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欢迎您参加0HSAS 18001,2,2,自我介绍,于基沄江苏九州认证有限公司培训教师国家注册QMS、EMS、OHSMS高级审核员联系方式:13951807957地址: 南京市云南路31-1号苏建大厦5层,3,培训目的,了解什么是OHSMS标准; 明确企业贯彻实施OHSMS标准的意义; OHSMS标准的理解与实施; 如何应用OHSMS标准来指导实际工作。,4,4,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5,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发展趋势,2001年,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000629起,死亡130491人。2002年,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6.8%2003年, 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63976起,死亡137070人。 1.7%2004年, 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803573起,死亡136755人。 0.2%2005年, 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727945起,死亡126760人。 7.3%2006年, 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 人。 11.0%2007年, 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504952起,死亡98340人。 12.8%,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6,2005年1月18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贯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继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交通、矿山、危险品) 加大安全投入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体系,7,定义:工作场所内影响或可能影响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注:组织还须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规要求。OHS是一组条件和因素;工作场所:在组织控制下实施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任何物理地点。 注: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3. 17)宜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例如:差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员。OHS影响的人员:员工、临时工作人员、承包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1.1 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8,定义:用于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1.2 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9,1、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现代化安全生产管 理模式 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提高自己的社会形象 控制职业伤害给企业带来的损失,1.3 OHSAS18001标准产生的背景,10,2、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各国职业健康安全的差异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等方面不平等竞争,有背WTO “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北美和欧洲都已在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规定:只有采取同一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加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1.3 OHSAS18001标准产生的背景(续),11,3 职业健康安全涉及到人权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国际劳工组织(ILO)呼吁: 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利益为代价;现在已经到了维护劳动者人权、对生命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了。,1.3 OHSAS18001标准产生的背景(续),12,为什么要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公平竞争原则”是WTO六大原则之一。不公平竞争在职业健康安全上的主要表现为:使用廉价的童工;简陋的厂房和设备等。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投入不足,13,为什么要重视职业健康安全,2003年,全球发生各类生产伤亡事故约为2.7亿起,平均每天74万起,每小时3.1万起,每分钟513起; 全球死于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的人数约为110万人(其中约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 2002年全国报告各类职业病14821例,比2001年增加12.1%,其中尘肺病居首位 2008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尘肺病10829例,占78.79%,发病工龄比2007年缩短2.35年。,14,1996 英国 BS8800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1996 美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AIHA指导性文件1997 澳大利亚/新新西兰 AS/NZS480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的总则1997 日本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JISHA指南1999 英国标准协会(BSI)与爱尔兰、南非等13个组织联合发布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自律标准修订情况: OHSAS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4 18001标准的由来,15,1.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予以解决的,纯粹由于技术条件达不到而无法避免的事故仅占很小一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辅以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 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至。,16,16,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对组织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对达到降低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的目的。,1.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续),17,17,1.6 OHSAS18001在中国,1999年 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 标准,即: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1999年10月 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内容与OHSAS18000基本相 一致)2001年7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决定参照OHSAS18001制定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2011年12月30日发布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等同采用OHSAS18001-2007 ,2012年2月1日实施。,18,1.7 实施OHSMS的意义,1)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 管理手段。 系统安全 从整体出发 事故的预防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最佳安全状态2)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3)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管理水平;4)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5)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6)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9,二、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及理解,1、范围1.1 目的 使组织能够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20,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以下愿望的组织: a)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可能暴露于与组织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中的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所面临的风险; b) 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c)确保组织自身符合其所阐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d)通过下列方式证实符合本标准: 1)做出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一方(如顾客等)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3)寻求组织外部一方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旨在被纳入到任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 本标准旨在针对职业健康安全,而非诸如员工健身或健康计划、产品安全、财产损失或环境影响等其他方面的健康和安全。,21,标准要求构成图(17个条款),2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8).,23,3、术语和定义,1、职业健康安全 (3.12)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 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3. 23)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注:组织应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OHS是一组条件和因素;OHS影响的人员:员工、临时工作人员、承包方员工、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工作场所包括:组织内部场所、与组织生产和活动有关的临时、流动场所。,工作场所 workplace(3.23) 在组织控制下实施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任何物理地点。 注: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3. 17)宜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例如:差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员。修订:新增术语,24,3、术语和定义,25,2、危险源 hazard (3.6)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3.8)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的描述:根源+状态/行为根源包括: 能量存在 _ 如电能、机械能、热能等 有害物质_危险化学品、水泥粉尘等状态: 失控(人的失误、物的缺陷、环境的变化) 如:指挥失误、锅炉爆炸、电器老化、车辆超速超载、汽油泄漏等原定义: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术语和定义(续),事件:交通事故根源:列车员具有的动能起因物: 隧道 致害物: 墙体状态:行驶中的列车行为:列车员违规探头张望,27,27,4、危险源辩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3.7)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危险源辨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最基本的活动。,3、术语和定义(续),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28,危险源的分类,按危害性质分: 安全类危险源、健康类危险源按能量和有害物质释放控制原理分:按伤害机理分参照国标GB6441企业职工工伤事故分类按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29,按能量和有害物质释放控制原理分类,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和有害物质的存在 如汽油的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使用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和危险物质约束或控制措施的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如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变化 如电线绝缘层破损、违规作业、高温作业等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源分类,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源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能量或有害物质,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指机械设备、装置、元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加剧了人的失误和(或)物的故障。,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能量或有害物质,危险源分类,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源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指机械设备、装置、元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方面的问题加剧了人的失误和(或)物的故障。,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能量或有害物质,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31,参照国标GB6441企业职工工伤事故分类,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意外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邦;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32,按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该标准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共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3,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4,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人的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5,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6,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7,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物的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8,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物的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9,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0,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41,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42,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3,江 苏 九 州 认 证 有 限 公 司,管理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44,45,5、风险 risk (3.21)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3.8)的严重性的组合。风险包含两项指标:危险发生的概率、后果严重的程度;,3、术语和定义(续),46,6、风险评价 acceptable risk(3.22)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3.21)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风险评价包括两个阶段: 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和严重程度; 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其是否可接受。可容许判断的三个原则: 不违反法律法规要求 不违反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求 普遍可接受的,3、术语和定义(续),47,7、可接受的风险 tolerable risk (3.1)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需要组织的努力将危险程度降低;可接受程度的风险:符合可接受风险三原则。对危险程度小,在自然状态下无须控制(或无法控制) 也不违反法律法规、方针目标的风险,不属于OHSAS 控制范围,不适用本定义。修订变化:原术语为“可允许风险”,3、术语和定义(续),48,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策划的基本步骤:,49,业务活动分类,工作要求: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分类考虑:危险源的易于控制和必要信息的收集,既要包括日常的生产活动,又要包括不常见的维修活动等。 分类方法:组织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服务提供的阶段;计划的或被动性的工作;确定的任务(如驾驶)。,50,评价单元划分,51,初始职业健康安全评审,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初始职业健康安全评审尤为重要。明确适用的法规要求;评价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对所有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于程序进行审查;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包括验收报告等。,5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询问、交谈对于组织的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上的危害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查阅有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纪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获得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5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续),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54,5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它是通过知道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正常)”或“失败(失效)”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通过系统各环节事件的分析,可辨识出系统的危险源。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种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续),55,危险源辨识的原则,上下结合 尽可能充分 突出重点 有明显差异的尽可能分开,便于以后的控制。,56,案例,57,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目的:对组织现阶段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的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持续改进。 评价内容: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基本步骤:,58,风险评价的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有两种方法:风险评价法、D=LEC法方法一:风险评价法(二元素法),风险评价表,59,风险评价的方法(续),方法二:D=LEC法(三元素法)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E),60,发生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C) 危险等级划分(D),风险评价的方法(续),61,举例,62,事件: incident(3.9)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3.8)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注1: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在英文中也可称为“near-miss”、“near-hit”、“close 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注3:紧急情况(参见4.4.7)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修订变化:取消了事故。,3、术语和定义(续),63,64,3.8 健康损害 ill health 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修订说明:新增术语。,3、术语和定义(续),65,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 (3.10)工作场所(3.23)内外与组织(3.17)职业健康安全绩效(3.15)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相关方个人:组织的员工、员工亲属、股东、顾客等;相关方团体:供方、银行、合同方、政府主管部门等。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OH&S performance(3.15)组织(3.17)对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3.21)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注1: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包括测量组织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注2: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3.13)背景下,结果也可根据组织(3.17)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3.1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3.14)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要求测量出来。,3、术语和定义(续),66,审核 audit (3.2)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的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3.11)未满足要求。GB/T 19000-2008,3.6.2; GB/T 24001一2004,3.15注:不符合可以是对下述要求的任何偏离; 有关的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律法规要求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3. 13)要求。,3、术语和定义(续),67,4.1 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OHSMS要素要求与理解,68,4.1 理解与实施,建立体系的步骤:任命管理者代表;成立工作班子和领导小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识别和获得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收集、了解和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信息和状态;识别危险源,评价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提供必需的资源;体系试运行:文件学习和运作、检查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69,保持:对体系运行实施控制审核、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进体系及其结果建立并保持与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对不符合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改进:体系应随法规要求、相关方要求和组织自身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4.1 理解与实施(续),70,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和批准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 a)适合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b)包括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c)包括至少遵守与其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为制定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传达到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旨在使其认识到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 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h)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续),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宗旨和方向,是组织总方针的组成部分,应体现组织的追求;职责:最高管理者制定,全体员工理解并遵照执行;内容:两个承诺、一个框架;承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持续改进:反映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保护的认识、态度和责任;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是基本要求 (守法);框架:为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提供指导 (依据);方针是宗旨,较抽象,目标应具体,可实施、测量和评价。,4.2 理解与实施,48,72,72,要求:应形成文件 (规范性);应发布和公开 (公开性);应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 质、规模和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适合性);应定期评审、修订 (动态性);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73,案 例 (一),某化纤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严格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不断改善化工和化纤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以零事故为准则,围绕目标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处处保安全,把企业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74,案例 (二),某高速公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遵守安全法律法规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关注员工生命健康 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塑造交通一流形象,75,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便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人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注1: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 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76,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消除; 替代; 工程控制措施;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个体防护装备。,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能够得到考虑。 注2: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进一步指南见GB/T 28002-2011 。,77,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78,4.3.1 理解与实施(续),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范围覆盖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组织应该控制及组织期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的因素:二种状态:常规、非常规常规状态:在日常生产条件下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非常规状态:生产设备临时检修、突发事故(如发生火灾、爆炸、洪水等)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79,4.3.1 理解与实施,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评价、更新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此要素流程:,步 骤1危险源辨识,步 骤3控制措施,步 骤2风险评价,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等。 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活动等。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员工,外来访问者等。,80,4.3.1 理解与实施(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步骤:确定活动/产品/服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的可变性:更新信息 (重大危险源一览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作用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提供相关信息。,风险控制措施层级选择,控制措施层级选择顺序:a)消除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如引入机械提升装置以消 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禁用剧毒物质等;b)替代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 力、电流、压力、温度等);c)工程控制措施安装通风系统、机械防护、联锁装置、 隔声罩等; d)标示、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发光标志、 人行道标识、警告器或警告灯、报警器、 安全规程、设备检修、门禁控制、作业 安全制度、操作牌和作业许可等;e)个体防护装备安全防护眼镜、听力保护器具、面罩、 安全带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82,风 险 控 制 措 施(续),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在可能情况下,是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数;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保护每个员工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在其它控制方案均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方案的需求;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控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十分必要。,83,风 险 控 制 措 施(续),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以下内容: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是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84,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取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得到考虑。 组织应使这方面的信息处于最新状态。 组织应向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传达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85,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分类(作用),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女工未成年工 保护)事故预防 设施、设备、物品(安全技术、职业卫生、辅助 设施、特种设备、危险物品) 作业环境 (爆炸危险场所、有毒有害场所) 管理(责任制度、检查制度、计划制度、国家监管) 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处理 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 民事责任(未履行合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刑事责任 (与犯罪紧密联系),常用法规,一、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二、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三、地方性法规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江苏省消防条例,86,87,4.3.2 理解与实施,制定程序:用于识别和获取适用于本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其他要求:行业规范,与政府机构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等。如施工行业对高空作业的控制要求等法规应保持最新传达至员工及有关的相关方2002年5月1日起实行的职业病防治法30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88,4.3.2 理解与实施,获取渠道:政府有关机构,如安全生产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商业数据库专业服务机构,如标准情报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监测站及卫生防疫站等编制“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一览表”,并追踪变化情况。,89,组织应在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可行时,目标应可测量。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对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与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组织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及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组织还应考虑其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有关的相关方的观点。,4.3.3 目标和方案,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实现其目标的方案。方案至少应包括: a)为实现目标而对组织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的指定;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应定期和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目标得以实现。,90,4.3.3 目标和方案(续),91,4.3.3 理解与实施,目标的内容应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保持一致,并体现方针中的承诺(特别是持续改进的承诺)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将组织的重大危险源作为主攻方向应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的限制,要切实可行应考虑相关方要求目标的要求:文件化尽可能量化在组织内部各管理层次、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相关岗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实施和控制应适时评审和修订,92,案 例,某公司某阶段的方针目标:方针: 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目标1:两年内事故率减少50%(公司一级),装配部1999 年事故率降低20%(部门级,与1998年相比);目标2:本年内个体防护用品佩带符合率从目前的70%提 高到98%,4月1日前3车间全部使用新的安全帽。,93,4.3.3 理解与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分解情况,逐条分解细化,具体到可实施执行一览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一般用清晰的一览表描述,条款包括: 目标 -方案措施(包括步骤) 方案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财务预算(需要时) 时间期限 监督、协调、验收部门 文件和记录要求等(需要时),94,4.3.3 理解与实施,评审、审批:应对方案进行会签或讨论,并经审核和批准针对设备更新、工程变更或新产品、新项目,应考虑计划、设计、投产、生产、停产及处置等情况。目标和管理方案是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95,OHS管理方案.doc,案 例2,96,4.4 实施和运行,老标准:4.4.1 结构和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 协商和沟通4.4.4 文件4.4.5 文件和资料控制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新标准:4.4.1 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4.4.4 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97,最高管理者应对职业健康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承担最终责任。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承诺: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以提供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应形成文件和予以沟通。,4.4.1 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98,组织应任命最高管理者中的成员,承担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无论他(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职责,都应明确界定如下作用和权限: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的身份应对所有在本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公开。,4.4.1 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99,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均应证实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应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在其能控制的领域承担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责任,包括遵守组织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4.4.1 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四个层次人员的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最高管理者,最终责任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特定责任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持续改进所有工作场的人员,相应责任两个注: 注1: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 注2: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比如大型组织中的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在仍然保留责任的同时,可将他们的一些任务委派给下属的管理者代表。,100,4.4.1 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101,组织应确保任何在其控制下完成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任务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应依据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来确定。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评价培训或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并保存相关记录。,4.4.2能力、培训和意识,102,组织应确定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评价培训或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并保存相关记录。 培训程序应当考虑不同层次的: 职责、能力、语言技能和文化程度; 风险。,4.4.2能力、意识和培训(续),103,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使在本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意识到: 他们的工作活动和行为的实际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改进个人表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益处; 他们在实现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参见4.4.7)方面的作用、职责和重要性; 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4.4.2能力、意识和培训(续),104,4.4.2 理解与实施,范围:在其控制下完成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任务的人员 管理要求, 保存证实能力的相关记录 建立程序,确保意识 培训程序,考虑层次、对象,105,4.4.2 理解与实施,目的:提高员工意识和技能,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内容:, 思想、意识教育(新员工三级教育等) 操作技能(“四新”、转岗等) 应急准备和响应 安全技术技能(特种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高风险岗位),106,实施要求确定培训需求: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提出培训需求,要考虑不同层次的要求(文化程度、风险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主管部门编制培训计划,应包括专门岗位技能和全员意识的培训培训实施(方式):专家讨论会、专题讨论会、讲座等电视、录像、电化教学等由专业人员、管理者进行在职培训组织内部业务或信息刊物画报和小册子体系运行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交流,4.4.2 理解与实施,107,4.4.2 理解与实施,培训评价与绩效评估:考试或考核,并对人的能力进行鉴定。 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之意识到:遵守方针、程序、OHSAS要求的重要性职业安全卫生的改善对个人的效益清楚自身的职责和权限不按规定做可能带来的后果培训记录:签到、考卷、成绩、评价、总结等,108,4.4.3.1 沟通 4.4.3.2 参与和协商修订变化: 1、把“员工的参与和协商”修改为“工作人员的参与和协商”; 2、明确了参与和协商的内容,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三方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养老地产用地地基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第三方代付款协议
- 2025年新型家居用品试用推广协议
- 2025年度天使投资合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合作模板
- 2025年新型建筑保温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版商场租赁合同范本:全业态融合版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包含产权变更及转租协议
- 2025年度节能型二手电机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石厂开采承包合同矿产资源审批流程范本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变电部分
- 2021年徐州邳州市教师进城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优秀教学设计
-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建设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三字经》PPT课件(完整版)
- 钣金件检验的基本要求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 高职创新无人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 现在完成时——英语公开课课件
- 管片嵌缝及手孔封堵施工方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