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_第1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_第2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_第3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_第4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螺杆制冷压缩机检修规程 一 总则 1 1 本规程适用于 JJZ2LG 的螺杆制冷压缩机 1 2 设备结构简述 氨用压缩机由电动机 油路系统 气路系统 控制系统 底架等组成 油路系统由分离器 油冷却器 油过滤器 油泵 油泵电机 油分配总管组成 其中油分离器 油冷却器分别 单独装在机组附近 气路系统由吸气过滤器 吸气止回阀 压缩机 排气截止阀 油分离器 排气止回阀等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仪表箱 仪表 二 设备完好标准 2 1 零部件完整齐全 质量符合要求 2 2 零部件完整齐全 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零部件安装配合符合设计要求 磨损及密封性符 合规程要求 2 3 电器 仪表 自动报警 联锁装置及安全装置等齐全 完整 灵敏可靠 2 4 基础 管件 阀门 支架等安装合理 牢固完整 标志分明 符合设计要求 2 5 管道 管件 阀门 支架等安装合理 牢固完整 标志分明 符合设计要求 2 6 防腐 防冻设施完整有效 符合要求 2 7 设备运转正常 性能良好 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 8 设备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 9 设备运转达平稳 无杂音 松动等不正常现象 电机振动和噪声符合设计要求 2 10 各部压力 温度 电流 电机转达速等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 11 设备润滑良好 油泵 油路畅通 油位 油压 油质符合规定 2 12 冷却系统畅通 水温 水压正常 2 13 技术资料齐全 准确 2 14 设备制造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原始安装 试车及验收记录齐全 准确 2 15 主辅机总图及易损件图纸齐全 2 16 设备运行时间记录齐全 准确 2 17 设备检修 改造 事故记录齐全 准确 2 18 设备的历次评级考核记录齐全 准确 2 19 设备的操作规程 维护检修规程 安全技术规程齐全 2 20 设备及环境整齐 清洁 无跑 冒 滴 漏 2 21 设备整体布局合理 整齐 基础及设备周围无油污 无结垢 环境清洁 2 22 机身 管道 阀门无跑 冒 滴 漏 各动 静密封点泄漏符合设备管理规定 2 23 设备及管道油漆完好 无积尘 无油污 三 设备维护 3 1 日常维护内容 a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 运行与停车 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标 严禁超压 超温 超电流运行 b 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做到 五定 定点 定人 定质 定时 定量 三过滤 领油 大桶到固定贮油箱 贮油箱到自动加油 自动加油到润滑点过滤 c 备用冰机 应排净积水 每周至少盘车两次 d 及时消除油 气 水管路 法兰等密封点的泄漏 不能消除的应挂牌示意 e 及时清除油污 灰尘 保持制冷机及环境整洁 做到文明生产 f 对松动的紧固件及时调整加固 3 2 日常巡回检查内容 a 每小时检查一次温度 压力 电机电流 润滑油压力 温度等运行参数 并做好记录 b 每小时检查一次循环油泵 观察油位 油色 油压的变化情况 c 每小时检查一次气体冷却器的水压 回水量 回水温度的变化情况 d 按操作规程定时排放液气分离器的油水 e 每班定时检查各主要部位的温度 响声 振动情况 3 3 定期检查内容 a 每两个月取样化验一次循环润滑油质量 b 每月检查一次信号联锁装置的接点 测点 c 每六个月检查 校验一次压力表 温度计等仪表装置的灵敏度 准确度 d 每月检查一次电器控制柜各接点 电机进线接头 绝缘接地线电副滑环 e 每年校验一次安全阀超跳灵敏度 f 压力管道的检测按 压力管道技术监察规程 执行 g 按照本规程设备完好标准 每月考核评比一次冰机的完好状况 并做好记录 3 4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处理方法 启动负荷大 不能启动或启动后立即停车 故障分析 1 能量调节未至零位 2 压缩机与电机同轴度偏差过大 3 压缩内磨损烧伤 4 电源断电或电压过低 低于额定值勤 10 以上 5 压力控制器或温度传感器调节不灵 使触头常开 6 压差控制或继电器断开不复位 处理方法 1 减载至零位 2 重新找正 3 拆卸 4 排除电路故障 5 按要求高速触头位置 6 接上复位键 压缩机运行中有异常声音 故障分析 1 联轴节的键松动 2 压缩机与电机不同心 3 吸入过量的液体制冷剂 4 压缩机内的异物 5 轴承过度磨损或损坏 处理方法 1 坚固螺栓或更换键 2 重新找正 3 调整供液量 4 检修压缩机及吸气过滤网 5 更换 排气温度过高 故障分析 1 压缩机喷油量或喷液量不足 2 油温过高 3 吸气温度过大 处理方法 1 调整喷油量或喷液 2 见油温高的故障分析 3 适当开大供液阀 增大供液量 压缩机机体温度过高 故障分析 1 吸气温度过高 2 部件磨损造成磨擦部位发热 3 排气压力过高 4 油温过高 5 喷油量或喷液量不足 6 由于杂质等原因造成压缩机烧伤 处理方法 1 适当调大节流阀 2 停车检查 3 检查高压系统及冷却水系统 4 见该故障分析 5 增加喷油量或喷液量 6 停车检查 蒸发压力过低 故障分析 1 制冷剂不足 2 节流阀开启过小 3 节流阀出现脏堵或冰堵 4 干燥过滤器堵塞 5 电磁阀未打开或失灵 6 蒸发器结霜太厚 处理方法 2 添加制冷剂到规定量 2 适当调节 3 清洗 修理 4 清洗 更换 5 开启 更换 6 融霜处理 预润滑油泵不能产生足够的油压 故障分析 1 油路管道或油过滤器堵塞 2 油量不足 未达到规定油位 3 油泵故障 4 油泵转子磨损 5 压力传感器失准 处理方法 1 更换滤芯 清洗滤网 2 添加冷冻机油到规定值 3 检查 修理 4 检查 更换 5 调整 更换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处理方法 预润滑油泵有噪声 1 联轴器损坏 2 螺栓松动 3 油泵损坏 1 更换 2 重新坚固 3 检修油泵 油温过高 1 对于水冷油冷却器 冷却水温过高 水量不足 换热管结垢 2 对喷液油冷却系统 喷液量不足 对应一定高压的蒸发压力太高 吸气过热度过大 1 对于水冷油冷却器 降低冷却水温 增大水量 清洗换热管 2 对喷液油冷却系统 检查贮油器或冷凝器的液位和喷嘴前压力 降低蒸发压力 调整系统 油温过低 1 油冷却器冷却水温过低 2 吸气带液 3 伺服阀控制器设置过低 1 调节水量 2 减小供液 3 重新调整设定值 油温波动 系统运行工况波动过大 稳定工况 冷凝压力过高 1 冷凝器冷却水量不足 2 冷凝器传热面积 3 系统中空气含量过多 4 冷却水温过高 5 制冷剂充灌量过多 1 加大冷却水量 2 清洗换热管 3 排放空气 4 检修冷却水系统 5 适量放出制冷剂 油分离器中油位逐渐下降 1 吸气过热度太小 压缩机带液 排温过低 2 油分离器中滤芯没固定好 1 关小节流阀 2 检查 停车时油分离器中油位急剧下降 1 吸气止回阀止回动作不到位 2 压缩机补气口和经济器之间的单向阀损坏 1 检修 2 检修 油位上升 制冷剂溶于油内 关小节流阀 提高油温 吸气压力过高 1 节流阀开启过大 2 感温包未扎紧 3 压缩机轴承磨损后间隙过大 4 冷却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 5 蒸发器配用过小 6 蒸发器结霜过厚 7 膨胀阀开得过小 8 干燥过滤器阻塞 9 节流阀脏堵或冰堵 10 系统内有较多空气 11 制冷剂充罐量不足 12 蒸发器内有大量润滑油 13 电磁阀损坏 14 膨胀阀感温包内充罐剂泄漏 故障现象 故障分析 处理方法 15 冷凝器或贮液器出液阀开启过小 16 制冷剂泄漏过多 17 能量调节指示不正确 压缩机结霜严重或机体温度过低 1 热力膨胀阀开启过大 2 热负荷过小 3 热力膨胀阀感温包未扎紧或捆扎位置不正确 1 适当关小阀门 2 减小供液或压缩机减载 3 按要求重新捆扎 压缩机能量调节 及内容积比调节 机构不动作 1 电磁换向阀在不通电的情况下 可以推动电磁换向阀上的故障检 查按钮 检查滑阀是否工作 如果工作 则原因在电磁换向阀 电磁线圈烧毁 推杆卡住或复位弹簧断裂 检查出口和保险丝 阀内部太脏 2 油活塞上密封环过度磨损或破损 3 滑阀或油活塞卡住 4 电位器与传动机构脱离 1 电磁换向阀 更换 修理更换 更换 清洗 2 更换 3 拆卸 检修 4 检查 调整 压缩机轴封漏油 允许值为 6 滴 分钟 1 轴封磨损过量 2 动环 静环平面度误差过大或擦伤 3 密封圈 O 型环过松 过紧或变形 4 弹簧座 推环销钉装配不当 5 弹簧弹力不足 6 压缩机和电机同轴度偏差过大 因引起校大振动 1 更换 2 研磨 更换 3 更换 4 重新装配 5 更换 6 重新找正 停机时压缩机反转 时间太长 反转 几转属正常 吸气止回截止阀故障 检修或更换 3 5 在压缩机运行中有异常声音或启动负荷大 机体温度过高 油温升高等不正常情况 下采取紧急停车 紧急停车处理方法 a 按下紧急停车按钮 使停止运转 b 关闭吸气截止阀 c 关闭供液阀 d 切断电源 四 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 序号 项 目 内 容 期限 备 注 1 压缩机 拆卸 检修 2 年 更换滚动轴承 2 电机 轴承清洗换油 5000 小时 参看电机维护说明 3 联轴器 校验中心 1 年 4 油冷却器 清洗水垢 检漏 3 12 个月 视水质而定 5 油泵 检修 1 年 6 油过滤器 清洗 6 个月 首次开车 150 小时后应检查和清洗 7 气体过滤器 清洗 6 个月 8 油压调节阀 动作检查 1 年 9 能量调节装置 动作检查 3 6 个月 10 压力表温度表 校验 1 年 11 压力 温度继电器 校验 6 个月 12 安全阀 校验 1 年 13 止逆阀 检修 2 年 14 吸 排气截止阀 检修 1 年 更换 O 形环 15 电气设备 动作检查 6 个月 4 1 小修及检查处理内容 a 检查镜面的磨损程度 及表面缺陷 b 校验安全阀 检查修理管线上的阀门 c 校验仪表及联锁信号等装置 d 对主电机进行吹灰 检测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及轴承与主轴之间的间隙 e 检查冷却器及油冷 大修包括中修处理内容 a 检查更换主轴瓦 推力轴承等 b 检查转子磨损程度及机腔磨损程度 c 对机组排气端间隙 极限间隙超过值进行调整 d 对机组后管道重新刷漆 e 测量电机与主机的同心度 f 检查处理基础的下沉情况等 五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 1 拆卸方法 将排气端盖压紧螺钉等距拆掉 3 支 3 支 M12 160 螺钉作为支脚 然 后将压缩机立起 按先后顺序拆出 12 轴封压盖 9 吸气端盖 11 轴封部件 10 轴封套及轴套 轴承挡圈 内容积比调节丝杆 再将压缩机平放 把 M12 160 螺栓换到吸气端 又将压缩机立起 按先后顺序拆除 3 排气端盖 26 平衡活塞 25 平衡活塞套 4 压盖 6 止推轴承 调整垫片 阴阳转 子套等 7 排气端座 24 转子 滑阀 机体 最后可用4 销钉敲出吸 排 气座内滚子轴承 至此 压缩机拆卸完毕 拆卸注意事项 a 拆除止推轴承 调整垫片 转子套时 要留心先后顺序及反正 并用细绳串起 不 可错乱 b 拆除的零件应仔细存放 不得碰撞 擦伤 c 机体几大件分离有困难时 可用 M12 螺钉拧入起盖孔内将贴合面顶开 不可硬敲 d 拆卸转子端部圆螺母时 注意阳转子为左旋螺纹 5 2 检查内容 a 检查机体内表面 滑阀表面 转子外表 两端及吸 排气端座间是否有磨擦痕迹 b 用内径千分表及外径千分尺测量机体内圆 滑阀外圆 转子外圆 轴颈外圆 轴 承内圆 平衡活塞等尺寸 取上 中 下三处 并作好记录 c 检查轴封动 静环磨擦情况及各种轴承状况 d 检查密封件及全部 O 形环 5 3 修理内容 a 机体内表面有不太严重的磨损及拉毛时 可用砂石或油石磨光 若拉毛严重 可在 机床上修光 b 阴 阳转子若有拉毛 可用油石磨光 上机床磨光时 必须把工件精度校正 转 子轴颈及轴封部位 不许有锈斑 裂纹等缺陷 少许磨损可用砂布打光 并测量尺 寸及椭圆度 以便决定轴承装订间隙 对于机体与转子任何一个零件磨损量大时 都必须按实际情况更换或单配 否则 因间隙过大 长期运转 在经济上是不合算 的 并有损坏机器的危险 c 主轴承的磨损量若超过与轴颈的配合间隙 应更换主轴承 修理必须保证与机体同 心 d 止推轴承受磨损间隙增大时 必须更换 注意 止推轴承的滚珠保持器应耐氨 或耐氟 否则易引起事故 e 轴封的静环 应用金刚砂研磨 密封与 O 形环老化时 应更换新的 f 平衡活塞 油活塞因磨损而间隙增大时 应更换 g 转子与排气端面间隙若超过给定值 可由调正环 20 调正 5 4 装配注意事项 修理完毕后 即可进行再装配 再装配工作至关重要 关系到机器能否安全可靠运转 装配前应将所有零件彻底清 洗 并用绸布擦干运动部位 配合表面涂上清洁的冷冻机油 橡胶圈 密封纸垫涂 上黄油 装配步骤与拆卸时相反 装配时要特别注意转子的端面间隙 轴承压盖间 隙 径向间隙及滑动轴承间隙 止推轴承应用螺帽并紧 防止松动 装配后 应用 手能轻松转动主动转子 无卡阻现象 装配过程如下 先在吸气端座上等距离旋入三根 M12 160 螺钉 将其立起 再将机体连接于其上 不要忘了销钉及橡胶圈 然后放入可调阀 滑阀弹簧 卸载滑阀 阳阴转子 后 放上排气端座 排气座与机体间暂时只用销钉定位 并上少数螺钉压紧 然后依次 装入滚子轴承 各套圈 球轴承 调整垫片 球轴承 锁紧垫圈 圆螺母 轴承压 盖 平衡活塞套等 排气座内的装配 最为关键 各零件顺序正反千万不可弄错 圆螺母一定要拧紧 装配完这一部分要进行排气端面间隙的检查 具体作法如下 用百分表测量转子与 排气端面的间隙 应在 JIKA31 5 型 0 16 0 26mm 之间 轴承压盖间隙 0 0005 0 01mm 之间 测量时符合以上间隙 装配轴承端盖 拧紧所有螺钉 装上平衡活塞 锁紧垫片 拧紧圆螺母 转动转子 试试是否灵活 如果平衡活塞 套之间有磨擦 可稍稍拧松活塞套坚固螺钉 用木锤轻敲活塞套侧面 并转动转达 子 到手感灵活时 拧紧螺丝钉 放平压缩机 换下长螺钉 转动转子轴 手感灵 活 圆滑无卡阻 压缩机再装配即告完成 装配质量标准 转子与排气端面之间的间隙 0 16 0 26 轴承压盖间隙 0 005 0 01 装配中应特别注意 a 自始至终保持清洁 切忌金属屑 木屑 棉纱落入机内 b 装入轴承时 要用铜棒或软铁棒 轻轻磕打到位 切忌用螺丝刀敲击 以免将轴 承圈打毛 造成转子与排气端面间隙假象 轴封相对于机器的其他部件来说 磨损可能性更大一些 压缩机的轴封 其拆装应 按下述进行 a 检查轴封须先拆下联轴器 其方法为 拧下压板螺钉 拿出 13 传动芯子 拆下 18 螺钉 将 17 飞轮滑向电机侧 然后拆下 20 螺栓 21 挡圈板 用专 用拆卸工具取下 19 压缩机联轴器 拿下 22 键 便可拆修轴封了 b 拆下 1 轴封盖 拿出 3 静环 用钢丝塞入轴封内拿出 4 动环 c 检查 9 传动螺钉有无松动 5 动环密封圈 2 静环密封圈有无损伤 如有 损伤应予以更换 d 检查动环 静环密封面 有无划痕 烧伤 拉毛等现象 如有需重研磨 e 重装时 检查 8 弹簧组件的压缩量并注意四个销孔是否有卡阻现象 如有 更 换弹簧组件 f 轴封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g 重装时应检查轴封压盖上的垫 不能有破损裂缝现象 h 轴封装好后 应以 1 2MPa 的气压进行试验不允许有漏气现象 机体密封 本机器的平面密封与某些接头的密封是采用厌氧胶或 O 形环密封 厌氧胶具有一定 粘性 使贴全面粘得很牢 而起密封作用 机器拆卸后 应将表面一层薄胶刮净 并用汽油清洗干净 装配时将密封面平放 表面清洗干净 不能有任何油污 待表面干燥后 在密封面 上涂一层很薄的厌氧胶 装配原轴封部件后 应静放 4 小时以上 待厌氧胶干燥后 才能将机器平放 否则 未凝固的厌氧胶将流到机器的运动部位 影响运转 压缩机平放以后 再装能量调节部件 并用 0 3MPa 的气压吹动滑阀增 减载 指 针应指示正确 在进行以上装配定要准确调整各间隙值 不得有任何假象产生 六 试车与验收 6 1 试车组织 a 小修和大修由车间组织化工及检修人员试车 b 修由机动科组织试车 6 2 试车前准备 a 检查机组的几个自动保护项目的设定值是否符合下表要求 正确的设定值见电控使 用说明 b 检查各开关装置是否正常 c 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油位应保持在油分离器的上视油镜中心处 d 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状态 吸气截止止回阀 加油阀 旁通阀应关闭 其它油 气 循环管道上的阀门都应开启 特别注意压缩机排气口至冷凝器之间管路上所有阀门 都必须开启 油路系统必须畅通 e 检查冷凝器 蒸发器 油冷却器水路是否畅通 且调节水阀 水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6 3 试车 6 3 1 手动操作 微机控制机组将 手动 自动 旋钮旋至 手动 位置 a 打开冷凝器供水阀 启动水泵 使水路循环 蒸发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盘动压缩 机联轴器 看压缩机转子是否可用于轻易转动 能轻易转动属正常 否则应检查 也可先启动油泵 使油循环几分钟 停止油泵运行 再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 注意 盘动压缩机联轴器时要切断电源 b 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c 检查各阀门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d 合上电源控制开关 检查控制灯指示是否正确 e 按下 油泵启动 按钮 将 增载 减载 旋钮旋至 减载 使能量显示为 0 按下 压缩 机启动 按钮 开启吸气截止阀 f 分数次增载 并相应调节供液阀 注意观察吸气压力 排气压力 油温 油压 油 位及机组是否有异常声音 若一切正常可增载到满负荷 注 若油温低于 30 时 应空载地运行一段时间 待油温升高到 35 时 开始增载 g 初次运转 时间不宜过长 可运转 30 分钟左右 然后将 增载 减载 旋钮旋至减载 关闭供液阀 关小吸气截止阀 待能量显示为 0 时 按下压缩机停止按钮并关闭吸 气截止阀 待压缩机停止转动按下油泵 水泵停止按钮 关闭电源开关 6 4 正常开车 a 启动水泵使水路循环 b 检查排气截止阀是否开启 检查表阀是否已开启 c 打开电源控制开关 检查电压 控制灯 油位是否正常 d 启动油泵检查能量显示是否为 0 e 启动压缩机 开启吸气截止阀 f 分数次增载并相应开启供液阀 注意观察吸气压力 机组运行是否正常 若正常可 继续增载至所需能量位置 然后将 增载 减载 旋钮旋至 定位 机组在正常情况下 继续运转 g 调节油分底部回油阀 阀的开启度以保证油分后段视油镜中油面稳定为准 不允 许油布超出视油镜 视油镜中无油亦属正常 h 正常运转时 应注意并每天定时按记录表记录 6 5 正常停车 a 将 增载 减载 旋钮旋至减载位置 关闭供液阀 b 待能量显示为 0 时 按下压缩机停止按钮 关闭吸气截止阀 c 机停止运转后按下油泵停止按钮 水泵视使用要求确定停止或处于开启状态 d 切断机组电源 6 6 自动停车 机组装有自动保护装置 当压力 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 控制器动作使压缩机立即 停车 表明有故障发生 机组控制盘或是控制柜上的控制灯亮 指示出发生故障的 部位 必须排除故障后 才能再次启动压缩机 6 7 做好运行记录 做好制冷装置的运行记录 有助于操作者熟悉系统的运行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 有利于设备出现故障时分析原因 建议每隔一小时作一次记录 6 8 验收标准 设备安装及试车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 电气 仪表 自动报警 联锁装置及安全装 置等齐全 完整 灵活可靠 设备运转正常 性能良好 达到铭牌出力 压力 温 度 电流 电机转速等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七 换油及各油过滤器清洗方法 7 1 换油注意事项 注意 在前 500 小时 运行过程中应注意润滑油情况 主机启动后细心观察油温和油 压变化 如油变色 滴在白纸上呈黑色 则必须换油 一直到系统清洁为止 每次 换油时应更换或清洗油过滤器 回油过滤及吸气过滤器中过滤网 注意 在压缩机启动之前 需要先启动油泵对压缩机进行预润滑 在这段时间内压 缩机的轴封也许会出现微量的泄漏 这并非意味着效果不好 而是因为轴封的动静 环需要一段时间 大约 100 小时 的 磨合 才能达到满意的配合状态 换油方法 a 停机 然后切断电源 b 关闭压缩机之前的吸气止回阀及分离器的排气止回阀 若机组带有喷液装置的经 济器 则还应关紧喷注电磁阀和补气口前的截止阀 c 从油分离器放空阀处排空制冷剂 d 从油分离器底部的几个排污螺塞处放空油 e 放空油过滤器中的油 如果机组中有油冷却器 也应放空其中的油 f 清洗或更换检修期限表中所列的几个过滤器过滤网 详见各自步骤 g 抽真空 h 给机组加油 i 开启吸 排气止回阀 开启喷液电磁阀及补气口前的截止阀 j 接受电源 开机 7 2 油精过滤器中的滤芯更换及油粗过滤器中的滤网清洗 a 停机 然后切断电源 b 关闭油精过滤器之前和油精过滤之后的截止阀 关闭油过滤器出油口与压缩机喷 油口之间的止回截止阀 c 开启油粗过滤器上的加油阀 使滤油器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 稍微拧松油精过滤器 之前的截止阀 利用喷清过滤器上放空螺塞放空 打开油粗过滤器与压缩机喷油口 之间的止回阀和油精过滤器后的截止阀 d 接电源 开机 7 3 喷液过滤器的清洗 a 停机 切断电源 b 关闭过滤器前后的截止阀 c 稍微拧松盖子上的螺母 小心地让压力缓慢地释放 当所有制冷剂排空后 取下过 滤器 d 清洗滤网并以干燥空气吹干后 重新装好过滤器 排出过滤器内空气 e 开启过滤器前后截止阀 f 接通电源 开机 7 4 吸气过滤网的清理 a 执行换油程序步骤 1 3 b 稍微拧松压缩机上过滤器盖板螺钉 让可能残留的制冷剂缓慢释放 卸下螺钉 打开盖板 取出滤网 c 消除滤网上的杂质 用干燥空气吹干净 重新装入压缩机 将盖板上好 并上紧螺 钉 d 从油分离器处抽真空至绝对压力为 5 33kpa 40Hg 左右 e 开启吸 排气止回阀 开启喷液电磁阀及补气口前的截止阀 f 接通电源 开机 7 5 滤芯更换 当油分离器滤芯更换时 也应将机组内其它几个过滤器及滤网清洗或更换 并换油 a 执行换油程序中步骤 1 6 b 拧下人孔盖的螺栓 拆下人孔盖 c 更换滤芯 d 装好人孔盖 拧紧螺栓 7 6 蒸发器和冷凝器内冷冻机油的回收 当吸气大量带液 油温低于 20 机组开车后增加负荷过快等原因影响油与制冷 剂的分离效果 导致喷油大量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 使机组不能正常运行 此时必 须将油回收到由分离器中 回收方法如下 a 将能量减至 0 位 停止机组运行 b 将供液电磁阀底部的调节螺母旋紧 开启电磁阀 使冷凝器中的液氨和油全部入 蒸发器中 再将电磁阀调节杆旋出 关闭电磁阀 c 按正常程序开车 向蒸发器和冷凝器供水 机组在 0 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