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预防在监狱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医院感染控制历史重大事件(1),1750年 约翰普林格尔提出”抗菌”1850年 艾格纳兹菲利普塞米尔维斯公布了他的关于通过手部消毒预防产褥热的调查结果;他被人们誉为手卫生之父1867年 约瑟夫李斯特发表了论治疗开放性骨折、脓肿等的新方法的论文,标志无菌法的诞生,医院感染控制历史重大事件(2),1876年 罗伯特科赫发表了炭疽的发现,为细菌理论和接触传染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1888年 格兰克尔提出了屏障护理的概念消毒剂开展被用于医院内的消毒;并在病人床边放一个颜色牌子,表示要采取的屏障护理,1890年 霍尔斯特德在手术中使用了手套1892年 无菌外科取代了抗菌外科,施梅尔布斯奇发表了创伤处理时的抗菌指导1897年 迈库里克兹提出手术中使用口罩1910年 小病房系统与屏障护理1950年 美国出现结核病专科医院,1970年,美国 CDC 医院内隔离技术 ,提出了7种隔离预防( 又称:A系统);1975年修订版;1978年再次修订;1981年 1983年间,又作较大修改,出版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 ,针对切断传播途径的需要,以各种病人体内物质的传染性作为隔离预防的依据;,1983年,美国CDC又提出另一种隔离系统( 又称 B系统 ),即按病隔离预防,采取的措施 “ 依病选择 ”。1983年美国发现AIDS;1985年美国CDC提出了普遍预防(universal precautions)的概念,以为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于血液、体液致病的危险性;,1987年,美国CDC提出“体内物质隔离法” (body substance isolation, BSI)。1996年,美国CDC在“普遍预防”与“体内物质隔离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s);以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额外隔离预防措施”,现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础,无菌操作技术手部卫生技术院染检测技术流行病学调查病人隔离技术,医院获得性感染传播方式,标准预防的基本点,一切患者(血液、排泄物等体液)无论诊断与否均应视为感染患者(具有传染性),应采取标准预防;防护应该是双向的,既要保护患者,也要保护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被确立。,额外预防措施,对所有病人需要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其潜在的感染传播给其他病人。 所推荐的隔离预防措施依传播途径而定,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感染的发生通过呼吸道途径,在气溶胶中有病原体(感染颗粒直径5m);如结核、麻疹、水痘等。,额外预防措施,经飞沫传播的感染:大飞沫中有感染病原体(直径5m);SARS、流感等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感染:感染的发生是通过感染源和受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品的间接传播;如多重耐药细菌等,通过咳嗽、喷嚏产生的飞沫、空气传播: 飞沫:1米内传播;大颗粒微粒(10-100m):近距离传播; 小颗粒微粒(0.1-10m):远距离传播。,标准预防内容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卫生部规范中要求:要有洗手设施和正确的“六步法”洗手,医疗护理活动五个重要情况下需要进行认真手卫生措施。,手部卫生: 一个在150余年前已被关注的课题,Semmelweis Hand Hygiene Intervention, 医务人员手消毒减少病人感染的几率 ,Adapted from: Hosp Epidemiol Infect Control, 2nd Edition, 1999.,手部卫生的先驱者,Ignaz Philipp Semmelweis(1818-1865),手部卫生的发展历史,1867年,英国著名外科医生Lister(1827-1912)在法国微生物学家Pasteur(1822-1895)发现微生物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细菌与感染关系,并提出消毒的概念;他提出的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医生的手、病人的皮肤等消毒不严有关的论断在医学界引起极大反响。,手部卫生的发展历史,1961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就洗手技术、规范等对医务人员开展教育,并要求在接触病人前后要用肥皂在流水下洗手。在以后的四、五十年中,美国CDC及相关的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多次推荐有关洗手与手部卫生指南;如“洗手与医院环境控制指南(1985年)”。,手部卫生的发展历史,1988年,Larson为了检验洗手与感染危险度的联系,查阅了自1879年至1986年的107年间的423篇与洗手相关的论文,结果显示,八十年代以后有关洗手作用的论文明显增多,洗手与感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结论是经常洗手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应继续实践。,手部卫生的发展历史,1997年,英国成立首个“洗手协作组”,其宗旨为纠正医务人员不良的洗手习惯,使其按规范洗手,并要求洗手依从性得以持续改善,以提高医疗质量。,洗手技巧的培训(荧光粉污染试验),手部卫生的定义,手部卫生(hand hygiene)是指凡可清除、杀灭或抑制手部表皮中的微生物的方法。 洗手(handwashing):普通、抗菌肥皂加流水下的洗手方式; 含醇擦手剂:以醇类消毒剂为基础,并含有护肤剂的快速消毒剂,在监狱使用受限; 外科洗手: 采用普通或抗菌肥皂洗刷双手与前臂后再实施手的消毒的方法。,手部皮肤细菌类型,暂住菌原皮肤不存在,主要通过接触而附在皮肤上,处于皮肤表面或角质下表皮细胞上因宿主与周围环境不同,细菌种类和数量有很大差异。与接触物品次数、污染程度和手清洁习惯相关暂住菌与医院获得性感染有关;是洗手祛除的主要任务,常住菌寄宿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开口处,种类、数量常恒定,多无致病性;由于常居皮肤深层,肥皂搓刷不易将它们去除干净,需要用化学消毒剂才能将其杀死或抑制常住菌感染在某些场合与免疫低下患者感染有关,手部卫生的基础,有实验研究表明,普通肥皂洗手15s 可清除细菌达0.6-1.1 log10(30s则可达1.8-2.8 log10的细菌);而含醇擦手剂在30s 内的杀灭细菌的量为3.2-5.8 log10的细菌。,手部卫生的基础,肥皂和水洗手功效与洗手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肥皂具有良好的洗涤效果,但肥皂洗手对皮肤的不良作用以及杀菌功能不如含醇擦手剂;而含醇擦手剂对污染的手使用受到限制;故两种方法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使用,取长补短,以获得手部卫生的最佳方式。,WHO手部卫生五个指征 The 5 indications,接触血液等污物后 AFTER B-FLUID,清洁与侵入性操作前BEFORE CLEAN/INVASIVE,接触病人后AFTER PAT,接触病人前 BEFORE PAT,接触病人周围物品后 AFTER PATs OBJECT,Opportunities for hand hygiene per hour of patient care,8,12,16,20,35,45,55,65,ICU,surgery,internal medicine,ob / gyn,pediatrics,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 ( , %),Relation between opportunities for hand hygiene for nurses and compliance across hospital wards,adapted from Pittet D et al. Annals Intern Med 1999; 130:126,国外医院普通病房的卫生设施,国外医院病区走廊洗手池的设置,洗手池设在门口便于手部卫生,手部卫生实施,卫生洗手(肥皂+流水)含醇手消毒剂戴手套(清洁级),标准预防内容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获得的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的屏障,戴手套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病人; 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针刺穿手套,其有关人员所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低50%以上。这一数据说明,在处理针头或被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的重要性。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FDA)的标准允许4%的手套破损率,因此不能认为手套是完全起到保护作用。,脱卸手套四步曲:1、将一手放在另一手套边缘,在拇指帮助下,外翻;2、外翻脱下手套,并握在手心;,3、脱去手套的手插戴有手套的手内侧,外翻脱下手套,并包裹另只手套,一起丢入污物桶;4、立即洗手。,防止锐器刺伤,应用操作控制是指以将潜在的刺伤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的一种操作模式。 用过的针应立即丢入到适当的防刺、防渗漏的利器收集箱内。如果用后的针不能立即处理,应使用单手回套;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的利器收集箱中;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掉手套; 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 液后立即洗手。,标准预防内容-面罩、护目镜,面罩和护目镜可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体液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标准预防内容隔离衣,穿隔离衣可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必要时可在外加塑料围裙;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免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 隔离衣外层具备体液阻隔功能 颜色区别不同区域穿着,泄漏测试,Zamara JE, et al, CMAJ, 2006, 175(3):249,标准预防内容重复使用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丢弃。,标准预防内容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地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侧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物表处)等经常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标准预防内容纺织物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工作服、被服等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清点抖动操作,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标准预防内容隔离室,对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有助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当专门的房间无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协商病人的放置或其他的选择。隔离室应具备的条件: a、房间应保持负压; b、每小时换气应在612次; c、空气在排除室外或流向其他区域之前应经高效过滤器处理,有病人在房间时应保持关闭。,A1,A2,A1=16.4 A2,缓冲间的隔离作用示意,缓冲间作用:隔断两侧气流直接对流 建筑的原则:3m2,对角开门,澳门机场吸烟厅巧妙利用回风口,国内机场候机厅吸烟室,标准预防内容-职业健康安全,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任何其他技术 和可用器械设备,有准备、有计划的保护针 套或去除针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防渗漏 的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应备有可代替 口对口复苏的设备,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 备用。,个人防护用品(PPE)选择, 预期暴露的类别触摸与飞溅/喷雾隔离预防的种类 耐用性与正确性 舒适,PPE Use in Healthcare Settings,口罩,口罩 必须完全遮盖鼻、口以及下巴部位,防止体液渗透种类 -医学口罩(外科或操作) -牙医口罩 -激光口罩,使用口罩的目的,医院使用口罩主要有3个目的: 1、医务人员使用口罩是为了预防来自患者的感染性物质的感染; 2、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时,医务人员使用口罩是预防患者暴露于来自医务人员口、鼻的感染性物质; 3、咳嗽患者佩戴口罩,限制潜在的感染性病原体传播给他人(即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标准预防中PPE的应用,额外预防的PPE应用, 额外预防包括 接触隔离 飞沫隔离 空气隔离,PPE Use in Healthc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教学工作总结
- 2025年信息、零售和物流杂志:用人工智能塑造未来报告 INFOSYS CONSUMER,RETAIL,AND LOGISTICS JOURNAL SHAPING TOMORROW WITH AI
- 2026届安徽省滁州来安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级)电厂水化验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导游业务试题库简答题附带答案
- 2026届吉林省长春七十二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巴中学市恩阳区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保姆受伤赔偿协议书
- 2025-2030年动漫影视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合伙居间合同协议书
- 美食城保洁协议合同协议
- 专题03 地球运动2025年高考复习之近十年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卷)
- 养老院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精神科身体约束与护理
- 2021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程
- 遥感原理与应用 课件 第7、8章 定量遥感、遥感技术的应用
- 干部履历表模板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