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案2_第1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案2_第2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案2_第3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案2_第4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教案教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 会分析风暴潮 海啸 海冰灾害的形成 危害和预防措施 3 认识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树立海洋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4 了解科学防灾措 施 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基础梳理基础梳理 一 海洋自然灾害一 海洋自然灾害 定义 是由风 潮 浪 冰 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 主要有热带气旋 巨浪 海冰 等 一 风暴潮 1 定义 是在 或 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 引起的近岸 地区海面水位急剧 的现象 2 类型及特点 1 台风风暴潮 时间 多发生于 特点 来势猛 速度 强度大 破坏力 分布 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 西北太平洋频率最高 2 温带风暴潮 时间 多发生于 季节 特点 增水过程相对 分布 纬度沿海地区 3 危害 1 表现 使船只沉没 沿岸堤防决口 农田被淹 房屋被毁 耕地盐渍化等 2 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风暴潮增水的大小 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 地理位置 海底地形和 情况 二 海啸 1 定义 由水下 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 2 形成 海底地壳断裂错动 海底地震 巨浪 3 特点 起始 来势 突发性 破坏力极强 21 4 分布 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22 三 海冰和冰山 1 海冰 1 定义 狭义的海冰指海水冻结形成的 广义的海冰包括 以及 23 24 流入海洋的 等淡水冰 25 26 2 形成 风弱 浪小 流速慢 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最先出现海冰 3 分布 我国渤海及 北部的部分海域 27 4 危害 海冰的 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 力 都具有很大的破坏 28 29 性 封锁航道 摧毁港口建筑物 撞倒采油平台 2 冰山 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巨大冰块 属于 冰 30 二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二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 1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 31 2 加强 建设 32 3 提高人们的 与 33 34 重难突破重难突破 一 海洋自然灾害一 海洋自然灾害 1 风暴潮 1 风暴潮的形成 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 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 剧升降的现象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 特别是大风与大潮的高潮相 叠加时 风暴潮将来势倍增 2 风暴潮的类型及特点 台风风暴潮 多见于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 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 速度快 强度大 破坏力强 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最 易生成的海区 全球台风有1 3左右是发生在这个海区 强度也是最大的 在西北太平洋的 沿岸国家中 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 从历史资料看 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 次特大的风暴潮灾害 温带风暴潮 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夏季也有发生 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 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中纬度沿海地区常会出现 以欧洲北海沿岸 美国东海岸以及 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3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引起的水位暴涨及相伴的狂风巨浪 可使船只沉没 沿岸堤防决口 农田被淹 房屋被毁 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此外 还会造成严重的海水入侵 使地下水 遭到污染 耕地盐渍化 灾害的轻重 除受风暴增水的大小和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影响外 还取决于受灾地 区的地理位置 海岸形状 海底地形和社会经济情况 一般来说 地理位置正处于海上大 风的正面袭击 海岸形状呈喇叭口状 海底地形较平缓 人口密度较大 经济发达的地区 所受的风暴潮灾害相对来讲要严重些 2 海啸 1 海啸的形成 水下地震 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 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 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 破坏性的地震海啸 只在出现垂直断层 里氏震级大于6 5级的 条件下才能发生 海底没有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的弹性震动 可引起较弱的海啸 水下 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是与地震带一致的 据1 700多年的资料统计表明 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发生260次 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 其中发生在环太 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海啸约占80 发生在地中海区的约占8 而在日本列岛及其邻近海域 发生的地震海啸则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 左右 因此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 和危害最重的国家 2 海啸成灾原因 地震产生的水体波动与通常海面上的海浪是不一样的 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 水层引起波动 且这种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 水层的起伏 当然在大洋中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1 2米 这种波动运行在深 水大洋时 波长可达几十至几百千米不等 周期在2 200分钟范围内变动 最常见的是2 40分钟 传播速度可达每小时1万千米 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大 海啸不会在深海大 洋上造成灾害 以至于航行的船只也难于察觉出这种波动 然而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 因 深度急剧变浅 能量集中 波高骤然增大 当进入狭窄浅水海域 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 冲海湾和岸边 这时可能出现10 20米以上的波高 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 特别是传 播到漏斗型湾顶处更为突出 如海啸波在海湾内反复发生反射时 还会诱发海湾内海水的 固有振动引发假潮 可使波高增幅更大 造成更大的危害 3 海冰和冰山 1 海冰 海冰的形成 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 狭义的海冰仅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 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 湖冰等淡水冰 一般地 在风弱 浪小 流 速慢 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 海冰的危害 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 受风和海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 其推力与冰块的大 小 和流速有关 观测结果显示 一块6千米见方 高度为1 5米的大冰块 在流速不太大 的情况下 其推力可达4 000吨 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海冰对港口和海上 船舶的破坏力 除上述推压力外 还有海冰膨胀力造成的破坏 经计算 海冰温度降低1 5 时 1 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 45米 这种膨胀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 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都是巨大的 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 遭到灭顶之灾 是20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 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 海冰 摧毁了由15根2 2厘米厚锰钢板制作的直径0 85米 长41米 打入海底28米深的空心圆筒桩 柱全钢结构的 海二井 石 油平台 另一个重500吨的 海一井 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 可见海冰的破坏 力对船舶 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 2 冰山 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 它是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冰山撞击能够 使巨型轮船沉没入海 典例1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 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 灾后疫病流行可能让目前的死亡人数翻番 材料三 本次震中分布图 1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 岛西北近海 震级达9 0级 该地区发生大地震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2 海啸是 对沿岸地区有哪些破坏作用 3 为什么该地区海啸过后容易爆发瘟疫 4 利用上述材料说明本次灾害发生的特点 造成该地区巨大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有哪 些 答案 1 苏门答腊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 由地震 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 海水陡涨 摧毁沿海建筑物 夷平村镇 同 时造成人员伤亡 3 湿热环境 灾后积水 病毒及吸血虫大量滋生 灾区缺乏洁净饮用水 人们抗病能 力减弱 该地区人口密集 卫生条件差 易于疫病流行 4 地震 海啸具有突发性 地震导致海啸 海啸又导致疫病流行 反映了本次灾害具 有群发性特征 人为原因 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 经济较为落后 抗灾救灾能力弱 该 地区人口稠密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 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等 解析 地震是地壳活动的一种形式 一般多发生在板块交接处 海啸不仅会造成生命 财产的损失 还会破坏交通 医院等基础设施 阻碍救援及时有效地进行 还会诱发其 他灾害 分析某种灾害的成灾强度要结合其强度 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对灾害的 防范程度等 变式练习1 关于冰山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 B 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 C 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 D 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 二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二 海洋自然灾害防范 1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例如 为防范灾害性海啸的突然袭击 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用于监测海啸的地震台站约 有50余个 分属12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监测站网采用比较精良的仪器设备 有的把地震仪 安置在太平洋海底 以监测远距离的海底地震 并利用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 海啸运行速度快的机制 使地震海啸提前作出预报成为可能 例如发生在智利的海啸 需 要经过13个小时才能传到夏威夷 约20个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沿岸 如果利用海啸监测网获 取的地震波记录 在一小时内就能做出海啸警报 这对日本防灾体系来说 可以赢得多达1 9个小时的防范时间 2 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防波堤 拦河坝可以减少海洋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3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典例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 海冰灾害发 生早 而且增长迅速 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 根据2010年2月16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 析 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 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 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 黄海北部浮 冰范围20海里 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 有关部门发布了海冰警报 材料二 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1 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 冰层厚的主要原因 2 说明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答案 1 纬度高 海域较封闭 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 海水较浅 答出其中 两点即可 2 危害 阻碍航运 威胁船只和海上建筑物的安全 影响渔业 养殖业及其他海上活 动 措施 做好对海冰发展的动态监测和预警 及时发布海冰信息 加强渔船管理 严禁 船只在恶劣天气出海作业 解析 第 1 题 可从海水流动性差和深度较浅两个角度归纳 第 2 题 危害主要从 沿海建筑 海运 养殖等方面归纳 预防措施主要从预警和渔船管理两个角度归纳 变式练习2 对海啸灾害 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A B C D 自主练习自主练习 1 与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热带气旋 D 温带反气旋 2 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 B 连续离岸吹的强风 C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D 海底火山的喷发 3 关于海啸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B 海啸波在大洋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很少 C 海啸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均由巨浪引起 D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4 下列不属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是 A 风暴潮 B 干旱 C 海底火山喷发 D 海面风灾 5 我国莱州湾地区风暴潮的成因是 A 台风 B 地震 C 火山喷发 D 寒潮大风 6 下图为 北印度洋及附近海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季节为北半球 季 判断理由是 2 图中乙海底地形是 其成因是 3 甲海区海水盐度高的原因是 4 试从气象 地形 水文 海湾形态等角度 简析丙海域风暴潮严重的自然原因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读 四个海湾示意图 回答1 3题 1 与丁海湾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热带气旋 D 温带气旋 2 甲海湾风暴潮形成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口大内小的喇叭湾 飓风活动频繁 西南季风 地震活动 经济水平低 防灾设施落后 A B C D 3 有关四海湾的正确叙述是 A 甲海湾是世界飓风 风暴潮 海啸和洪涝的重灾区 B 乙海湾每年8月18日会形成壮观的天文大潮 湾口分布有渔场和天然气田 C 丙海湾夏秋季节多台风登陆 D 丁海湾面临该国著名的海上油田和世界著名渔场 4 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海水结冰 海区盐度会降低 B 海冰主要是咸水冰 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 C 冰山为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