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1能量 另一个守恒量 能量概念的认识和由来 从 使物体运动起来需要付出代价 人们最早对生活中实际的问题的认识 运动的物体具有某种功效 例如 运动的子弹可以嵌入泥土 1686年莱布尼茨提出 物体 运动的量 与物体速度平方成反比 1695年 运动的量 发展为 并称作 活力 科里奥利称之为 功 1801年 托马斯 杨提出将 称作 能 功能原理 和 机械能守恒 思想 自然界一切过程都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1807年正式出现 能 这一术语 1853年出现了 势能 1856年出现了 动能 能量概念最早源于生产 经过概念的比较和辨别 升华为科学的概念 2 力学 4 2力的元功 用线积分表示功 我们知道 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 但能量还是可以转移和改变形式的 而改变能量的手段就是做功 一 力的元功和功率 在以前学过 功是力在受力质点的位移上的投影与位移的乘积 其成立的条件 力是恒力且质点沿直线运动 对于力是一变力 且质点沿曲线运动的一般情况 方法 将物体的位移 细分 成许多小段 每段可视为方向不变的小位移 小位移上的力可认为是不变的 元位移 无穷小的位移 可以认为合轨迹重合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3 力学 1 元功 力在元位移上的功称为元功 标量 力的元功等于力与受力质点无穷小位移的标积 1 表示力与位移的夹角 注意 1 功的位移指受力点的位移 若为质点 就是质点的位移 例如 手握住一端固定于墙壁的绳并在绳上滑动 绳上的受力点不断变化 但受力并未发生位移 故作用于绳上的摩擦力不做功 但绳子对手的摩擦力做功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力学 例如 人在路面上行走时 不做功 因为有力时 没有位移 有位移时没有力 常用判别式 受力点不断转移时 应用此事来判断 为受力物体受力点相对于计算功参照系的速度 例 齿轮的转动 主动轮对从动轮做正功 从动轮对主动轮做负功 2 功和参考系有关 因为 位移和参考系有关系 例 一辆汽车以运动 突然急刹车 最后静止 求摩擦力所作的功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5 力学 上述同样的车和另一辆并排的甲车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为乙车相对甲车的位移 2 式表明 以甲车为参考系 f做正功 因此 由于位移和参考系有关 故摩擦力做负功的说法为错 与此相联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参考系也有关 在一个惯性系中守恒 但在另一惯性系中就不守恒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6 力学 例如 斜面上的物体m沿光滑的斜面下滑 M对于地面以向左方运动 不计摩擦力 斜面参考系 物块m机械能守恒 地面参考系 物块m机械能不守恒 2 若多个力作用于质点 位移 则合力的功为 即 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分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7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3 平均功率 即 功与时间的比值叫做该段时间的平均功率 平均做功的快慢 4 瞬时功率 当时间时 力的平均功率的极限叫力的瞬时功率 4 即 力的功率等于力与受力点速度的标积 8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二 不同坐标系元功的表示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力 元位移 例 若质点做直线运动 令x轴和位移重合 则 9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2 平面自然坐标系 力 元位移 即 功等于力在切向单位矢量上的投影和弧坐标增量的乘积 3 极坐标系 力 元位移 一般说来 常用的形式是 直角坐标系形式和自然坐标系形式 10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三 力在有限路径上的功 方法 用积分描述受力质点在有限路径上的功 讨论 力自沿曲线至做的功 细分 位移看作由许多元位移组成 力的元功 做和 总功 求极限 元位移的数目n无限增多 而 则上式和的极限给出功的精确值 11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该和式的极限称作力沿曲线自至的线积分 记作 8 上式表明 变力的功等于元功之和 注 8 式的线积分除与力有关外 还与积分路径有关 例 12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在直角坐标系中 在自然坐标系中 在平面极坐标系中 13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如图 一轻细线系一小球 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螺旋线运动 绳穿过桌中心光滑圆孔 用力F向下拉绳 证明力F对线作的功等于线作用于小球的拉力所作的功 线不可伸长 例题 14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15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3质点和质点系动能定理 一 质点的动能定理 1 式表明 合外力所做的元功等于动能的微分 16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例 在自然坐标系中 即 质点动能的微分等于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所做的元功 质点的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 2 式表明 质点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所做的功 对应于非无限小的过程 2 注 功描述的是 力对空间积累的效果 是一过程量 而动能与质点运动的速度有关 是一状态量 17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二 质点系内力的功 令 是质点2相对于质点1的位矢 则 设 的单位矢量是 则 即 二质点间相互作用力所做的元功的代数和等于作用于其中一质点的力与该质点相对于另一质点元位移的标积 也即 二质点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决定于力和质点间相对距离的改变 3 18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三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和 由质点的动能定理得 19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定义 质点系的动能 质点系内各质点动能之和 将 4 中的功分为两部分 和 则 即 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于一切外力所做功与一切内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称作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注 内力功的推论 若二质点间的距离不变 dr 0 则它们之间的内力功为零 刚体的内力功为零 20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轻且不可伸长的线悬挂质量为500g的圆柱体 圆柱体又套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框架内 框架槽沿铅直方向 框架质量为200g 自悬线静止于铅直位置开始 框架在水平力F 20 0N作用下移至图中位置 求圆柱体的速度 线长20cm 不计摩擦 例题 21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22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4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 一 力场 场力定义 质点所受的力仅与质点的位置有关 电磁力场和引力场 洛伦兹力和摩擦力均不是力场 有心力 质点所受力的作用线总通过一点 则该力称有心力 例如 正电荷的电场是有心力场 弹簧的弹性力场是有心力场 23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二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1 保守力 如图示 即 保守力沿闭和路径所做的功为零 24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2 非保守力 耗散力 定义 力所做的功不仅决定于受力质点的始末位置 而且和质点经过的路径有关 或 力沿闭和路径所做的功不等于零 例如 摩擦力 力学中常见的保守力 a 重力 25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b 弹性力 用x表示形变量 有 设 弹簧原长是 在图中任一位置处 是方向的单位矢量 26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c 万有引力 由此可知 静电库仑力也是保守力 27 力学 三 势能 设质点由位置 A 到达位置 B 重力的功 弹性力的功 万有引力的功 以前谈到 增加 指 末减初 若是初减末 则为 减少量 28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由此可见 保守力做正功 势能减少 即 或者 保守力所做的功的负值 对应于势能的增加 即 由上述讨论可知 1 重力势能函数 2 弹性势能函数 3 万有引力势能函数 c是由势能零点来决定的 29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对于重力势能 对于弹性势能 对于万有引力势能 势能和保守力是相对应的 势能值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依据于势能零点的选取 若选择保守力做功的起始为势能零点 则终止位置的势能为 即 一定位置的势能在数值等于从势能零点到此位置保守力所做功的负值 或 一定位置的势能等于从该位置到势能零点保守力所做的功 即 30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例如 由此可见 不能说 万有引力势能总是负的 而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势能属于质点系所共有 31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小结 保守力和势能的关系 保守力和势能相对应 反之亦然 保守力所做的功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保守力场中任一点的势能 等于从该点到势能零点保守力作的功 保守力场中任一点的势能值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依据于势能零点的选择 势能函数间相差一常数 保守力场中某二点之间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 不依据于势能零点的选择 32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保守力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 指向势能减少的方向 因为 沿等势面保守力不做功 则有 而 对于三维情况 可见 33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四 势能是物体相对位置的函数 因势能与保守力相联系 故势能是属于以保守力相互作用的 是系统所共有的 不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 例题二仅可压缩的弹簧组成一可变刚度系数的弹簧组 弹簧1和2的刚度系数各为k1和k2 它们自由伸展的长度相差l 坐标原点置于弹簧2自由伸展处 求弹簧组在和x 0时弹性势能的表示式 34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35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5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 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由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可得 即 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等于一切外力和一切内非保守力所做功的和 称作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36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只有外力和内非保守力才会引起机械能的改变 内保守力做功所引起的作用是 会引起质点系动能的改变 但不会引起质点系机械能的改变 由此可见 注意 在应用 功能原理 时 若左方计入保守力的功 则右方就不再考虑对应的势能 在应用 功能原理 时 若右方计入势能 则左方就不再考虑对应的保守力的功 37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 由 1 式可知 若体系所受的外力功为零 内非保守力做功为零 则机械能守恒 即 则 或 若体系仅有内保守力做功 则机械能守恒 38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39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0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6对心碰撞 非对心碰撞 一 碰撞的特点和简化处理 碰撞时间短 相互作用强 可不考虑外界的影响 碰撞前后状态变化突然且明显 可以认为 速度发生变化 但位置不发生变化 二 对心碰撞 1 对心碰撞 碰撞前后的速度都沿两球的连心线 也叫一维碰撞 41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2 碰撞过程 压缩过程 从两小球开始接触到两小球达到共同速度 b 和 c 图 特点 42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恢复过程 从共同速度到分离的过程 d e 图 特点 恢复冲量 称 为接近速度 为分离速度 43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3 牛顿碰撞公式 实验表明 对于材料一定的球 碰撞后分开的相对速度与碰撞前接近的相对速度成正比 比值称为恢复系数 完全弹性碰撞 弹性形变 动势能相互转化 非完全弹性碰撞 塑性形变 机械能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机械能有损失 44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4 完全弹性碰撞 45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所以 可以联上三式中任意二式 不妨 当时 当且时 当且时 46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5 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 损失的动能 47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6 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 48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三 非对心碰撞 定义 如果两球相碰之前的速度不沿它们的中心连线 叫非对心碰撞 也叫斜碰 设二球的质量 m1和m2 即 m2静止 设球表面光滑 相碰时二球相互作用力沿二球接触时连心线方向 如图示与x轴的夹角为 则 x方向 49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若 m2 m1 即小球与光滑的无穷大的平面相碰 可知 y方向 对心碰撞 50 力学 第四章动能和势能 例题 1 ZY 一质量为200g的框架 用一弹簧悬挂起来 使弹簧伸长10cm 今有一质量为200g的铅块在高30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行业企业挂靠经营授权协议
- 个人自建住宅抵押贷款担保协议
- 2025公务员热点面试题及答案
- 录音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重型颅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肾上腺素激动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睡眠监测技术创新在临床应用中的突破
- 高净值夫妇离婚协议书模板及财务安排细则
- 离婚抚养权协议及子女教育及财产分割及债务清偿合同
- 甲乙双方生物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独占许可合同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