 10Mf 250V 它们串联以后的耐压值为 并联以后的耐压值为 18 已知一交流电 i sin 314t 4 A 则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频率为 周期为 初相位为 19 纯电阻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纯电感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纯电容电路的 功率因数为 20 有一空心环形螺旋线圈的平均周长为 31 4cm 截面积为 25cm2 线圈共绕有 1000 匝 若在 线圈中通入 2A 的电流 那么 该磁路中的磁阻为 通过的磁通为 三 计算题 三 计算题 每题 每题 2020 分 共分 共 200200 分 分 21 在图 2 所示的电路中 已知 U1 20V E1 8V E2 2V R1 8 R2 4 R R3 3 10 10 1 2 两点间处于开路状态 试计算开路电压 U2 22 如图 3 所示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 7 所示电路中电阻 RL上的电流 IL R2 R1 R3 E1 E2 U1 U2 图 2 R5 16 R2 6 R3 8 R4 40 I 1A RL 6 U 32V 图 3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29 23 在图 4 中 I1 I2 20A U 200V u 与 I 同相 试求 I R XC及 XL 24 有一三相电动机 每相的等效电阻 R 6 等效感抗 XL 8 当绕组联成三角形接于 UL 220V 的三相电源上 试求电动机的相电流 线电流以及从电源输入的功率 25 如图 5 所示 R1 10 令调节电容 C 值使电流 I 为最小 此时测得 I1 8A I2 20A UZ 113V P 1140W 求 复阻抗 Z 26 在 R L C 串联电路中 已知 R 8 XL 10 XC 4 电路的端电压为 220V 求电路中的 总阻抗 电流及各元件两端的电压 R jXL jxC U I I1 I2 图 4 I C I1 I2 R Uz Yz L 图 5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30 27 在 RLC 串联谐振电路中 已知 R XL 60 XC 80 u 141 4sin 314t 6 V 试求 1 电路中电流强度 2 电路呈何性质 3 欲使电路谐振 电源频率应变为多大 28 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连接 每相电阻 R 3 感抗 XL 4 设三相对称电源线电压为 380V 求 1 相电流 2 线电流 3 三相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9 某栋楼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 有一次照明线路发生故障 故障现象如下 第二层和第三 层楼的所有电灯突然都暗下来 并且第三层楼的电灯比第二层楼的还要暗一些 而第壹层楼 的电灯亮度未变 试问这楼的电灯是如何连接的 画出电路图 并分析此故障的原因 30 如图 6 所示电路 计算各点电位 ab c d 10V 8 5 2 2 1A 图 6 电工基础例题与模拟试题 神木职教中心电工组编写 31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四 电工基础综合模拟试题 四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题 每题 5 5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1 在电源内部 电动势的正方向是 A 从负极指向正极 B 从正极指向负极 C 没有方向 D 无法判断 2 有一只内阻为 0 15 量程为 1A 的电流表 现给它并联一只 0 05 的小电阻 则这只 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为 A 1A B 3A C 4A D 6A 3 某三条完全相同的电阻丝并联在一起时的阻值为 20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上 U 36V 的电 压 则流过它们的电流是 A 1A B 0 A C 0 3A D 0 2A 4 在某一电路中 需接入一只 16 F 耐压 800V 的电容器 现只有 16 F 耐压 450V 的电 容器数只 为达到上述要求则需要 A 2 只 16 F 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入电路 B 2 只 16 F 的电容器并联后接入电路 C 4 只 16 F 的电容器先两两并联 再两两串联后接入电路 D 无法达到上述要求 不能使用 16 F 耐压 450V 的电容器 5 下面的错误说法是 A 电路中有感应电流必有感应电动势存在 B 自感是电磁感应的一种 C 互感是电磁感应的一种 D 电路中产生电动势必有感应电流 6 把一个 30 的电阻和 80uF 的电容器串联后 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 电容器的容抗为 40 则该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0 6 0 75 0 8 1 7 如图 1 所示的电路中 当外接 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时 灯 A B C 的亮度相同 当改接 为 220V 的直流电源后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A 灯比原来亮 B B 灯比原来亮 C C 灯比原来亮 D A B 灯和原来一样亮 8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