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基本知识 基本参数 1 车身长 宽 高 车长 mm 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 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 间的距离 简单的说是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车宽 mm 汽车宽 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 之间的距离 简单的说是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车高 mm 汽车高 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简单 的说就是从地面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 2 排量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 如果发动机有若 干个气缸 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3 功率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 汽车的最高速度也 越高 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 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 或千瓦 kw 来表示 1 马力等于 0 735 千瓦 4 发动机型式 指动力装置的特征 如燃料类型 气缸数量 排量和静制动功率等 装在轿车 或多用途载客车上的发动机 都按规定标明了发动机专业制造厂 型号及生产 编号 最常见的是按照发动机的排列及缸数进行分类 有 W 型 12 缸发动机 V 型 12 缸发动机 W 型 8 缸发动机 V 型 8 缸发动机 对置 6 缸发动机 V 型 6 缸发动机 直列 5 缸发动机和直列 4 缸发动机 5 扭矩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 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 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 转速越快扭矩越小 反之越 大 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6 汽车变速器 通过改变传动比 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 适应在起步 加速 行驶以及克服 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 通 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 MT 自动变速器 AT 手动 自动变速器 无级式变速 器 7 最高车速 km h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好行驶车速 8 轴距 mm 轴矩 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 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 之间的距离 简单的说 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 9 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性能 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原地起步加 速时间 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 由第一挡起步 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 包括选择 最恰当的换挡时机 逐步换至高挡后 到某一预定的距离车速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目前 常用 0 96KM 所需的时间 秒数 来评价 超车加速时间 用最高挡或 次高挡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 加速时间越短 汽车的加速性就越 好 整车的动力性随即提高 10 轮距 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 一般就是地面 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如 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 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 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两者可以相同 也可以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 轮距越宽 驾驶舒适性越高 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 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 重 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此外 轮距还对汽车的总宽 总重 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 一般说来 轮距越大 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 同时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 度也有利 横向稳定性越好 但轮距宽了 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 而 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 如果轮距过宽还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 因 此 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 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指标 1 汽缸数 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 3 4 5 6 8 10 12 缸 排量 1 升以下的发动机常 用三缸 1 2 5 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 3 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 6 缸 4 升左 右为 8 缸 5 5 升以上用 12 缸发动机 一般来说 在同等缸径下 缸数越多 排量越大 功率越高 在同等排量下 缸数越多 缸径越小 转速可以提高 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2 压缩比 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 积 即燃烧室容积 之比来表示 压缩比与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关系 通常的低压 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 10 以下 高压缩比在 10 以上 相对来说压缩比越高 发动机的动力就越大 3 缸径 冲程 就是单缸的排气量 再乘以汽缸数目 所得到的乘积 就是发动机的排气量 4 主减速比 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 主减速比越大 加 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较强 而燃料经济性比较差 但如果过大 则不能发挥发动 机的全部功率而达到应有的车速 主减速比越小 最高车速较高 燃料经济性 较好 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较差 5 EGR 废气再循环 发动机控制电脑即 ECU 根据发动机的转速 负荷 节气门开度 温度 进气流 量 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 进气管真空度经电磁阀进入 EGR 阀真 空膜室 膜片拉杆将 EGR 阀门打开 排气中的少部分废气经 EGR 阀进入进气 系统 与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 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 燃烧 降低了燃烧时气缸中的温度 因 NOX 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 故抑制了 NOX 的生成 从而降低了废气中的 NOX 的含量 但是 过度的废气 参与再循环 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 性能 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特别 是在发动机怠速 低速 小负荷及冷机时 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 性能 所以 当发动机在怠速 低速 小负荷 及冷机时 ECU 控制废气不参 与再循环 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到影响 当发动机超过一定的转速 负荷及达到 一定的温度时 ECU 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 而且 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 根据发动机转速 负荷 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以达到废气中的 NOX 最低 6 最大爬坡度 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7 风阻系数 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时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 空气阻力系数 又称 风阻系数 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系数 它是通过风洞实验和下滑实 验所确定的一个数学参数 用它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驱动方式 1 前置前驱 FF 所谓前置前驱 是指发动机前置 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 这是 1970 年代后才 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 目前大多数中 小型轿车都采用了 这种驱动形式 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 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 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 用形象的话来说 是 拉 着车辆前进 2 前置后驱 FR 所谓前置后驱 是指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 形式 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 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 采用这 种驱动形式的轿车 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 后轮承担驱动工作 发动机输出 的动力通过离合器 变速器 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 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 用形象的话来说 是 推 着车辆前进 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 的情况 制动性和安全性指标 1 制动装置 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 使汽车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发挥出高速行驶的性能的装置 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 鼓式制动器的 优点是 成本低 防尘 便于同时作为驻车制动器 缺点是尺寸大 质量重 制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 制动稳定性不好 盘式制动器 是目前轿车前轮常用 的制动器 一般都是钳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 有 以下有点 散热条件好 因此制动稳定性好 抗热衰退性强 尺寸和质量小 2 轮胎的类型与规格 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 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 后面加 上 轮胎类型代号 轮辋直径 英寸 负荷指数 许用承载质量代号 许用车速 代号 例如 175 70R 14 77H 中 175 代表轮胎宽度是 175MM 70 表示轮胎 断面的扁平比是 70 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 70 轮辋直径是 14 英寸 负荷 指数 77 许用车速是 H 级 3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ABS 是 Anti lockBrakingSystem 缩写 世界上最早的 ABS 系统是首先在 飞机上应用的 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 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 ABS 众所周知 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 而应分步刹车 一踩一松 直至汽车停 下 但遇到急刹时 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 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 这 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 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 比如前轮抱死引 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 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 安装 ABS 就是为解决 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 装有 ABS 的汽车 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 态而休会抱死不转 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涤件下的 汽车制动性能 ABS 是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等不断检铡 各车轮的转速 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 由滑移率拢了解汽车车轮是 否已抱死 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 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 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 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 因此 ABS 装置能够使车轮始终维持在有微弱滑移的滚动状态下制动 而不会抱死 达到提高制动效能的目的 4 自动制动差速器 ABD 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 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 和 ABS EBD 等 配合适用 当紧急制动时 车会向下点头 车的重量前移 而相应的车的后轮 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 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 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 在制动 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 而 ABD 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 它可以通过检 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 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 以使其与地面保持 有效的摩擦力 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 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 ABD 与 ABS 的区别在于 ABS 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 以达到安 全操控的目的 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而 ABD 则是通过 EBD 在保证车 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 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 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5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BD EBD 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 而自动调节前 后轴 的制动力分配比例 提高制动效能 并配合 ABS 提高制动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 时 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 比如 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 干燥的水泥地面上 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 这种情况会导 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 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 倾斜 和车辆侧翻事故 EBD 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 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 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 计算 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 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 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 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 从而保 证车辆的平稳 安全 6 加速防滑系统 ASR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 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在起步 再加速时驱动 轮打滑现象 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ASR 与 ABS 的区别在于 ABS 是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被抱死而产生侧滑 而 ASR 则是防止汽车在加速时因驱动 轮打滑而产生的侧滑 ASR 是在 ABS 的基础上的扩充 两者相辅相成 安全气囊 SRS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高技术装置 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的轿 车方向盘 平常与普通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 但一旦车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 安全气囊就会瞬间从方向盘内 蹦 出来 垫在方向盘与驾驶者之间 防止驾驶 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 安全气囊面世以来 已经挽 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研究表明 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 驾驶者的死 亡率 大轿车降低了 30 中型轿车降低 11 小型轿车降低 14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 微处理器 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 传感 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 传递及发送信号 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 产生点火动作 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 使气囊迅速膨胀 气囊 容量约在 50 90 L 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 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 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 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 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 或一氧化碳 除了驾驶员侧有安全气囊外 有些轿车前排也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 即双安全气囊规格 乘客用的与驾车者用的相似 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 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 另外 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靠门一侧安装了侧面 安全气囊 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 TCS 又称循迹控制系统 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 车轮会打滑 甚至使方 向失控 同样 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 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 在冰雪等光滑 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 TCS 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 TCS 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 这是打滑的特征 就会发出一个信号 调节点火时间 减小气门开度 减小油门 降挡或制动车 轮 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 TCS 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 提高加速性 提高爬坡能力 原采只是豪 华轿车上才安装 TCS 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有 TCS 如果和 ABS 相互配合使用 将进一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 TCS 和 ABS 可共用车轴上的轮速传感器 并与行车电脑连接 不断监视各轮转速 当 在低速发现打滑时 TCS 会立刻通知 ABS 动作来减低此车轮的打滑 若在高 速发现打滑时 TCS 立即向行车电脑发出指令 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 使打滑车轮不再打滑 防止车辆失控甩尾 预紧式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 乘员尚未向前移动 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 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 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 身体前倾 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与普通 安全带不同 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织带功能外 还具有当车速发生急剧变化 时 能够在 0 1s 左右加强对乘员的约束力 因此它还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 控制装置分有两种 一种是电子式控制装置 另一种是机械式控制装置 预拉紧装置则有多种形式 常见的预拉紧装置是一种爆燃式的 由气体引发剂 气体发生剂 导管 活塞 绳索和驱动轮组成 当汽车受到碰撞时预拉紧装置 受到激发后 密封导管内底部的气体引发剂立即自燃 引爆同一密封导管内的 气体发生剂 气体发生剂立即产生大量气体膨胀 迫使活塞向上移动拉动绳索 绳索带动驱动轮旋转号驱动轮使卷收器卷筒转动 织带被卷在卷筒上 使织带 被回拉 最后 卷收器会紧急锁止织带 固定乘员身体 防止身体前倾避免与 方向盘 仪表板和玻璃窗相碰撞 乘员头颈保护系统 WHIPS WHIPS 一般设置于前排座椅 当轿车受到后部的撞击时 头颈保护系统会 迅速充气膨胀起来 其整个靠背都会随乘坐者一起后倾 乘坐者的整个背部和 靠背安稳地贴近在一起 靠背则会后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部向前甩的力量 座椅的椅背和头枕会向后水平移动 使身体的上部和头部得到轻柔 均衡地支 撑与保护 以减轻脊椎以及颈部所承受的冲击力 并防止头部向后甩所带来的 伤害 制动距离 mm 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 它的意 思就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 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 车辆 所开过的路程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指标 1 转向器型式 目前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 蜗杆曲柄销式和循环球式 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 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2 最小转弯直径 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 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 外侧转向轮的中心 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园直径 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 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 转弯直径越小 汽车的机动性能 越好 3 ABC 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Active Body Control ABC 系统使汽车对侧倾 俯仰 横摆 跳动和车身高度 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 精确 车身的侧倾小 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 轮胎就 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 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 以充分发挥轮胎 的驱动制动作用 而 ABC 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4 电子稳定装置 ESP 电子稳定装置 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 简称 ESP 是由奔驰汽车公司 首先应用在它的 A 级车上的 ESP 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 与其他牵引 力控制系统比较 ESP 不但控制驱动轮 而且可控制从动轮 如后轮驱动汽车 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 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 ESP 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 定车子 在转向过少时 为了校正循迹方向 ESP 则会刹慢内后轮 从而校正 行驶方向 汽车导航系统 GPS 是以全球 24 颗定位人造卫星做基础 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 位置 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 GPS 的定位原理是 用 户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 从中获取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时钟校正和大气校 正等参数 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用户的位置 现在 民用 GPS 的定位精度可达 10m 以内厶 GPS 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车界人士的关注 当美国在 海湾战争后宣布开放一部分 GPS 的系统后 汽车界立即抓住这一契机 投入 资金开发汽车导航系统 对汽车进行定位和导向显示 并迅速投入使用 汽车 GPS 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工的 GPS 接收 机和显示设备组成 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 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 行联系 计算机控制中心是由机动车管理部门授权和组建的 它负责随时观察 辖区内指定监控的汽车的动态和交通情况 因此整个汽车导航系统起码有两大 功能 一个是汽车踪迹监控功能 只要将已编码的 GPS 接收装置安装在汽车 上 该汽车无论行驶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指示 出它的所在方位 另一个是驾驶指南功能 车主可以将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电 子图存储在软盘上 只要在车工接收装置中插入软盘 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 出该车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状态 既可输入要去的目的地 预先编制 出最佳行驶路线 又可接受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 选择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方 向 5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VSC 这个系统是以 ABS 为基础发展而成的 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 大侧偏角的 极限工况下工作 它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 以控制的侧滑现象 如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驶出现 象及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激转现象等危险工况 通过性指标 1 接近角 汽车满载静止时 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2 离去角 汽车满载静止时 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3 通过角 汽车的通过性是描述汽车通过能力的性能指标 亦称越野性能 通过性的主要 的几个参数 最小离地间隙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和横向通过半径等 通过角是汽车满载静止时 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舒适性及其它 1 防眩目后视镜 防眩目后视镜一般安装在车厢内 它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 电子控制器组成 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 如 果照射灯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 如后面灯光大于前面灯光 电子控制器将输 出一个电压到导电层上 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镜面电化层颜色 电压越高 电化层颜色越深 此时即使再强的照射光照到后视镜上 经防眩目车内后视镜 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则显示暗光 不会耀眼 镜面电化层使反射 i11 根据后方 光线的入射强度 自动持续变化以防止眩目 当车辆倒车时 防眩目车内后视 镜防眩功能被解除 右外后视镜自动照射地面 2 高位制动灯 一般的制动灯 刹车灯 是装在车尾两边 当驾车人踩下制动踏板时 制动 灯即亮起 并发出红色光 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 不要追尾 当驾车人松开制 动踏板时制动灯即熄灭 高位制动灯也称为第三制动灯 它一般装在车尾上部 以便后方车辆能及 早发现前方车辆而实施制动 防止发生汽车追尾事故 由于汽车已有左右两个 制动灯 因此人们习惯上也把装在车尾上部的高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与劳务外包合作合同管理指南
- 人教版初二化学下册重点复习资料
- 施工项目环保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案
- 跨境电商运营实务及风险防控
- 2023年省级生物知识竞赛试题汇编
- 金融产品营销方案策划与执行指导
- 小学英语基础句型记忆手册
-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库解析
- 妇女健康教育活动策划及实施细则
- 医疗机构员工岗位职责说明
- 异博定治疗方案
- GB/T 5008.2-2023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2部分:产品品种规格和端子尺寸、标记
- Unit3+Understanding+ideas+The+New+Age+of+Invention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锻造操作机安全检查表模版
- 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GA 1814.2-2023铁路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旅客列车
- 个人养老保险重复缴费退费申请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1
- 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 GA/T 1788.3-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安全交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