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_第1页
三大常规_第2页
三大常规_第3页
三大常规_第4页
三大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检查,定义,是运用各种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免役学及遗传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排泄物等标本进行检测,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及与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或病因等有关资料,对协助诊断、推测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等有其独特的作用。,要求,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标本采集要求、方法以及结果的临床意义,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因素,生理因素:可控:情绪、运动不可控:年龄、性别饮食因素:空腹药物因素:其他因素:编号、保存、转运,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采血部位:cap/v/A标本种类全血/血清/血浆不合格血标本高脂肪血标本(空腹)溶血采血时间:空腹/特定时间/急诊,血液标本采集后处理,抗凝剂:草酸盐/枸橼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冰浴血氨/血气/凝血试验保温:冷凝集素测定避光及时送检和检测,血液常规检验包括:RBC+Hb、WBC+DC,(一)血红蛋白测定目的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含量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 增多:相对增多: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出汗过多; 绝对增多: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严重的心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妊娠中、晚期、老年人、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二)、红细胞计数目的测定每升血中红细胞的数量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临床意义同血红蛋白测定,(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目的 测定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及五类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比率采血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01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 个月2岁:11.012.0*109/L 白细胞分类:N 5070% E 0.55% B 01% L 2040% M 38%,临床意义1、N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寒冷、饱餐、剧烈运动后 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 组织坏死及损伤:手术、 中 毒;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急性大出血; 急性溶血。,减少: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伤寒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性损伤:如抗肿瘤或抗甲状腺药物、X线或镭照射等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核象:正常外周血中性细胞以3叶核居多。 核左移:外周血中性细胞以杆状核居多,超过5%,或伴有原始,幼粒出现,见于急重感染、中毒。 核右移:中性细胞以五叶核增多,3%,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再障(造血功能低下),应用抗代谢药物(使DNA合成障碍),2、E增多:哮喘、荨麻疹、血清病等变态反应疾病,血吸虫、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病减少:伤寒、副伤寒以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3、B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黏液性水肿、脾切除术后以及铅、铋锌等金属中毒,4、L增多:儿童有生理性增多、成人见于病毒、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减少: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5、M增多:疟疾、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急性感染恢复期,血液的其他检查,贫血性疾病的血液检查出血性疾病的血液检查,贫血性疾病检查,1、红C比积(Hct),亦称红C压积(PCV)、红比容目的:测每升血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比值。标本采集 静脉血2ml+0.4%草酸盐抗凝,混匀、立即送检。正常值:M:0.40-0.50L/L 平均.45L/L F:0.37-0.48L/L 平均0.40L/L。,临床意义 HCT:临床上测定脱水病人HCT,了解血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参考。 HCT:见于各种贫血:再障-正C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故HCT减少程度与RBC计数不一定成正比例,2、网织红计数(Ret) Ret是晚幼红与成熟红细胞之间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目的:测定网织红细胞在单位容积中所占的数量。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正常值 成人: 0.5-1.5% 绝对值()新生儿:2-6%绝对值(),临床意义 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恶性贫血。 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出血性疾病检查,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1、Cap脆性试验、cap抵抗力试验()、束臂试验 目的血管加压一定时间后检验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主要反映血管壁结构功能是否正常、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操作方法参考值束臂试验正常人10个新出血点 束臂试验(+)10个新出血点,临床意义血管壁病变: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缺乏。pLt或功能异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血小板无力症。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过量使用、DIC、严重肝、肾疾病,2、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PC)。目的测定单位容积血小板的含量,主要了解血小板生成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变化.70%存在于血中,30%在脾pt池中。标本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血正常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减少 pt100109/L,当pt50109/L有出血症状。 pt生成障碍:再障,白血病,骨髓瘤。 pt破坏过多:ITP,脾亢,恶性淋巴瘤,DIC。 Pt分布异常:脾肿大,大量输库血。增多:pt400109/L,为pt增多症。 原发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RBC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反应性:急慢性炎症、急性失血或溶血等应激情况下增多。,3、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指皮肤损伤出血到自然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目的 指皮肤损伤出血到自然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了解血小板的数量、功能及血管壁的结构、功能状况采集方法 指端刺3MM的伤口从血自然流出时计时,隔30秒吸去血液,直至血自然停止。参考值 :BT 1-3分钟(Dukes法) BT4分钟为BT时间延长,意义同束臂试验。,4、血块退缩试验(CRT):目的: 测定血液凝固后出现血凝块退缩所需时间,了解血小板的数量于功能。采集方法: 静脉血1ml于干燥试管内,申请单上注明血液刚一接触试管壁的准确时间,立即送检。参考值正常:1/2-1h开始退缩,24h内完全退缩。意义异常:退缩不良见于pt减少或功能异常、pt无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凝血时间(CT): 测定离体的血液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过程。采集方法 试管法:静脉血3ml分别注入3支干燥试管内,记录即刻时间送检。 玻片法:毛细血管采血正常值试管法:4-12min 玻片法:2-5min,临床意义增长:凝血因子、明显缺乏:血友病甲、乙、丙。纤维蛋白原(因子)、凝血酶原(因子)减少:严重肝病。抗凝药物:肝素、双重豆素、阿司匹林。降低:血液高凝状态,见于DIC早期、血栓性疾病。,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PT或PT) 目的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和钙溶液后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测定外源性凝血因子数量、功能。 标本采集:静脉血ml抗凝管立即送检。 参考值:11-13s,应设正常对照,超过正常3秒为异常 意义:同CT,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PPT或3P)检验血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和纤溶蛋白降解产物的实验,了解有无纤溶亢进现象。采集方法:同PT,2m静脉血+抗凝管。参考值:阴性。意义:阳性是血管内纤维蛋白溶解标志。如DIC早期。,8、其他非特异性试验红细胞沉降率(ESR):标本:静脉血1.6ml+抗凝。正常值:Westergren法: 成人:M 0-15mm/1h F 0-20mm/1h,血液检查课后小结,1、贫血性疾病检查包括:HCT、RET、RBC、Hb.2、出血性疾病检查包括:CFT、PLT、BT、CRT、CT、PT、3P。、上述血标本检查时准备抗凝管是HCT、CRT、PT、3P。,尿液检查,一、尿标本采集法与保存:1、容器:清洁干燥的大口瓶,必要时加盖2、避免污染:经血、前列腺液/精液、粪便,尿液检查,一、尿标本种类: 随意尿:任意时间尿。方便,门、急诊病人但受影响较大 清晨空腹尿:晨起第一次尿100ml(不受食物影响,尿浓缩) 餐后尿:餐后2小时尿用于糖尿病及尿蛋白阳性者。 细菌培养:留中段尿/导尿术取尿标本。 留12h/24h尿标本:应加防腐剂。适合对尿液中的微量物资作定量检测。,3、留尿方法,一般检验细菌培养:停用抗生素5天,消毒外阴,留中段尿,及时送检.尿液所含物质的定量检验(多用12h或24h):婴幼儿尿液检验:,4、尿液送检,送检时间:立即送检。最好30分钟。夏季1h,冬季2h。留12h或24h要添加防腐剂。送检单:标明样本的种类、留取的时间、防腐剂的类型。,二尿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1、尿量:正常:10002000ml/24h 异常:多尿2500ml/24h 少尿ml/24h无尿ml/24h 临床意义,2、外观正常:淡黄色或枯黄色透明液体异常:无色:尿崩症、糖尿病、大量饮水 淡红色或红色:肉眼血尿(1ml/L)肾结核、 肾或泌尿道结石、肾肿瘤、急性肾小球肾炎浓茶色或酱油色:为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云雾状浑浊:为脓尿或菌尿。泌尿系统感染深黄色:胆红素尿或服用核黄素、大黄等药物乳白色浑浊:乳糜尿。见于丝虫病,3、气味:异常:糖尿病:烂苹果味4、酸碱反应:PH=6.5,有时为中性或弱碱性、比重:参考值1.0151.025升高: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脱水、高热、糖尿病等降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二)化学检查、尿蛋白质定性检查: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反应称蛋白尿。意义肾小球性蛋白尿:以大分子清蛋白为主生理性:功能性蛋白尿(一过性)(+)定量不超.5g/24h。 见于剧烈活动、受寒或精神紧张病理性:肾小球器质性病变(+),程度与病变部位及性质有关,不能反映病变的程度和预后。继发性: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毒物损害、心功能不全的肾损害。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病变:肾盂肾炎肾间质病变:重金属中毒或是使用磺胺、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大量小分子蛋白质。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尿糖:当血糖浓度8.88mmol/l,尿中出现糖。 尿糖定性试验阳性反应称糖尿。生理性糖尿:大量进食后2h内,静脉注射葡萄糖。病理性糖尿:a、血糖增高性糖尿 b、血糖不高性糖尿 c、暂时性糖尿 d、其他,(三)显微镜检查:新鲜尿混匀10ml(高速离心后沉淀,尿沉渣检查)。RBC正常人:0偶见/HP、镜下血尿:尿外观正常,但RBC3个/HP。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结石,血友病病人。WBC:正常人WBC0-1个/LP管型尿:1个/LP 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和移行上皮细胞,(四)尿沉渣C计数: 留取病人夜间12h尿标本。定量检验沉渣中有机物数量。正常RBC50万/12h WBC100万/12h透明管型500万/12h 意义:增加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尿 路感染,前列腺炎等 常态下3h尿,先测定所含各类细胞数量,再计算出每小时该类cell排出数:正常:M RBC3万/h WBC7万/h F RBC4万/h WBC14万/h 意义:肾盂肾炎时WBC排泄率 急性肾小球肾炎RBC排泄率,Addis计数,1h细胞排泄率测定,标本保存,立即送检/冰箱/防腐剂甲醛:细胞、管型等镜检物质 固定形态尿糖等甲苯:使尿液面形成薄膜,防止细菌生长浓盐酸: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苦杏仁酸等定量检测30醋酸:24h尿查醛固酮定量,三、粪便检查法,粪便检查目的? 消化道及肝、胆、胰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肿瘤等病变; 根据粪便性状了解消化情况,借以了解胰腺外分泌功能; 消化道内有无致病菌感染。 (一)粪便标本采集与送检新鲜、清洁干燥瓶或盒 一般标本、 寄生虫卵标本(血吸虫、阿米巴原虫、蛲虫卵)、 培养标本、隐血试验标本?,(二)粪便常规(stoolR):1、一般性状检验:自学。2、显微镜检验:(1)细胞 数量:偶见:小于1个/10HP 03:有时不见,有时增多 510: 多数:大雨10个/HP 满视野:布满不能计数 细胞的 种类和意义 RBC、WBC、巨噬细胞(2)寄生虫,3、化学检查:(1)隐血试验: 对消化道少量出血有诊断意义? 采集标本时注意: 前三天禁食肉、鱼、肝、血类食物。 禁食大量绿色蔬菜。 停用铁剂、铋剂、中草药。 牙龈出血者勿咽下。 方法:联苯胺法:消化道任何部位的出血 免疫法:只能检出下消化道出血 意义:讨论(2)胆色素检验:,目前临床上UrineR 已由Urine 10项代替,尿糖(GLU) 尿胆红素(BIL)尿酮(KET) 尿比重(SG)PH 尿蛋白(PRO)尿胆原(URO) 尿亚硝酸盐(NIT)尿潜血(BLO) 尿白细胞(LEV),课后小结,三大常规检查血、尿、粪检查是临床病人常规检查项目,掌握各种检查内容,正确留取各项检查的标本,尤其是血、尿、粪培养标本的采取,为病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达标测试,一、名词解释1、核左移2、Addis计数3、等渗尿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